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末日博士”不再悲觀: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597.html

“末日博士”不再悲觀: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一財網 閻彥 實習生 董馨蔚 2015-11-18 14:46:00

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為金融市場註入了諸多不穩定因素,也引發了全球衰退的可能性。不過,這次“末日博士”努里埃爾·魯比尼卻認為: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我們不會遭受全球衰退的原因是,中國將避免經濟硬著陸。”這位金融分析公司RGE Monitor的聯合創始人周二表示。中國的基準股指上證綜合指數,已經在觸及8月最低點之後有所反彈,目前全年收益率已經達到11.5%。

不過,魯比尼也預言,盡管中國和美國都不會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的增長仍會比較平緩。“美國股票的回報率只會有1位數。但我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非常低。美國如果要發生衰退的話,要麽是因為中國出現硬著陸……要麽美聯儲過快、過度地加息。”他表示。“上述都是不可能的,有可能的反而是美聯儲加息過晚,情況開始失控,還得重新緊縮回去。”

在經濟數據支持的情況下,美聯儲一直在計劃加息。在10月強勁的就業數據報告出臺後,美聯儲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已經達到了7成,CME集團的美聯儲監測工具顯示。

但魯比尼仍然認為,中央銀行下個月或者明年3月是否會采取行動“無關緊要”。“他們一開始說他們打算循序漸進,現在他們又打算‘非常地’循序漸進。”在他看來,加上這個“非常地”並沒有實際意義。同時,聯邦基金利率會在2016年年底之前從目前的接近0提高到1%到1.25%。

在那些反對美聯儲加息的人——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看來,更緊的美國貨幣政策將會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魯比尼認為,美國央行已經給加息行動“打了電報”,因此對於新興市場的危害也不會太大。

“末日博士”何許人也?

“末日博士”究竟是何許人也?事實上,盡管堪稱“烏鴉嘴”,但努里埃爾·魯比尼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兼RGE Monitor主席。

20世紀90年代,魯比尼曾研究新興經濟體的崩潰,他認為經常賬戶逆差導致的巨額外債是經濟危機的主要推動力並根據理論預測稱,美國將是下一個受害者。

2006年,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魯比尼卻另類地拋出末日論,準確分析了美國的次貸危機,並預見了房地產泡沫的終結:“當供給增加,價格下降,這是110年來的規律。但是從1997年起,房地產價格上升了90%,這是沒有任何經濟基礎的——實際收入、移民、利率水平、人口增加等。這說明這是一個投機性的泡沫,而現在這個泡沫即將破裂”。當時,他還發文呼籲央行應該采取措施抵抗資產泡沫。

2007年8月起,次貸危機席卷美國。2008年初,魯比尼又撰寫了《金融災難的十二步驟》,並做出預言——房地產衰退、次貸災難發生後,全球化的信用危機、“單一保險商”的損失和降級、商業房產貸款市場崩潰將接踵而至,進而相繼帶來銀行破產、杠桿貸款危機、公司破產等嚴重後果,隨後影子銀行體系將面臨危機,股票市場、信貸和信貸衍生品市場將面臨衰退,最終將出現虧損、資產減少、信用收縮、低價拋售、新的虧損和信用收縮的惡性循環。次貸危機完全按照上述所言步驟演變,魯比尼也因而被封“末日博士“,成為經濟預言大師。

2009年,魯比尼認為分析家們對美國經濟恢複的前景過於樂觀,衰退的過程可能持續24~36個月,美國甚至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轍,就此進入L形緩慢增長。全球經濟有面臨二次衰退的風險。

2011年,魯比尼的預測輪到了中國。他認為,不斷增加的銀行不良貸款、巨大的公共債務、多個產業的產能過剩使得2013年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增加至40%。中國必須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降低投資比例,增加消費比例,實現經濟增長的轉型。但在中國經濟積極進行結構性調整之後,目前看來魯比尼已經不那麽悲觀。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