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程炳皓: 時間將證明SNS的價值

http://news.imeigu.com/a/1323850524913.html

「時間將證明社會化網絡的價值。開放是社會化網絡成功的關鍵,也是建立良好的互聯網生態環境的關鍵。」在「2011社會化網絡高峰論壇」上,開心網CEO程炳皓稱,「只有推動開放平台的發展,才能使平台、開發者與用戶共同受益。」

在由開心網及《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主辦的高峰論壇上,《Facebook效應》的作者David Kirkpatrick 表示,作為全球最領先的SNS網站,Facebook無疑備受矚目。而開放平台的構建,正是幫助Facebook迅速崛起並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據 悉,此次論壇旨在就「社會化網絡的本土化與創新、開放」以及「社會化網絡營銷的趨勢」等內容進行探討。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社會化網絡是大勢所趨,以 Facebook、Twitter、開心網等為代表的社會化網絡正作為佔主導地位的數字化溝通渠道脫穎而出,甚至具有改變社會的能力。中國是社會化網絡營 銷的巨大市場,國內外的企業都在瞄準這個市場。而以開心網為代表的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更瞭解中國市場,有著國外企業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

開放對於社會化網絡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於此,今年10月底開心網與騰訊聯姻,雙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力於SNS領域。據瞭解,為了加快建設開放平台的步伐,日前,開心網推出了全新的分成與推廣策略,加大對第三方開發者的分成比例,以鼓勵其加快開發進度。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裁胡延平表示,用戶的上網習慣從門戶網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社會化網絡的轉變,這是一個基本趨勢。幾乎所有傳統的網絡媒體都 紛紛引進社交的元素,以期獲得長足的發展,這種潮流已經不可抵擋。面對新一輪社交化浪潮,開心網結合自身優勢,與騰訊戰略合作,提供了開放平台戰略合作的 新思路。

「此前的社會化網絡更多的是作為打發時間的手段,而未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真正的實用工具。」開心網CEO程炳皓稱,「至於下一個熱點會出在哪裡?我 想會出在社會化電子商務領域。社會化網絡的出現使消費者行為發生了改變,這些平台不僅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做到和成千上萬個從未謀面的消費者互動交流,重要 的是,他們在此基礎上將獲得更為寬泛的、多樣的信息,」據悉,開心網已開始綢繆社會化電子商務領域,明年初將推出全新產品。

(責任編輯:姜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2

Facebook上市 國內SNS將迎來爆發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1/wMMDcyXzQwMDkwMA.html

LinkedIn與Facebook的相繼上市,讓國內的SNS興奮不已。

尤其在互聯網領域,美國的今天似乎就等同於中國的明天。 何況「中國概念」總是和高增長、大市場緊密關聯,沒道理不讓人眼前一亮。一個數據就可資證明,北美2億7200萬的互聯網用戶已經佔到其總數的 78.32%;反觀中國,儘管只占人口總數的35.62%,但中國的網民數量高達4億7700萬。理論上類推,中國沒理由不產生比LinkedIn、 Facebook個頭更大的SNS巨無霸。

但也有對此持反對意見,「LinkedIn、Facebook的上市,並不會直接促進SNS在中國的發展。」立方網創始人熊萬里說,只是又一輪輿論的熱炒。

「在 Facebook的概念出來以前,騰訊在中國就扮演著這種角色。」誰還能挑戰騰訊的江湖地位?即使MSN、Skype也沒能完成這種挑戰。 Facebook能夠做到和騰訊在IM(instant messager,簡稱IM)同樣的熱度、能否實現同樣的價值?這還有待觀察。但凡有中西方交流習慣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不同:西方人更愛郵件、資訊,而中 國人對手機短信的偏好也是有目共睹的。

樂觀方則認為,這種觀點並不能說明問題,人人就是最好的案例:誰說中國不能產生自己的Facebook?

「但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確實會使得中國職業社交SNS在網站架構、服務設計上要有別於LinkedIn」,這也是天際網創始人林廷翰認為,LinkedIn模 式會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原因:美國用戶會在LinkedIn上通過搜索去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人,然後直接談合作;但在中國,「只有做了朋友才能談生意」。所 以初期BSNS網站上的搜索功能幾乎只有獵頭在用,用戶甚至不願意填寫自己的真實姓名、現任公司職務等信息,因為怕被領導、HR乃至朋友們看到,「很難 堪」。

在SNS領域,中美之間缺乏傳導的原因,熊萬里認為是這個行業各自的發展順序不盡相同。「中國是從IM開始,逐步發展到Web端; 而Facebook的核心戰場迄今仍在PC機上」。Facebook去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其全球8億用戶中移動用戶為3.5億,PC端用戶仍是主題。他 因此得出的結論是:惟有那些能在手機端交互上實現突破性創新的中國公司,才有可能挑戰Facebook。

在這一點上,業界或許有共識,「100%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去年10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就透露,截至當年9月中國3G用戶已經達到1.02億戶,3年猛增10倍。

據悉,天際網也正醞釀自己手機端的應用,據其內部產品介紹,「絕不是簡單地和WAP關聯,還是有很多創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14

思考的碎片--4.14。轉折點/B/S結構/交友app/照片SNS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2143.html
思考的碎片--4.14。轉折點/B/S結構/交友app/照片SNS

1.instagram之轉折點
 12人/1B這應該是極端事件,按照我對經濟活動的理解。這類極端事件的本身就應該是活這預示著轉折點的出現。
這和internet bubble當初pets.com上市差不多類型。

這裡略微多說幾句。
讀史以明志。
回頭去看PC的歷史。其實是兩條線交織的。
1.瘦客戶端VS胖客戶端
最早我用過富士通的中型機M-340S FACOM。那個就是終端VS主機的類型
和現在的云是一個意思。
so輪迴是最早的瘦客戶端(大型機無盤工作站)----PC(胖客戶端,功能極強 )--- 瘦客戶端(手機)

2.PC的C/S結構---B/S結構--APP--HTML5
clent/serve結構是PC最早的玩法。
大概2000年初就大量開始使用B/S結構。到今天基本上star-up用的都是B/S結構。這才導致迭代。
就是不斷升級不斷修改bug。這是B/S為基礎的。C/S 比較困難。

So instagram是APP時代的標誌性事件意味著轉折點已來臨。畢竟未來應該是B/S結構而非封閉的APP ecosystem。
這點上還Jobs大神過世也是有聯繫的。大約Apple還能按照大神的road map走兩年。消耗完大神的思想,那麼走下坡路幾乎是必然。
APP轉換到HTML5應該是導火索。

3.三個交友APP使用體驗

用了三個APP
陌陌 微信 SKOUT

陌陌的優勢是和新浪微博可以聯繫。同時可以直接篩選性別。
這樣導致命中率提高同時還可以利用新浪對個人進行篩選。
so總體這裡是國內美女聚集處,且也是高帥富展示豪車的地方。
平均年齡在24歲附近。很少見超過35歲。最高見過48
男女比例關係在虹橋機場大概7:1
日月光蔡嘉大概2:1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泡妞網站。按照排名可以是第一的。

微信
魚目混珠,附近的話沒法篩選
這樣人數是最多,但是你無法知道這周圍是送快遞小弟還是跑腿的服務生小妹。
好處是搖一搖。這估計是小妹和小弟最喜歡的
有趣的是時間段上9點附近搖出來都是上課無聊的學生。
6點左右都是服務行業等等客戶的小妹。
甚是有趣。
有人說QQ亦然實名制,但是這個和陌陌的差別是。陌陌是針對陌生人的實名,新浪微博是篩選器。
QQ的實名是針對熟人的實名。而且QQ還有馬甲問題。so你無法知道誰是誰。
但是人數一定是QQ佔多數。
當然多數以後也有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SKOUT是在draw something做廣告的。
so安裝了一下,有趣的是英文其實是最好的篩選器。SKOUT是英文環境,會不會用英語交流是一個最好的鑑別小妹小弟的方式。沒有之一。
SKOUT剛查到也有android版本,so還不是一個好的鑑別器。不然還不錯英文+iphone=這樣ONS會是好去處。
接受度高哈。

so這是大致的分析。

4.instagram+Path
這都是照片SNS網站
so這和人和人交互方式有關。畢竟打字=閒聊。照片傳遞的信息比打字要快。
而且正規寫文字和用照片表達,一定是照片信息含量大同時省力。
我意思是Path和instagramVS早前博客模式。

