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引用 檢舉 新書選讀(1)──3.1 香港樓市的周期(2010/12/16)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8034

買樓之所以要留意時機,因為樓市的周期性十分明顯,一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咁你可能會問:是不是真的有辦法捉到高低點?不過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察覺到樓市周期性的存在,好市時佢地會話薪金永遠追唔到樓價升幅,跌市時佢地會話樓 市一如無底洞,送首期比佢地都唔想供,話怕左變負資產。 

前面介紹過1965年至2009年的樓價,現在將佢劃成圖。由於早期數字很細,相對上金額波動較細,為反映相同的升跌幅度,下圖用了半對數表(semi-log graph),例如樓價由$100升到$1,000係十倍,由$1,000升到$10,000又係十倍,用相同的長度表示:


李四叔自傳附錄最早的數據是1965年,當年發生銀行擠提潮,連恆生銀行都被擠,因而引發樓價暴跌,到1967年內地文革波及香港,引發暴動,結束了這一回樓市周期。港島區樓價兩年由$51下跌到$41,大約兩成。

1969年遠東交易所成立,打破香港交易所的獨市,大量資金擁入股市,目前香港各主要地產發展商大都是這時上市,然後在1973年因假股票引發股票暴跌。港島區樓價在六年間由$41升到$220,大約上升五倍;然後用一年時間由$220跌到$176,大約下跌兩成。

樓市之後漸漸恢復,1976年結束文革,1978年中國開放改革,均令到樓市鼓舞起來,股市上出現爭相收購擁有土地公司的熱潮,資金流入樓市造成地產價格上升,卻在1982年出現香港前途問題引發樓價暴跌。港島區樓價七年間由$220升到$,1049,大約上升六倍;然後用三年時間由$1,049下跌到$698,跌幅達三成多。

隨著中英簽署協議,樓價由極低估值回升,雖然經過87股災、89六四事件、91波斯灣戰爭等,樓價均略為下降再創新高,直到97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特區政府大量拋售土地及公營房屋,樓市暴跌,直到03年沙士後見底。港島區樓價在十三年內由$698升到$7,729,升幅達十一倍;然後用了六年時間由$7,729跌到$2,834,下跌六成多。

目前運行的樓市周期,由2003年開始,以2009年計,已運行了六年多,雖經08年金融海嘯的沖撃,仍能在2010年升破高位,向1997年的高點進發。暫時計算是用了七年由$2,834上升到2010年中的$8,078,上升接近三倍。

筆者總結到幾個共通點:

1.     上升的時間長,下跌的時間短:大部份的跌市,都係兩三年內搞掂,除左1997-2003果次,長達五年。不過之前個升浪係十三年,之後的升浪到今日為止已經行左七年。即係可以話,如果跌市係五年,見底之後五年之內其實都係安全期。

2.     上升的幅度大,下跌的幅度細:每一次樓市大升市,升幅都係以倍計,就以2003年至今的升浪,中原指數由最低31.77,升到而家接近90點,差唔多都有三倍。至於以前的大茶飯時代,五倍六倍十一倍都試過。跌幅呢?最甘果次建華八年,樓價下跌達六幾,即係跌剩一半都無,其餘多數都係兩三成。順帶一提,大升市中會有一d小調整,跌幅都係咁上下,例子有89六四事件、波斯灣戰爭、金融海嘯等,都係跌兩三成就收工。

3.     升 市在金融及信心危機下結束:每一次當行到玩串左個金融體系,再加上人們信心崩潰,升市就收工,例如銀行擠提、股市暴跌、香港前途問題、亞洲金融風暴之類。 即使金融海嘯咁大劑野,點解都殺唔死升市呢?筆者認為,當政府有辦法救得生經濟同金融體系,而人們信心未失時,基本因素尚好時,升市仍然行落去;如果基本 因素又唔掂,金融危機解決唔到,信心又唔掂,咁就會玩,科網潮時樓市都曾經升過兩成幾,由於後來證實科網熱潮係流野,政府又大把把咁掟地同掟居屋,咁個跌 市咪繼續囉!

