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股價反映的是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與決策的認可與否,以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近一年間的股價變化為例,騰訊平穩,阿里最低時股價下跌近50%,百度從9月底至今股價上漲超過100%。

股價反映的是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與決策的認可與否,以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近一年間的股價變化為例,騰訊平穩,阿里最低時股價下跌近50%,百度從9月底至今股價上漲超過100%。這期間,他們共同的動作,便是在O2O領域的布局。他們在O2O領域的布局與策略,是如何影響到他們的股價的?

2015年,O2O從上半年的不被資本市場看好,到下半年的被看好,使得O2O成為BAT股價變化的重要一極。BAT在O2O領域的博弈,其精彩程度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就目前來說,三家在O2O業務上的廝殺已趨於白熱化。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後與阿里走向決裂,步入騰訊懷抱;阿里隨後“一怒之下”賤賣美團股權,將新美大的估值從150億拉低至130億美元,同時還入股餓了麽,一副要與新美大決一死戰的架勢。

然而值得回味的是,在阿里騰訊廝殺之際,宣布轉型O2O的百度股價卻不斷上揚,本周一更是逆市報收於217.97美元,與三個多月前相比,漲幅超過100%。此次股價的逆勢上漲,充分說明百度以all in姿態轉型O2O已經受到業界和投資者的普遍看好。

事實上,BAT頻頻布局O2O,自然是因為三巨頭都看到了本地生活服務的巨大前景。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3800億元,線上市場占比將超過6%。當前的O2O行業正處於深度整合、服務深化的發展階段,正是搶占市場的好時機。

2010-2017年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

2010-2017年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

BAT三巨頭絲毫未曾掩飾過對O2O的覬覦,越來越喜歡在博弈中露出肌肉。而之所以會出現AT相爭,百度“得利”的情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三家對於O2O的不同戰略以及不同心思導致的。

騰訊:只為搶占支付入口,動力不足從未親自下場

業界以前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的項目被騰訊看上了,你怎麽辦”。說的是早期很多創業者有了創新的點子,費盡心力上線產品之後,一周之內騰訊就上線了雷同的產品,創業者瞬間被騰訊強大的流量和資源優勢沖垮。近些年這種論調很少再聽到了,因為騰訊似乎改變了發展前期的野蠻生長策略,對於非騰訊主營業務(社交、遊戲等),基本已經懶得親自下場了。

O2O對騰訊來說也不例外,縱觀騰訊在O2O領域的布局,多數以投資為主。除了大眾點評和餓了麽,58同城和趕集網合並時,騰訊投資了4億美元參與58的增發。而近期的阿里美團關系破裂,美團也投入了騰訊的懷抱。

看似騰訊在O2O大戰中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段成了最終贏家,然而,對於新美大這個“遠房侄子”來說,微信和微信支付這對兄弟才是騰訊最看重的親兒子。並且,有過易迅網前車之鑒的騰訊對於電商似乎先天不足,即便是在大眾點評時期,騰訊龐大的社交用戶到電商購物上的轉化率總是差那麽一點。雖然在2015年的O2O市場,騰訊打了一個大勝仗,把新美大從阿里陣營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但以王興的性格,未來會不會再次叛出騰訊或未可知。

事實上,騰訊雖然將新美大收入麾下,但出於轉化率的問題,新美大的未來之路,可能得到更多的只是資金上的支持。而騰訊之所以如此大費周折的攪動O2O風雲,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稱霸整個O2O行業,而是在布局自己的支付入口,因為移動支付正從一個線上交易的輔助工具變得越來越中心化。騰訊非常明白自己的優勢與短處,在社交和遊戲營收方面的強勢,加上電商與O2O基因的缺失,使得騰訊做O2O的決心並不大,但是O2O未來的前景依舊足以讓騰訊心動,所以現在投資新美大,騰訊更多像是一個財務投資人,如果新美大成功了,微信支付將徹底奠定自己的地位,成為新的入口。同時,騰訊也可以享受到O2O帶來的紅利,進行分紅或者上市後套現。如果新美大不成功,騰訊就當是用新美大增加了微信支付的用戶,對於騰訊依舊擁有戰略意義。騰訊在O2O領域的一切布局,並不是真的為了要做O2O,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考量。這也是為什麽O2O發展了這麽多年,騰訊從未有過親自下場,卻一直都在任性地買買買的原因。也正是因此,騰訊的O2O戰略由於未來結果的不明朗,對其股價影響有限。

