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反省的藝術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637


 

 論語‧學而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乎?傳不習乎?」

我自認聰明,但在我認識的朋輩之中,有許多人比我更聰明,但聰明並不保證你能 夠平步青雲,無論是做人處世或是在投資路上,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成敗得失,往往決定於個人心理質素與德性培養。

經常有網友問我,學投資應該讀什麼書? 以中國傳統教學而言,老師會先教學生修煉心性與德行,才開始學習知識,現代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傳授,忘記了心靈修養,實在本末倒置。

如果大家想修煉德性,可以由孔夫子的論語開始,以上是《論語‧學而篇》的一個 章節,化做廣東話,即是說,你每日要用三件事自我反省,第一,替人謀事有無盡心盡力? 第二,與朋友交往有無不守誠信? 第三,老師傳授了知識,有無回家溫習? 這幾句曾子格言,是歷代中國讀書人必修之課,必省之事,必踐之行。無論是修身,求學,待人接物,或出來社會做事,只要能夠經常自我反省,去蕪存菁,自身缺 點自然減少,從而自我增益,你們如果想更上一層樓,請由每天自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8

無錢難講藝術 左丁山

2010-6-6  AD





 

行家即是行家, 蔡瀾講佢欣賞小林斗盦作品展,幾有深度呀,同左丁山之浮面表面觀察,完全不同,好彩自己盡咗本職,就係為讀者帶來有趣資訊,讓行家如蔡瀾知道,急急走去三 聯書店參觀作品展,以免走寶。

藝術呢樣嘢,唔係人人識得欣賞嘅,唔係邊度有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吖。小眾之精緻文化,始終難以普及,注定 係昂貴玩意。昂貴也者,即係需要政府撥納稅人公帑支持,否則冇得玩。香港某些文化人曾不斷批評西九舊計劃(即曾蔭權司長起錨,推動西九建設之舊大計,不是 被推倒重來,現正推行之新大計),指斥財團包辦藝術發展,將西九變成地產項目。當時又有不少人引外國例子,指香港唔掂。呢呢,經濟學道理始終係王道,歷久 不衰嘅,前幾日我哋咪睇報紙知道飽受世界讚譽嘅雪梨歌劇院原來只係得個殼,外強中乾,外表係澳洲偉大景點,內裏舞台設施失修,達至危害生命程度。點解會搞 成咁?一字記之曰「錢」,歌劇院好睇唔好食,澳洲人養唔起佢,遊客養唔起佢,入不敷支,故此莫財,冇錢維修,現在唯有向省政府及聯邦政府申請9億澳元,作 重修之用,數目之大,嚇壞納稅人。

因此左丁山好驚他日之西九公營模式,可能步雪梨歌院後塵,所有設施落成後,連年虧損。諗深一層,當年曾司 長佢哋嘅西九建設計劃,係判畀財團承辦一切,三十年為期,財團負責所有藝術營運,自負盈虧。冇一個財團願意虧本兼冇面嘅啫,既然財團得到地產項目補償,必 定諗盡方法去撐住西九藝術設施,三十年內唔使納稅人付鈔(實際上係由買樓人士付鈔,即係一大部份會由大陸富翁付鈔),幾高橋吖,可惜好多文化人不明其中奧 妙,逼住曾司長拋錨,真可惜。

發展藝術與體育,在在需財,政府未必長期負擔得起,愛爾蘭係歐豬五國之一,負債甚多,政府決心削減支出,今年 預算案削減開支40億鎊,明年再削30億鎊,公僕減薪20%,兒童福利削6%,其他失業福利亦然。一個特別委員會(Commission)更建議撤消一個 政府部門,就係「藝術體育旅遊部」,你敢話愛爾蘭人冇藝術細胞乎?只不過窮起上嚟,藝術發展就成為不能負擔嘅奢侈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19

派股息的藝術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76


早幾天和友人討論派股息的問題。的確,派股息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當中不但牽涉到股市供求模式,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方向,企業的資金水平等等。

在不同的情況下,就算是同樣的派股息水平,套用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公司背景、不同的投資策略也可以有不同的結論。

在討論不同派股息水平的利與弊之前,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

企業的老闆不是傻子,言則,他們為什麼要派股息和你們分享利潤呢??

歸根究底,還不是供求效益。不能否認,不管多少人也總是有貪念的。要投資者買入和持有你們的股票,就當然要給他們好處。除了股價升值的憧憬,派股息 就是最直接的方法,這也是最初派股息的動機。所以不難發現,大部分股價較穩定的大藍籌,大部分都會派高股息的。

好了,知道了股息的動機,那麼再考慮有機會影響派股息多寡的因素:
  1. 企業本年度/季度盈利
  2. 企業手持現金量
  3. 企業管理層的派息習慣
  4. 企業大股東的結構
  5. 宏觀經濟環境

1及2相信大家也明白,不用多說。

3) 則是說企業管理層在歷年以來的派息習慣,有些企業的管理層 (HSBC) 傾向與股東分享利潤,因此通常也會多派股息。

但亦有一些企業的管理層 (如股神巴菲特) 會傾向運用公司的盈利再投資,擴大公司未來的盈利規模,以公司增長(股價上升) 去銷低股息/無股息政策 。

最後一個可能性當然就是 "老千",一般"老千"怎甘心和你分享利潤,除非其背後有更大的陰謀/"陽謀"。 (不知不覺又想起 8號仔 既世紀股息。)

4) 如果公司大股東比較分散,而本身的規模就比較大,又有一定的投資銀行股東(HSBC)。那麼他們派的股息還是會比較高。畢竟,人家投資銀行也要賺錢呀!!

5) 在宏觀經濟環境差下 (如2008 / 2009),很多企業傾向多留現金以作不時之需,股息亦會比平常少。

 

這就到了本文的核心,怎樣去判斷期內的派股息的數量對你的投資是利還是弊呢? 又或者再進一步,公司派股息的多寡是否適合閣下的投資方針呢?  (對呀,派高息也不一定是好的!!!)

