導讀 : 現在這些泡沫中的孵化器要往投資上靠很難,就像之前說到的,要進這個封閉、專業要求很高的圈子很難。

一、曾經我們也只是個孵化器

回憶起這段”孵化別人“,也”自我孵化“升級的歷程感覺過了很久很久,因為這個轉型的過程如同破蛹成蝶,太艱難了。硬著頭皮打出來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看起來完美的“投資+孵化”搭配,卻是那麽難撮合的一對,況且未來創業者需要的服務遠不止這樣。這個轉身必須驚艷。

我們2010年開始做孵化器。那時候的孵化器大部分是1.0版本,也就是政府提供的免稅、免房租的創業服務政策。我們開始時從2.0版本切入,做除了出租辦公樓之外還加一些簡單的創業早期的服務,包括項目申報、資源對接、招聘、對接投資機構等。2009年創新工場的創辦給我們很大的觸動,它的模式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可以說是為孵化器找到了未來的出路。

我們必須考慮轉型。

二、破繭而出——難就難在這層繭              

我們從2011年開始轉型,必須往孵化器這個行業的上遊發展,所有商業的終極模式一定是金融,投資這個事情肯定是最有價值、回報率最高的。但是孵化器本身並不涉及金融業,和投資其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圈子,中間無形的行業溝壑很深。我們還是得慢慢在投資圈試水。

沒有募基金的時候,我們花的是個人的錢,都是個人天使,但是不得不說這些錢用來“交學費”了,我們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投資公司的“師傅”帶過,兩年的“學費”投了幾十個項目,實話實說大部分都虧掉了。

那時候剛做天使走了很多彎路,找不到好的案源,我們沒有品牌,知名度低,即使有BP,你怎麽去看產品、項目、團隊?怎麽去判斷別人的創業方法論是不是扯淡?剛開始肯定是眼瘸看不準,全靠自己曾經創業過程中的那套經驗去摸爬滾打,因為我們投的是互聯網項目,而互聯網創業的那套方法論跟傳統行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們對互聯網領域的項目吃得不太透,還沒有梳理出一條清晰的投資方法論。

作為個人天使,該打的子彈都快打完了,很實在的問題,錢是有限的呀,問問自己後續還有沒有錢把案子投出去?自己看案子的方法是不是可行?和真正的投資機構的方法是不一樣?你投的案子未來他們怎麽退出?什麽機構來接盤,未來幾年的方向和趨勢在哪里?這註定是一個迷茫和摸索的艱難過程。

對於原本從事孵化器服務工作突然要當起投資人,自己都想呵呵了。

三、轉身之時,看這個行業的跌宕起伏

孵化器的從業人員以服務為主,而且這些服務還是比較“虛幻”,做的是面上的服務,並不能去關註到創業者真正的需求,也因此對創業的項目看不深,看不透,很難投出好的項目,對行業的方向和趨勢理解有限,不是吃投資這碗飯的人很難一步到位,而投資圈又小又封閉,我們作為孵化器起家的門外漢很難進去,大家的基因不一樣,孵化器和投資不是一家人,投資這個行業有傳承、講派系,好的孵化器從業者未必能成為好的投資人,很多孵化器號稱也做投資,會看項目、也有基金,但這是唬人的居多,他們看不懂項目更別說投了,這就是目前市場的現狀。

從2011年到13年兩年時間,我們投了幾十個案子,這個過程一直在熬在撐。

而這段過程中不能忽略孵化器服務本身,把服務做重、做深、做專業肯定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們原來在互聯網領域創過業,我們會和投出去的案子聊互聯網,聊未來互聯網領域的方向,幫他們一起去跑產品,組團隊,打磨團隊,分析市場。當想幫這些項目去融下一輪的時候,我們還沒有走近投資這個圈子,我們只知道IDG,真格,紅杉這幾個知名的機構,我們怎麽辦?不怕大家笑話,很土的只能問度娘了,找幾家機構然後把BP發給對方。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去找那群人,那時候沒有那麽多的FA、創業平臺,我們只能傻傻地做,很苦也很累,花了兩年時間在沈澱。

接踵而至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讓資本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知道未來“投資+孵化”一定是對的,創新工場給我們指了一條出路,這個事情肯定是有機會的。

轉機出現是在我們投出的幾個案子有人接著投了,我們當初投出去的幾個案子開始拿A輪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我們通過跟創業團隊一起沈澱的過程中,和一些機構開始有了合作。我們募起了第一支人民幣基金。

但是這個拓點的過程依然比較辛苦,很多人認為我們是騙子,又要風險投資,又要拿辦公場地,這是在騙地騙資源?原來我們的孵化器只有2~3千方,跟政府的5~6萬方沒法比,我們基金規模又小,投的互聯網行業的項目又沒能給政府帶來稅收。

當時和開發區談錢很敏感很累,各地政府也搞不明白天使投資這個事情,他們認為跟九鼎跟那些做PE的沒區別,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直到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後,我們開始變得吃香,總理總算出來說話了,我們一下子變成風口上的豬,眾創空間這個名詞的格調很高,各種各樣的參觀、考察、合作接踵而至,因為一直專註在二線城市的拓點,把一線城市的模式複制過來,每到一個城市募一支基金,這個模式得到官方和創業者很大的認可和支持。

四、孵化器行業成了單行道,這條只能前進的路並不好走

自然而然的,現在市場上有了泡沫,房地產商要做,不是房地產商的也要做,現在他們主要靠政府補貼,是的,就業率提高了,創業氛圍火了,但是眾創空間也泛濫了,裝不滿了,現在可以靠政府補貼存活,但是未來兩三年後,補貼拿完,泡沫擠完,他們也只能消失殆盡。誰能真正活下來?那些有品牌的,能夠有投資功能的,真的把服務做重的,在創業者心目當中形成品牌效應的才能活下來。

所以13年我們做了品牌升級,要不斷把服務這個事情做重,我們本身對做創業服務和輔導培訓感興趣,除了因為它有社會價值,另外還是興趣所在,也會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做投資加孵化不是掙快錢的事情,但是”好玩“,未來會有很多理所應當或者始料未及的價值”反哺“給我們。

 現在這些泡沫中的孵化器要往投資上靠很難,就像之前說到的要進這個封閉而專業要求很高的圈子很難。投資機構不屑做孵化器,而孵化器有要完成華麗轉身學做投資,走上這條只可前進的創業服務之單行道,你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