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行業高低潮 止凡


http://www.moleculez.co/#!%E8%A1%8C%E6%A5%AD%E9%AB%98%E4%BD%8E%E6%BD%AE/cojo/566e3fdc0cf2f7de56e76399

多年前,止凡在工地實習的時候,曾與一名老前輩討論工程界的前途,他工作了廿多年,看盡工 程界的起落,他認為年輕一代不應再入工程界,因為這行業已經是一個「夕陽工業」,工程越來越少,工資越來越低,前途越來越暗淡。身為後輩,前輩說的話一定 要聽及參考,但也要有獨立思考,其實我覺得工程界的情況並不是他描述的那麼嚴峻。

近年會計及金融投資行業非常吃香,常常聽見身邊的同事們後悔當初不唸會計或金融,要不然現在的「回報」便十分可觀了。但我卻有不同的想法,我認為每個行業都有高低潮,很難一行獨大。

當一個行業吃香,代表社會對這個行業十分重視,對人才需求大增,做成業內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工資自然會升高,這是正常現象。當社會留意到某行業吃香時, 中學畢業生會盡量修讀有關課程,大學畢業生會盡量找這工種,在職人仕也嘗試轉行,最後會令這個行業人才過剩,導致該行業不再像以前那麼吃香。

相反,當一個行業艱難時,會嚇退不少人才,除非這個行業是真正的「夕陽工業」,社會以後不再需要這行業,否則,這個行業會開始出現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沒被嚇退的人才會留在行業中,分享行業內過剩的資金。

所以我認為,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總有高低潮,03年SARS,香港樓市一壇死水,工程界人才流失嚴重,轉行的轉行,北上的北上,到澳門工作的也有不少。如今政府推出十大基建,兩鐵合併令大量鐵路工程上馬,樓市又前景秀麗,行內會否有另一番景象呢?

這位前輩已經轉行做的士司機了,希望他有更好的發展。

此文章首次在《取之有道》發表於2007-11-8


後記:

分享這篇文章是在2007年,當時還看不到金融界人才的衰落,亦看不見工程界被人重視過。及後,到金融海嘯時,曾聽到有朋友打趣地說:「到酒吧認識女士, 千萬不要話自己是金融界的,要說自己是工程師,這就更多女士對你有興趣了」。是真是假不太清楚,我不認為工程師這專業曾幾何時有這樣的被重視過,還是一笑 置之吧。

當年的十大基建,近年開始要「埋單」了,因為其工程預期完工日都陸逐到期,而只要看看近期的新聞,大家不容易發現多個基建都完成不了,嚷著要政府庫房用數以億計埋單。又延期,又超資,各個工種都出現人手不足,全城都在關注這些大型工程。

如今工程界嚴重缺人,大型基建出事,令工程界開始被社會關注起來,原來在這個領域內,動不動過億元,因而吸引不少人才加入。這情況可算是一直在這個行業內的朋友所沒有預計過的,還記得人家說「工字不出頭」,有前輩話這個「工」字是指「工程師」的「工」,哈哈。

從上面的文章中,一個行內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前輩,早於超過十年前對我談及有關「夕陽工業」的這一席話,大家不難想像出這個行業吸引力實在有限,不太可能 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加入。然而,按文章以行業高低潮的概念去想,今天這個重新被重視的現象其實是可以預計的,亦早晚會出現,除非這個行業真的遇上了結構性轉 型,令這個社會不再需要它吧。

這個概念用於投資理財也不錯的,如果作長線投資,替自己退休所準備,所投資的範疇隨時經歷數個行業高低潮,懂得看通一些行業的高低潮,哪怕是數年之久的一個「浪潮」,於平凡地收取現金流的同時,在超買與超賣的波幅中賺價差亦算可取。

有興趣的話,大家不妨也檢視一下自己的行業,或所投資的行業,現正在高低潮的什麼階段,這個練習也可訓練一下自己的財商,試試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