4.     跌 市由極端事件結束:所謂「血濺街頭係入市時機」,聽落去真係好刻薄,命仔都保唔住,仲講乜野入市丫?每次樓市見底,都有震撼人心的事件發生,例如暴動、燈 火管制、移民潮、傳染絕症之類。當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時,為求自保股票樓掟得就掟,個市就會見底。如果遇到呢類事件,機會就在眼前,不 過人類行為自然會令我地背道而馳,我地到時亦未必有實力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周期 陈超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2-12/100224879.html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潮可能在2012年-2013年出现,高端制造业应占先机
陈超

  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最为显著者,有“三大周期”:一是短周期“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又称库存周期,一般在2年-3年;二是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又称设备投资周期。1979年至今,中国经济共经历了三次这样的周期,平均长约9年-10年;三是由政府换届推动投资而产生的政治投资周期,长度与政府届期一致,为5年。三大周期的叠加,基本可拟合中国经济1979年至今30年间的经济运行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库存周期的上升期、政治投资周期与设备投资周期的交界期。首先,从中国物流采购协会的PMI原 材料库存指数看,2009年一季度是原材料库存水平的低点,企业家对经济情景的悲观看法达到顶点。随着“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的推出,企业开始主动持续增 加原材料库存。至2010年中,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企业增加原材料库存意愿再度下降,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宏观调控的 放松,企业又开始主动增加原材料库存。目前来看,这一库存周期仍处于上升期。

  其次,从政治周期角度看,换届几乎都伴随着固定投资的高点,如1993年和2003年的大换届。而在1998年和2008年小换届,受外部金融 危机的冲击,1998年出现阶段性小高点,而2008年的投资高点推迟到了2009年才出现。因此,下一高点可能出现在2013年。

  再者,对设备投资周期而言,目前已处于新老周期的临界点。

  一是截至2010年三季度,上市公司的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已达到了历史低位,仅8%左右,与1998年-1999年的水平相近。制造业表现得更为显著,目前不到8%。

  二是企业折旧率的变化状况。从折旧样本来看,即使考虑到发达地区向中部转移情况,全国范围内的存量资本增速都降到了一个低位,制造业资本支出用于设备更新的动力将会日趋强烈。

  三是2010年四季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家调查系统对4000多户企业的调查表明,近50%的企业提出“设备投资”是2011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水平已经达到近年的历史新高。

  基于这些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的临界点。但在2009年以来流动性过剩与现阶段高通胀的背景下, 严格的信贷控制十分必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难以马上启动,经济也不致于过热。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保持温和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的 大规模启动有可能等至2012年-2013年。

  从1979年以来的三轮“朱格拉周期”看,每一轮周期都诞生了数个蓬勃发展的热点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食品饮料到90年代的纺织服装和家电,再到2000年后的房地产业和互联网等。主导热点行业轮动与兴衰的,是居民和企业有效需求的不断更新与升级。

  值此周期更替之际,笔者深信,未来数年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新一轮周期的起点势必伴随着制造业的全面复苏。

  另一方面,中国已步入重工业化的末期,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扩张瓶颈和可持续发展三重约束下,发展高端制造业有助于缓解上述矛盾。此外,后危 机时期,主要工业国家反思其增长模式,回归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已成为潮流。与之相比,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规模较小,制造 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也较弱,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把先进制造业打造成为国家核心竞争优势。

  作者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4

清華女生的周計劃表:不是北大WJMONK的專利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pzs.html

馬冬晗、馬冬昕這對姐妹是清華大學的兩名學生,但是在校園裡流傳著不少關於這兩姐妹的傳說。

清華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來源 《大學生》雜誌)

傳說1:

她們的學習成績分別是所在院系的年級第一名,並雙雙獲得了2011年清華大學最高榮譽——特等獎學金,每年只有五名本科生獲此獎,據說她們是清華大學歷史上唯一一對獲得此獎的雙胞胎。

傳說2:

姐姐曾是精儀系歷史上第一位學生會女主席;妹妹當選了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傳說3:

她們長得很漂亮,是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隊員,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時,她倆是校慶運動會開幕式升旗手。

傳說4:

在體育上,她們是校乒乓球隊種子選手,姐姐馬冬晗打進了女單四強,她們還擅長散打、中長跑、排球、羽毛球等。

經過調查,這些傳說都是事實。清華提倡的「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在她倆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體現。

剛進清華,曾僅居中游

來清華之前,馬冬晗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小學年級排名沒出過前十名,初中前五名,高中前十名」。進了清華,馬冬晗習慣性地把自己的大一成績鎖定在「年級前五名,至少也是前十名」。為此,馬冬晗每天早上6點起床,6點40上自習,晚上10點半自習室關了門才回宿舍。