暫時想到的,有下面幾個考慮點。(有其他建議歡迎提出)
  1. 派息後企業手持現金量是否足夠應付未來增長需要
  2. 派息後會否為企業的現金流帶來風險
  3. 企業目前的發展空間
  4. 適量派息可以反映公司的現金流及盈利狀況,減少存在水份的憂慮
  5. 投資組合的策略

1) 及 2) 比較明顯。如果派息後會抽掉公司現金,令到公司的現金水平下降到低下的水平,那麼這個一定是弊端。 (哎呀,說到這裡,還是想起8仔的報仇式派股息。)

3.) 企業的增長及發展往往需要龐大資金去支持。例如增設廠房、增添機器、加強研發、收購、市場推廣等等。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這些資金開支可能是綽綽有餘。但對 於小型企業來說就不是同一個故事了。

要把企業持續地保持高增長,當然需要市場的需求配合,但它亦必須長期保持足夠的資金,才可以適時地按市場的需求發展去擴張,把生意做大。只要做出成 績,股價上升自然指日可待。

所以如果公司投資在業務的資金能帶來長線增長,那派息少點也沒關係。特別是當企業處於爆炸性增長的時候,企業把賺回來的現金再投資的得益長遠絕對比 派股息多。

但相反,當企業的發展空間已經不再巨大,增長亦開始放緩時,或企業手上拿著大量現金苦無出路時, "還富於民",派更高的股息會是更合適的作法。

4.) 習慣做數的公司不可能長時間派息,因為本身現金流和盈利水份多,拿不出真錢。做老千,騙子的也通常不會派高股息。如果公司能夠在不無故增債下,長時間而穩 定地派適量股息,公司的現金及盈利水平必定有所保証。現金流及盈利存在水份的機會亦較少。

5.) 如果投資策略是以穩健的長線投資為主,那麼高股息的股票是閣下的不二之算。高股息故然可以幫投資者減低損失風險及提早鎖定盈利,其複息效應才是奧妙所在。 正所謂 "利疊利",股息之下再生股息,無窮無盡。如果再算上股價長線的上漲趨勢,在"財息"兼收下,最終的利潤可能更為驚人。

當然若能冒點風險,投資於高增長股的話,那派太高的股息反而會令我卻步。

 

總括而言,香港的股票市場在派股息方面來看,絕對是個天堂。因為它不會對股息徵收稅款。扣除了手續費股息就直接下袋。

所以派股息總是件好事。但派息多寡是利還是弊,還是得按公司的業務發展來判斷,因時制宜,沒有絕對的金科玉律。

畢竟,買股票就是個業務分析的遊戲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1

唔做嘢的藝術 蔡東豪

2010-11-11  NM




守門員救十二碼球的最佳方法是什 麼?答案是站着球門中央不動。兩年前,三位以色列經濟學學者發表論文《Action Bias Among Elite Soccer Goalkeepers: The Case of Penalty Kicks》,他們分析二百八十六個十二碼球個案,發現球員射向球門的左、中、右方的分布大致相若,即是三分一機會;然而,守門員94%的時間撲向左或 右。學者研究每球十二碼球,推算出假如守門員站着球門中央,有機會救出六成十二碼球。

守門員其實可能也知道救十二碼球的最佳方法是站着不 動,但他們大部分時間選擇撲左撲右,是因為他們害怕被人指責不夠決斷,在重要時刻呆若木雞,世上最殘酷的指責是有事發生,而當事人什麼都不做。有做嘢衰 咗,守門員盡了力,捉錯路是非戰之罪;唔做嘢衰咗,代表守門員失職,罪不可恕。從守門員的角度分析救十二碼球,做對的事(站着中央不動),有機會成為罪 人,做不對的事(撲左或撲右),一定不會成為罪人,甚至有機會救出十二碼球而成為英雄。

了解守門員救十二碼球的心理,便可了解到為何財經演員的演出能歷久不衰。各媒體時時刻刻都轟炸投資者,不停鼓勵投資者做嘢,日日夜夜這冧把買,這冧把沽,止蝕止賺,收集開車,小注怡情,一注獨贏……最有定力的投資者也會質疑自己,人人在做嘢,自己唔做嘢是否不妥?

近 年我留意到一個現象,加深了「要做嘢」心態,是有不少投資者以炒股會友,不止是朋友茶餘飯後以投資為話題,而是以投資維繫朋友之間的關係。這些人見面,就 是要交換投資心得,一切以可賺錢的行動為主,出席這些場合總不能以唔做嘢為榮。被股友發現唔做嘢而輸錢(或賺唔到錢),失禮至極;相反,有做嘢而輸錢(或 賺唔到錢)代表投資者擁有積極性,而且永遠有下一鋪。

我覺得投資是孤獨的行為,過程應該沉悶,不應多姿多采,不用大鑼大鼓,因為投資者應享 有唔做嘢的空間。唔做嘢並不是懶,不是唔知點做,唔做嘢可以是一個積極的選擇——選擇有耐性去等,或者接受這刻沒甚方向,選擇坐着不動。傳媒硬要把投資塑 造成好玩的玩意,讓投資者有錯覺,不停在投資中尋求刺激,分分鐘要有action,所有人患上「過度活躍症」。

 

或者我不應 歸咎於傳媒,要即時見到成績可能是人性的一部分,投資者的「過度活躍症」可能是天生的,偏偏投資取勝之道是要有耐性。所有學術研究都指出,投資者大部分投 資回報來自股票估值上的改變,而不是股價的波動;即是說,賺錢靠買入優質股票,然後讓時間發揮效應,等股票升值,而不是靠出出入入短炒。投資者須克服的詛 咒之一是「太早」,股票買對了,但太早買入或太早沽出。短期而言,「太早」和「錯」不容易分開,投資者做了應做的功課,對自己的決定要有足夠信念,才有機 會在噪音中保持清醒。

唔做嘢之美妙不止於投資,它的好處太多了,各位試想,我們一生中好多重要決定都是在假期或躺在病榻上作出的,原因是我們唔做嘢,有的是時間,頭腦清醒起來,許多日常想不通的困惑突然變得清晰,是非黑白就在眼前。我們不是聰明了,而是我們得閒了,有機會無邊際地想。

唔 做嘢好像把自己從複雜處境中抽身出來,身份由當局者變為旁觀者,從另一角度再看這個處境。不停要做嘢的人有一套既定方式,所有事情是自動波,有秩序;相 反,唔做嘢騰出空間去容納新事物,很多時候創意就是這樣產生出來。許多創業者的偉大主意都是在被炒之後的一段百無聊賴時間想出來,原因是冇嘢做,被迫去想 一些以前無空間去考慮的事情。

唔做嘢代表冇agenda、冇目標、冇壓力去表現自己,個腦攞正牌無目的地遊蕩,同時以信念去隔絕外間的噪音,這樣不單浪漫,還是培養積極人生的重要一環。唔做嘢是要學的,不懂的話由今天開始。

細路時踢波我守龍門,假如那時候我知道今日我知道的東西,我會救出多幾個十二碼球,今日或許我仍鍾意踢波。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06

商业谈判不仅是艺术 更是流程管理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08586.html

不少想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都有类似的经历,国外企业招标放出的信息似乎价格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然而最终的中标者往往不是最便宜的那一家……

谈判被视为是一项非常个人化的“软技能”。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不是单靠软技能就能解决的。

原因是,谈判不只是两三个小时的唇枪舌剑。在走上谈判桌之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授权的管理、底线的掌控、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内部的协调……所 有这些表面看似和谈判无关的问题往往决定着谈判的成败。于是,对授权疏于管理令安勇的个人失误连累整个公司陷入尴尬境地,而对于信息的误判又使不少中国企 业过于专注杀价而忽略了真正可以赢得谈判的筹码。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同样为谈判所困扰。英国培训机构荷士卫(Huthwaite International)和国际合同和商业管理协会(IACCM)联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便是以制度化、系统化著称的大型跨国公司,谈判依旧是一 个与个人能力相关的话题。这令谈判变得难以控制和衡量。

