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個普通的數字開始頻頻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在公眾談論的字眼里,總會提到“國民老公”王思聰和app store。
這款來自臺灣的圖頻社交軟件橫掃了亞洲多個地區的App store免費排行榜。近日,它的再度火爆源於華人首富之子王思聰對“17”的投資。這麽一個奇怪的名字到底是什麽東西?它因為什麽而風靡?為什麽能吸引王思聰的投資?
“17”APP並不是什麽很複雜、很高大上的技術,它是一款誕生於臺灣的圖片加視頻社交類應用平臺,呈現形式包括自拍、短視頻、直播等。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現場直播下來,隨手分享至朋友圈。最大的不同在於普通用戶也能夠進行視頻直播,直播吸引過來的流量能夠獲得分成收益。根據“17”app的投資人透露,“17”的主要商業模式比較接近YouTube,靠廣告帶來營收,再讓熱門的用戶提成。
根據“17”的規則,用戶直播沒有門檻,任何用戶都可參與,平均 1000 人觀看就能拿到1元分紅,累積100 美元能夠提取。這種直播加分紅的方式類似於YY的直播,但相比之下,門檻更低,能夠分成的門檻也更低。據了解,“17”目前有 220 萬用戶,黃立成預計半年突破千萬人,日活躍用戶為70至90 萬人。
它由臺灣藝人黃立成投資成立。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黃立成早年與其胞弟黃立行和表弟林智文合組 L.A.Boyz,參加臺視綜藝節目《五燈獎》的流行熱舞比賽,在L. A. Boyz時代,黃立成以嘻哈作風聞名。所以從創始人的角度來講,“17”具備了極強的娛樂基因,並且其能充分調動娛樂圈的資源。
至於“17”為什麽火,各有各的說法,但是都繞不開“性”的話題。和菜頭曾說,“性是網絡第一生產力,無聊是網絡第二生產力,免費是網絡第三生產力。三力結合,基本上可以解釋一切網絡熱點事件。”
“17”的火爆基本上也適用這條解釋。通過“17”不僅可以看到很多在線直播的與“性”有關的視頻,也能解決自己無聊的需求,它不僅免費還能賺錢,很多人也借此拉近了與“網紅”的距離,看到他們真實一面,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窺探欲。“17”除了黃立成的娛樂圈人脈資源,在臺灣市場也是接連爆出網友直播春宮秀、吸毒、私處特寫等爭議才不斷出現在年輕人視線,而他的爆發也是源於一起情色事件。無聊對應的則是“曬”的需求,滿足人們的虛榮心,“17”已經涵蓋了所有曬的表現形式,藝人的加入也將對曬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至於為何能活得王思聰的青睞,與王思聰本人的投資喜好有很大關系。根據他之前的投資案例,包括創辦遊戲直播平臺熊貓TV,投資樂逗遊戲、雲遊控股等等,一系列的動作表明,王思聰的投資還是更加傾向於其熟悉而擅長的領域:遊戲與娛樂。這一次依然不例外。
只是有太多的App在這個時代曇花一現,譬如足跡、臉萌等等。無法持續為用戶帶來價值很難憑借一時的爆點生存。“17”會步其後塵嗎?
在國內市場,類似的軟件並不稀缺,視頻有小咖秀、微視、美拍,直播有微吼、YY,圖片有美圖秀秀、足跡等等,這些軟件等都曾在各自市場風靡。“17”也正是基於這三類的整合,形成分享和傳播窪地。它之所以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兩點:一是分紅模式,達到一定的點擊量可以獲得分成收益,這種模式也曾被文字閱讀領域借鑒,包括點擊新聞獲得廣告分成等,不過這部分收益並不豐厚,越往後期越不被人看重;二是明星帶動效應。一方面創始人的藝人身份帶動,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明星包括容祖兒、薛凱琪等,部分人帶動了整個用戶的活躍,另一方面是內容的大膽,包括色情直播等等,這方面可以帶來流量,也帶來了法律和道德風險。這些因素都並不能夠持續,社交產品想要獲得充足的後勁,還應該有更加合理和健康的生產與分享機制。
版權聲明:本文系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