但是,大一上學期,她在全年級150人中考了第20名,以「目標第一,總是希望最好」的馬冬晗遇到了自小學以來學習中的第一個坎。

馬冬晗為此每天都不開心,一想到學習就有壓力。

這時,妹妹馬冬昕的法寶「周計劃表」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從小學到進入大學前,馬冬昕的學習成績一波三折,她進高中時曾是全年級第二名,把姐姐甩在了身後,但她也考過50名、150名,「只要情緒到位,她就能考得好,好得沒有上限」馬冬晗說。在學習中,馬冬昕需要動力,只要動力明確,她就能爆發能量,「我姐姐是跑馬拉松的,而我是百米衝刺型的,到了大學,我更適應了」。

馬冬昕喜歡新挑戰

不同的新課程在大學撲面而來,正合馬冬昕的特點。為了管理好學習生活時間,她提前一週把下周的計劃表做出來。一週的計劃表是一張A4紙,上面是從週一至週日各個時間段的學習生活安排。

除了安排學習、生活時間,每一天,馬冬昕都要總結「計劃完成情況」「學習情況」「社會工作」「體育鍛鍊」「生活狀態」「修養品行」和「一天總結」。「其實,計劃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執行。」姐姐馬冬晗解釋。在一張周計劃表中,記者多次看到「加油」這樣自我鼓勵的詞,這些「加油」背後需要多麼大的毅力來支撐!馬冬昕正是憑藉這份毅力,大一上學期就趕上了其他同學,大學三年的學習成績在化學系排名第一。

從大一下學期起,馬冬晗也做起了計劃表,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升旗也完美

姐妹倆不僅學習成績第一,馬冬晗是精儀系有史以來第一位學生會女主席,馬冬昕則是班長、系學生會學習部長、校學生會副主席……這對姐妹做任何事情都衝著最好,為什麼?馬冬昕道出了除了毅力之外她們倆另一個共同點——追求完美。

大一下學期,姐妹倆加入了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這支隊伍是清一色的「女兵」。迎接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姐妹倆接到了擔任升旗手的任務。「姐姐拉鋼絲繩,我甩旗,還要把旗子往上送。我們倆立下了軍令狀,要一秒不差地把國旗送到旗杆頂端。」馬冬昕說。

平日的升旗都是在主樓前,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運動會在東大操場舉行。「東大操場的旗杆用的是鋼絲繩,年頭久了,有的地方打結拉不直,出現過升旗不太順利的情況。」馬冬昕說。

理工科出身的她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姐姐是學精儀的,到金工車間找了師傅,在旗杆下安滑輪,這樣,鋼絲繩的兩端就不會纏在一塊了。」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在國歌停下來的那一刻把國旗送到旗杆頂。這個問題由馬冬昕來解決。「我倆找到一個巧辦法,把鋼絲繩分成五段,每一段都用膠布粘上,做上很小的標記,這樣就能判斷時間了。」

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每天早上,姐妹倆都要到東大操場踢正步。「升旗前我們倆要圍著操場走上大半圈,我們的步子要練到是由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馬冬昕說。每次踢正步,姐妹倆都吸引了不少觀眾,其中不乏「粉絲」。「剛開始有點兒不習慣,後來就見怪不怪了。」她們還做了無數次48秒升降旗練習,白手套被鋼絲繩磨破,手指也磨出了水泡,雙腿更是站到抽筋。「百年校慶的那一天,我們完美地把國旗升到了旗杆頂端。」馬冬昕說。

大學生活沒有遺憾

「除了學習和社會活動,你們的業餘時間怎麼打發?」記者問。

「我們逛街,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倆打球。」馬冬昕說。

談到打乒乓球,這可算得上馬冬晗和馬冬昕的又一個傳說。高二之前,她們倆從沒摸過乒乓球,一次通過電視觀看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姐妹倆被乒乓球吸引住了,便請曾打過乒乓球的媽媽陪練。「我們平日沒什麼時間玩,不過半年後,媽媽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到了清華,姐妹倆的乒乓球球技也突飛猛進,大三時,姐姐打進了清華大學2011年乒乓球單項賽女子前四名。馬冬晗笑著說:「其實,妹妹的球技與我差不多,只是她比較悲催,經常在比賽的第一二輪就遇到了強勁對手,提前出局。」