一位全球500强公司的法务代表在调查中提出:“要是我们能把在谈判中损失的钱全部拿回来该有多好啊。这个数字是巨大的,肯定是数千万甚至是数亿。”

系统化带来价值

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流程,谈判的过程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荷士卫董事总经理托尼·休斯(Tony Hughes)举例说,打破谈判僵局往往依赖于高层的介入,而高层之所以能够打破僵局是因为其拥有提供更多让步的权限。“高层的介入事实上并没有给公司创 造更多价值,有时高层拍板的大让步反而令公司损失更多。其实谈判的底线完全可以在谈判之前便上下统一。”

托尼·休斯认为,通过对优秀谈判者能力的研究和总结,谈判的过程可以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谈判的效率。荷士卫与IACCM的调查中,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案例。

一家全球500强公司的全球采购总监介绍:“三年前,我们没有准备原则、策略及谈判程序,对不同的供应商对应的谈判策略也没有相关研究和规定。有些 人在谈判时会作出让步,但另外一些人采取消耗的方式与供应商周旋,这些随性的做法常会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问题。”为了规范流程,剔除随意性,该公司开 始尝试新的谈判规划过程。 “对于任何超过500万美元的交易,采购经理们需要做好一份谈判计划,并将它给到高层管理人员审查。直到资深经理或总监在这份谈判规划书上签字并给他们谈 判的权力之后,才能正式上谈判桌。”

采用新的谈判流程的回报是,在单一的交易中,他们节省下了3700 万美元。这位采购总监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25%的采购项目上使用这个谈判流程,明年将会成倍增长。”

强化内部沟通

一笔重要的生意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在没有专职协调人员的背景下,内部协调往往比外部沟通更加复杂。这也是阻碍谈判流程规范化的原因之一。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跨国公司总监抱怨,在他领导的一个与大银行的谈判中,有28个国家的IT系统参与。在做出承诺之前,他必须获得超过160个内部同仁的批准。“这就是我们许多谈判者都面临的疯狂状态。之后如果对方实际上要求的和我方不同,你又不得不重新运作一次。”

每一个部门利益诉求不同,汇报流程不同,在缺乏一个总领者的情况下,内部沟通困难重重。这也导致谈判过程往往只兼顾了核心参与部门的利益,缺乏大局观。

不过,调研同时发现,内部沟通困局并非难以逾越。其实正式的风险评估、投标书审查、招标书审查或商业案例审查则是合作的催化剂。只需要在谈判开始之 前增加一个步骤,便能提高整体效率。一位500强企业的全球的合约和定价总监解释说:“跨部门的投标书审查并不是太高深的学问。这是一个头脑风暴做法,光 靠一张单页表格的形式来找出你所参与的投标。你借此找出什么是你愿意交换的和什么是你需要保护的。你参与制定谈判计划,然后在这整个流程结束时,你把它提 交给合适的管理层审批。”

尝试的结果是可喜的,在这一流程付诸实施之前,一般复杂项目的平均谈判周期为12~18个月。如今,该公司75%的谈判交易都能在8周内完成。

事实证明,当谈判前的跨部门合作成为一种既定制度以后,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甚至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什么是谈判成功

调查还揭示了一个有关谈判的普遍误区,那就是对于谈判成败的衡量。“大家关注的焦点往往是获得交易的结果,但过程很少有人关注。” 托尼·休斯表示。例如大家在意的是你获得了一个客户,但没有人留意你在谈判桌上留了500万美元。

一位全球500强公司的总监在调查中解释了他的问题:“我们的销售人员评论说:‘我要获得报酬,而我的奖金取决于我是否能完成交易。如果我可以通过 谈判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但却不得不放弃一些可能会对公司不好的东西,我可能会那么做。’”一位全球500强公司的合同总监支持这种想法:“销售人员在那 边许诺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我们能履行的可能有限。我们之间缺少衔接。销售人员不会一直花时间在一笔交易上。当他们争取到一个客户并许诺给他们很多东西之 后,就去进行下一笔交易。” 在忍受这个问题很多年后,这个企业仍然没能设法克服这种脱节。这位合同总监说:“虽然我们设法去提供经验教训以灌输给他们协调合作的必要性,但他们总是一 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

结果导向的价值判断,往往促使谈判参与者更加急功近利,导致公司的真正利益被损害。遗憾的是,调查显示,在合同签署之后,有84%的企业没有一个对合同成败格式化的衡量标准。

当然,也有企业开始探索解决方案。这些公司选择采用薪酬杠杆,希望培养谈判人员的长远观念。

参与调查的一家全球500强公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该公司保留了战略客户销售团队的40%的奖金。只有在他们达到了一定的关键业绩执行指标时,才会将这些奖金付给他们。

这家公司的全球国际客户总监解释说:“我们的全球客户团队的报酬将和能否达到长期的执行目标挂钩。这样做会避免他们只看短期的交易,也会迫使他们退一步思考对公司最好的长期交易是什么,而不是只聚焦在那些对他们个人收入有益的短期结果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09

審計報告學審計-卸鑊的藝術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審計署最新的一份審計報告,揭露了為數不少直資學校在管治及行政上的問題。其中有學校座擁大量儲備仍加學費,其爭議不絕。有人認為不應該,但也有人認為並無不妥。

不過我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不論傳媒或者網上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說審計報告「批評」直資學校管理混亂,就例如曾淵滄先生在《
大公報》撰文,批評審計署對直資學校的指斥是大錯特錯。又例如直資學校議會發表聲明,批評審計報告內的指控對他們不公平。

但其實大家只要稍為認真去看一看那份報告,報告的「被審單位(Auditee)」不是直資學校,而是教育局。所以,其批評對象也應該是教育局而不是直資學校。

審計署是次的審計,旨在評審教育局有沒有適當地監管直資學校,為了測試監管是否有效及足夠,審計署抽查部份直資學校,以評估監管工作有沒有做好。另外,我估計因為直資學校不是被審單位,所以審計報告並沒有列出有問題的學校名單,而且也沒有要求個別學校解釋原因。

只 不過當報告出爐後,其審計發現實在太震撼,教育局在輿論壓力下公開名單。但以我個人來看,教育局突然公佈涉及的學校名單,其做法極不道德。為什麼我這樣 說?主要原因是審計報告為了突顯教育局在管理上出問題,所以必需在報告內提供具體的數字及例證,但這些東西只是表象,審計署不會(也不應)深入探討個別學 校出問題的原因(因為審計的範圍是教育局對直資學校的監管,而不是直資學校本身)。既然明知學校對報告的內容無從辯白,但卻突然公佈學校名稱,不就是要她 們吃食貓嗎?