博客=廣播
Path+instagram=電視

這是一個人類交流行為變化的趨勢。不可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8

SNS啟示錄之FACEBOOK:數據、流量、關係的貨幣化之路 朱妮

http://xueqiu.com/2183183860/22803484
一、背景:保守型樂觀的緣由

      facebook股價突破30,成為自8月來的最高價格,福布斯的作者發佈了評論,指明了facebook的五大理由,或許facebook的股票又要上漲了。我分析了facebook上市後30個星期的股價變化,facebook上市後的表現,不能簡單地用好與壞來定論,準確地說是一種極大的脆弱性。一句話,只要市場有風吹草動,facebook的股價必然隨之搖擺,無論上漲還是下跌,市場和分析師對facebook沒有太多耐心。但在facebook公佈第三季度財報,表明移動業務的貨幣化成果後,波動得到緩解,基本保持在了24以上的小幅震盪。        查看原圖   Facebook股價表現

       facebook是一個標準的四有高富帥——有用戶、有流量、有黏性、有數據,所以這種搖擺,是對facebook「如何在數據和流量基礎上創造相匹配的收入」的疑惑,也是對硅谷式困境即數據挖掘和用戶隱私間的博弈的擔憂。我對facebook保守型樂觀,我堅持這個價值判斷:facebook並不值IPO當天收盤後計算的過千億,但目前保持500億-600億左右的市值和15-20左右的市收率,並非名不副實。定量分析互聯網企業的股價不是本人的強項,所以不打算做不負責任的估值(雖然做畢業論文的時候過於自信了一把),只將定性地坐實判斷。

      並不是盲目樂觀。Facebook逐步建立他獨有的貨幣化道路:基於數據、流量、關係的雙重變現,這種變現形成了一個盈利體系:以廣告和平台分成作為主要盈利模式,下轄「顯示廣告」、「贊助商故事」(尤其移動部分)、在線送禮、搜索推送、「平台收入分成」、「facebook connect」聯盟中的推送廣告等多大盈利產品。目前「顯示廣告」、贊助商故事、平台分成應該形成了facebooK最穩定、最賺錢的三種方式。

     高端社交網站Linkedin已經證明通過有效利用用戶數據和關係網絡可以做成好的生意,所以即便其市盈率高達1000,詬病的人並不多,但linkedin的用戶量級使其不足以成為一個新模式的代言。如果說一定要成為SNS模式的統帥,以區分於門戶網站的顯示廣告、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廣告,利用SNS獨有的真實數據和病毒式傳播進行貨幣化,來證明獨屬SNS的盈利模式能否持久,這個人非facebook莫屬,成也facebook,敗也facebook。而這種寄託,某種程度上,又變成了對facebook估值高和低的根本原因,愛恨都如此強烈。我想,樂觀和悲觀,其實就是關乎下面這三個問題:

     數據、流量,以及數據、流量基礎上的盈利體系能否保持長久的增長?這事關成長。

     facebook的盈利體系是否有效貨幣化了流量和數據上的優勢?這事關方向。

     「硅谷式困境」即發展和隱私的博弈是否會成為根本掣肘?這事關SNS的生死。

二、用戶數據:究竟有多大

      對於互聯網這類規模經濟型企業,用戶是讓渡企業價值和盈利收入的關鍵,所以用戶數量直接和市值綁定。而對於並非直接向用戶收費的互聯網企業,用戶到收入讓渡公式萬變不離其宗:收益=用戶規模×轉化率(其中,用戶規模相關參數包括用戶基數、訪問量、用戶質量、使用深度,而會影響轉化率的相關參數包括盈利模式和用戶數據,以及二者的匹配)。

      在用戶基數和訪問量上,facebook是絕對的高富帥。2008年,facebook在全球的獨立用戶超越彼時最大的SNS網站myspace;2009年,facebook在美國的獨立訪問用戶超越myspace;2010年Facebook超越google成為美國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佔據美國1/4的頁面瀏覽量,根據ALEX的網站流量排名全球第二。而Facebook的移動用戶比例如今已經高達6億,移動用戶是雙刃劍,在IPO和第二季度財表裡,移動用戶的增長可是facebook股價折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移動用戶的貨幣化更加困難,在第三季度隨著適合移動終端和移動用戶的獨特廣告模式出現頹勢有所扭轉。

     總體來看,而用戶規模和融資額、市值形成了一個正比函數。             查看原圖      除了用戶的絕對值,Facebook的增長比也要高於其它互聯網企業,這裡有個追趕的過程。再對比下幾個巨頭的數據:
   查看原圖       再看看用戶規模中的另外兩個參數:用戶質量和用戶使用深度。Facebook起源於哈佛、常青藤高校,其開端表明他擁有一個質素很高的用戶,起初形成的大學生的區域網絡雖然人數不多但形成了很高質量的群體,要知道,早期美國的mastercard在facebook上的推廣非常成功,就因為之前的facebook用戶群體乾淨利落:未來擁有相當大的消費潛力的高知,擁有信用卡是他們社會生活的一個開端。但2006年facebook全面開放後,其高中生開始佔據很大比例,但是有個稍老的數據表明,和linkedin相比,在高層次人群的比例上,facebook要稍遜一籌,前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高達75%,而後者僅有35%。但換一個角度,從人數總體來說,facebook的這個人群依然要遠遠多於linkedin,按照2010年雙方的用戶總量乘以對應比例可以得出,facebook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總計1.75億,linkedin為6750萬。

           查看原圖        Facebook的使用時間也幾乎可以傲視群雄.


        查看原圖         註冊用戶、訪問量、用戶質量、使用頻率這些用戶規模指標構成了facebook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向收入和盈利轉化的載體。但其成為SNS的本質,其實流量還不是facebook的殺手鐧,實名註冊和好友網絡帶來的用戶數據才是其根本區別。

        Facebook的用戶數據包括性別、年齡、學校、學歷、愛好、經歷(如去過哪裡,幹過什麼)、好友等個人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用戶在facebook上的行為,包括贊——對品牌、組織的認可,玩遊戲、看書、參與某些優惠活動等等。注意,為了挖掘更多的用戶信息,facebook絞盡腦汁開發了層出不窮的產品,譬如2012年新的open graph的推出,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個人主頁,其中flicker在主頁右上側顯示你朋友的實時活動,這些實時數據用來做遊戲、音樂等app的推廣再好不過;而最要命的是timeline的產生,很多用戶抱怨是因為他們看到自己主頁的改變難以適應,而不知facebook背後的謀劃,這意味著可挖掘的數據在時間深度上被無限拉伸,如果說Linkedin的實名用戶數據是扁平的,即包含了你在職業這個維度上的所有信息,那麼facebook的數據則被無線拉長,你一生的數據都被壓縮放在了這個時間軸上。

       在用戶構成的流量、實名帶來的數據、關係帶來的病毒傳播這三個最重要的因素上,facebook是擁有足夠的底氣,即使有人質疑其用戶數量的水分和用戶數據的有效性,但這不會從根本上影響這個巨無霸的量級和本質。問題是下面要說的,這些流量和數據,在向盈利方式的轉化上,是否有效,並能長期保持有效?