平時,馬冬晗和馬冬昕在一塊兒打球,每當學習新的球技,馬冬晗總是取勝多,「我學會的球技會變形,一旦姐姐學好了新技術,她就很穩,無敵了」。打了那麼多場比賽,她們倆從來沒有交鋒過,「我倆本可以在半決賽過招,那時的比賽肯定很好看……」沒等馬冬昕說完,馬冬晗搶過話說:「我倆都瞭解對方的球技,場上的比賽肯定有很多個回合。」

沒在乒乓球比賽中過招,她倆並不認為這是大學四年的遺憾。「我的大學生活沒有遺憾,前不久,作為化學系女子排球隊隊長,我們獲得了乙組冠軍。要是沒有獲得冠軍,我就有遺憾了。」馬冬昕說。

在人人網上,姐姐馬冬晗有近5000個好友,妹妹馬冬昕的好友也近3000人。

網上的火暴,也吸引了媒體的注意。「清華有的院系請我們去交流,我們都去了,幫助年級同學我們沒有意見。但有的電視台邀請我們參加一些活動,我們拒絕了。」馬冬晗說。面對這份火暴,姐妹倆都有些擔心:「我們只是學生,不是公眾人物,以後都搞科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希望太高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67

歐洲度過了糟糕的周末:分裂潮風起雲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75

在歐盟分裂潮沖擊下,歐洲剛剛度過了一個糟糕的周末。

英國

david-cameron-pic-getty-images-924849032-210150

首先是英國。執政的保守黨當中出現了第二個下議院議員倒戈,投奔聯合王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 UKIP)。

僅僅在議員Mark Reckless倒戈之前一個月,同樣作為國會議員的Doug Carswell宣布脫離保守黨,轉投UKIP。

英國將於明年春季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而保守黨最大的壓力正是來自於UKIP迅速擴大的政治影響力。

聯合王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 UKIP)成立於1993年。該黨高舉不列顛民族主義,反對超主權的政治聯盟,其最早、最著名的主張是“聯合王國退出歐盟”。

近年來,該黨迅速崛起,甚至在2014年5月22日的歐洲議會選舉中一鳴驚人,一躍成為聯合王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

法國

marinelepen

法國政局也蠢蠢欲動。9月28日,以人民運動聯盟為首的右翼反對黨獲得的議席達到188席,時隔三年後再度成為參議院多數派。其中,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黨(National Front)首次在參議院中贏得兩個席位。Marine Le Pen將此稱為“歷史性的勝利”。

法國參議院為議會上院,雖然不具有立法的決定權,但對國民議會(下院)以及政府施政具有監督和審議作用。另外,參議院議長還擁有在總統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權的重任,為共和國第二號人物。

而當前,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的5年任期行將過半。右翼政黨陣營迅速擴大,不斷動搖著奧朗德的民眾支持度——僅為13%,創下其執政時的歷史最低點。下一屆總統大選將於2017年舉行。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民族陣線黨成立於1972年,以反猶太人、反移民、支持血統主義、呼籲恢複死刑著稱。

西班牙

s3

西班牙部分地區也正忙於鬧獨立。華爾街見聞周日提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主席Artur Mas簽署一項法令,決定加泰羅尼亞公投將於11月9日舉行。此時,距離里程碑式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束還不到兩個月。

西班牙副首相Soraya Saenz當日表示,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是違憲的,西班牙政府將不會允許公投舉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84

油價與原油領域投資的周期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10

法國外貿銀行近期發表研究報告稱,原油市場長期以來就存在的周期性因素意味著未來4-5年原油領域相關投資將繼續減弱。隨後市場供求關系的轉變才能幫助油價以及原油投資的複蘇。

法國外貿銀行表示,原油市場歷史已經證明,在低油價時期,原油公司傾向於降低投資,由此帶來的供給不足將幫助油價回升。而當油價見頂之後,原油公司則會加大投資,最終導致產能過剩引發油價走低。

圖1A和1B顯示了原油價格(GDP平減指數油價)過去四十多年來的變化,與之對應的則是原油開采及產出(圖2)變化,以及產能和需求的對比。(圖3A和3B)

oil1

oil2

oil3

對比之下,不難發現:

在油價處於低位的時期(1970-1973以及1985-1999年間),原油開采及相關投資活動均會明顯減弱,所持續的時間則為4-5年。隨後原油市場的供求關系逐漸趨於平衡將幫助油價企穩。

在油價處於高位的時期(1974-1971以及2002-2008;2011-2013年間),原油開采及相關投資活動呈現加強的趨勢,所持續的時間則為5-6年。隨後產能過剩將導致油價下跌。

此外,原油價格在近期的下跌還受到了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圖4及圖5)。全球名義GDP增速的放緩和原油消費/GDP的下降意味著能源效率的加強。

oil4

1979年之前,原油消費的增長幾乎和GDP亦步亦趨;1984-2004年則為GDP的一半水平;進入到2005年之後則進一步減弱至三分之一左右 (圖6A及6B) 。

021

根據以上的一些數據,法國外貿銀行得出結論:

由產能過剩所帶來的低油價將意味著原油領域投資的減弱。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油價的下行趨勢可能會得到加強。

未來4-5年,供求關系的轉變才有可能導致油價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16

頂不住的周浩鼎

我沒有閒暇評論UGL修改文件風波, 所以沒有作緊貼評論, 只能利用乘車時斷斷續續寫這一篇。周浩鼎當初解畫試圖脫身, 以控辯雙方對案情商討作為比喻, 不禁使離開了法庭工作十多年的標少也要噴飯, 別騙門外漢吧。周律師做過刑事案嗎? 控辯雙方時常會為不爭議事項商討, 為的是減少傳召證人數目和節省時間, 所以有審前覆核(PTR)。根據立法會紀錄, 專責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如下:

"專責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反映梁繼昌議員及尹兆堅議員
在2016年11月2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聯署提交並根據《議 
事規則》第 20(6)條交付專責委員會處理的呈請書的要 
旨,內容如下:

調 查 有關梁振英先生在 2011 年與澳洲企業 UGL 
Limited簽訂協議("UGL協議 "),並於就任行政長官 
後從該企業收取與 UGL協議有關的 400萬英鎊款項 
("該款項 ")的以下事宜 : (i)梁先生有否遵從《基本 
法》第四十七條及行政會議成員利益申報制度下的 
申報規定、(ii)UGL協議與梁先生行政長官的身份有 
否 構成任何利益衝突,以及 (iii)該款項根據香港 
法例是否應予課稅。"  

委員會的功能是judge and jury, 而並非控方。那麽控方是誰? 控方是市民, 市民質疑梁振英收受 UGL 的款項的性質, 立法會成立委員會作調查, 就等如empanel了的jury, 對指控作出調查和判斷。梁振英可以向委員會陳情, 提供資料, 甚至作供, 游説委員會信納他的解釋, 但不應私下游說個别委員,  影響他們的看法。這種「私通」, 就相等於被告把其中一個陪審員拉到一邉, 訴説自己的案情, 而不是在公開聆訊時, 讓陪審員透過正常的方法去審視及判斷事實。嚴格講這種審案的比喻並不貼切, 我只是循着當事人的講法來推演。

毫無疑問, 周浩鼎當初試圖掩飾, 誠信已破產, 他辭去委員一職是恰當做法, 起碼對委員會餘下的公信力可以挽回一點。梁振英雖為「主犯」, 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 也不見得因此可減輕周浩鼎作為「從犯」的責任。這件事也可反映周是可以同流合污的人, 否則梁振英也不會向他埋手, 而兩人會一拍即合。如果周是個正直的人, 真心覺得梁振英私下接觸他, 借他的身分來修改文件並無不妥, 就算他因年青缺乏判斷的經驗而沒有拒絕, 也不致於刻意隱瞞, 而會堂堂正正講出事實。梁振英在委員會未正式審視UGL事件之前先走後門, 怎不教人推論那是心虛作祟, 若是真金就不怕紅爐火, 豈有還未開爐自己卻熔掉, 案件未開審就先去疏通陪審員, 這被告還會是個清白的人嗎? 以梁振英的性格, 如果他心中無鬼, 真的認為對他的指責只是惡意的攻擊, 他只會冷笑幾聲, 翹腳看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15

紮心了,《那年花開》爛尾!孫儷演的周瑩竟這樣成為“女馬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0/1152995.html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對了,那個劇大結局了。”電梯里,一個妹子對同伴說。“是啊,沈星移死得也太扯了吧!”同伴答。

 