簡單舉個例子,一家學校十個學生有九個會考攞U,校方因此飽受家長批評,學校此時卻向外公佈攞U學生的名字,對學生們公道 嗎?學生成績差有多種原因,有些可能是懶,也有些可能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學校謬然公佈學生的名字而令他們被批評,你是家長怎樣看這家學校?雖然有人說, 直資學校涉及公帑,所以公眾有知情權,但學生也是接受公帑的資助去讀書,難道我們就可以公開學生的學業成績嗎?

謬然公佈涉及問題的學校名單,我不知道教育局是有意還是無意,但從「陰謀論」來看,將公眾批評的焦點成功由自己轉向學校,其「卸鑊」手法異常高明,而一句「沒有牙力」更是神來之筆,是Auditee如何應付Auditor及管理層質詢的上佳教材。

另外,教育局這次做法,必定令其他學校(不論是直資與否)有戒心,在將來必然不願配合和合作,當審計署日後進行類似的審計工作時必定倍感困難。

既將視線有效轉移,而又可以打擊Auditor,面對這樣辛辣的Auditee,唯有祝審計署仝仁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4

战略思维的科学与艺术之二:思维模式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31904.html

略思维由两个部分构成: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思维品质体现为一个人的判断力,思维模式体现为一个人怎么使用自己的判断力。思维品质是战略思维的基础,而思维模式,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具有战略性。

笔者通过测评企业领导人才发现,具有战略性的思维模式,有三大特点,可以用三个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是A,一个是R,一个是T,放在一起,正好是ART,艺术。

A代表 aligned,即“目标一致性”,意思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目标体系,叫做战略地图。关于什么是战略地图,我们可 以参考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的《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目标一致性强的人,不会为了做事而做事,而是有目的地做事。

R代表resource,即“资源敏感性”。意思是制定目标的时候首先考虑自身可利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SWOT分析里面的 S(strengths)和W(weaknesses),讲的就是对资源的认识。基于资源的战略规划(resource-based planning)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T代表timed或者timing,即“时间感”。意思是考虑问题时关注时间维度,平衡长、短期利益。时间感强的企业领导人审时度势,对环境变化敏 感,因而善于抓住商机;能够预见行业趋势,因而做事有前瞻性。SWOT分析里面的O(opportunities)和T(threats),讲的就是对环 境变化的敏感度。

一个企业领导人思维的目标一致性很强,那么,他对于企业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判断。例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实现 “让汽车民主化”的最高战略目标,毅然决定放弃所有其他车型,只生产T型车。后来,又毅然决定放弃所有色彩,而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一个人的思维目标一致 性不强,属于战略思维的低级错误。然而,我们太多的企业领导人不懂得取舍,他们喜欢用“既要…又要…”的句型。苹果电脑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颇受追捧,其他 公司不是没有能力生产这些产品,而是不敢像苹果那样在产品属性上面做取舍。苹果电脑为了工业设计而牺牲功能性,不但没有失去消费者,反而使自己的产品对于 目标细分市场更加具有吸引力。

能够画出一个清晰的战略地图的企业,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航空业是一个不容易盈利的行业,美国的西南航空连续30多年盈利,是一 个奇迹。对于西南航空的奇迹,不同的人有不同版本的诠释。笔者发现,西南航空的诸多举措,包括航油期货、采购单一机型、使用二线机场、飞短线、快速周转、 简化机上服务、快乐员工策略、与工会搞好关系等等,完全可以排列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战略地图。

一个企业领导人对资源敏感,那么,他会关注三大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他意识到财务资源是企业的生命线,技术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基础,人力资源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他懂得财务资源最难得,人力资源最难管的道理。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非常好地体现了对有 限资源的最大利用。花大钱做小事,是企业做精做强之道;花小钱做大事,是企业现金流干涸的原因。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思维资源敏感性不够,属于战略思维的中级 错误。太多的企业领导人无视企业自身资源局限,制定了过多过高的目标,结果以失败告终。德隆公司的失败,就是一个例证。它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 于,它没有GE的资源,却照搬GE的战略,做GE在做的事情。

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时间感很强,那么,他对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有着良好的直觉,知道什么时候该终止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开始什么事情。个人电脑 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对于有时间感的人,传统打字机退出历史舞台,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曾经是打字机制造商的IBM的几次转型,体现了其领导人卓越的时间 感。互联网的普及,在毁灭某些商业模式的同时,也给新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机会。未来的办公软件是否像谷歌预期的那样基于云计算,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时间感不好,属于战略思维的高级错误。很多时候,商业评论家们很难找出企业领导人失败的原因,而往往用timing不好来搪 塞。虽然一些概念和理论模型涉及时间维度,例如投资回报率、货币的时间价值、波士顿矩阵等等,Timing仍然是A、R、T三个思维模式里面最难学习的。

为了提升战略思维模式,企业领导人必须时常自问:Why?(为什么做?)What?(我有什么?)When?(什么时候?)

(作者本名李峰,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风里领导力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大品质:卓越领导力心理基因解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8

藝術品股票拿什麼給投資者?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07472.html

津市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新推出的兩隻藝術品股票在1個月的時間裡,分別漲621%和575%。哪個行業能有如此之高的增長率呢?投資者多了一個藝術品投資渠道是件好事。但我們不免有疑問,什麼能支撐藝術品「股票」如此高的回報率?

解決了變現和分享

我們不妨把藝術品「股票」看作是藝術品金融化的又一個嘗試。所謂藝術品金融化,其含義是在藝術品領域融入金融的手段和工具,使金融與藝術品投資相結合,實現兩者相互促進發展。

應當說,藝術品市場非常需要金融機構的參與,把金融投資的一些理念融入藝術品行業,可以擴大市場想像空間,激活市場,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市場,快速提升市場活躍度。

最近幾年,藝術品金融化亦被寄予厚望。天津市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藝術品「股票」模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其模式簡以言之,是把單件藝術品分割成 等額股份,由投資人認購,股票可在交易所買賣。模式形同股票市場,等於把企業的股票買賣模式植入藝術品行業。它對投資者意義在於投資手續簡單化、便利化, 提高流動性。

過去投資者對藝術品往往難以下手,首先是因為藝術品非標準化產品,價值難以評估,主觀性較強。其次是投資購買頗費周折,時間成本高,鑑賞要求高,不易於完成交易。再者即使購買回來,退出又是一個難題,需要較長的週期。

如果說此模式是個創新,那麼,其創新體現在,嘗試為小額資金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分享市場的機會,同時嘗試解決藝術品流動變現問題。眾所周知,藝術品屬 於高端投資領域,投資億元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藝術品變現速度慢,且如果沒有充裕的閒置資金,根本不敢投到藝術品上。這是一般投資人在藝術品投資上面臨的兩 大難題,此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致命的缺陷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這個模式存在一個缺點,是其本身無法解決的內在缺陷。因為藝術品股票把本可以存在的投資者與藝術品情感交流割裂開,藝術品股票模式缺乏支撐投資回報的基礎。

