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音樂151021大指揮家系列(八) Malcolm Sargent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0/21/%e9%9f%b3%e6%a8%82151021%e5%a4%a7%e6%8c%87%e6%8f%ae%e5%ae%b6%e7%b3%bb%e5%88%97%e5%85%ab-malcolm-sargent%e4%b8%8a/

音樂151021
大指揮家系列(八) 矛金‧沙展 Malcolm Sargent(1895-1967)上篇
蕭律師執筆

a

老一輩的發燒友— 指六十五歲以上的 “長者”、 只花二元可乘搭交通工具坐畢全程的那種,應對 矛金‧沙展爵士Sir Malcolm Sargent不會陌生。1952年香港大會堂啓幕,就由 沙展爵士帶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在音樂廳連續作十天演出,盛況空前,最後一晚盛大演出 韓德爾的《彌賽亞Messiah》,由香港最高水準及龐大的業餘合唱團—香港聖樂團Hong Kong Oratorio Society 擔當合唱部份,當晚我也是坐上客。

沙展爵士的正式全名應是Sir Herold Malcolm Watts Sargent,但西方樂壇習慣稱他為Sir Malcolm Sargent。他是位英籍指揮家、管風琴師和作曲家,被視為英國處領導地位的合唱指揮家。
沙展出生於一個勞工家庭,父親是位煤商、業餘音樂人,餘暇擔任教堂管風琴手;母親是一間地方學校的舍監。 沙展幼時攻讀管風琴,常常為業餘合唱團排練,作曲,並改編Gilbert and Sullivan的輕歌劇作演出。十八歲獲音樂學士位,二十四歲成為英國最年輕的音樂博士。

1921年 活特爵士Sir Henry Wood的逍遙音樂會Promenade Concert(簡稱Proms)季節在沙展居住的地方Leicester上演。(「逍遙音樂會」是一種平民化音樂會,觀眾可以隨便在表演進行中走動和進出。)沙展的機會來了。Proms有一項傳統,就是演出當地一位作曲家的作品。 活特邀請沙展寫一首作品作演出。沙展的作品曲名是《在一個刮風天的印象 Impression on a Windy Day》。 但沙展很遲才 “交卷”,致令活特沒有足夠時間作排練。活特唯有叫沙展親自指揮第一場— 逍遙音樂會是一連多晚演出的。首演後,活特不單贊賞沙展的作品,更非常欣賞他的指揮才華,並誠意邀請他在活特同年十月的一個逍遙音樂會中再親自指揮演出這首作品。

沙展作為一位作曲家在逍遙音樂會的親身演出頗受關註, 因為演出內容包括了我們熟識的當時新進作曲家Holst和他的新作《恆星組曲Planets Suite》。但眾人更多欣賞的不是沙展的作品而是他的指揮表現。在活特及眾多人說服下,沙展終於放棄作曲,專註於指揮。***

1922年沙展創辨了業餘的Leicester交響樂團,並一直維持到1939年。在沙展領導下,這樂團聲譽日盛,竟然得到當時頂尖的鋼琴家如Alfred Cortot、Arthur Schnabel、Solomon、及Benno Moiseiwitsch參加演出。Moiseiwitsch甚至提出願意給沙展免費鋼琴課,認為他有足夠天份作為一位鋼琴家,但沙展仍選擇指揮生涯。

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沙展已成為一位譽滿樂壇的指揮。他領導British National Opera Company及D’Oyly Carte Opera Company經常演出Gilbert and Sullivan的輕歌劇及華格納作品,並參與作曲者Arthur Sullivan制訂總譜。 在演出《Mikado》時,英國廣播電臺的轉播竟吸引了八百萬人收聽,《標準晚報Standard Evening》認為在同一時間內有那麼多人收聽,相信是歷史上一個紀錄。

1927年沙展受聘於以巴黎為基地、當時負盛名及具影響力的俄羅斯芭蕾舞公司Ballets Russes(不過從未在俄羅斯演出過),與 Igor Stravinsky及Sir Thomas Beecham共同分擔指揮樂團職責。1929年在一位富有工業家贊助下,舉辨一系列音樂會,聘任沙展為首席指揮,並邀請Bruno Walter、Igor Stravinsky和Otto Klemperer作嘉賓指揮。這系列音樂會的對像是 “以前從不去音樂廳的人”。這類音樂會令更多人認識沙展。原先這系列音樂會預算聘用 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但沙展認為此樂團 “若幹團員不夠水準”,要求樂團換人。樂團拒絕。於是沙展和Beecham籌劃建立一個新樂團,叫「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現今叫的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沙展致力擴濶演出曲目的領域,更著意推廣英國作品,如Vaughan Williams和William Walton的。但他更受觸目的是他指揮的合唱音樂。他多次和各大合唱團和大樂團演出韓德爾的《彌賽亞Messiah》。

1932年十月,沙展患上差不多要了他的命的肺癆病。此後兩年不能工作,直至在三十年代末才能復出樂壇,指揮 高雲花園樂團Orchestra of Covent Garden。

作為一位樂團指揮,沙展是出名的「超」嚴格。據《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報道,沙展將「專業水準」帶進樂團,認為必須將像對待「朽木」般、把對藝術「一知半解」者攆走,並使「幸存者」推向無休止的全力排練。 《每日郵報Daily Telegraph》在1936年專訪他,沙展認為一個樂團團員 “不應享有『終身制』”,而應「為每一個音符作出貢獻」。 所以沙展不大受樂團團員歡迎,團員對他甚至乎有點敵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