不消問,她們討論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以下簡稱“《那年花開》”),74集的大劇終於落下帷幕。老實說,在摳圖、面癱演技、狗血玄幻滿天飛的影視劇中,《那年花開》可以說是國產劇的精良之作了。

1、服裝、道具、化妝堪稱完美。

由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獲得者葉錦添執掌本劇的藝術設計,服裝造型精致養眼也經得起推敲,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全手工質感十足。更難能可貴的是尊重歷史,嚴謹、考究,從人物身份到性格變化,穿什麽衣服、帶什麽佩飾經得起推敲。

2、一眾演員從主角到配角表演均可圈可點。

周瑩入獄的那一段,孫儷的一張晶瑩剔透的小方臉哭的肝腸寸斷,連遠在臺北追劇的小S都忍不住發微博贊嘆。配角,吳蔚文老頭子心知吳家東院大禍將至時,為保護其他人不受牽連隱忍著用極端手法分家、攆人,讓人蕩氣回腸。

3、劇情,還是可以看下去的。

節奏處理比較合理,正如劇評人所說:“作為一個新鮮的文化產品,它是可被觀看、討論、作為業余時間消遣的。”收視率和點擊量方面可謂現象級。



▲《那年花開》收視率表現(圖/藍水數據)

但是……(是的,最讓人不爽的“但是”來了)這部劇的口碑仍逃脫不了高開低走的命運。大結局中心向革命的沈星移最終不因事業而死,卻因被突然闖出來的豬隊友背鍋而死,讓觀眾們大呼“劇情崩壞了”。電梯里兩個路人的討論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也太扯了吧!”


▲註意,這個時候大家都以為沈星移死了,墓碑都立了,但是……其實他還沒死,後來又回來了,驚不驚喜,厲不厲害!

豆瓣方面,該劇評分一度高達8.5分,但播放過半卻一路下滑至7.5分。沒錯,7.5也是尚可的成績,但《那年花開》這樣一部劇原本可以走得更深、更遠、更好,讓人頗為遺憾。


▲截止今天,該劇豆瓣評分為 7.5分(圖/豆瓣 )

究其高開低走的原因,人物設定、邏輯、常識、時間線,這幾個方面越往後走越漏洞百出、站不住腳。

“感覺單薄、貧乏,不想二刷。”一位觀眾總結道。

首先讓觀眾們吐槽的是人物設定,清末涇陽女富商的傳奇故事。

不是很早就說好了,這部劇不是走“所有男人愛女主、所有男人原為女主粉身碎骨”的瑪麗蘇,也不是披著“大女主外衣”的瑪麗蘇嗎?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那種“大女主一邊勵誌一邊被很多男性寵愛而橫掃千軍”的別扭感揮之不去。

趙白石飾演者任重轉發的一組海報,竟然是“瑩瑩的動物系男友”。“熊貓系男友吳聘:瀕臨滅絕的完美男友,可暖可man,情話滿分;狼系男友趙白石:文武雙全公務員,外表冷酷內心似火;犬系男友沈星移:傲嬌富二代,霸道小忠犬,打不怕罵不走;熊系男友王世均:經濟適用男,耿直boy,不帥但是很溫柔;虎系男友圖爾丹:壕氣沖天大財閥,穿衣顯瘦脫衣有肉,承包你所有。你要嫁哪個??”


▲豆瓣網友評論截圖

不論是官方發布的海報還是網友們YY的,不得而知,但說的好貼切,可不就是這些不同類型的帶各種優秀資源的,且長期為維持著單身並適婚狀態的男子一直圍繞在周瑩身邊嗎?

面對眾多觀眾們提出“瑪麗蘇”的問題,編劇回應稱,首先能幹的女人原本就招人愛啊,這說法沒毛病。另外,周瑩事業上的成功全是靠自己而不是靠這五個男人,相反,五個男人給她的愛是重負甚至是災難。


▲編劇微博截圖

“能幹的女人當然招人愛,但不代表要在一部劇里全部表現出來,這首先不是高明的寫法。”網友沈箹表示,“第二,頻頻以仇恨、死亡推動劇情發展和結束沖突不是高明的寫法。第三,商戰寫得潦草馬虎,人物動機與行為不合邏輯。唯一合理的線條沈星移完全可以不死。你可看看豆瓣上有網友改變的結局,要合理得多。”

至於重負和災難。那些年吳聘將她帶入東院,一步步教她為人處世、做生意長見識,走上了從街頭小混混到陜西女首富的晉升道路,竟然吳聘的愛對她是重負和災難了?而這個黑鍋王世均也不該背,他默默守護女主,唯一一次越矩是中了圈套喝了藥所致,這是被做局陷害啊,和愛不愛帶來的災難有什麽關系?

