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财富明星资本权力榜】娱乐圈掘金大时代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509/t20150907_756860.htm

 比票房更火爆的,是明星们正以最快的速度在资本市场兑现其名气。

  感谢东家,感谢创投,感谢二级市场的中小股民,更感谢每一位粉丝和观众,明星的股权资本,正在超过传统的演艺、广告、代言等收入,成为其财富增长的新引擎。黄晓明所拥有的华谊兄弟股票若保持至今,此项资产价值将约等于其接拍50部影片或600余集电视剧的报酬。


  文化产业被定义为支柱性产业的2011年是个重要的起点,资本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打通,使得影视公司与明星开始急切地渴望双向绑定。从IPO、借壳上市、被上市公司收购,到挂牌新三板甚至港股买壳,明星们如集体觉醒般大量抢购原始股,并经由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两次助推,坐享数十倍财富增值。在公司一侧,范冰冰等一线明星则成为抢手的“PPT女神”。


  不过,尽管上市时明星与公司常常相映生辉,但喧嚣的变现浪潮中,鲜有明星能耐心持股,而大热的明星概念股,同样面临难以上市、市盈率过高、捆绑协议到期等各类隐忧。


  当名与利如此自由地兑换时,这将是一个健康的泡沫吗?


  作者:陶娟


  明星股权财富最全榜单




  (点击可见大图)


  这个夏天,票房火爆到,处处是新的奇迹。


  截至2015年7月26日晚10时,上映11天的《捉妖记》已收获13.5亿元票房,创下国产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并正在持续创出新高。


  投入仅仅2000万元的《煎饼侠》,也已收获8.5亿元票房,以42.5倍的投资收益比,替代《泰囧》成为史上赚钱能力最强的国产影片。


  同时,凭借网络“自来水军”口碑效应实现票房逆生增长的《大圣归来》,也以6.7亿元票房一举超越《功夫熊猫3》,跃升为中国最卖座的动画电影。


  接踵而至的捷报,不仅让中国的明星们能够尽情享受“全球头号票仓预期”的美妙现实,也令他们持股的上市公司更添了几波升浪。


  已有太多的明星,在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闪烁。从早些年女星陈好精准重仓ST股并收获暴利引发争议,到如今众多影视公司极力拉拢明星作为股东标配,比票房更加热火的,是一大波明星股东的股权财富获得了成千上百倍的增长。


  成为股东,不仅意味着明星本身作为生产要素,乃至他们的名声所隐含的种种预期,可以折现为当下的财富;像周星驰、谢霆锋、李连杰那样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更意味着在资本市场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那么,娱乐圈方兴未艾的资本游戏中,哪些明星获得了资本权力,他们对资本的话语权孰高孰低?新财富今天推出的这份明星资本权力榜,给出了参考答案。细细品味这份榜单,或许幕后的故事比荧屏上放映的更真实,更有戏剧性。


  无孔不入的股权投资,成明星创富新模式


  这个年头,没有抢到原始股的,都不好意思自称是明星。而明星从拿到原始股到最终变现退出,又经过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次火箭般助推,令他们的股权财富水涨船高。


  每一次典型的明星入股都遵循着类似的模板:公司在尚未上市时就因创投方的涌入而价值跳涨,而上市之后又因头顶“明星股”的光环而翻上数倍,使得明星的最终收益可达数十乃至百倍。


  以欢瑞世纪为例,2011年10月,其开始为冲击IPO做准备,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8000万元,并以股权激励的名义引入新股东,主要包括签约艺人、公司高管等25人,其中,何晟铭认购100万股,杨幂认购30万股,成本均为1.2元/股。两个月后,欢瑞世纪引入PE时,价格为5元/股;到了2012年9月再次引入PE投资时,价格就涨至18元/股。


  2014年1月,欢瑞世纪开始与泰亚股份(002517)接触,探讨借壳上市的可能。2014年6月,影星贾乃亮和李易峰在方案出台前,火速入股,以2.5元/股的“白菜价”分别获得了20万股。同时,杨幂追加20万股,另一艺人孙耀琦也拿到20万股,不过她们这次的入股成本已经达到了25.35元/股,与同时期进入的掌趣科技(300315)成本持平。


  按照泰亚股份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中的方案计算,泰亚置入欢瑞世纪资产的总对价为27.38亿元,这意味着何晟铭0.93%的股权价值约为2546.34万元,较之其120万元的成本价升值约20倍。


  尽管欢瑞世纪的借壳方案最终未能成行,但可以看到,即使在一级市场,明星股东的收益已经不菲。若观察已成功实现IPO的影视公司,由于迭加了二级市场的股价增幅,这一现象更加突出。


