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要下雨,公司要嫁人,點評美團的員工怎麽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0/152290.shtml

63d0f703918fa0ec16ae5aa2209759ee3d6ddb37

六月天,孩兒臉。

互聯網公司的合並連橫也差不多這個樣子。

趕集和58合並的前一天晚上,我的一個在趕集的朋友加班到12點,在開閉門會議,主題是如何幹掉58同城。收到確認合並的內部信,他發自內心地,爆了一句粗口。隨後不久,隨著他自己上司的職位變更,他和同去的幾個同事都離職了。

這個場景在任何一次合並案中都可能發生,也不算奇怪。縱橫捭闔之下,個人的經歷成就很多段子。比如有人從美團跳到微生活,然後到了點評,現在兜了一圈又回到一起了。

還有在某個公司與領導憤而拍桌之後,直奔友商公司的,然後發現前同事又成了現同事。

在資方壓力,公司大利面前,個人的恩怨得失不需要說太多,也太多沒法說。誅心的話已經被古人說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資本既然驅使合作,兩個公司的高管快速敲定合作,那必然有足夠的利益在驅動,大家對於足夠光明的前景達成了共識。比如一個足夠龐大的O2O公司,唾手可得的更多融資,站穩一個細分領域並且繼續擴展延伸。一切美好如畫。反正老大老二合並的事兒也不新鮮,遠有土豆優酷,近有滴滴快的、58趕集。

合並如大婚,親戚朋友齊聚一堂,各種祝福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但在整合中卻免不了過日子一般雞零狗碎,甚至雞飛狗跳,尤其是這樣一個背後很多利益糾葛,帶著很多無奈和妥協的婚配。

所以說,大眾點評和美團的未來有多好,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有多少。美團成立5年,大眾點評成立10年,兩個公司的整合會比滴滴快的難度成幾何指數倍增,跟58同城和趕集類似。

滴滴快的整合後幾個月被估值翻倍,而58和趕集整合之後幾個月,58市值先翻倍,又逐漸回落到原先的水平。整合效應並未凸顯,之後只能再用時間或者下一個性感業務來證明。

新估值來自規模效應、生態構建、業務拓展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大上升空間,滴滴快的做的很好,58同城和趕集也在發力新業務,但在速度上無法跟滴滴快的相比,也直接反應到估值上。慢有歷史和現狀雙重原因,而這些不利因素放到美團和點評只多不少。

美團和大眾點評整合需要解決幾個很難的問題,包括最高管理者、公司文化沖突、冗余員工消化、業務取舍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利益紛爭。

不管對外怎麽說,很多合並其實在開始的時候,就會定一個基本的主次之分。一方主導,另一方稍退一步或者直接隱退。攜程和去哪兒一直談不攏就是因為兩個天才誰也不肯放棄主導權。滴滴以程維柳青作為主導,58的聯合CEO制度其實也是以姚勁波為主。

大眾點評和美團的第一步就難以取舍。從美團和大眾點評換股比例來說,其主導權之爭會很激烈。通常大家都覺得王興會更加強勢,大眾點評的張濤可能是退出的一方。

目前從公開消息很難看到足夠有效的信息來支撐一個合理的預判,而我自己有兩個都算可靠的信息源居然給到相悖的消息,無法佐證。一個趨向說美團主導,一個則說騰訊在這次合作中出力不少,會更偏向於讓張濤來負責。

這種僵持意味著王興和張濤都會長期存在,就是所謂的雙CEO雙董事制度會持續很長時間。不能說兩個領導就不好,但是王興和張濤迥異的風格,以及由此帶來迥異的甚至互相輕視的公司文化,在整合中一定會發生劇烈的碰撞。

從產品形態來說,美團采用的是多個艦隊出發,最後希望整合成聯合艦隊,但是現在整合階段,大部分信息停留在各自為戰的階段。而大眾點評是先做好框架,然後再填充業務和內容,雖然團購這個單項業務沒有取得大的進展,但是生態模型的架子已經搭好了。到底要術還是要道,代表著目前點評團隊和美團團隊的不同利益訴求。