而其他幾個男主男配,雖然也有為女主帶來坎坷,但從沈塘到迪化、機器織布局被砸……人家一個個在周瑩性命或吳家生意瀕臨大難時出手相救,最後被總結成這些愛是災難,是女主角必須渡過的劫難,有點說不過去吧。網友的回複也是搞笑,“哇,女首富需要渡的劫都是情劫,棒棒噠!”

除了感情戲,《那年花開》的邏輯線、常識部分也有頗多不妥之處。

先來捋邏輯線,“周瑩式推理破案”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條關鍵邏輯。

第一次,周瑩推理是三嬸用下毒的茶杯害死吳聘,三叔自覺愧對吳聘,不僅親手殺死了三嬸,更自行了斷。兒子吳遇親眼目睹這一幕,流亡迪化,南院徹底淪落。

第二次,周瑩推理胡誌存在軍需案里作假,害死了吳蔚文,控訴胡誌存用松香代替假血竭賣給吳家。胡誌存並沒有在藥材上做假,但因自己被脅迫做假供而心存愧疚上吊自殺。

第三次,周瑩推理的是胡詠梅在糕點里下毒害死了吳聘,得知自己親手殺死了最愛的人,胡詠梅悲憤自殺。(胡詠梅下線前還順帶讓周瑩的爹也領便當了,周老四也是冤)

第四次,周瑩接到趙白石來信,認定是沈四海害死了吳蔚文,盡管沈星移三番五次救她於危難中,她見信那一刻也毫不猶豫的在背後搶走了星移的大客戶,並下定決心擊垮沈家。


第五次,周瑩終於推理對了!原來害死吳蔚文、吳聘的真兇是杜明禮及其後臺貝勒爺!那之前因為女主只說中開頭沒說中結尾的錯誤推理而下線的那麽多人算誰的……故意殺人未遂罪和故意殺人罪可是不一樣的啊。

再來說常識這一塊,印象最深的是吳家運茶葉的船被沈四海雇人給弄壞了,茶葉進了水,不能賣了。大客戶一度全轉投沈家,而且沈家掌櫃還給客人臉色看,搞什麽坐地起價之類的,平白無故得罪好多人,世世代代的生意世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更奇特的是周瑩聽說浸後的磚茶還更好喝,直接給它們改個名字就拿去賣了,也不給顧客說明來源。說好的“誠信”呢?



 

周瑩第一次開辦的機器織布局,要買就買最好的機器,必須湊夠20萬兩白銀買新的,不買趙白石最初提議的半價舊機器。而後來機器被砸要重辦織布局時只能湊出10萬兩白銀了,趙白石遺憾道:“可惜不夠買機器,重辦不了了。”周瑩複制趙白石的觀點說,廣州不是有套舊機器只賣10萬兩白銀嗎買半價舊機器啊!趙白石說:“對啊,這麽好的主意,我怎麽沒想到。”開什麽玩笑,這不是你提出來的嗎……

再說第一次開業就被原來的土布下崗工人打砸。當時吳家四老爺就勸過周瑩,把人家飯碗搞掉了,恐怕要出事的。果然被逼上絕路的工人們在他人唆使下鬧事了,周瑩又大義凜然的去官府,不追問那些織工的罪,並對他們說:“其實我早就為你們想好出路了,土布作坊回不去了,但新的機器織布工廠也需要織工,你們來吧。”早幹嘛去了……在解雇人家的時候就把工人下崗再就業問題解決好,那不就什麽事都沒有了嗎。

所以,其實重點不是能幹的女人招不招人愛,而是這種這部劇感情線太多,兩三條就很經典,五條未免太多。很多人都死的站不住腳,難免讓人覺得這是在為虐而虐。相反,商戰的過程和細節卻都不夠紮實、靠譜和豐富,正如上文所述的幾個案例,周瑩操刀的幾次重要商戰都感覺像過家家似的。

“有點恨鐵不成鋼吧。還是希望國內電視劇能多出現《大宅門》的電視,心目中真正的大女主應該是“二奶奶”那樣的。”有觀眾表示。


▲《大宅門》劇照(圖/豆瓣)

也有人認為,電視劇而已嘛,何必那麽認真,而且事實證明這種“非典型的大女主瑪麗蘇”路線永遠有市場需求。那這樣一味的迎合市場好嗎?