  在影视概念第一股华谊兄弟(300027)改制时,黄晓明第二批入股,成本为3元/股;华谊兄弟IPO时发行价即达到了28.58元/股,其投资升值8倍多,上市后更是一路狂飙。如果黄晓明540万元成本购得的股权持有至今,收益率将达到83.8倍,仅此一项,他将坐拥4.58亿元身家。而根据网上流传的明星片酬,黄晓明的电影片酬大约为每部800万元,电视剧每集60-70万元,如果以此计算,黄晓明在华谊兄弟的持股市值大约等同于他接拍50部电影或者600余集电视剧。


  无疑,股权财富的增值速度,已远远超过明星们接戏、代言、拍广告等传统收入模式,张国立就曾经在华谊20周年庆典活动上说,现在看老板们对你好不好,就看给不给你们分股份。


  近年来,当红明星的片酬节节见长。在普通百姓眼里,一线明星接拍一部电影便有千万酬劳进账,似乎已是一夜暴富。但相比这种付出数月上年辛苦劳动才拿到的收入,明星股东们低成本撬动的资本性收入,更类似于在演绎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传奇(表1)。



  (点击可见大图)


  明星们不仅积极抢购影视公司原始股,从而从IPO或是借壳上市中坐享身家大幅升值的便利;还有一些不甘寂寞,踊跃当上大股东,如宣布即将退出舞台的杨丽萍,在事业终点推动自己任大股东的云南文化(831239.OC)挂牌新三板,从而以4.17亿元身家站上新财富榜单第9名。


  不少明星均有多次投资经历,如赵薇早年曾投资重庆路桥(600106),后来既高调玩票阿里影业(01060.HK),又同时跻身刚刚上市的唐德影视(300426)前十大股东。也有不少曲线入股者,如张国立将浙江常升出售给华谊兄弟时溢价率达到36倍,而按照协议,张国立除套现1亿元之外,剩下收购款1.52亿元需在二级市场购入华谊兄弟股票并自动分批锁定3年。而这桩交易案的牵线搭桥者,正是张国立的好友冯小刚。同为华谊兄弟股东的冯小刚、张国立、黄晓明、李冰冰,又联合出现在松辽汽车(600715)的定增方案中。


  股市中最活跃的明星玩家,当属葛根塔娜。葛根塔娜为知名歌词作家,她的投资行踪所涉甚广,曾经和冯小刚、张纪中一道同出现在华谊兄弟第首批明星入股的名单中;此外,葛根塔娜还曾长期踞守在吉恩镍业(600432)的十大股东名单中;2013年3月,葛根塔娜以约2亿港元成为港股数字王国(00547.HK)的实际控制人,持股51.23%,不过一年多后,其售出该股权时仅仅获得1.76亿港元,这也成为我们梳理的众多明星投资案中,唯一一例亏损退出的。退出数字王国之后,葛根塔娜的微博在2014年8月之后停止了更新,但她的资本运作却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就在最近,周迅、黄磊等入股的宇佑传媒中,我们同样意外地发现葛根塔娜也紧跟其后入股。


  明星的投资能量还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公司,如万达商业(03699.HK)上市时,人们就带着艳羡的目光发现一位名为李涿生的自然人持有1800万股,占比0.46%。媒体普遍认为,此人可确定为章子怡的母亲,一位已退休的幼儿园老师,而这部分股权的市值目前已达9亿港元。


  榜单中,唯一的例外是杨子,他的家族是巨力索具(002342)大股东巨力集团的控制人,因此,他的股权财富主要来自家族股权分配,而并非自身投入。与其隐婚多年的黄圣依则在巨力影视中持有30%股权。


  即使在相对理性的港股市场,明星旋风刮起来同样威力无边。2015年4月,内地知名导演徐峥和宁浩携手入股21控股(01003.HK),成为并列第二大股东,同时签下长达6年的独家合作协议,香港“壳王”高振顺、文化中国(阿里影业前身)大股东董平等人也同时现身股东名单中。据悉,该公司有意更名为欢喜传媒。短短3个月时间,其每股价格即从入股时的0.4港元涨至1.68港元,徐峥1.75亿港元的投入目前已价值7.37亿港元。


  不过,玩得最High的,还属女神赵薇和男神李连杰,这两位在成为娱乐圈内男女资本首富的同时,入股经历也颇值得玩味(详见后文)。


  内地艺人何以秒杀好莱坞巨星,更得资本厚宠


  感谢东家,感谢创投,感谢二级市场的中小股民,更感谢走进影院的每个观众,今天中国内地的明星,比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明星,都更加幸运地踩在了一波财富主升浪上。