阿里:沈淪電商太深,短期內很難實現自我革新

O2O發展到極致,完全可以再造一個天貓。沒有任何人規定過O2O平臺只能有餐飲商家的入駐,而不允許網店的入駐。在美團和百度糯米上買團購券,與在這兩個平臺上買衣服並沒有鴻溝,只是平臺的經營者是否有這個意願的問題。而商家和賣家多一個擁有大流量的平臺,更沒有不歡迎的道理。

因此,作為電商經濟的既得利益者,阿里對於O2O的態度就非常複雜了。馬雲曾經在多個場合稱O2O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他覺得“線下到線上,有人認為是如虎添翼,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老虎有翅膀的,坦克裝上翅膀未必是飛機。”而目前的現實卻是阿里也開始以支付寶為核心,自己做起了O2O業務。這種“嘴上說不要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行為,說好聽點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說得直白點便是阿里對O2O的愛恨糾結以及背後擔心被取代和沖擊的焦慮。因此,阿里的股價下跌,不僅僅是單純的“透支消費”和“假貨”影響的,O2O失去先手以及O2O展現出來的廣闊前景對阿里的影響,可圈可點。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因為阿里在電商領域的一家獨大,其對於發展O2O的欲望並不算強烈。如果將O2O作為傳統電商的升級版,阿里作為現如今傳統電商的既得利益者,肯定是不希望看到O2O有長足發展的。而阿里自己做O2O的主要目的也並不是要搞多大,而是讓支付寶有更多的開通率。所以相對於騰訊的攪局搶占支付入口,阿里作為傳統電商巨頭,更多的則是打壓O2O平臺的崛起。

此外,阿里通過重啟口碑和扶持餓了麽,想要維持的是一種與新美大的低烈度競爭態勢,最根本目的,是造成中國O2O市場無法出現一個類似滴滴快滴這樣的壟斷性平臺,讓新美大無法最終實現盈利。這一策略或許能最後達成拖死新美大的目的,保住電商的傳統優勢,繼而是繼續深耕電商還是在電商基礎之上染指O2O,也能遊刃有余,主導權掌握在阿里自己手上。

百度:技術加持,轉型升級之下的破釜沈舟

事實上,百度相對於騰訊與阿里,在O2O的布局最晚,但卻是對進軍O2O最為積極的。自2014年全面收購糯米後,百度開始發力O2O,然後從2015年Q2財報發布日正式提出了轉型O2O的策略,並豪言投入2/5的現金儲備200億推動包含糯米在內的O2O業務。手筆之大震動整個業界。百度轉型O2O的策略,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升級。因為百度正從連接人與信息升級到連接人與服務。而現在來看,百度的升級轉型成效已經顯現。

百度O2O業務通過投資並購、內部孵化、內部拆分等方式布局旅遊、打車、本地生活,完善產品生態,形成了以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糯米為核心的O2O三大矩陣。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便將糯米的市場份額從Q2的11%增長到Q3的20%,覆蓋超過400個城市,在60個城市保持市場份額第一。在2015年第三季度,總交易額(GMV)為人民幣602億元(約合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9%,預計未來還會持續增長。這種良好的勢頭,無疑讓百度對O2O更加誌在必得。表現在市場上,便是從9月底至今,股價上漲近100%。

拋去流量入口的優勢不說,基於LBS的定點精準推送,以及百度糯米新推的全景地圖等等都是基於百度技術基因協同作戰的,這些技術資源的整合是AT在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在搜索領域,國內競爭對手份額被壓縮到20%以下,利用這一優勢,百度已經把整個O2O串聯起來,以此來與競爭對手周旋。與騰訊的攪局和阿里的打壓截然不同,百度對於O2O的重視有目共睹。而這種重視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例如在O2O旅遊這一細分市場,百度在2015年便打了一個大勝仗,促成了攜程與去哪兒的換股。與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後的一地雞毛不同,百度實際上掌控了合並後的新公司,控制了旅遊O2O的市場。當然這只是百度升級O2O大戰略的一小步,做有技術含量的O2O無疑是百度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

總之,2015年中國的O2O合縱連橫背後一直是BAT在操控,很多不直接與BAT發生關系的O2O創業平臺也間接與BAT產生了各種牽連。雖然整個O2O行業喧囂不已,但BAT三巨頭在O2O領域的較量其實才剛剛開始。雖然業界輿論對於BAT三巨頭的O2O爭霸分析層出不窮比比皆是,而最終結論各有偏向,但對於BAT來說,誰的布局如何偉光正並不重要,切實可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僅如此,BAT三家對待O2O不同的心思和態度,也值得行業內相關人士的深思。例如王興,騰訊對新美大的投資,真的是想幫助新美大做大做強嗎?阿里和新美大決裂後,真的想做出來一個新的O2O平臺嗎?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