一味討好觀眾需求的影視作品不一定是好的。優秀的藝術創作永遠需要走在觀眾前面一點點。暴力、感情、離奇等因素不應該作為賣點或噱頭存在。不要說教,也不要討好。

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懟誰。有一位觀眾說得好:“不要回避觀眾們的批評聲,很多留言不乏亮點,仔細研讀更能了解現在觀眾的審美狀態。《還珠格格》放在今日未必大紅大紫,《風雲》當時的高收視現在只淪為表情包。觀眾在開化,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事需要更強大的邏輯及對人性的拷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87

樓價的周期理論 周顯

1 : GS(14)@2016-01-16 10:40:09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9569


如果按照樓價的周期理論,一個周期大約是二十年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上升期,三分之一是下跌期,中間可能會因為經濟波動,有短暫的調整,但調整期不會超過一年。有時候,調整並不代表樓價下跌,因為成交量下跌,也是調整的另一種方式。因為樓價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凡是交易成本高的資產,當下跌時,會先跌成交,再跌價格。

但在某些牛市的調整,成交下跌了一段時間,市場迅速吸收了,也回復了上升的動力,於是價格繼續上升,這形成了其價格是上升/平穩/再上升的現象,表面看來,價格好像直升上去,但這並不是事實,皆因人們往往忽略了在樓市中,成交下跌和價格下跌,至少在某程度上,是等價的。

在先前的一段日子,豪宅的成交已經冰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真正大動特動的、大升特升的,只是細價樓而已。但是,細價樓的單價遠遠不及豪宅,一間豪宅的價格,往往是十間細價樓以上。因此,如果只算到樓市的成交量,其實,樓市已經「下跌」了好一段時間。

豪宅和細價樓是不同的兩個市場﹕在熊轉牛的升市時,豪宅會先升,原因很簡單,一個地方的經濟好轉,首先得利的,會是老闆,繼後才是員工。皆因公司多賺了錢,加租金、加薪水等等,有著延後效應,是過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之後的事,所以,有錢老闆先賺,有升豪宅先升,這是不易的硬道理。
樓價的升跌有周期,當到了升市的尾聲,最後一浸是升細價樓,例如九七年的嘉湖山莊。

反過來說,當跌市時,細價樓的價格會企得最穩,因為公司縱是少賺了錢,甚至是虧本,也不會立即裁員,由於勞工法例的所限,也不能夠隨便的去減薪水,所以,當經濟逆轉時,老闆是最先感受得到,員工則是後知後覺,而且越是低薪,越是「感覺遲鈍」。而且細價樓的買家,往往是市場消息最不敏感的一群,皆因獲得市場消息,需要成本,也需要知識,而這兩方面,中低收入人士的水平通常比較低。

再者,細價樓的需求彈性比較低,因為從無殼蝸牛到上車,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很心急的,但是中產階級的換樓,五百呎舊樓換成七百呎新樓,則只是改善生活環境的「升呢」,有本錢去等待更佳的樓價。不消說的,富豪們住在豪宅裏,買樓收租,作為長期投資之用,更加是比普通人更有耐性去等待。所以,當樓價走到最後一程時,便是炒細價樓,這是一個公認的理論事實,也因此,在一九九七年時,最後一浸炒的樓房,是嘉湖山莊。

總括而言,房地產市場之所以難玩,是因為它的一個周期太長,超越了一個人的正常等待時間,一個地產代理,或是一個炒家,在二十多歲入行,要四十歲後,才見識到一個完整的周期完結,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市場智慧。但在這段時期,他將會見識到太長的升市/跌市,令到他們變成了「羅素的雞」,誤以為每天清早有食物是天經地義的事,誰知有一天,沒有吃到食物,反而被主人扭斷了脖子。

簡而言之,在一個周期,大約有五年至七年的時間,是適合買樓的,即是在跌市完前兩年,或在升市開始後的五年之內,才是買樓的最好時機,而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只會活到過三次的樓市周期,買樓之難,正是在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