  远到好莱坞璀璨的众星,近到港台“天王天后”等,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待遇,他们更像公司的艺人而非主人,分不到原始股,也没有神器A股来支持高额变现,更没有碰上这样一个消费升级而文化供给稀缺的大时代,与数亿兜中有钱内心却遍布荒原的观众。


  好莱坞明星同样热衷做投资,但他们多半投资的是初创型科技企业,或是自己兴趣所在点。如艾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因为成功投资SKYPE、Foursquare而成为明星投资人的佼佼者,目前其逐渐转型为职业投资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则以400万美元投入社交网站Mobli,同样回报不菲。


  由于好莱坞影视产业早已成型,产业体系的高度成熟与产业资本的相对强势、票房的稳定增长使得影视公司股价长期波澜不惊,并不存在如中国市场一样巨大的升值空间,人们也不曾听闻有哪个明星能在影视公司中分到股份。


  无独有偶,在港台市场,“天王”、“天后”的名声震天响,但都只是包装出营销给粉丝的形象而已。对于公司来说,艺人还是只是艺人,任凭多么大牌的偶像,贡献突出者年终可以领到丰厚的红包,但绝不会是可以年年分红的公司股权。


  在港股市场,也有明星自谋大股东地位,但并不像内地那样,轻易就可得到明星溢价。典型如星爷周星驰,2008年购入比高集团(08220.HK),在其重要股东交易数据下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星爷不停地进行交易,增持减持,颇费心血,如今其还以20.7亿股的持股为第一大股东。但多年过去,比高集团的股价并不见有大幅上涨,要知道在内地,浙江东方(600120)曾经因为季报上同时出现了徐帆和邓婕的名字,就引来股民追捧,尽管事后被查实,那两个账户仅仅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再如将PO朝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谢霆锋,2014年在与王菲复合传闻甚嚣尘上之际入股汉传媒(00491.HK),成为大股东。一年时间过去,汉传媒股价上升20%,似乎已是显足明星效应了。


  相形之下,“新财富明星资本权力榜”上,那些轻松拿到原始股的内地明星该是何等幸运。何以他们就能够得到如此厚宠?


  激增的影视市场中,明星资源相对稀缺,或许是最佳的基本面解释了。如中国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0亿元增至2014年的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6%。这个势头并没有减缓的趋向,2015年上半年票房已超过200亿元,而最近频频刷新的票房记录再次印证了此点。


  在这种背景下,煤老板、文化传媒公司等各种热钱纷纷转型,投资影视行业,而对于有影响力明星的追逐成为重点,据说范冰冰等一线明星被称为“PPT女神”,意即如果活动方的PPT上没有提及邀请当红明星的方案,就很难获得资金青睐。


  票房火爆的同时,行业的残酷真理依然是,每年生产的国产片中,只有三成能够公映,而公映片中能够盈利的不到三成,大部分依然是“炮灰”,如果能够拉拢到明星入场,至少粉丝消费上有一定保障,代价虽高也只能忍了。


  中国电视剧及电影的成本结构中,明星片酬往往占到了极高的比例,甚至出现片酬高过其他制作费用的倒挂现象。在对一线明星资源的抢夺中,如果股权激励可以使得明星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公司服务,彼此名利都可两全,又有何不可?


  2011,资本与娱乐联姻潮涌的政策逻辑


  翻一遍各类影视公司的招股资料书、重大重组预案等,才发现,2011是个神奇的年份。


  “2011年10月15日,股东大会决议同意将欢瑞世纪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8000万元,分别由……何晟铭、杨幂……共25人认缴”。那年,1986年出生的杨幂才刚刚25岁。两年多后,她将以25.35元/股的价格进行增资,而欢瑞世纪至今都未如愿上市。


  2011年4月,唐德影视一口气与众多大腕,包括演员范冰冰、赵薇、王学圻、张丰毅、巍子,导演霍建起等,编剧盛和煜等,签下了各类独家代理或排他性协议,圈定明星资源;2015年2月,在许多合约即将到期前,唐德影视成功上市,功德圆满。


  2011年12月,叶璇手持1000万元投资强视传媒,杜淳、王学伟等也分别投入了327.5万元、330万元;2015年2月,道博股份(600136)收购强视传媒,叶璇选择了完全现金退出,获利700余万元,选择“现金+股权支付”的杜淳赚得更多……


  尽管我们这两年才看见影视公司纷至沓来奔赴A股,但原来,一切似乎在2011年就已经定下了“钱”程。这里面,该发生多少惊心动魄的大明星争夺战,和小明星抢破头去争原始股的内幕,尽管无人知晓其细节。


