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目前是一個提供在線圖片及視屏分享的社交應用。不過他已經不像當初僅僅只是一個社交平臺了。而更像是一個富有創造藝術娛樂商業等聚集之地,這周Instagram官方博客發表了一遍文章宣布它的用戶量已經超過了4億,每天分享的照片數量超過8000萬張,相比如去年增長了1個億。
一個圖片社交軟件是如何能在5年的時間里蓬勃發展,在那麽多競爭對手面前依然保持著一個直線的用戶增長,到今天卻還是依然的那麽受用戶喜愛。
發現產品核心的價值所在
如果大家有了解的話可能知道Instagram其實最初是做一個基於地理位置簽到的一個應用叫做Burbn,上線很長時間依靠著創始人KevinSystrom是斯坦福大學畢業和就職過Google Twitter等幾家大公司的這種噱頭也不過是幾千人在使用,換句話說月增長率遠不超過10%,他們後來發現這個應用做的太過複雜,用戶並不會使用Burbn來進行簽到,反而附帶的照片共享功能卻被反複使用,在發現這一現象之後創始人凱文·斯特羅開始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定位並砍掉了現有的大部分功能,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功能,一個圖片社交應用就此誕生。
打造一種獨有的產品觀念
起初我第一次接觸Instagram的時候就發現每次僅僅只能分享一張照片,這對於用戶體驗真的是太差,但經過一次深入地體驗之後發現他的這種方式才真的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並且有著自己產品觀念的這樣一類,我甚至相信它的這一產品觀念就是影響這它這麽多年依然能夠保持一個很好地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方式之一。首先在先後有了flickr Picasa 這樣一類圖片分享網站的出現直接驗證了這個市場,然而如何才能把它做與眾不同我們就需要從一些方式上去改變他,而Instagram就是堅持的每次只能分享一張照片以確保每一張照片都能得到最大的重視,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困擾著我們產品的獨有的觀念,那就像instagram每次只能發布一張,那也勢必會引起一些用戶反感造成一定的用戶流失,所以後面也推出了一款應用Layout將多張圖片拼在一起,巧妙的避開了這種問題,當然他也是一個創意應用。最近也改掉了只能發布正方形的圖片的方式,當這這並沒有影響影響產品觀念,我相信他的這種方式必定會一直延續下去。
慢慢地來點不一樣的
在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後,逐漸變為了一互動性強和帶有一款趣味性和商業機會的一款產品,為了加強用戶在互動上的程度,Instagram相繼推出了圖片圈人功能短視頻功能以及新私信到最近的發布圖片方式由正方形改為支持任何圖片尺寸等等,每一次的更新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即使都是一點點慢慢的在改變。
最後調侃一下網上很多說為什麽在中國沒有出現像Instagram這樣成功的圖片社交應用?(來自左岸閱讀的回答)
在美國可能最難複制的是文化,
1:如果Instagram在中國, 風投會問他三個問題:1,怎麽防範周鴻祎;2,怎麽防範騰訊;3,怎麽防範政府。
2:如果被騰訊或者百度等大公司看上了,於是會有下面的對話:“50萬,賣不賣?”; “你當我傻啊,我有幾千萬用戶,我創新,我....”; “創新你妹,不賣我明天就做一個,讓你5萬塊都得不到!”; “算你狠,我能上你們公司上班不?”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徐錦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