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六個員工的告白

2010-06-7 商周





如果不加班 薪資比不上小廠

1 個入廠8年的基層主管──在他的心中,富士康還是一樣優秀,但是人心變了,郭台銘是英雄又如何? 他說:「郭董,請來看一看基層吧!」

「人 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沒想到,五年半前中國暢銷電影《天下無賊》裡演員葛優的一句台詞,如今變成形容富士康基層主管心情寫照最好的一句話。

「我 跟總裁從來沒說過話,(看到)富士康的今天我心?堳傿h。」他想了一想深情的說,「我想透過你們跟總裁說一句話,富士康沒有變,一樣的優秀,但時代變 了。」

從他入廠的那個年代開始,主管絕對權威的軍事化層層管理哲學,就是富士康推行得十分徹底。可是,差別就在於現在遇到了一群不一樣的 員工。

八年前進廠,那時他也會被罵,「但是我不會一直想著這個事,(現在這些小孩)他們會想主管這麼罵我,同事怎麼看我,我明天不要來上 班了。」因此,他認為富士康今天出那麼大的事,最大的管理問題在於兩點:一是,這樣一批更個性和自我的八○、九○後員工,觀念、心態變了,他們的抗壓能力 變小、也更要求被尊重;二是,層層壓力下的績效管理,使得富士康的基層管理逐漸變形、走樣,(才會)惹出了大問題。

「我也很坦白的說,我 的學歷也不高,我帶隊伍也會罵人,有時甚至就是直接的人格侮辱。」他這麼說,「有時為了績效,很多主管就是一味的整人。」

原來,富士康的 管理模式是獨立核算,每個事業部績效層層下壓,壓力也就是層層下壓,為了增加產量就得加班,為精控成本,旺季的時候就增添人手,淡季的時候就減少人、節約 成本。

而實現這一切的方式,就是維護一層一層主管的絕對權威,對下面的員工,「我說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同樣的,上面也是這樣對我 (關係到績效與年終獎金)。」

他解釋說,因此想在富士康過好日子、領比別人多一點的薪水,最關鍵的是「跟對老闆做對事」法則。

遇 上新生代,高壓管理失效了

八年前,他剛進富士康時,每一個進富士康的人都要軍訓,曬太陽、跑步那是必不可少;不能吃苦、沒體力,沒有意志 力的人早就淘汰。現在,時代變了,「那時富士康挑員工,現在員工挑富士康。」

八年前,一進富士康就是榮耀,無論福利待遇都是同學中最好 的,過年同學聚會,脖子都能挺起來說話。可是,現在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加班,富士康的工資不比一些小廠好。」

他舉例說,「我們對面 (觀瀾富士康華南培訓中心對面)的這家瓷器廠受到政府扶持,效益很好,員工都想到那裡去,廠門口的照片上還掛有吳儀(前中國國務院唯一女副總理)的照 片。」一批民營企業崛起,對富士康企業文化起了很大衝擊。

薪水,變得不再那麼有吸引力;壓力,卻沒有比過去減少太多;又遇到一群不愛吃苦 翻身、強調自我個性的年輕人,結果,一直牢不可破的底層柱子開始動搖。

「起碼我們賺到了人民幣,他們什麼都沒賺到。」最後他一句話總結富 士康兩代員工的今昔對比。

明知錯也要執行 哪來創造力

2個在新幹班 打拚的情侶──兩人住在工廠外5坪大的小空間裡;他們想說 :「總裁,你有給我們成為你的機會嗎?哪怕只是一個希望!」

他們出生於一九八四 年,是富士康特地到各地招募的儲備幹部;但,他們只在一年之間,就學會什麼叫「混」。

因為,他們在富士康學習到的,是公司想把所有人訓練 成一種人,他們不需要有個性、他們不需要有想法。「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去服從、去執行,明知是錯了也要去執行,這就是富士康的文化。」我想問總裁:那我們怎 麼還有創造力?

一家六口人,一起出錢在老家武漢買了房子,三年的合同到期,就選擇回老家,絕對不待在這個廠了。

住在富士 康廠門外一間租來的房子,自己買了家具、家電和電腦,他們把那幢樓叫「握手樓」,窗戶一開就能和對面一幢的鄰居握手了。他們只等著存夠所有的錢,回到老家 去結婚。

老家房價和工作工資也都在上漲,在深圳拿低薪(兩人相加新台幣兩萬元)與武漢差不多,深圳又是高消費,何必待在富士康呢?