  为什么是2011?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2》和《唐山大地震》两部影片豪取逾10亿元票房,第一次“森森地”显示出了中国票房市场的潜力来。


  2011年,文化产业的高度也从政治意义上得到了确认。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从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而多年来,影视业发展的瓶颈就在于融资,这一关键性的瓶颈问题,当时也得到了政策倾斜,证监会发言人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于是,产业基金忙着入股,而影视公司忙着改制,都在为冲击IPO紧张筹备起来。


  回头来看,资本与娱乐联姻的逻辑是那么清晰:潜力巨大的市场,政策扶助与资金瓶颈同时打通,华谊兄弟的示范效应在前,于是,影视公司与明星间突然像是重新认识到彼此的魅力一样,希望双向绑定起来,渴望暴富的明星急迫寻求投资原始股的机会,从而将自身作为生产要素资本化,而影视公司也希望借助明星的光环卖个好价钱。


  不止是明星,2011年9月,乐视网(300104)、信中利就投资了强视传媒,华谊兄弟持股的掌趣科技(300315)投资了欢瑞世纪,而光线传媒(300251)在新丽传媒拟上市前高价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IPO依然是保证收益率的王道


  且不说从原始股到上市时的一级市场价差,如果明星股东们能够一直耐心持有,即使只在二级市场衡量,收益也相当惊人。能在A股直接IPO,依然是获取最高收益率的王道。对于跟随明星投资的粉丝们,这一结论也同样成立。


  对于几家顺利实现IPO的影视公司,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向后复权价格来观察财富的增值效应。最早上市的华谊兄弟2009年发行价为28.58元/股,其复权价格到2015年6月达到了481.9元/股,足足增长了15.86倍。而随后上市的影视股也不遑多让,华策影视(300133)、光线传媒、新文化(300336)上市后实现的最高回报也分别达到了9.03、8.27、7.13倍。有趣的是,这一回报率也显示出,上市时间越短,获取的最高收益率越低。


  而由于发行时点恰好赶上了此轮牛市,并由两位女神赵薇、范冰冰站台敲钟的唐德影视,股价更是坐上了火箭般直线蹿升,从22.83元/股的发行价飙升至最高点201.96元/股,飙涨了近8倍,仅仅耗时3个月时间。这样的速度与激情,有可能成为影视概念股一个难以超越的新高度。


  相比之下,借壳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购的途径,回报率虽不惊艳,但一样远远超过市场平均回报。如长城影视(002071)借壳时,预案发布之前的收盘价为6.03元/股,2015年最高价达到了31.46元/股,增幅达4倍多(表2)。



  (点击可见大图)


  对于影视公司实际控制人来说,能够直接IPO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行不通,一般会转道借壳,或寻求被上市公司收购,如长城影视在2013年财务核查后中止IPO,随后推出了借壳江苏宏宝的方案,并最终成功借壳上市。


  而孙红雷、罗海琼入股的青雨传媒(832698.OC),市场定位是精品电视剧的投资,曾投资制作过《潜伏》、《神断狄仁杰》等剧。其上市之路也颇多曲折,2013年财务核查后中止IPO,一年后又传出与万好万家(600576)联姻的消息,却也重组失败,最后在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并引入6家做市机构。


  正因上市之路如此曲折漫长,鲜少有明星股东能够耐心持有。如冯小刚在所持华谊兄弟股权刚刚解禁时就减持一空,同样的,王姬、于立清也是在新文化限售股刚过解禁期时就从十大名单中消失了。这也使得他们的投资收益大大下降。对于明星股东来说,进入容易,退出则更考察其财商了。


  明星入股并非黄金铺路,吴秀波成“悲剧”主角


  有欢歌笑语者,也不乏失意的人儿。尽管明星入股后的基本账面回报都不低,但如果公司未能如愿上市,其股权变现的难度也高出不少。


  悲剧的例子也不少,如2011年,吴秀波为入股幸福蓝海,不惜砸下巨资,共计投资4503万元,其中503万元为自有款,剩下的4000万元,则是用即将到手的幸福蓝海股权做抵押,找融资机构拆借而来。按照股权质押8%至9%的年利率计算,4000万元贷款一年就将产生300多万元的利息。时至今日,幸福蓝海还在排队上市队列中,上市之后按例股权还将锁定3年限售期,未知何时才能让吴秀波成功套现还款。


  由于幸福蓝海性质为国有企业,大股东为江苏广电,吴秀波入股过程还被质疑存在国资流失的嫌疑,但其实,9.67元/股的原始股对比其他明星的原始股成本,已属于相当高的了。而从入股成本到拟发行价格的增幅,也远远低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


