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imoney訪問John Bogle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0/imoneyjohn-bogle.html
今期買了imoney,因為止凡看見其封面是John Bogle,立即買。可能未必有太多人認識John Bogle,但這位老人家是價值投資者不得不認識的,亦是近日一本熱烘烘的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的作者,這本著作是巴菲特在2015年股東會上表示價值投資者必定要讀的兩本書之一。
在價值投資界,John Bogle與巴菲特、索羅絲、Peter Lynch應該是同等級數的。John除了出版了上面的著作外,其實最重要的貢獻是創造了指數基金,改變了基金界的生態。今天不少blog友都話投資恒指,投資盈富基金,自然能跑贏大市,(見《何需買個股? 》)其實都要多謝John Bogle。 久不久,imoney就會找到這些世界級的人物做專訪,印象中好像還未有巴菲特、芒格、索羅絲等人物,希望日後有啦。今期的imoney,大家最好先買一本來看更原汁原味,在這裡,我就節錄一些John Bogle的對話出來,加入點點評論作分享吧。
John Bogle:
「這些炒賣最終只會徒勞無功」
「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入市良機或沽貨良機,我只相信每人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賣掉股票,而大部份時間都應該堅持到底(Stay the Course)。」
「嘗試捕捉市況而進進出出,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的工作。」
「堅持到底,巴菲特也說過,最佳的投資,就是你永遠不用賣出的投資。」
止凡:
炒賣只會徒勞無功,我們講100次都不及大師級人馬說一遍,他還在著作內以多項數據支持,不是空談的。John Bogle的主張,投資指數基金,就是慢慢儲貨,不用理會入市沽貨時機的方法。
John Bogle:
「無論華爾街同意我興否,數據已經證明了一切。美股年的交易額達到33萬億美元!但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即與新業務、新科技及醫療突破相關的新直接資金,卻只得2500億美元,換言之,我們每年的投機活動金額佔去了99.2%,這些投 機都沒有創造出任何價值。」
「人們互相炒賣交易,投機者認為自己眼光獨到,有能力勝過他人。這只是一場賭博遊戲,而我們都知道,在賭場中哪個才是永恒的贏家,就是那些中間人及莊家!」
止凡:
交易額內,有99%以上都是買買賣賣,你賣給我,我賣給你,誰人最賺錢呢?我立即想起港交所的盈利。
John Bogle:
「基金公司本應做好管理者的角色,卻漸漸變成推銷員。」
「當然我見過不少出色的基金經理,問題是他們只能打敗市場一段時間,然後就會落敗。在我的認知之中,沒有任何互惠基金能持續地打敗市場,很多基金的下場都是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所以說,去找一個贏出的基金經理是沒用的。」
止凡:
John Bogle對基金經理的看法與我大致相同,可能從前並不是這樣子吧,但時至今日,基金界都變了質,財演、「專家」一籮籮,真正長期跑贏大市又有幾多個呢?
John Bogle: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竟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去建立投資公司。」
「我們已完全改變了整個基金行業的生態,今年為止,我們吸引了1600億美元新資金流入,但同一時間,整個基金行業卻錄得130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換言之,很多公司的生意都跑掉了,走到我們這邊來!這是投資者的醒覺,也可算是對我的肯定。」
止凡:
要對一個行業有革命性的貢獻,的確要有革命性的思維,起初做出來的事情更可能被別人以為是瘋子。到最後,數據與事實會證明一切。
John Bogle:
「理論上指數基金能捕捉到市場的100%回報,並從中收取一些費用,所以7%的大市回報,指數基金大約可替你取得6.95%的回報。相對於過往的約9%的年度回報,未來10年的回報可能低了一些,但當你看看債券回報時,便會覺得股票回報已經很不錯了。」
止凡:
很喜歡John Bogle是十分理性的人,談到數據及數字,是如此的精準。少點費用,代表投資者多點回報,這是"back to back"的關係。
John Bogle:
「我認為美國投資者,根本不用買其他市場的股票!很簡單,對於美國人而言,賺的是美元、儲的是美元,投資的當然也是美元,不用擔心貨幣風險或者主權風險。」
「除了美國,在國際指數的成分股,最多是英國股票,其次是日本,第三是法國。於是我問自己: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會比美國好嗎?我不認為有任何人能夠下這個判斷!哈哈!」
「除了英國及瑞士可帶來挑戰外,美國在這些方面都領先全球。」
「英國前首相Winston Churchill曾這樣形容羅斯:『俄羅斯是一個謎中之謎(Russia is a riddle wrapped in a mystery inside an enigma)。』對我來說,中國就更加是一個謎,我實在沒法知道中國發生甚麼事、不知道數據是否真實,有些美國專家指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是7%而是只有2 至3%,但實情是怎樣?我沒有答案。」
「再者,中國在金融系統及效率、股東權益保障方面的成績如何?我認為,如果投資在沒有股東保障的地方,是頗危險的。」
John Bogle建議中國投資者:「最多三分一在中國就好了。」
止凡:
看看偉大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觀感,若我管理如此具大的資產,對資產的保障絕對是一大考慮。近期說李嘉誠在徹資,其實內地有否反省過對私人財產的保障還未能給 予人應有的信心。另一邊廂,這可能是我們這些小散戶的投資機會,財可敵國的都不敢進入這市場,資產比起應有的經濟增長相對便宜,散戶可以在足夠安全邊際下 賺取這個價值。
John Bogle:
「ETF是21世紀最大的市場推廣發明(Marketing Innovation)」
「ETF是很好的,只要你不是用來短炒的話。」
「很多人都有賭癮,令短期內的股市變成投票機器,與投資企業無關。」
「我的天,你看近來股市的波動,美國道指可以在短短一小時內跌逾1000點,這是投資的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有突變嗎?當然不是!這全都是一些愚蠢的投機行為,人們在斷估、在賭博,當道指大跌1000點的時候,竟然有人為了及時離場,以差不多30% 折讓賣出ETF,這些人會贏嗎?」
「這(指S&P SPDR ETF)很可能是全世界交易得最多最頻密的股票,但這6萬億元創造了甚麼價值?穩贏的只有莊家、中間人而已!」
止凡:
炒賣已經成為股市投資者的常態,別人眼中的「買股票」是高危動作,因為這都是其99%的行為認知。而要在股市中賺錢,你有方法做莊家的話,這很不錯。不能做莊家的話,想辦法做那1%,自然較為成功。朋友有否被震倉時震走?在股票大折讓,恒指還不到平均市盈率水平沽貨?大部份人都會這樣做,我從來沒有這樣做 過,這可能是99%與1%的分別。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