藝術品投資有一定感情黏度,這可能是其它投資領域所不具備的。

過去十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參與人數不斷增多,而離開的人很少,因為無論藏家還是投資者,接觸藝術品以後都會投入一定的感情,最後對藝術品充滿感 情,無法割捨,從中獲得藝術享受。許多人更願意自己來參與操作。以在線交易方式完成藝術品投資,把藝術品本身的魅力與投資者割裂開,消滅了藝術品的魅力。

藝術品投資基金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但畢竟涉及人數有限。現實中人群,可以通過鑑賞會、投資者大會等方式實現投資者與所投資的藝術品建立情感交流,投資者既可實現收益目的,又可以獲得藝術享受。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品投資基金能夠發展得好,前景更樂觀的重要原因。

藝術品股票存在一個致命缺陷,是模式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讓我們來比較一下藝術品股票和企業股票。企業股票有企業利潤作為價值評估基礎, 哪怕不在二級市場交易股票,持有股票本身即享有企業利潤分配權。企業源源不斷的利潤是股票價值的基礎和保障。我們不禁要問,藝術品「股票」投資者是否具備 這樣基礎呢?藝術品「股票」拿什麼回報投資者?換句話說,投資者的收益來自何方?

藝術品股票缺乏這樣的基礎,藝術品價值雖然有一個自然增長率,即時間價值,它隨著時間流逝而自然增值,但是,誰也無法判定這個自然增長率到底有多 高。也就是說,投資人只有把股票在市場上賣出後才有收益,如果不交易,收益根本無法體現。這無異於設計了一個遊戲,只有投資者源源不斷地加入才是保證市場 運行下去的基礎。萬一沒有人願意投資了,原來的投資者怎麼辦呢?那可能的結果是:無期限地持有下去,直到有人來接手,或者是把作品拿到拍賣會拍賣分錢,估 計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目前解決藝術品投資期收益問題的途徑不多,出租收費、有償展覽、複製品出售等方式是其選擇項,如果此項工作開展順利則可以成為藝術品日常收入來源,部分解決藝術品股票的利潤問題。但這些業務開展在國內還不太成熟,收效甚微,不過,前景值得期待。

三點思考

當前,藝術品份額化作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其未來發展有三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其一,上市交易的藝術品的質量是健康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控制不好,必成為炒作的平台,一旦變成了擊鼓傳花的遊戲模式,其結果必定是災難性的。我們恐怕難以理解,本來線下交易每平尺只1萬元的藝術品,上市後如何就成為百萬千萬呢?

其二,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所分立板塊模式可能是未來趨勢。這主要是針對已過世名家和在世藝術家作品而劃分,其模式類似股票市場的主板和創業板。那些歷 史地位已經確定,美術成就公認的藝術家作品可以在主板市場交易。那些健在的、美術史地位尚未確定的藝術家的作品可在當代板塊上市交易。其好處在於為當代藝 術家創造一個市場挑選的機會。眾多交易所設立,對市場的分板塊設立創造了基礎條件。

其三,投資者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鑑賞能力可能是制約要素。藝術品具有個性化、唯一性的特點,難以量化其價值和對比衡量,如何去判斷作品的價值恐怕很難形成一個共識,這是藝術品股票交易市場存在的現實問題。這也意味著,那些名家名作、認可度高的藝術家和作品將是市場的主力。

(作者係資深藝術品投資研究專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3

藝術品「股票」之惑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8545&time=2011-03-19&cl=115&page=all

將藝術品拆細上市,到底是先行先試的金融創新,還是行走在邊緣的非法證券交易?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紫霧 鄭斐 趙靜婷

 

  樓市孱弱、股市風向不明,上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買一份藝術品的股票怎樣?

  如果在2011年1月申購上原始股,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賬面收益可達15倍。不過,這樣的「好事」可能到3月17日就戛然而止了。天津文化藝 術品交易所(下稱天藝所)一早發佈公告稱,接天津市政府監管部門通知,自即日起,對上市藝術品20001(《黃河咆哮》)和20002(《燕塞秋》)實行 特別停牌,復牌時間另行通知。

  公告聲明,兩隻藝術品股票被停牌的原因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保護投資人利益」。

  3月17日,財新《新世紀》記者詢問該所的監管部門,公司有關人士稱「保密」;問及交易所的股權結構、主管部門,仍答「暫時保密」;再問具體是哪個監管部門作出特別停牌的決定,回答還是「保密」。

  天藝所成立於2009年9月,與各地的文化產權交易所不同的是,該所從1月起推出了一項金融創新,將前述兩幅當代國畫家的作品拆細成1100萬 份公開上市交易。3月11日,該所再度推出八項新上市藝術品,包括七幅國畫和一顆粉色鑽石,一上市便連續封住漲停。17日上午,這八件藝術品被臨時停牌1 小時15分鐘後,繼續以漲停報收,價格一律為3.77元。

  如此漲勢引發關注。但不只一位業內人士,包括對藝術品投資頗有研究的資本市場高端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他提醒向他諮詢的朋友,「風險很高,不宜介入。」

  「這是典型的公開市場交易,應受中國證監會管轄,需要有強制信息披露、中介機構的認證等一系列監管措施。」一位資本市場法律人士確認。不過,當 3月11日財新《新世紀》記者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問詢此事時,對方表示知悉此案,但態度有些猶疑:「這是地方政府搞的。現在沒出事,還在考慮如何 介入。」

  當被財新《新世紀》記者問及這一市場是否受中國證監會監管,該交易所的律師馬克偉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不過,他也表示,自己並非該交易所的全權法律事務代表,而是「電子商務業務部分」的法律顧問。

  交易所網站公開資料稱,該所「作為天津市金融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重要創新內容」之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列入天津市「2009年金融創新改革20項重點工程」。

  天津金融辦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他們負責指導一部分交易所的業務。有關特別停牌的決定是由幾個監管部門聯合做出的,目前金融辦對此事「不做解釋」。

  一位相關部委的部門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有關各部門乃至高層均已注意到事態的發展,認定性質是「等額分割,連續交易」。但「希望問題的處理平緩有序,不至於引起不良後果」。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短短一個多月來,天津文化交易所有關上市品種的目前市值已逾3.5億元,參與交易的投資者賬戶超過4萬個。就在第二 批八隻藝術品上市之前,該所發佈公告,將投資者的門檻從5萬元提高至50萬元以上。即使根據此前的5萬元計算,有關投資者的總資產可能超過了20億元。