二、盈利:數據、流量、關係的貨幣化

       1、盈利思路:

      在探討facebook的貨幣化之前,需要弄清楚facebook可以貨幣化的幾個「盈利陣地」,將更加直觀:1、右側廣告欄,能容納5-7個廣告; 2、用戶的新聞通告(news feed),如同如今我們看到的新浪微博每天更新的好友信息頁面,這裡面的新聞流由facebook的算法控制,這也決定了可被用來進行人為的排序,這塊區域在2008年-2011年之間不允許放置廣告,2012年打破禁區,允許放置贊助商故事;3、搜索欄,這是新增的一塊地方,現在可用來進行搜索排名的廣告;4、facebook API程序平台。

       Facebook其實深諳流量、數據和關係的賺錢之道,從早期的beacon,到現在的news feed產品,都是這三者的變現,既利用facebook的流量,又利用facebook用戶提供的實名數據進行精準化的廣告和遊戲推送,還利用用戶的好友網絡進行最實際的消費或者點擊指導,在用戶向收入的讓渡公式裡,前者提升了讓渡基數,後兩者提高了轉化率。在這個宗旨下,facebook開拓出了很多貨幣化的產品,層出不窮而且經常朝令夕改,這其實為其股價的巨大波動做了背書,變動有時候是創新,有時候是因為不成熟的嘗試。從本質上來說,facebook並未開拓新的盈利模式,而只是將傳統的盈利模式進行了「SNS化」,某種程度上,這是facebook的「硬傷」,但不影響它的成功,四大菜系,食材相似做法不同,但同為佳餚,互聯網企業同理,一樣的用戶,一樣的轉化,SNS化的程度將決定其結果。列舉facebook的歷史產品,都能找到其它企業和盈利模式的影子:

       早期的「校園通知」:2005年開始,有一種「校園通知」的廣告,只有本校的學生能看到,主要用於廣告一些校園活動之類的,大概9-15美金一個。這就是類似顯示廣告?

      facebook exchange:他追蹤facebook用戶在其他合作網站的行為,然後根據這個行為,當用戶登錄facebook網站後推動相關的廣,沒有明確的數據顯示這個產品的收入,但他的邏輯是基於用戶的行為、利用facebook的流量進行廣告投放,抑或是分成。這是否類似google的COOKIES追蹤後的定位廣告?

       Facebook connect:2008年的F8大會上(類似蘋果每年的產品大會),facebook推出,這個產品結盟了很多網站,允許用戶用facebook的賬號在他們的網站進行登錄,合作廠商在一定條約下也能獲知facebook的用戶信息,沒有公開的數據表明這個產品獲得了多少收入或者分成,但思路依然是希望變現facebook的用戶數據,只不過這次是利用了別的網站的流量。這是否類似google的廣告聯盟?

       Facebook place:可以在facebook上看到周邊有哪些好友在幹什麼在哪個店舖裡,然後進行邀約。這是否類似LBS的定位廣告?這個產品在推出不久後宣佈取消,最近又已經推出,看來facebook試圖與foursquare在LBS領域競技的野心從未改變。

       Facebook店舖:2007年時,facebook就已經邀請亞馬遜等65家廠商在facebook上開店?這是否類似平台式的電子商務?

       舉不勝舉!發展到今天,facebook的盈利產品包括:「顯示廣告」、「贊助商故事」(尤其移動部分)、在線送禮、搜索推送、「平台收入分成」、「facebook connect」聯盟中的推送廣告等,目前廣告、贊助商故事、移動廣告、平台分成(前三者本質都是廣告)應該形成了facebooK最穩定、最賺錢的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是否有效貨幣化了用戶、數據和關係呢?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數據來源:facebook財表


     2、盈利產品之Facebook  ads:「SNS」化的顯示廣告

     在談論facebook之前,需要從宏觀上看下SNS廣告市場的前景,這是一個基本的鋪墊,行業成長,行業裡的企業才有希望。Emarketer對於全球和美國的SNS廣告規模、增長率以及SNS廣告在整個互聯網廣告中的佔比做了「穩步增長」的預測。

        查看原圖
        打開facebook個人主頁,能在右側看到5-7個廣告,這就是facebook的顯示廣告。在facebook的財務報告中,很少區分普通廣告和贊助商故事各自的收入貢獻,從上圖可以看出,兩者統稱廣告,基本上佔據了facebook的90%的收入。顯示廣告是存在最久的一種互聯網傳統盈利方式,通過展現圖片、文本、視頻等內容,展示品牌最終轉化成銷售,實現收入=用戶數據×轉化率的讓渡。這個轉化過程實際上包括了五個層層遞進的步驟。
                查看原圖              廣告轉化漏斗

       和其它以顯示廣告盈利的企業一樣,在廣度上,Facebook利用facebook的網站流量,這解決了「用戶數據×轉化率」的收入公式中的基數問題。facebook的月度用戶訪問流量和頁面瀏覽量、訪問時間在第一部分已經闡述過。facebook的每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5.5億,對比一下其他以顯示廣告為主要盈利模式的網站, yahoo的日活躍用戶為1.7億,美國在線的日活躍用戶為。這解決了上面的廣告轉化漏斗裡面的第一層。

       和其它顯示廣告不同的在於廣告精準度,也就是轉化率的問題, facebook將這種最傳統的盈利方式進行了」SNS」化——在精準度上挖掘facebook的實名數據,在用戶體驗上SNS網站和用戶的體驗、在銷售轉化上利用了SNS的實名互動——而這種SNS化的程度將增加廣告的點擊率和向最終購買的轉化率,也決定facebook ads的成功程度。這解決了漏斗中的下面四個層次。

        精準:和Linkedin一樣,facebook廣告的精準同樣是挖掘了用戶的資料,進行匹配的廣告投放。前文已述,伴隨著timeline的推出,facebook的實名數據得到無限地延伸,如果linkedin的數據集中在職業信息,facebook的信息則更符合大數據的本質——習慣、興趣、你在網上的行為如「贊」——這些數據都是動態的,也就是所謂的「非結構化數據」,通常不能為傳統的數據庫所用,對其分析也日益複雜,但相比確定的簡單的個人資料,偏好、經歷、興趣等更立體也更容易全面展示。在大數據時代,這些反應用戶喜好的精準數據的擴容等同於商業機會的擴容。舉例來說,你2年前曾經去過拉斯維加斯,這個數據在那麼這個數據會被挖掘出來給你投放一個澳門的旅遊廣告,每個人都想yesterday once more不是麼?而這種對於口味和偏好的數據挖掘,將直逼廣告轉化漏斗的最下方——購買訂單。

      我查看了我主頁上的部分廣告,因為作為吃貨的我曾經「贊」一個披薩店的主頁,所以給我推送的大多是飲食類和減肥類廣告(這個捆綁太打擊胖子了)。因為facebook在國內無法訪問,所以這些廣告大多並非中國的本地廣告,在我這裡無法轉化成購買,但不妨礙用來表明facebook ads調用數據針對投放的證據。

      用戶體驗:為了從情感上配合這個準度,讓用戶更能接受facebook的廣告,facebook的廣告在外觀上儘量符合了用戶的體驗。SNS的本質是以自我為核心,鏈接更多朋友,人們在facebook上書寫自己的人生時間軸,創建自己的朋友圖譜,把facebook的主頁當做自留地來耕種,享受社交時光,因此在這上面投放廣告比較敏感,我們能接受在公共場合擺攤,但不能接受在自己門口擺攤。在這個基礎下,Facebook很少的大幅廣告,很少動態廣告,基本都是文本和小尺寸圖片廣告,將廣告儘可能和內容形成有機整體,如同你正在發的圖片和文本信息。這種內容化後的顯示廣告的接受度大大提高。

       銷售轉化:「贊」是facebook獨有的廣告動作,它的本質也是SNS的本質,即雙向互動,一旦用戶對某個企業的主頁或者某條信息點擊「贊」以後,一來和某品牌建立了長期的互動關係,該品牌在自己主頁上定期發佈的信息都會出現在用戶的新聞牆(news feed)裡,品牌可以有效地向用戶發送營銷消息,點擊「贊」的用戶大多對品牌有好感和意向的,是購買的潛在用戶,這已經到了廣告轉化漏斗的最下方;另一方面,用戶讚的動作本身會作為一條信息出現在自己好友的新聞牆裡,關係網絡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品牌傳遞的路徑。因此,facebook的顯示廣告上都帶有「贊」的按鈕,直接將用戶帶到「贊」這一步,也就是帶到了企業和潛在用戶創建良好關係的這一步。

       不要小看讚的力量,在facebook的自助廣告系統中,只有擁有400個讚的企業主頁才有資格發佈廣告。而最近facebook放出消息開始以一定價格出售贊,引起了很多苦心經營自己企業主頁好不容易換來「贊」的廣告主的反對,初步預計這個盈利計劃將破產。

       3、盈利產品之贊助商故事:關係的力量

      SNS的本質是人,是朋友,是關係。從盈利的方式上來說,2011年推出贊助商故事和顯示廣告一樣,利用facebook的流量和數據,將廣告轉化成點擊和購買,然後找廣告主收錢。二者的區別在於「SNS化」的程度,即利用社交語境的程度。

