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月九日,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All Nippon Airways)宣布,年底成立合資廉價航空公司;歐洲也有法航打算新設廉價航空。國內、外媒體預測,廉價航空接二連三出現,傳統大型航空業者得準備打一場激烈的成本戰了。 全日空合作的對象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First Eastern Investment Group),總部位於香港。雙方初期投資額設在一百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五十七億元)以下,據點設在關西國際空港,預計明年下半年展開國內、外航線運作。 消息一出,只販售日本國內超低票價的天馬航空(Skymark Airlines)股價暴跌,因為市場盛傳,這家合資企業未來推出的票價將「相當有競爭力」,甚至低至足以瓜分鐵路與客運業者的生意。 雖然全日空並未透露有關航線和票價等詳細內容,但《讀賣新聞》等當地媒體卻透露,未來從首都東京飛到第二大城大阪,單程票價可能低至五千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九百元),大約只是新幹線同路段的三分之一;而來回票價可能不到一萬日圓。 《日本經濟新聞》則指出,廉價航空正式進軍國際線業務,在日本可謂首開先例,主要是航空市場自由化,促使全日空推出低價位航空服務,一方面因應來自東南亞與中國的競爭,另一方面則是要趕搭中國開放自由行的商機。 需求快速成長! 中國業者幾乎每天滿載 根 據中國的《第一財經日報》,當地的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七月才剛開出飛往日本的第一條國際航線,至今載客率幾乎每天都是滿載。九月,春秋乘勢推出人民幣 三百餘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五百元)的特價機票,更是以秒殺速度賣光。反觀日本大型航空業者的特惠票價動輒上萬日圓,幾乎沒得比。 日本媒體曾推算政府幾個月前宣布的新政策,放寬中國公民個人赴日旅行簽證「門檻」,全面取消年收入人民幣二十五萬元的限制,未來簽證發放對象將可增加十倍,到達至少每年四千萬人。若乘以中國遊客在日平均花費十三萬七千日圓,那將是近五兆五千億日圓的觀光收入。 無怪乎全日空社長伊東信一郎預期東亞的航空需求將會增加,廉價航空在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裡,將是提供有效競爭力的好方法。 其 實,不只是全日空看見低價市場有利可圖,東、西方都有業者想跳進金山挖寶。《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透露,已在今年初聲請破產保護的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為了重建業務,可能從政府提供的三千五百億日圓紓困金中,撥出部分款項設立廉價航空公司,好讓公司能重新出發。 翻新摳門手法! 上廁所也收錢,積小成多 在歐洲,法航-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也傳出正考慮效法易捷航空(Easyjet Airline)和瑞安航空(Ryanair)等歐洲大型廉價航空公司的成功經驗,新設一家廉價航空,加入搶錢行列。 廉 價航空以一貫低價的核心策略,已經掠走全球三成以上市占率,近兩年在歐洲市場表現突出:當地整體航空業客運量下降逾五%時,廉價航空業者卻還逆勢成長近 九%,特別是歐洲龍頭瑞安航空,執行長歐利里(Michael O'Leary)不斷翻新摳門手法,最近因此槓上資深機師。 歐利里接受《彭 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採訪時,大膽的提出節流新招:乾脆取消副機長一職,訓練空姐駕駛飛機,好在機長遇上緊急事故時掌控大局。英國《每日郵 報》(Daily Mail)挖苦他只把駕駛飛機看得比玩電腦遊戲難一點,全國機師組織亦批評歐利里發言不智。 這位擅長創造話題的領導者,還曾實施或建議一系列頗受爭議的開源措施,包括加收行李手續費、優先登機費,甚至是客機如廁費。雖然歐利里巧立各種名目經常惹來乘客抱怨,不過他們還是會繼續愛他,因為他的終極目標「未來每張機票都免費」,實在太吸引人了。 從 過去的經驗來看,瑞安經常贈送乘客免費票,或者是賠本賣機位,但是它透過收取各種費用,並在機艙中販售商品和廣告空間,竟然還可以成為《經濟學 人》(The Economist)筆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箇中奧妙就在於它一方面捕捉到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一方面卻又能從多到記不住的各種規費狠賺一筆。 專 與航空業合作的廣告公司InviseoMedia試算,如果瑞安載送一名乘客從倫敦飛巴塞隆納,成本大約七十多美元,但是它每張機票連稅只賣二十美元,那 剩下的成本要怎樣補回來?答案就是比票價貴上五成的托運費,加上交易費、飲食費、優先登機費、如廁費以及廣告收入等雜費,積小成多,相當驚人。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日前解碼機票價格制定機制,文中提到,儘管機票價格受諸多因素影響,如乘客類型、路線和營運費用,不過最終要看的是同一條航線上是否有廉價航空介入,它們才是市場行情決定者。 未來,當買機票就像是買可樂,消費者選擇上量販店還是便利商店,才是決定可樂價格的關鍵時,大型航空業者可得想一想,如何把自己變成像沃爾瑪百貨(Wal-Mart)一樣具有競爭力,而不是一群跳不動的大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