咆哮的股價

  「進去一輛吉利,出來是沃爾沃。」一位投資者這樣描述他的朋友從中可觀的牟利。

  3月11日,天津市和平區西康路塞頓中心C座9層,財新《新世紀》記者在天藝所看到,拜訪者絡繹不絕,包括擬入市的投資者、拎著畫卷前來打聽如何上市的人士、媒體記者等。

  網上行情系統顯示,該交易所第一批上市的兩幅當代藝術家的國畫作品,《黃河咆哮》與《燕塞秋》3月15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4.92與14.84元,在不到兩個月內,比1月26日上市之初的1元面值翻了十幾倍。

  中國正變成一個世界藝術品交易的巨大的新興市場。今年年初,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創下573億元成交總額的新紀錄,同比增幅逾150%。然而,這遠不能比擬天藝所短短數日「炒」出來的漲幅。

  上市以來,兩幅畫作的漲幅基本都維持在50%左右,上市之初更是高達148%和133%,目前的流通總市值超過1.5億元。兩幅畫作曾在2月 21日因連續漲停被臨時停牌一次。隨後的2月24日,天藝所修改規定,將「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均達到價格漲跌幅限制」,納入「異常波動」的範疇。

  財新《新世紀》記者走訪該所的當天,第二批共計八隻藝術品首日上市,全線漲停,八隻藝術品收盤價均為2.16元,漲幅116%,打破了《黃河咆哮》首日漲幅紀錄。經過連續數日的無量漲停,15日則均收盤在3.77元。

  新上市的八隻藝術品中,21003(《聲喧亂石》)3月15日的成交量僅為1手,其他多只藝術品也只有10手。「都是買入,沒有幾個賣出的,全 在追漲。」招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招商銀行是天藝所的惟一合作銀行,角色相當於資金託管第三方。原本在該行存款超過5萬元的持金卡者 即可在交易所開戶。

  3月10日,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將入市門檻提高至投資者需要擁有招商銀行金葵花卡及以上級別借記卡,即存款達到或曾經達到超過50萬元。知情人 士介紹說,這一要求是招商銀行提出的,主要出於風險考慮。招行有關工作人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介紹說,自從開戶門檻提高後,接到不少客戶特意申請開金葵 花卡的請求,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3月15日,因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天藝所公告稱《黃河咆哮》與《燕塞秋》停牌。

  3月16日,公告再稱,投資人00007616及投資人00047273因於3月10日至3月15日期間採取大量且連續申報方式造成《黃河咆哮》與《燕塞秋》異常波動,被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予以警告。

  3月17日一早,天津文交所改變說法稱,將《黃河咆哮》與《燕塞秋》的臨時停牌改為特別停牌,復牌時間未定。而第二批八隻藝術品同日也因連續三天出現漲停,被停牌1個小時15分鐘。

  據接近監管當局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交易所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已經達到4萬餘位,市值達到3.5億元,涉及資金超過20億元。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樣「資本市場」意味濃厚的標語,開始頻頻出現在公告裡。

「拆細」試驗

  打開天藝所的網站,上市的詳細欄目包括交易數據、信息披露、交易指南、上市指引等,乍看之下,與滬深證券交易所頗為相像。不同的是,該所並無交 易大廳,也不接待任何諮詢與來訪,擺在玻璃門內的幾台電腦顯示屏,沒有顯示即時行情。「一切都在網上進行。」交易所工作人員「勸退」來訪者時一再強調。

  2010年,天津交易所即對藝術品上市行為進行過模擬交易,並在次年1月推出第一批兩隻藝術品上市。

  在該交易所上市的藝術品,按照等額分割的原則,被拆成「股票」狀,供投資者申購和公開交易。日漲跌幅被控制在15%以內,近期公告調整為10%。該所實行T+0日交易,對於新藝術品的上市分為申購、搖號、公佈中籤率、正式上市交易等步驟,和證券交易幾乎一般無二。

  天津藝術品交易所網站為一家盈利性的私營機構。「主要收入為收取客戶的佣金。」該所的法律顧問馬克偉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該網站屬天藝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註冊資本為1.35億元,2009年9月17日成立,註冊於塘沽區於家堡金融區,法人代表為最大的自然人股東陳玉。

  知情人士介紹說,交易所最初的創始人為屠春岸,原從事房地產經營。藝術品收藏界多位人士表示此前在業內沒有聽說過其人。

  工商註冊的資料顯示,該所的前三大法人股東中,兩家都從事與房地產相關的業務,分別為天津濟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泰運天成投資有限公司, 認繳出資額分別為4840萬元和3726萬元,持股比例為35.85%和27.6%。其中,濟川公司實際出資額為1694萬元,泰運天成實際出資額為 1304.1萬元。

  第三大股東天津新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由天津市財政局和濱海新區成立的國企,認繳出資額2030萬元,實際出資額710.5萬元,持股比例15.04%。該國有身份的股東此前曾對媒體表示,不會幹涉交易所的業務。

  按照交易所頒佈的《暫行規則》規定,擬上市的藝術品,應先由持有人在網上填寫申請資料,由交易所進行初步鑑定,然後指定上市代理商,進行上市操作。

  目前上市的兩批共10只藝術品,上市代理商均為天津華贊文化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於第一批藝術品上市之前成立,是目前交易所指定的惟一藝 術品上市代理商。而代理商資質的篩選及評定,交易所並未公佈任何公開標準。在《暫行規則》中有這樣一句話:「發行代理商是指符合本所合格發行代理商標準的 法人組織。」

  同時,交易所指定由代理商組織兩家鑑定機構進行「背對背」鑑定,鑑定機構信息亦未公佈。

  接近監管當局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文化部、證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已經將該行為特點總結為「等額分割,連續交易」,並認為這與深圳、上海等文化產權交易所已推出的藝術品資產包性質不同。

  2010年7月3日,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在全國首度以「權益拆分」的模式推出1號藝術品資產包。當代畫家楊培江的4幅油畫和8幅彩墨畫作品被整 體打包作價200萬元,並拆分成1000個資產份額,供普通投資者購買。當時購買這一資產包的多為收藏界圈內人士。雖然超過了200份,深圳文化產權交易 所特別顧問葉強曾對媒體強調「這是私募」。該所有關人士曾多次公開表示要擇機進入第二階段,即掛牌上市,但終未成真。

  目前,深圳、上海、鄭州、北京、成都等地都已經成立或正在籌建文化產權交易所。與天津交易所相比,各地交易所行事相對保守。

  接近有關部委的知情人士表示,文化部儘管積極主導設立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等機構,但對天津的這一「創新」態度謹慎。

誰在做局?