       Facebook的招股說明書裡這麼介紹贊助商故事:你的朋友在星巴克里簽到,這條動態會顯示在你的新聞牆裡,星巴克可以選擇購買贊助商故事,將你朋友的這條行為形成一條廣告,投放給你,告訴你你朋友在星巴克簽到了。很拗口有木有?我給這種廣告加了一個定義:將你朋友的行為和品牌結合形成廣告,朋友的行為是誘導你消費、購買的餌。下圖是普通廣告和使用了贊助商廣告的示例。
                  查看原圖          SNS的本質是人,是朋友,是關係。贊助商故事說穿了就是關係和口碑營銷,這是SNS化程度更高的一種廣告形式。如果說普通的SNS廣告,通過挖掘用戶的真實數據實現了針對潛在用戶的精準的投放,這是相比門戶網站顯示廣告的優勢;那麼贊助商故事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利用SNS網站以個人為原點形成的關係網進行了有效的口碑營銷,朋友的行為促成了廣告轉化漏斗的最底端——訂單形成,這是相比普通SNS廣告的優勢。facebook不僅貨幣化了SNS的數據,也貨幣化了SNS的關係。尼爾森曾經發佈過一個廣告接受度的排名,基於用戶推薦的SNS模式完勝,在廣告策略中,90%的人比較相信認識的人的推薦,排名策略可行度第一。

                        查看原圖           Facebook推出的贊助商故事反覆強調的social text,就是這種推薦的貨幣化方式。因此這種廣告的成本要高於facebook的普通顯示廣告,在自助廣告系統中看到,一個贊助商故事的CPC(每點擊成本)為,而整體桌面廣告的CPC為,而且根據Sponsored Stories的點進率是整體桌面廣告點進率的8倍。

         4、盈利產品之「動態信息廣告」:渾然一體的內容化廣告

        顯示廣告和贊助商故事是廣告顯示內容的差別。而移動互聯網廣告和這二者相比則是在廣告位置上的突破,在開篇論及facebook的盈利陣地時,通常的廣告在新聞牆的右側展示,改版後的FACEBOOK通常在右側放置7個廣告。2012年1月,facebook在廣告空間開拓上有了重大的突破,開始在新聞牆(news feed)裡放置廣告,在2008-2011年,這個區域是禁止放置廣告的。

       2012年1月, facebook依然打破了這個禁區,開始在新聞牆裡放置廣告,尤其是贊助商故事,但對每天的廣告次數進行了限制。News feed中放置廣告有天然的優勢,1)巨大的瀏覽量,對於每個facebook用戶,這都是更新時不得不看的主體區域;2、可期待的點擊率:廣告和好友動態混為一體,廣告的「嫌疑」大大降低,反之增加了廣告的可接受度和點擊。而這種「渾然一體」的廣告形式,簡直是窄屏手機終端的巨大「福音,也自然成為了facebook移動互聯網廣告的主要形式。受限於網速、屏幕燈現值,傳統的FLASH、圖片等寬幅顯示廣告已經被證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法走通,因此移動互聯網廣告至今沒有優良的貨幣化模式,這種「內容化」的廣告在移動廣告荊棘中開始淌出了一條小道。

        數據或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Facebook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移動廣告收入超過1.5億美元,在總廣告收入中的佔比達到14%。第二財季的移動廣告收入僅為4000萬至5000萬美元,第一財季近乎於零。Facebook移動版放入動態信息的贊助內容廣告的點進率達到全部Facebook桌面廣告的13.7倍。動態消息(News feed)的收入,在2012年第二季結束時大概一天的營收是100萬美元,而到了本季度結束,每天的營收大概是400萬美元。

      除了news feed,facebook還在廣告空間上「開拓疆域」:包括facebook的搜索欄,現在搜索一款遊戲,已經出現了應用程序的推廣;facebook的退出頁面,微軟70萬購買,用於推廣自己的windows和surface。

       5、廣告的貨幣化成績:優勢蓋過劣勢

       對於facebook,無論普通顯示廣告和贊助商故事,還是移動廣告,本質都是SNS化的廣告。被SNS化後的顯示廣告已經在廣告市場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數據來證明。

        準確度:來自尼爾森的數據顯示:按照行業方式達到目標用戶的準確率為95%,高於行業72%的標準;按照更細的標準,如25-34歲的女性,到達的準確率為90%,高於行業35%的平均水平。

        市場份額:2011年第一季度,美國市場的廣告印象總數達1.1萬億次,其中3460億次來自Facebook,這意味著Facebook已佔據約三成市場份額,位居互聯網企業之首。但到2012年9月被google超越,但依然以第三季度11億的記錄高出yahoo很多——Emarketer記錄了這個過程,但呈現的數據還低於facebook的實際收入,我們僅看下這個趨勢。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精準、關係營銷、移動端的合理模式——說完facebook的廣告優勢,仍需要冷靜面對facebook的廣告天生的劣勢。

      1)、用戶的轉化難度:對於這點的不樂觀源自網友對網站的不同需求,常把facebook的廣告和google的搜索相比,facebook用戶的購買需求要低於搜索廣告的用戶群體,也就是說,進行搜索的用戶通常都是有購買需求的人,得到搜索後的結果也就是廣告容易轉化成購物,在廣告轉化的漏斗中,最終流下去進行購買的用戶比例較高,而facebook的用戶登錄網站是為了社交生活和娛樂等情感需要,並沒有明確的購物需求,即便因為精準投放、朋友推薦會使得廣告點擊率較高,但不太會轉化成購買,所以facebook的廣告效果反而欠佳。

      因此facebook的廣告單價偏低,TBG Digital對將近2.8億次Sponsored Stories廣告展示進行了研究後得出的結論:移動版「贊助商故事」廣告點進率CTR達到1.14%,CPC(每次點擊成本)為0.86美元, CPM(每千人印象成本)達到9.86美元。Facebook的全部桌面廣告(包括了贊助商故事和傳統的側邊欄廣告),其CTR僅為0.083%,CPC僅為0.88美元, eCPM僅為0.74美元。相比之下,google的點進率為0.98%(數據來自於Chitika),是facebook的桌面點進率10倍多,但低於facebook的移動廣告的點進率,而Google的平均CPC價格從2010年Q4的1.11美元下降至2011年Q4的1.02美元 ,略高於facebook,但依然呈現下降趨勢。值得關注的是,隨著news feed允許放置廣告後,facebook的廣告價格增長了7%,美國及加拿大地區,廣告單價增長了20%。

       對此,桑德伯格(facebook的COO)曾做了一個這樣的反駁, Google的廣告根據用戶的搜索需求產生,屬於「滿足需求類」的廣告。全世界高達6000 億的廣告業中,僅有20%的投放是屬於這種類別的,更多的廣告只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屬於「創造需求類」,市場有4800億,facebook屬於後者。這是具有商業企圖的爭辯,但也有一定道理,因為所有的電視廣告、平面廣告、顯示廣告、視頻廣告其實都是為了刺激需求而做的廣告,在廣告轉化漏斗中,搜索引擎這類滿足需求類廣告提高了流向底端的購買轉化,但無處不在的顯示廣告刺激了更多的人湧向漏斗的頂端,即便流向比例要低,但總量依然非常可觀,開篇SNS廣告在整個互聯網廣告行業中份額增長是一個樂觀的基礎。

       2)、隱私的掣肘。2011年推出「贊助商故事」後,立馬有用戶跳出來批評facebook侵犯了用戶的隱私,不能在不經過用戶的同意下將用戶的行為「搭售」廣告。其實這類關於隱私的問題一直伴隨著facebook貨幣化的始終,相比「廣告效果不如搜索」這之類的質疑,隱私的困擾直搗SNS的根本,SNS最核心的用戶數據都不允許你動了,精準廣告將是無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後面將單獨闡述。

     6、盈利模式之平台分成:賺到的不只是抽成

      2012年Facebook應用中心上的程序接近800個,從數據上來看,從這些應用程序上得到的分成收入應該平均佔到總收入的15%,2012年第一季度18%。
       查看原圖        facebook從平台上收取的,可不只是虛擬產品的抽成,從目前來看,至少包括三部分費用:應用出售虛擬產品使用facebook支付系統的抽成收入,應用程序為了推廣而在facebook上做的廣告,facebook在應用程序頁面上投放其它廣告產生的收入。其中:

     抽成是常規收入,facebook對其平台上的應用做了強制性的規定,必須用自己的支付系統便於統計抽成,抽成比例30%。

     來自應用平台的推廣收入:公開數據顯示,面向Facebook平台推出一款社交遊戲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除了佔收入30%的分成,還包括約佔收入20%的市場營銷費用。這些營銷費用包括購買facebook側邊欄廣告,newsfeed廣告、移動端廣告、搜索引擎推廣廣告等。移動newsfeed裡面進行應用程序的廣告投放效果目前越來越得到認可, 比如一家名為TInyCo的開發商,在移動版News Feed的廣告點擊率比其他廣告提高了一半.