第 十個死者出現之後,距離富士康廠門口只有五分鐘路程的一家湘菜館裡,他們忍不住的抱怨,急不可耐的向記者描述訓練時大聲喊的口號,經典七字句:「好,很 好,非常好,耶!」他們認為,這句話愚蠢到極點;但,還是要服從。

一位坐在一旁的老員工忍不住笑道:「口號,能不能跟著時代變一下?」

被 罵到練出臉皮,也就不在乎了

對於新幹班的人來說,趕快適應富士康的文化是最重要的,因為不適應會被罵到適應為止。

後來,他 們發現有一個辦法可以避免被教訓,「你就給自己畫一個圈,圈外的事不要管、不要做。」「就拿你的工資,不要整天想著要創新、搞這搞那,只要不提意見,不管 什麼任務執行就好,想開就沒事了。」

「圈」的含義是,超過這個圈的事絕對不要幹,就在圈子裡,不要越過就沒事。

反正十年 後的自己已經可以看見了,「陸幹大多升到師四級(共十四級)封頂了,每兩、三年升一級,你想十年後我是個什麼樣?」

在富士康,台幹、陸幹 工作感覺是完全不同的,身邊一位六年資歷的員工講起來:「我們感覺好像一個過客,找到好的地方馬上就跳;他們就好像是他的家,(不好好幹活就等於是)不好 好給他家裡幹。」有時候,一個兩百多個人的大辦公室,會突然大聲的叫你的名字:做這個、做那個,就恨不得馬上找個洞鑽進去;後來時間長了,臉皮給練出來 了,罵也不在乎了,也不管你了。

有時候,被罵的階段過去後,感覺確實好像整個人的能力提升了。像是副理就對他們說,應該有一個挨罵精神, 仔細想想就覺得奇怪:「我會把他(罵人)當作是一種進步,也好像(罵人)就是對你好,似乎只有這樣(罵人)你才能進步。」

上面讓什麼、 就幹什麼,「你看到的環境裡所有人都這樣,那你也就融入了。」他們在富士康變成熟,也學會了世故。

湊足了錢 早點離開這個廠

3 個九○後的普工──普工,意即最底層的普通工人。來深圳,有夢,還沒看到天堂;他們已經感受到,離天堂真的很遠。

他們的收入,一個月永遠拿 不到人民幣兩千元;他們滿懷夢想由老家來到都市,但直到目前,他們每人都還欠別人錢。

他們為了招工從凌晨兩點開始排隊,與約五百人一起進 了這個門有十米高的大廠。他們來到龍華之後,聽到的一句話,「深圳遠看像天堂(世界工廠到處是工作機會)、近看像銀行(路上都是有錢人)、進來像牢房。」

他們之前不知道富士康是什麼,但來了之後,他們也聽說了一些郭台銘的故事:「富士康就是郭台銘的心臟,就是他的紫禁城;為什麼叫紫禁城, 就是因為管理得很嚴啊。」爽朗的笑聲透露出他們還只是一個大孩子,不是因為命運的安排,他們不會待在這個製造的工廠裡,而是一個應該無憂無慮打籃球的年 紀。

最成熟的小關,家在河南南陽,爸爸從他六歲就消失十幾年,他從小寄養在姑姑家;媽媽,連面都沒見過。他在富士康的工作是壓鑄,把一個 鋁錠壓成客戶需要的尺寸,工作有時會加班三、四個小時,沒有空閒時間,現場都是高溫劇燙的鋁液。

他現在的收入,一個月不到人民幣兩千元, 「沒進來前不知道,進來的時候才發現,必須數著錢過日子;現在唯一想就是,湊足(他欠人家的)六百元和一個月的生活費,早一點離開這個廠。」

就 算存到錢,到時候也辦不成事

在他們的生活中,未來還沒看到,問他們人民幣十萬元可以幹什麼?他們說,「十萬塊可以娶兩個媳婦、三萬塊蓋房 子、一萬塊下聘禮、一萬塊結婚。」他們的回答,是你永遠想不到的答案。

很多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你存多少年,才能存到那個 錢?等你存到那個錢的時候,你就辦不成什麼事情了(因為通貨膨脹)。」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永遠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富士康和深圳對沒有進來 的人來講,就是一個夢;但,進來的人,卻為存錢想出去;出不去的人,也就沒有了退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