換句話說,大眾點評是組合工具套裝,是生態,但美團有多把兵器榜排名前茅的利器,理想狀態肯定是雙方合並到一起。

但是,大眾點評一直是開放柔和的,美團一直是封閉倔強。之前大眾點評迅速接入各個合作夥伴,那現在跟美團合並了,是要把美團作為接入方之一,還是就單獨接美團,不要其他合作夥伴了。這是兩個公司骨子里的不同,也可以說是創始人不同風格導致的文化不同。

比如美團不在意跟員工打幾年的官司,而大眾點評的狼性也帶著幾分上海小資的風格。以後合並後的公司到底要定哪種調性?恐怕最先適應不了的除了王興和張濤之外,就是兩個公司的高層團隊。大眾點評高管從創業一直到現在跟張濤不離不棄,期間甚至要為了公司賣房子。而王興的嫡系和愛將也基本是一路走來,披荊斬棘。這麽多高管要怎麽分工怎麽取舍,對於兩個CEO來說都是頭痛的事情。

大眾點評和美團打得太狠,爭奪的是定量市場而非增量市場。雙方團隊針鋒相對多年之後,其實公仇私怨都不少。這並不利於雙方整合。點評和美團顯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磨合雙方團隊。

然後是雙方的業務取舍問題。團購和閃惠應該會接著做,團購一二線以大眾點評為主,二三線以美團為主。閃惠以大眾點評為主。餐飲後期產品比如預訂、會員管理、營銷推廣等以大眾點評為主。電影以貓眼為主,大眾點評接入合作夥伴的方式在短期應該會有大的變動和整合。因為之前雙方選座等信息是高度重合的。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酒店,接下來大眾點評到底要放棄現在外接的數據跟美團深度整合,還是直接把美團作為數據之一整合到自有產品,這些都是利益和方向上的大是大非問題,需要雙方從基因上來協調。

騰訊也是合並中的變量,當時阿里巴巴花費很大精力希望與美團整合數據,未遂。而騰訊和大眾點評數據已經深度整合。那麽合並後新公司到底要不要跟騰訊整合數據?怎麽整合?張濤和王興肯定會做出不同的選擇,畢竟每個創業領導者背後都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的利益訴求。

最後是員工,盡管雙方的公開信都會提到保障員工利益。但美團一萬多員工,大眾點評7千多員工,整合之後怎麽消化?要消化員工,要麽有變量市場可以拓展,但在團購領域顯然早已經沒有,甚至本身已經在用近期淘汰現有員工。要麽有新業務可以開發,但短期並未看到一個新的,可以容納這麽多人的業務,

所以有些員工在這次合並中肯定得走,因為留著就是冗余。不過走人也有區分,有的選擇快刀斬亂麻,直接來個痛快。也有的會用鈍刀子割肉,慢慢磨,逐漸調整績效、方向、工作,變相讓人走。至於此前的期權之類,整合之後再如何分配,也只能邊走邊看了。

合並是一次革命,是一次推倒重來,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這種動蕩會指向一個光明的前景,但在某一個階段必須有人付出犧牲。而犧牲的這部分人種,有人是主動的,有人是被動的。作為個人,職業一點的建議是,站好最後一班崗,等待達摩克里斯劍落下來,然後該幹嘛幹嘛去。

雖說君子不立危墻,可是O2O行業就是這個樣子呀。很多點評、美團的員工在微信上問我情況,我的回複是,接下來百度糯米可以吸收一些人才,另外大家也可以去支付寶口碑賺點簽單外快了。另外的選項是很多創業公司,如果確實累覺不愛,就改行吧。在O2O行業,拼命是必需品,安全感是奢侈品,得看開,得像從未受過傷害一樣,全心去愛吧。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舉個栗子,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