      來自其他廣告主投放在應用平台上的廣告收入:facebook有試圖建立廣告聯盟的嫌疑,開始在zynga等遊戲的網頁上投放廣告,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財表中,這部分收入已經佔到facebook總收入的4%,接近760萬。

        說到平台分成收入,不得不提到facebook和zynga的關係,根據facebook2012年第二季度的財表,zynga前三個季度和前六個月的收入佔據了facebook的11%,2011年佔據12%。這就意味著zynga在整個平台分成收入中的比例達到70%。2011年,facebook曾和zynga簽署過這樣的協議: Zynga承諾,在協議期內,它開發的任何包含與Facebook有整合或包含Facebook數據的遊戲將僅提供給Facebook,在任何Facebook新遊戲推出前至少一週會告知Facebook。作為Zynga此「重大承諾」的回報,Facebook將幫助Zynga完成「每月特定Zynga遊戲用戶有一定增長的目標」。如果Zynga遊戲超過或達不到Facebook所承諾的增長目標,排他性協議的條款將變更。因此雙方的捆綁定極強,兩個公司的股價也經常互相影響,但這種排他性的、被動的合作關係不利於zynga,目前這種捆綁開始漸漸鬆綁,zynga開始搭建自己的程序平台。

        這類似良性的宿主和寄生物的關係:寄生物成長,宿主不被蠶食也因此受益。遊戲等應用程序為了得到更多的用戶的使用,寄託於facebook的用戶數據來推廣自身的遊戲,而facebook從收入考慮更是樂於協助。

       最後再來對比下facebook和蘋果這個應用大拿的app store收入對比,兩者一樣,應用平台分成都是主營業務的補充。可以看到facebook的應用分成收入的增幅非常可觀,和蘋果的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小。

             查看原圖
三、隱私問題:事關SNS生死之硅谷式困境

        Facebook的成長過程始終伴隨著事關生死的隱私風險,隨著facebook的用戶規模和各種數據的極大增長,facebook尋求數據的貨幣化,並開發不同的產品進一步挖掘用戶數據,譬如2012年推出的timeline和social graph,將用戶的個人資料開發到了無限,產品的社交化越徹底,用戶在網上分享越多,隱私風險越大。這是典型的硅谷式困境:即增添新功能確保產品更容易使用,同時保護用戶隱私被無意洩露。

       這種困境源自SNS的本質悖論: SNS本質是以個人主頁為核心的呈現形式,用戶添加個人資料、經歷、興趣、timeline、好友,創建個人主頁,這就意味著網站內容的「所有權」其實很難明確區分歸屬——屬於用戶本身還是屬於平台。用戶已經把這當做了一個自我的空間,一旦出現廣告,某種程度上類似一種侵略,這點也引起了Facebook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的隱私問題。facebook在貨幣化過程中有兩次大的隱私糾紛:

       2007年的beacon風波:2007年,facebook推出beacon廣告系統,用戶在包括ebay在內的四十多個合作網站上購買東西的記錄,會在其用戶主頁上公佈,借此推廣網站和產品的品牌,如果基於這個訪問記錄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應該比google的轉化率更高。有不少人測試發現,當你從FB上退出,或者說你在隱私設置裡選擇了不讓別的用戶看到相關信息,facebook依然會追蹤你的這些行為,這個產品得到了當時facebook用戶的一片罵聲,多個原告發起訴訟,指控Facebook及其夥伴違反了一系列法律,其中包括《電子通信隱私法》、《視頻隱私保護法》、《加州消費者司法補救法》以及《加州計算機犯罪法》。合作的四十個網站迫於壓力也均保持了緘默,該合作實際上並未得到有力推進。這是facebook企圖變現用戶流量和行為的第一次致命的碰壁。

       Facebook的應對和糾紛結果:風波出現後,facebook的應對及時但並不誠懇,他們宣稱任何FB用戶都可以取消進入這個BEACON系統,設置了一個退出(opt out)的按鈕,但是這個鈕很難被發現。但隨之facebook引入了更嚴格的隱私政策,即每個人有權選擇你的哪條動態可以共享,共享給哪些人。2009年,Facebook達成和解協議,該網站將終止Beacon業務,並出資950萬美元創建一個促進網絡隱私保護、安全的基金會。

      2011年的贊助商故事風波:facebook於2011年推出贊助商故事,具體形式已經描述。這個產品同樣引起了用戶的不滿,因為利用用戶的資料來進行廣告銷售行為,譬如說某人喜歡某東西某產品,其實並未得到授權。

       Facebook的應對和糾紛結果:雙方達成和解,Facebook同意支付1000萬美元來和解這起集體訴訟。同時,Facebook還向集體訴訟的律師支付了1030萬美元,向集體訴訟代表支付了3.75萬美元。除此之外,Facebook還要授權允許其1.53億美國用戶退出「贊助商內容」。在此案中代表原告的經濟學家費爾南多·托雷斯通過對Facebook廣告營收數據進行分析後預測,隨著用戶選擇退出這項廣告產品,Facebook將在接下來兩年內損失1.032億美元。也就說facebook因為贊助商故事的隱私糾紛將總共損失1.3億美元。相當於facebook2012年第三季度廣告收入的1/10。

       從上面可以看出,在和隱私的博弈中,facebook基本選擇了自動敗退,隱私是SNS的一個痛,稍有不慎便會引起用戶的倒戈,在facebook歷史上,「anti-facebook 」這樣的小組經常在facebook發起新的產品更新時大量湧現出來,用戶經常發起反對活動,譬如註銷賬號、撤離facebook等,這對於視用戶為命的互聯網企業,尤其用戶作為內容生產和平台構建核心的SNS網站,更是事關生死的大事,facebook的妥協和賠償也算是「破財免災」了。

      但這裡面有個有意思的悖論:很多反對facebook的人又通過facebook這個平台來進行反對,這說明即使是不滿意facebook傲慢地更改網站,用戶依然認可facebook的價值和影響力。《facebook效應》裡寫了這樣一個「倒戈」的故事:2006年置faceboo於極大信任危機的「反facebook分子」——「反對facebook動態新聞」小組的發起人本帕爾,在2008年9月公開撰稿:『動態新聞真正引發了一場革命,值得我們駐足欣賞,隱私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得更易於控制了——我可以控制想要分享的內容,我能夠和所有人分享我的信息,而我想要保密的內容依然留在我的腦海裡。」

四、樂觀的定性總結和定量嘗試

        1、定性總結:如上是我對facebook保持樂觀的原因:宏觀來說,SNS廣告收入將逐步上升,蠶食其它類型的互聯網廣告份額;微觀來說,作為互聯網企業,facebook有一流的用戶規模和流量,作為SNS企業,facebook有著完善的用戶數據,而其逐步成熟的貨幣化手段——包括各種類型的廣告和平台分成利用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貨幣化的過程中,隱私成為了一個掣肘。但和已經大江東去的myspace不同的是,facebook的隱私問題並不是最敏感的社會安全問題,而是和用戶的體驗產生的衝突問題,最終的結果來看,facebook做過妥協,用戶最終接受,在妥協中也推動了產品的更新間接推動了貨幣化的開展,用戶體驗和盈利的博弈得到比較折中的解決。

       facebook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它至少做對了兩個關鍵的事情:

       第一個:抓住了盈利的根本:數據,還是數據。產品的開發是為了激勵用戶分享數據,有了數據便不斷開拓匹配的廣告產品。這一點前文有了詳細描述

       第二個:吸取了前車之鑑:SNS有兩種死法:死於不堪重負的技術問題,死於不堪一擊的社會問題,前者是friendster,後者是myspace。鑑於前一種「死」法,Facebook採取了漸進的策略,在早起在各個高校以及從高校到高中的擴張過程中,facebook採取了一個梯形的擴張,即進入一個學校前達到一定用戶量級後,暫停擴張,購買服務器穩固網站架構保證一定訪問負荷後再進入下一個學校;對於後一種「死」法,facebook的把關人角色扮演相對到位:必須實名,最初針對不同人群採取不同的區域網絡,也就是說高中生一個網絡,大學生一個網絡,學生外群體一個網絡,彼此之間看不到對方主頁和信息,當然後來這個區域網絡被打破,但起初的把關對於各種圖謀不軌進行了時間上的緩衝,facebook沒有太多的公開的惡性安全事故。