  相對於熱情洋溢、勇往直前的投資者,藝術品收藏界以及投資界多位資深人士對這個新興的金融平台的金融產品,依然持觀望態度。

  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仍是一個魚龍混雜、缺乏規範的市場。「國畫市場尤甚。假畫太多,價值也不好評估。」一位曾投資國畫後退出的資本市場人士表示。

  第一批在天藝所上市的藝術品為當代畫家白庚延的兩幅作品,題為《黃河咆哮》與《燕塞秋》。白庚延1940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 並留校任教多年,擅長山水畫,於2007年去世。白庚延之子白鵬表示對上市過程並不知情。他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自己並非這兩幅畫的持有人,父親的這 兩幅畫作數年前就被賣出,「它們被運作上市的消息我還是從別人那聽到的。」白鵬表示,在上市之前,天藝所曾找他鑑定畫作的真偽。

  白庚延兩幅畫作最終按照約每平方尺5萬元的價格上市,巨幅畫作的總價值達到千萬元。不過,白庚延此前的作品拍賣成交價幾乎都在每平方尺2萬元以下徘徊。以當下的二級市場價格看,白庚延的兩幅畫作價格已經飆升至每平方尺80多萬元。

  雅昌藝術網歷年的成交記錄顯示,白庚延的656件總拍品中,除1件預展拍品外,已成交拍品327件,未成交拍品328件,流拍率達50%,總成 交金額為2019.8萬元。2010年3月,北京保利對白庚延一幅約89平方尺的作品《黃河畔》拍賣,最終僅以11200元成交。不過,到了2010年秋 拍時,白庚延的畫作意外暴漲,已經上漲至每平方尺十幾萬乃至二十幾萬元。「不排除故意炒作的可能性,先在拍賣行把價格炒上去,為上市前的知名度做準備。」 一位拍賣行的工作人員表示。

  收藏界人士介紹,藝術品交易在國外市場有較為完善的估值和鑑定體系:「經常一個鑑定公司幾代人都在研究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有很完善的數據庫和評估標準體系,要推翻它的鑑定結果,除非提出一套更完善的體系標準,這是很難做到的。」而國內市場並無這樣成熟的鑑定機制。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天津藝術交易所的鑑定機構有兩家,為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和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

  一位收藏界資深人士直言,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不是官方鑑定機構,缺乏權威性,不太可信。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呂立新介紹說,文化部這個評估委員會原本是部屬的局級事業單位,但現在已經改制,歸屬中國 動漫集團。關於白庚延的畫他沒有參評,他認為,藝術家的價值往往和地域性有一定關聯。比如李苦禪的作品,在北京賣得很高,但是到外地就沒有那麼好。再比如 劉文西的作品,在陝西賣到十幾萬元一平方尺,在外地價格卻很低。他表示,鑑定藝術品的價值,要看作者的藝術功底,同時結合市場價格、作者在當地的藝術影 響、作品價值的發展趨勢來綜合評定。

  對於白庚延的作品,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忠義表示:「其作品實際在拍賣行沒有太大市場。現在天藝所 炒概念炒得過分,藝術品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泡沫太大,蘊藏的投資風險極大。」他表示,藝術品的自身屬性不同於股票和房地產,過度炒作對文化本身是種傷 害。

  陝西省文化廳相關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藝術品的交易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關鍵不在形式,而是中國目前沒有鑑定標準、鑑定流程以及完備的立法,容易導致投資人利益受損。他表示陝西對文化藝術品交易態度保守,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引進新的機制。

  上市的藝術品究竟價值幾何,是否值得熱捧,不少投資者坦言,自己對此並不關心,只不過看中了二級市場的巨額利潤,才過來一試。

監管之責

  「國外藝術品投資從未出現過這種交易形式。」一位藝術品界資深投資人士表示。在國外較為成熟的藝術品投資主要是在一級市場,即畫廊等。即使是拍賣行,都沒有國內如此虛高的價格,而「藝術品股票」更是「聞所未聞」。

  與國外市場相比,中國在藝術品投資方面的法律法規尚屬空白,交易所的網站上公示的可供參考的法律法規僅為《物權法》《文物保護法》《民法》等幾 部基本法律。不僅如此,連對這種「上市」行為的界定也是模糊的。從募集上市的過程看,該交易所的投資人數遠遠超過4萬人,加之「等額分割、公開交易」等特 點,天藝所顯然採取了「公募」的方式。但當被問到是否是「公募上市」時,馬克偉斷然否定:「那就要歸證監會批准了。」

  「這與成熟的證券交易有太大不同,後者有完整的上市規則和風險防範體系,有證監會監管,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現在藝術品上市,在真假鑑定、價值 評估乃至法規、監管體系等各方面,存在太多問題。」證券界多位律師認為。在 「熱錢」流入後,藝術品的估值更容易偏離。因藝術品不同於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成長性和利潤衡量標準,現在被熱炒的藝術品前景究竟如何,是很大未知數。

  「從性質看,這種產品可能算是某種資產證券化吧。」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毅的語氣不太肯定。開發了國內首份藝術品投資信託產品的國投信託總經理呂益民亦持相同態度。

  在市場熱捧之後,高價藝術品最終誰來接盤成為核心問題。因此,該所在機制上做出改進,把第二批藝術品的存續期定為10年。這意味著10年期滿,需將藝術品整體出售後,再將資金按份額分配給投資者。那時盈虧才見分曉。

  「從理論上分析,資產證券化應該歸央行管,公募上市歸證監會管。但這樣的藝術品交易,確實不知道應該怎麼管。」一位證券界律師表示疑惑。

  「《暫行規則》由交易所制定,代理商由交易所指派,上市價格由交易所確定的鑑定機構提供參考。那誰來監管交易所呢?」一位投資者不無擔憂地說。一位手拎藝術品去拜訪交易所的業內人士也表示擔心:「拍賣行就常有做局操縱價格的行為。交易所是否有類似風險?」

  「因為需要的資金量相對較小,在藝術品『股市』上坐莊比證券市場容易得多。」一位藝術品投資者認為。《暫行規則》中規定,份額發行時,發行代理 商可以優先購得約定比例的份額。這樣取得「原始股」的先天優勢,交易所與代理商聯手坐莊的可能性也並非不存在。「如果沒有監管,很容易產生暗箱操作和腐 敗。」證券界資深律師表示。

  天藝所目前的「無監管」狀態,更提高了外界對風險的擔心。天津文化體制改革小組的網站被鏈接在交易所網站上,而小組工作人員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對交易所的業務毫無干涉。天津市金融辦承認具體指導交易所部分業務,但並未為之制定清晰明確的規章制度。

  該所網站稱,天藝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列入天津市2009年金融創新改革20項重點工程。不過,這究竟是「先行先試」的創新試點,還是監管空白製造的危險?監管機構和業內人士說法不一。

  「這個交易所有其積極一面,如接受地方政府的指導和監督、聘請商業銀行做第三方存管保證客戶資金不被挪用,也引進了中介機構來做鑑定和上市工 作。但最大的問題是,這類公開市場交易應接受中國證監會的監管,在信息的強制信息披露乃至中介機構的資質、解決市場操縱等方面,有更好的制度保障,並及 時、充分地向用戶揭示風險。」一位資本市場資深人士表示。

  「只要允許散戶進入,市場必然活躍但混亂。藝術品投資這種東西,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應該玩的。」另一位業內人士稱。