  随着股权创富模式的走红,有些公司对于明星入股也越来越苛刻了。如欢瑞世纪的第二批明星入股时,杨幂和孙耀琦的入股价已经是和创投持平,达到了25.35元/股,这样的股价在一级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升值空间了。


  更遗憾的是,欢瑞世纪在借壳泰亚股份时费尽心思,同样铩羽而归。在当时的重组方案中,尽管相关方处心积虑地设计了精巧的交易结构,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将原有公司资产全部置出、欢瑞世纪整体置入,同时还使得泰亚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由此试图绕开借壳上市的审批(详见新财富2014年8月号《泰亚股份重组的猫鼠游戏》)。不过,这种“名义上规避,实质性借壳”的资本游戏最终引起了资本圈的震动和非议。2014年9月10日,泰亚股份最终主动宣布终止了重组。


  千股齐跌时,明星一样肉痛


  在今年6·26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的历史奇观中,股市中的明星也多了一把辛酸泪。未能入榜的“雪姨”王琳和“跑男”陈赫纷纷发微博表示伤不起,更遑论在股市已配置重资的明星们?


  A股新上市的唐德影视在本轮调整中股价惨遭腰斩,而股权被迫锁定的明星们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刺激(表2)。其中,范爷的持股市值从最高点2.6亿元缩水至1.17亿元,而赵薇也从2.36亿元降至1.06亿元。借壳上市的长城影视跌幅更达到了6成,孙耀琦的持股市值从5244万元直落至2100万元。


  港股市场明星溢价不如内地,但跌起来也毅然决然地同此凉热。最富有的人受伤最深,按照2015年4月9日阿里影业出现的最高价4.9港元/股计算,赵薇未减持的16.74亿股市值约82亿港元,到了7月8日已剧减为28.3亿港元,缩水53.7亿港元,约65%的市值蒸发了。如此一来,赵薇在两家公司中的持股市值从高点下来的损失达到了44.26亿元,好在她的入股成本低,安全边际高,并未跌到肉痛。


  而徐峥、宁浩入股的21控股,曾一度飙至6.8港元/股的高位,让两位导演短暂享受到了29.82亿港元的身家,不过7月8日也滑向了1.68港元/股,徐宁二人身家瞬间缩水了22.5亿港元。


  星爷也从2015年6月5日9.86亿港元身家坠至7月8日的4.14亿港元,涨时未涨跌时跟跌,星爷这是惹了谁?


  最幸运的是中南重工,因其6月2日起停牌,躲过一劫,入股的唐国强、陈建斌等明星也就毫发无损。


  早早上市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股,本轮调整中最深跌幅均在50%左右,坚持持股的明星们想必也只能躲在家中痛哭。


  A股明星热,还能热多久?


  上市的门槛渐高是一部分,对于已上市的影视公司来说,还能不能重新演绎华谊兄弟那般6年15倍的成长传奇,也难说得很。明星以超低价入股,其所持股票在二级市场再怎么下跌,几乎都不会伤到他们的身家,但对于任性追逐明星概念股的粉丝来说,成本已高出了数十倍,而即使以2015年7月8日的收盘价衡量,目前影视概念股的市盈率也非常高。


  高高的市盈率之上,尽管票房走势喜人,有超预期发展的可能,但股民们究竟在为什么而埋单呢?


  许多明星股东与持有股权的影视公司间,签订的并非是独家或长期协议。如赵薇、范冰冰固然为唐德影视的惊人走势做出了贡献,但身为股东,她们俩与唐德所签合同并非完全排他性的独家协议,仅仅是电视剧独家代理,而电影、广告等活动均为非独家代理,且所签协议均于2011年时就生效。事实上,如果唐德影视再晚一个月敲钟,她们上一期的协议就已经到期了(表3)。对于拥有独立工作室的一线明星来说,其经纪收入和代言广告等利益将有多大可能完全绑定在一家公司身上呢?



  还有更多的明星在赶往资本市场报到的路上。最新的动向是,北京文化(000802)豪掷20多亿元,相继收购世纪伙伴、浙江星河、拉萨群像三家影视公司,其中,世纪伙伴拥有金牌编剧严歌苓和出品人边晓军等高管团队,而浙江星河则拥有陈道明、胡军、刘嘉玲、白百合等众多大腕签约明星,拉萨群像实际控股人为前华谊兄弟总监制陈国富。据称,生命人寿将出资13亿元参与定增,成为北京文化最新控股方。


  看来,市场只要还有利可图,资本与明星的互相追逐就不会停止。


  本文刊于新财富杂志2015年8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1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