六:關於股價的定量:答案在風中飄

        能力有限,做不了定量分析啦!facebook的股價將怎麼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我持樂觀態度。本人分析了facebook上市後35周的表現,已及對應時期內影響股價的企業動態,做了如下的表格。
      查看原圖      開篇所說,波動性極強,產品動態、投行機構的反應、研究機構的報告、競爭對數的數據都引起了facebook的漲跌,但仍有跡象可循,兩句話:

       1、  IPO後第三季度財報前,IPO帶來巨無霸的市值引起市場的巨大反彈,同時對貨幣化成果的不夠明朗,股價基本節節敗退。

       2、  第三季度財報後,facebook仍有小幅波動,但股價基本穩步增長到24以上,並保持螺旋增長,根本原因在於移動版news feed帶來的移動貨幣化的成功,盈利結果比較明朗。

      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還是冷靜的。

      而2013年,facebook的股價將往哪裡走。答案在風中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30

阿里巴巴回爐再造SNS

2013-04-22  NCW
 
 

 

淘寶和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將用SNS思路整體重構◎ 本刊記者 王姍姍 文一個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懸置三四年的問題——“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做SNS(Socia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絡)?”——終於到了一個決策節點。

在互聯網領域,SNS 實現的基於“朋友關係”的信息分享和互動,無疑是當下最重要的技術突破,並在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平台級產品中證明著它的能量——從 Facebook 到新浪微博、再到騰訊微信……

人人都想做SNS,但真正平台級的SNS 永遠只有一兩個。對於擁有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淘寶的阿里巴巴集團,SNS 也是一直以來的夢想和可以預見的創新空間。

阿里巴巴過去幾年針對淘寶平台的SNS 化嘗試並不成功。從模仿出發,阿里巴巴最初想打造一款獨立 SNS 型的平台級應用,這個願望始終沒有真正落地。隨後,阿里巴巴又嘗試在站內做一些社區化導購,但終究只是一些 “小打小鬧” ,不成規模。最終,管理層從各種尷尬努力中倒逼出來的結論是: “這些好像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專屬於阿里巴巴的 SNS 產品應該 是什麼樣?如何讓 SNS 的理念和產品貫徹成為支撐電子商務的底層基礎?全新的通用 SNS 平台產品,將是對舊有商品展現邏輯的全面顛覆嗎?

進入2013年,阿里巴巴的管理層索性將自己重新拉回到“電子商務 SNS 化”這一命題的起點。4月,阿里巴巴數位高管均對財新記者表示,未來絕不會把淘寶裝進一個長得像 Facebook 或者微博那樣的 SNS框架產品中。

也恰恰在這個時點,阿里巴巴對內 正熱火朝天地展開一場自公司創建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架構重組。

根據阿里巴巴今年1月初對外公開的架構方案,公司的“腦部”機構包括向董事長匯報的戰略決策委員會,以及向CEO匯報的戰略執行委員會, “腦部以下”是一個包含了25個事業部的龐大矩陣。

這場架構重組的玄機,恰與其苦苦思索多年的電子商務 SNS 化息息相關。

阿里巴巴似乎如夢方醒——淘寶平台本來就是一個從社交關係到信息分享、互動皆規模巨大的SNS社區!

不需要一個新平台

很多年前,阿里人就開始用 “生態圈”來定義淘寶。

這個定義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描述這個交易平台承載的 “物種”的多樣性——不僅有賣家和買家,也包括針對 供應鏈各環節的大量第三方配套服務機構,以及負責維護淘寶運營的阿里巴巴員工;二是描述了在這個自然進化而成的複雜系統中呈現出的協同狀態:大家在各個角色上分工協作,分食著因線上商品交易成功帶來的收益。

直到最近一年,淘寶因為苦尋SNS 外殼而不得,重新自我審視後終於恍然大悟——各種買賣關係之間原本就有各種信息流動,這個生態圈天然具備SNS 社交網絡的核心特徵。

“什麼是 SNS ?其實就是很多人來製造信息的同時,也在訂閱信息。我看我想要的,然後我也為這個生態圈貢獻我能貢獻的東西。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張宇認為,從這個角度去看,淘寶不缺 SNS 的特徵,因此淘寶完全不需要再費心打造一個並行于交易平台之上的獨立 SNS 社區化產品,而只需要用 SNS的思想來做好運營。

阿里巴巴高管都有一個出自金庸小說人物的別名。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的張宇,花名“語嫣” ,是阿里巴巴自己培養的核心高管之一。她曾任淘寶市場總監、運營總監以及淘寶商城運營副總裁,2009年出任阿里巴巴旗下口碑網總經理,向時任淘寶網總裁陸兆禧匯報。

2011年,她調任阿里雲計算無線運營部總經理,後升任阿里巴巴集團戰略部副總裁。2012年3月,聚劃算總經理閻利珉因腐敗案被罷免後,張宇重返淘寶接替其職。這次架構調整後,張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成員,分管與淘寶共享平台相關的行業運營事業部、用戶運營事業部、互動應用事業部、營銷產品事業部、商家運營事業部。

“我們只想要SNS裡面的那些思想,用這些思想去進化我們的運營——每一個人從自己的需要出發,說白一點,其實是共建共享的一個思想和機制,這也是我們整個大數據時代要思索的東西。 ”張宇對財新記者表示。

淘寶向第三階段進化

如張宇所述,淘寶運營思路的進化已進入第三個階段。淘寶誕生之初,脫胎于 eBay,隨後陷入與 eBay 在中國市場的肉搏式競賽,那時淘寶的運營思路是“要比eBay中國做得更像 eBay” 。

在市場開拓的原始階段,很多賣家主動承擔了教買家“如何開通支付寶選擇商品”的責任——這本應是淘寶“小二” (淘寶運營人員的通稱)的責任那時,買家、賣家與“小二”之間的關係都很和諧。淘寶的交易商品數從幾千萬迅速突破了“億”級,截至目前已達到大概七八億個品類的量級。

這麼多商品,如何管理是個大問題。買家如何選擇,淘寶的商品搜索如何更有效地為買家呈現其需要的產品大約從2006年開始,淘寶陷入銷售商品目錄極大豐富帶來的運營難題。

這段痛苦時光經歷了大約三年,淘寶最終進入一種類工業化的管理階段通過制定完善各種遊戲規則,交易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時也損失了 “個性化”而且,這種運營思路發展到後期, “小二”與賣家之間進入一種 “攻防狀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信用炒作、差評師 以及“爆款”這樣嚴重影響生態和諧的新問題層出不窮。與此同時,隨著 “小二”權限日益集中,腐敗滋生。

作為平台運營者,阿里巴巴對淘寶生態圈的終極理想,是希望容納各個不同角色在這個交易平台上安居樂業,消費者在這裡實現個性化的購物體驗。但是,工業化運營方式帶來的各種附生品,似乎讓淘寶離這個目標漸行漸遠。

舊有運營模式如何能被 SNS 式的運營思路逐步取代?淘寶目前找到兩個主要的突破口。一是信息集中方式,或者說在信息運營上要重新用 SNS 的思路去打磨;另一個則要針對在工業化運營模式下一味追求效率而弱化的社區氛圍補課,這既包括重構買家與賣家的聯繫,也包括優化買家與買家之間分享的氛圍。同時,淘寶也在重新思考 “小二”在整個社交關係中的位置。以前“小二”作為規則制定者和執行者,夾在賣家和買家之間,各種出力不討好。

現在,基於SNS 共建共享的核心思路,淘寶開始嘗試“還權賦能”的可能性。

“我們發現當我們往後退的時候,我們才能用互聯網方式真正解決問題。

去年我們嘗試做了一些事,比方說把賣家的一些權力還給他,還有買家、賣家的關係維護,我們能不能給他們更多自由。 ”張宇告訴財新記者,淘寶“小二”們曾經這樣反問自己——生態圈裡面有沒有上帝,有沒有人來決定誰生誰死?雖然目前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但淘寶的“小二”們至少想清楚了一個問題——“我們不是這個上帝” 。