  一位證券交易員則表示,近期會議上,多位研究員亦在熱議此案,認為在缺乏足夠的風險保障體系情形下,如果事態轉壞, 招商銀行的信譽可能也會連累受損。「我們在考慮是否近期不碰招行。」

  財新《新世紀》記者陳慧穎、實習記者楊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3

政壇陶兵 曬藝術

2011-3-24  TNM




他們曾是野百合學運的學長弟,周 奕成原是民進黨青年菁英,對藍綠兩黨對立局勢失望,脫黨成立第三社會黨,沒有資源,一句「相挺」,學弟蕭立應入黨,一併投入立委選戰。

敗選後,周奕成思考人生出路,相挺蕭立應的陶藝工坊,「台客藍」結合漂流木的陶藝,溫潤樸拙質感,彷如志同道合的二人,只要理想不滅,人生就有往前動力。

初春透著寒意,周奕成驅車彎進苗栗公館小徑,一見蕭立應,立即拉起袖子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陶木結合 獲青睞

工廠裡,員工有的注漿灌模,有的將土胚整形,還有的將馬克杯接上漂流木手把。蕭立應說:「我喜歡用不同材質變化陶藝,這也是我們的特色。」

周奕成和蕭立應是文化大學的學長弟,一個讀新聞,一個念哲學,一九九○年參與野百合學運,對民主改革滿腔熱誠。三年前,周奕成淡出政治,投入蕭立應的一人 工坊,重新打造「台客藍」,包括建築師姚仁喜、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等人,都欣賞結合漂流木和陶藝的創意。

二人都有豐富的學經歷,周奕成後來念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碩士和華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外交碩士,是民進黨積極栽培的青年菁英,他曾任前立委謝長廷助 理,和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後來對藍綠兩黨對立局勢失望,二○○七年脫離民進黨,成立第三社會黨。

立委落選 同創業

隔年,周奕成投入台北市立委選戰,他老實說:「我們沒有太多的資源,這是必敗的選舉,但我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宣達改革的理念。」

蕭立應則是台灣藝專(台藝大的前身)工藝系陶藝組出身,後來轉念文化哲學、中央大學哲學碩士,二○○四年入選客委會「築夢計畫」,赴日駐村三個月創作陶 藝。父親罹癌後,他返台在屏東老家作陶,一面照顧父親,假日全台跑透透擺攤。

為支持周奕成理念,蕭立應投入屏東縣立委選舉,他笑說:「一句話『相挺』!那時有個民進黨女立委,看我在選舉期間擺攤賣陶,虧我說:『你選得上,我頭剁下 來給你當椅子坐!』」

雙雙落選後,周奕成思考人生出路,蕭立應回歸捏陶擺攤。蕭立應說:「有一陣子假日我在天母市集擺攤,上來台北就住他家,我們對陶藝有深入討論,我把自己定 位在『起業家』,是以陶藝創業,陶藝不見得要賣貴。二人理念相同,決定各出資五十萬元,往品牌發展。」

接連獲獎 訂單爆

二○○八年三月,周奕成和曾任中天新聞部主管的太太林曉雯,加入蕭立應的「台客藍」工坊,負責管理行銷,蕭立應則負責研發生產。

台客藍利用少見的陶藝金工複合媒材,打造出銀頸藍釉的「客來月飲」酒器,獲二○○八年「一鄉一特色」(OTOP)設計大賞優勝,受邀到宜蘭傳藝中心和台北 華山藝文中心展出。

合作後,周奕成認為穩定生產和創作為當務之急,於是選在坪林設廠。蕭立應解釋:「以前我隨性創作,一個窯有很多種造型陶器,有的是實驗性質,成功率三成, 對我來說OK;但若要量產,同一窯燒一種造型,成功率至少要八、九成。我曾花一、二個月試窯性和釉燒穩定度。」

蕭立應設計出冰裂紋的茶葉蛋茶罐及小籠包調理罐組,連二年獲OTOP設計大賞優勝,結合漂流木的金瓜壺茶具和雪桐燈也獲首屆台灣文創精品獎。

林曉雯說:「因為獲獎,有通路找上門,我們陸續在陽明山中國麗緻、礁溪長榮鳳凰酒店設櫃。」去年台客藍在誠品設櫃,也和長流美術館、台灣好店等十多個通路 點合作,業績呈倍數成長,但產能總是被訂單追著跑。

忍痛停櫃 等擴產

「像姚仁喜建築師一次訂五百組蘋果壺茶具,為趕訂單,無法兼顧零售通路,部分產品缺貨二、三個月,我們也對顧客很抱歉,所以半年後,忍痛將誠品櫃停掉,等 我們擴產再找通路。」林曉雯苦笑。

後來,房東要回坪林廠房子,他們花半年時間找到苗栗公館廠房。周奕成解釋:「當初我們的困難在量產,而非通路,所以花一、二年,制定陶器標準作業流程,這 裡從土源、素胚廠,上下游產業鏈完整。」今年初苗栗擴廠完成,產能成長二倍,他們和亞都麗緻飯店合作,設計「玉兔金瓜尊」,作為天香樓的佛跳牆甕組,反應 不錯。

陽明山中國麗緻飯店總經理林敬源說:「三、四年前,我母親在天母創意市集看到,覺得陶器很有人文氣息,買回來自用,後來送朋友,現在連飯店也採用,很多會 員覺得很別緻。」

大稻埕裡 曬藝術

最近,周奕成和蕭立應增資一百五十多萬元,成立「世代陶瓷」公司,台北辦公室也遷至大稻埕永樂市場對面巷內,開設首家自有門市。

林曉雯開心地說:「我們把它叫做『小藝埕』,以前這裡曬稻榖,現在我們曬藝術!」

大學加入民進黨,四十歲脫黨,人生最菁華時光都在民進黨度過,周奕成說:「對政治我看得很淡,但我仍關心台灣前途。過去在黨務,我做的是創新,和創業是一 樣的,只是創業,走來心裡踏實多了。」一年的腳步從春天開始,歷經創業量產陣痛,他們期待重新出發。

開業資料 2008年7月

租 金 1萬元

燒窯設備50萬元

開模費用30萬元

辦公設備20萬元

投 資101萬元

營業資料 2010年全年

營 收500萬元

租 金 24萬元

進 貨136萬元

人 事180萬元

水電雜支 60萬元

淨 利100萬元

TEL:(02)2552-1338

壹點意見

◎供貨求穩定

目前供貨雖比先前穩定,但仍感不足,例如熱賣的雪桐燈組有4色,但僅提供2色正常出貨,另外2色常缺貨。

◎產品多樣化

目前設計以杯組或茶具組為主,應增加產品多樣性。

定價需修正 商品的價值與定價策略宜調整,例如熱銷的燈具組,定價3千多元太便宜,有的杯具組1、2千元又太貴,應根據市場反應修正定價。

◎異業多結盟

可增加企業禮品通路,有助提升品牌能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