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2/blog.html'
工作坊收集了參與者的字條,雖然盡量每星期都分享,但由於數量真的不少,應該一兩個年頭都未必能完全分享。這還是很好的,因為這是你我身邊喜歡來這裡的blog友們都關心的討論,比起止凡自己諗的話題更吸引些。
Gary:
年輕人如何建立自己正確價值觀?
止凡回應:
你的問題很有深度,我很喜歡,若我現場抽中這問題,一定有很多東西會說。
價值觀的確比賺錢更重要,我的建議是多看書,多吸收知識,多看大師的作品,多看成功人士的傳記,多看歷史,多看世界,到某一刻,你會發現自己很渺小,這時候你就不再井底了。
我說得很抽象,但這的確沒有課程規範可依,價值觀就是人生經驗的累積,好像死過翻生的人的價值觀往往有很大過變,而正確不正確,亦沒有界定。
我沒有資格替你定義正確的價值觀,我自以為正確的價值觀可能別人會認為非正確,所以還是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吧。
後記:
其實,我對這類題目很感興趣,因為針對投資理財,我們必先要找對目的,目的是回報?賺錢?賺好多錢?做富豪?為名為利為權?為贏了全世界?為證明自己的厲害?定位不好,好容易迷失的。
Gary向我提問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其實我沒有什麼資格去指教別人的價值觀,自
己本身也常在改變與優化,每天都在進步著,「每天睡覺時都比早上起床時聰明一點點」,大家還記得這句嗎?有時分享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合則來不合則去,大家
能從中吸取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這是好事。
於我而言,投資理財,主要為求富足,令自己的身心富足,令身邊人也身心富足,這已經很足夠。無錢的為了有錢,有錢的為了更有錢,最有錢的追求權,有權的追求名譽,永遠自己想要的都比自己所擁有的多,這樣的生活很辛苦。
到底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理想是什麼?如何會開心?你在控制環境?還是被環境控制?沒有找好定義,沒有找好價值觀,到一定年歲才後悔,可能浪費很多時間與青春。
我很喜歡巴黎兄在工作坊時講過的一段話,他說:「追求財務自由這些概念,對於我這類已經財務自由的人其實意義不大,如果以財務自由為目標,很快會迷失,因為你一定能追求到的,哪追求到之後做什麼好呢?」
因此,巴黎兄透露自己今時今日買賣股票的目標為求考考眼光,分享也是為興趣,可以一直做下去,如果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跑輸大市時,會考慮停止自己選股,把所有資金投進指數基金就是了。
的確,我們得要有很清晰的價值觀,平衡自己擁有的與自己的欲望。有一個說法指,沒有欲望難有推動力,曾聽說有富豪不會讓自己吃飽,除了養生的原因之外,更是為了保持饑餓的感覺,這能讓他更有賺錢的欲望。然而,推動力也可以來自興趣、追求快樂。
當談到投資時,不少人都著眼於回報率、跑贏跑輸大市多少,這成為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因
為太重要,所以計算得要精準。尤其對於基金管理或第三者信托就更為重要,因為你需要向他人交代。對於個人理財,我則認為資產分配與累積財富的成效比起計算
回報率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涉及個人的理財態度、事業的成就、不同投資市場的閱歷、世界觀、價值觀等。
或者,我不應說重要與不重要,讓我幻想一個情景來比喻一下。好像古時打獵時代,在一個
森林,總有些出色的獵人,他們研究設計捕捉萬獸之王的方法,一刀中要害令獵物致命絕對是高手,兩刀已經平庸,三刀實在不知所謂。對於這些獵人,定義打獵的
時間與下刀的數目是非常重要,插進拔出算一刀,插進後向橫拉再拔出又算不算一刀呢?
生於這個年代的話,不能做到最好的一份子,但也有其他的生存機會吧。例如獵殺一些小動物,摘一些花果,懂得積屋防饑,維持到生活無憂,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當生活得到了保障時,發展生活上其他的興趣也並無不可。
這故事中,不同的獵人的生活追求目標不一,巴黎兄就好像是家有大量食物而追求獵殺過程過癮的一類,而我則只能捉些小動物的一類。大家追求不同,所著眼的東西都不同,沒有話你的有價值,我的就沒有價值,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有個好的價值觀,比起你有好的投資技術及計算可能更重要,因為沒有好的價值觀,所追求的可以是無止境,又可能並非自己想要的,到某時某日,可能有所迷失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