未來, “小二”的使命就是讓各個角色都能在 SNS 化的淘寶平台上“安居樂業” 。其具體角色則從手握巨大資源的裁判變成數據運營者,資源的流向將完全憑借基礎規則以及數據分析。讓淘寶進入 “無為而治” ,順便摧毀導致“小二”腐敗的形成機制。

集團運營 SNS化

實現淘寶的 SNS 化,並非阿里巴巴的終極夢想。2013年春天,杭州阿里巴巴周邊所有能開會、吃飯的地方生意爆棚。

從運營計劃會、預算會、共創會、匯報 會到一年一度的人才盤點……阿里巴巴人把會從辦公室開到餐館,熱情高漲。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景象,是因為今年初阿里巴巴宣佈的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半年前剛組建的七大事業群被改編為25個事業部,業務發展由各事業部總裁(總經理)負責。在官方發佈的新聞通稿中,阿里巴巴說, “這是公司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架構重組” 。

公司原有決策和執行體系被升級為 “戰略決策委員會”和 “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的雙層格局。集團決策委員會成員包括多位阿里集團副總裁以上的高管成員,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成員包括姜鵬、張勇、張宇、吳泳銘、張建鋒、陸兆禧、王堅、葉朋、吳敏芝等九人。

阿里巴巴員工對新一輪重組的反應相當淡定。他們給這九位來自一線業務單元的高管起了 “分管副市長” 的綽號,因為他們每人都分管幾個事業部,就像一個副市長管好幾個“局” 。

“擁抱變化”是馬雲在內部長期宣講的企業文化之一,也是阿里巴巴最異于其他企業的一種成長狀態。員工必須習慣。2010年以來,阿里巴巴如 “造山運動”一般的架構重組已曆數輪。從2010年完成淘寶“一拆三” (劃分為淘寶網、淘寶商城以及聚劃算三大業務公司) ,到2012初提出 “One Company” ,再到2012年7月以 “七劍下天山”命名的七大事業群的組建,然後是半年後的25個事業部……不能擁抱變化,就無法在阿里巴巴的土壤中存活。

新架構更強調 “扁平化” ,希望通過更充分的授權,激發各事業部自身的創新能力。架構調整再度觸發了中層管理人員的內部大輪崗。對於25個部的建制細節,阿里巴巴最高管理層從2012年10月開始,花了三個月才討論完成。其中包括垂直類業務,也包括支付、物流、雲計算等基礎共享業務平台。

一個更令人吃驚的變化,是集團改變了沿用了十幾年的主要看交易流水額的考核方式。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管邵曉峰對財新記者介紹說,2013年集團對各事業部只考核三條聽起來很務虛的指標:創新、協同、案例。 “我不考核具體數字,你要告訴我具體的事——今年哪些是你在負責領域里所做的創新,哪些與協同有關的事,甚至有些做的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別的部。此外,哪些事也許並沒在今年發揮作用直接引發數字上的變化,但是它對未來發展打下了很好的

基礎……”

各種垂直業務之間跟底層平台的磨合一直令阿里巴巴感到困擾,因為垂直業務需要快速反應,而平台業務追求平台完整性和穩定性。同時,與上一輪拆分所形成的“七大事業群”的架構相比,25個部之間的關係結點更加錯綜複雜。因此,新一輪架構調整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公司內部沒人能說清下一步該怎麼做,連馬雲也說不清——你到底做什麼,我到底做什麼,大家一起能做什麼,怎麼避免衝突、避免資源浪費等。

這時候的阿里巴巴,看起來幾乎處於 “失控”邊緣。但集團總參謀長曾鳴對財新記者表示,公司最高管理層對這 種短暫失控有相當高的容忍度,因為他們在決定對外扔出25個部的那一刻內心就很清楚,這麼大規模的扁平化架構,再用傳統方法是管不了的。公司高層祭出此招的用意,恰恰是要用這種“管不了”的局面,倒逼業務團隊自己嘗試新的運營思路。

“我去年年底在內部也反複跟大家講,先別去想部本身,最難的是找部後面共同的東西,那個東西我們現在可能說不清楚,但把那個共同的東西、協同機制梳理清楚,比讓所謂每個部用傳統方法跑起來要重要得多。 ”曾鳴說。為了找到答案,各事業部隨即展開了各種維度的內部討論以及事業部之間的自發溝通。與此同時,以“阿里味”命名的公司內部 BBS 論壇系統也在過去幾個月變得空前活躍。

實時互動、充分溝通以及透明數據分享……這是一種 SNS化的互動方式。

“過去兩個月我們最開心的一次,是集團內部的運營匯報會,來自淘寶共享平台的三個‘80後’講他們未來的想法,中間大家自發鼓掌了好幾次。 ”曾鳴告訴財新記者,這一輪看似信息過度爆炸的內部大討論在持續數月後,終於帶來驚喜。三個 “80後”對著馬雲侃侃而談,稱未來淘寶共享平台應該變成一個內部開源系統——理論上,通過共建共享,所有垂直業務部門的個性化需求都可以更好滿足。這會從根本上解決部跟平台、垂直業務跟平台之間理不清的衝突——不管什麼是你做,什麼是我做,最後是我們一起來做。

“我們要讓整個系統轉起來,讓它越來越變成一個 ‘自組織’——有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協同方式,就像太陽在銀河系,太陽又有自己的衛星體系。 ”當然,這一切目前只建立在理論層面。

縱橫交錯于阿里內部的系統複雜得多,加之各種歷史問題,怎麼把這套新的運作方式建立起來,連一向熱衷推演的曾鳴也不得不承認,的確很難。所有理念最終要有產品來承載。目前,負責阿里巴巴內部整個信息溝通系統搭建的,正是阿里巴巴集團下一任CEO陸兆禧。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要用一種SNS 化的互動方式跟同事交流互動,讓信息最充分地透明跟分享,這個產品該怎麼做就比較明確了。 ”曾鳴透露,一套由阿里自我摸索的互聯網化的內部辦公系統已初顯雛形,爭取今年年底跑起來,這會從根本上提升集團運營效率。

而未來,這套系統還將逐步與外部的客戶服務體系打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86

頻次和密度:SNS戰爭的秘密(轉載) 瘋投哥

來源: http://xueqiu.com/1456239271/36397321

文:藍湖資本,胡博予

先不說話,看圖:


這是我隨手整理的幾個社交網絡的“DAU比MAU”(日活躍用戶除以月活躍用戶),日期不一樣,不過都盡量找了最新的數據,大家湊合著看。這個數字越接近1,說明用戶使用該應用越頻繁。仔細看看這些應用的屬性,可以簡單歸納幾個特點:

1、需求本身的頻次越高,使用頻次越高。這個不解釋了。

2、移動設備用戶越多,使用頻次越高。這個也不解釋了。

3、熟人關系鏈越多,使用頻次越高。解釋一下:Instagram有一半的社交關系是真實好友。據說Momo的用戶其實有相當多的好友關系是手機通訊錄好友,而且每天所有消息中,80%的消息是雙向關註的好友發的(你小看它了吧?)。

以上的總結基本是廢話,因為大家基本已經知道了,這里我想討論的其實是背後隱藏的戰爭規律。

好了,我開始拋磚引玉。

戰爭規律一:社交關系圖相似,需求類型不互斥 ==> 高頻打低頻

我在知乎上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facebook社交網站會受到諸如微信等新的社交工具的影響嗎?”。

我的基本觀點是:如果WhatsApp做一個類似微信朋友圈的東西,對Facebook會有巨大的威脅。邏輯如下:
“發朋友圈”的核心體驗是“發了以後立即有好友贊或回複”。WhatsApp的“永久在線+高頻使用”屬性,讓它對Facebook有戰略優勢,如果做了類似朋友圈的東西,用戶發了內容可以比Facebook更快地獲得更多好友的反饋。
“看朋友圈”的核心體驗是“有很多好友發的新鮮、真實而有趣的內容”。基於第1條,WhatsApp的朋友圈的會有更多的好友發內容,而且更加新鮮,而且因為樓主在線概率更高,留言以後更容易和“樓主”形成互動。
朋友圈的這兩個核心體驗都對用戶密度和使用頻次高度依賴,第1條和第2條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不久以後,Facebook就以190億美金的可怕的價格收購了WhatsApp。其實WhatsApp在美國的滲透率還不是特別高(而且一直沒有上線朋友圈的功能,這點我真想不通),否則很可能挺著不賣,和FB好好幹一仗。

