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在資本“寒冬”、模式雷同以及競爭慘烈等多重因素下,上門洗車領域的“死亡名單”會越來越長,即將來臨的冬天對於室外的上門洗車又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7月17,上門洗車服務品牌“車8”通過微信服務號發出通告稱由於業務調整,即日起停止上門洗車業務

9月25日,呱呱洗車和趕集易洗車日前宣布合並,合並後趕集易洗車的原有業務將由呱呱洗車統一負責運營。58和趕集宣布合並後,開始對諸多之前存在競爭關系的業務進行了項目整合,希望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損耗

9月30日,小雨洗車宣布全面暫停營業

10月24日,上門洗車o2o洗車創業公司“功夫洗車”宣布暫停上門洗車業務

10月底,e洗車關閉上門服務,之前每月補貼最少燒600萬

。。。。。。

筆者作為一個曾經的從業人士,相信在資本“寒冬”、模式雷同以及競爭慘烈等多重因素下,上門洗車領域的“死亡名單”會越來越長,即將來臨的冬天對於室外的上門洗車又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上門洗車的編年史

上門洗車在2009年左右的時候,熱鬧過一陣子,參與者主要是一些洗車店以及個體從業者,筆者的一個同事就是那個時期在北京某小區做的上門洗車,主要依靠電話下單,當時之所以當時沒有發展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註重服務、營銷、品牌等方面,另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網沒有發展起來,車主和服務提供者的溝通和互動少,導致上門洗車便捷性大打折扣,洗車設備受限未能帶來好的洗車效果。

這幾年,借助於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迅猛發展,上門洗車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互聯網思維結合資本的力量大行其道,首單“免費洗車、1分錢洗車、1元錢洗車”的廣告語穿梭在大城市的各個角落。上門洗車也確實在解決諸如“太忙,沒時間洗車”、“到店排隊時間長”等車主的痛點,但如何在提升服務體驗、降低成本並盈利的路徑尋找中一直未得到滿意的結果,

對於任何初創企業來講,錢和流量是最重要的杠桿,如果有大哥級的進來了,遊戲基本上就進入下半場了。上門洗車服務軟件呱呱洗車已於今年3月獲得58到家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成為58到家平臺的一個服務提供商,在加上合並趕集易洗車,更是加速了行業的整合,沒有721,也沒有雙寡頭,上門洗車行業的格局瞬間清晰,能活到最後的也許只有No.1。58到家做一個綜合到家平臺,有美甲、家政保潔等垂直服務,實現盈利的方式有很多想象空間,但其他的上門洗車的選擇顯然不多,據說某上門洗車在沈陽開了一個線下體驗店,回歸到傳統方式,實屬無奈之舉。

上門洗車搞得這麽辛苦,除了錢和流量,坑確也不少

第一,沒有任何門檻,無法短期內建立護城河。先來者基本都是在培育市場。上門洗車不僅互聯網公司可以做,路邊的洗車店或者大型的連鎖機構,如北京市場的愛義行、月福等擁有幾十家連鎖的更可以做。在導流這個問題上,洗車店本身的老客戶,加上實體店的背書,更容易做線上的轉化。

第二,洗車的效果。洗車雖看起來簡單,但如何做到標準化以保證質量就不那麽簡單了,這里面主要有兩個點,一是作為直接提供服務的洗車員,整個洗車行業都面臨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人員體系的建設加上培訓的質量就是重中之重;二是上門洗車的設備問題,基於上門洗車的移動性和空間,電力和水的儲存就無法像洗車店那樣肆意沖刷,對於一些比較臟的車面來說,洗車的效果大打折扣,這里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如車表面有瀝青、鳥屎昆蟲,室內的消毒去味等複雜工序更不易很好的處理。

第三,用戶的忠誠度低,難尋盈利模式。目前上門洗車基本上都是一元洗車或者首單直接免費,第二單開始辦理次卡,如呱呱洗車的99元5次,單洗是29元,內參君做過估算,人員工資提成、設備折舊、用戶補貼,運營成本等相加的成本已經在20元以上,更重要的是用戶忠誠度很低,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利用多個手機號享受首單的免費、一元洗車等,依稀記得活動時有位車主說,洗了半年車總共也沒有花了幾塊錢,複夠率和其他業務轉化率的都是個位數,慘那。

第四,出入社區和寫字樓。大多數小區和寫字樓都有嚴格的車輛管理,一些全封閉的地下停車場更是需要辦卡才能進出,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上門洗車,讓用戶足不出戶,就需要協調好與物業的關系,單純的交租金或者分成等等,都會帶來直接的成本增加。

第五,上門洗車的面臨的政策風險大。一旦出現重大問題,政府監管可能會以無證經營為由要求關門。洗車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三輪車且無證駕照,在馬路上作業尤其是狹窄街道容易堵塞甚至發生交通危險,二是馬路上作業汙染環境,雖然各個上門洗車企業都有汙水回收的方法和裝備,但象征意義居多,也許隨著上門洗車的發展會出現一些黑科技

第六,不得不考慮的天氣影響。沒有用戶會在雨天或者陰天的時候去洗車,除非急用車或者車內異味嚴重才會清洗,甚至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用戶會根據天氣預報進行洗車的決定,如果明天預報有雨,基本就不會洗,有時會在一元的誘惑下嘗試性洗一次,但是若回歸到正常價格,洗車的可能性為o,印象比較深的是北京的7月份,陰雨天氣長達三周之久,洗車數量有明顯的下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冬季來臨,一般11月份後,溫度持續走低達到0度,東北地區更早,那麽在地面上以目前的技術演進是無法做到的,即使通過一些非常規的方法能做到不結冰,但成本會大幅上升,還要考慮對漆面是否造成傷害等。

結語:汽車後市場細分為十幾個大的方向,產值規模約為6000億至8000億元,預計隨著平均車齡逐漸延長、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汽車後市場的產值將突破萬億,寄語各位車後服的創業者們,保持冷靜的頭腦,像狙擊手一樣沈默,堅毅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