這第一條規律可以總結為“高頻需求能夠帶來用戶密度拉動低頻需求”。

戰爭規律二:社交關系圖相似,頻次相仿 ==> 原創為王

80後們應該都還記得2008年上演的SNS大戰。先是程炳皓的開心網利用熟人社交小遊戲(以及MSN通訊錄)像火箭一樣成了都市白領的“上班開機必刷”的網站。與此同時,陳一舟的千橡集團收購了校內網(後改名人人網),在校園市場送雞腿,在白領市場用假開心網阻擊真開心網的擴張,而且一下子融了4億多美金。

面對激烈的競爭,開心網繼續開發好玩的社交遊戲,並且開發了神奇的“轉帖”功能,一時間來勢洶洶,占領了用戶大量的時間。人人網一開始扛著還是堅持以UGC為主,後來還是決定跟進。“轉帖”和各種社交遊戲的消息漸漸占據了用戶的主feed(用戶信息流)。雖然看上去用戶使用時長和PV數在增加,但是慢慢地用戶行為發生了變化:發照片發狀態也開始沒人贊也沒人留言了,因為好友們的feed里面的轉帖和社交遊戲的消息淹沒了用戶原創的內容。

這時一個神奇的網站“新浪微博”伴隨著智能手機出現了。自己關註的名人以及好友發布的新鮮信息流和即時的社交交互體驗,迅速PK掉開心網和人人網的充滿了轉帖的信息流。一時間微博紅透了半邊天,去餐館吃飯都要打開微博“互粉”一下,吃到美食買了漂亮衣服也都先到新浪微博上給朋友們匯報一下。當時新浪微博氣勢之洶湧,騰訊砸重金加無限流量支持“騰訊微博”,還是扛不過它。

後來,隨著微博feed被公眾賬號和段子手(甚至機器人)占領,活躍度大幅下降。有人也許要說,微博活躍度下降是因為微信朋友圈的替代效應,我也同意,不過我想說兩點。1)微博的社交圖譜和微信不一樣,其實有獨特存在價值,其實不應該這麽快被替代(Twitter比它活的好多了),是它自己的feed衰老過快才讓競爭對手有可乘之機;2)微信朋友圈里也在feed里引入了大量公眾賬號和轉帖,其實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仗著自己有能“無限補血”的高頻的通信功能),也許時過境遷,它也要自食其果的。在美國的青少年中,Instagram的使用率已經比Facebook要高了,原因之一就是嫌Facebook的feed里面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

這第二條規律可以總結為:基於用戶原創內容的交互的需求更“基礎”、更“普遍”、更不可替代,而轉帖和社交遊戲實際上稀釋了基於用戶原創內容的交互,降低了真實的社交行為的密度,讓競爭對手有可乘之機。

戰爭規律三:社交關系圖類似的UGC社區 ==> 內容生產成本越低越好

觀察社交網絡的變遷,還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內容生產成本越低的網站用戶越多,使用越頻繁。舉兩個例子:

1) 圖片社交。美國以前有個流行的圖片社交網站叫Flickr,可流量一直在降。Flickr里面聚集了許多攝影高手用高級攝影器材拍的好照片,可是Instagram讓普通人用手機就能拍出還不錯的照片出來,不但能洋洋自得,還有好友來點個贊,如果按DAU或者使用時長,Instagram比Flickr高一個數量級。Instagram其實做了大量工作來降低內容生產成本: a) 用方框(容易取景);b) 提供一些濾鏡讓照片看上去有逼格;c) 用手機就可以拍,隨時可以拍。還有個更奇葩的公司Pinterest,連拍照片都省了,用戶直接從別的網站扒圖片過來“釘”到自己的墻上,就“生產”了內容,還真有人願意看,不過它是不是個真的SNS其實值得商榷,這里就不展開聊了。

2) 博客和微博(Twitter)。微博出來以後,寫博客的人大幅下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寫博客門檻太高了,能寫高質量博客的人其實不多,而且要隔很久才寫一篇,所以基本上只能逛逛網絡紅人的博客(名人都未必寫得好博客)。微博出來以後,不但名人們都能寫微博,而且自己認識的朋友也能寫出讓自己感興趣的微博。

這第三條規律可以總結為:通過降低內容生產成本可以提高用戶關系密度,進而促進內容生產和用戶活躍。

總結:頻次和密度

其實這些規律背後都是“密度”。補充定義一下“密度”的概念:使用頻次,其實是時間維度上的密度,而用戶滲透率,代表了用戶關系維度上的密度。SNS的核心體驗是用戶之間的交互,而高密度的用戶關系和使用頻次能夠帶來更好的社交交互體驗。

最後,按慣例給創業者提幾個建議:

1)社交類的創業者,請關註你們自己的DAU/MAU,不斷思考需求夠不夠剛性,有沒有保護用戶原創內容的積極性,高質量內容的生產成本是不是還可以繼續降低,熟人關系比例是不是還可以繼續提高?(順便說一句,如果計劃未來利用通訊錄引入熟人關系的計劃,那麽一開始就要搞用戶的手機號,要搞手機號,搞手機號......)

2)許多工具型的應用的開發者想轉社區,建議先仔細想想你的用戶是否有真實的社交需求,然後再從社交關系和使用頻次的不同維度來計算一下自己的有效用戶密度,如果需求不強烈或者密度不夠,還是別把寶押在這上面。

終於啰啰嗦嗦寫完了,歡迎扔磚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33

爱这茶语:鼠标 水泥的新SNS营销

1 : GS(14)@2010-11-28 12:11:1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23/168850.html

    爱这茶语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SNS营销方式:如果消费者购买了爱这茶语的茶叶,可以输入两个朋友的联系方式,爱这茶语会免费给这两个人赠送一份试用装,同时提供写卡片的服务。
               
           将创业方向确定为做茶之后,聂巍在马连道泡了整整一个月。只要有时间,他就跑过去和卖茶的商家、买茶的顾客以及上游厂商聊天儿。互联网从业多年的经历似乎在此刻帮不上什么忙,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很多特殊性的市场。
  作为世界茶叶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中国的茶叶生产历史非常悠久,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个怪现象:在中国,数得上的茶叶品牌寥寥无几。聂巍发现,做中国茶已经基本上成为自己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中国茶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具有一定的资源垄断性”。正在踌躇之际,他接触到了德国花果茶。与上游的德国花果茶生产公司接洽之后,2010年6月,这家取名为“爱这茶语”的B2C网站正式上线了,并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将销售额做到了10万元。
  手握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怎样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是让聂巍苦思冥想的问题。渠道问题待解不说,营销推广更需要砸钱。投石入水,聂巍需要听到更大的回响。
  寻找合适的渠道
  互联网出身的聂巍很自然想到从电子商务入手,这是他最熟悉也是渠道铺设成本最低的方式。他与团队成员用了近3个月时间搭建网站系统,导通上下游链条,一切看似顺利,但其间的挫折和困难只有爱这茶语的团队成员自己清楚。同时,聂巍还在想如何突破电子商务的局限,将品牌影响力做得更深远。“一个做互联网的人到了传统行业,在不满足于只做电子商务的情况下,不断地在撞墙,前后左右都是墙,撞得头破血流。”
  不断地撞墙与摸索,随着产业链逐步捋顺,爱这茶语的产品线完善和成熟起来。目前,爱这茶语已经有了5个产品系列、28种产品。“在调研中,我发现,女性和年轻人不大喜欢喝中国茶,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文化太过于厚重了,她们更喜欢喝果汁、可乐等饮料。因此我们没有把爱这茶语归类为茶叶,而是饮品、快消品。”聂巍说。并且,他还清楚地知道女性消费者的首要诉求—美容养颜,于是将爱这茶语定位为最天然、最健康、最环保、最小资的女性养颜花果茶第一品牌。
  产品定位、寻找上游供应商、选择包装材料、设计和定制包装等难关一一闯过,然而最大的困难还是选择、构建销售渠道。虽然做线下渠道面临种种困难,但是聂巍对于电子商务必须和线下结合的想法非常强烈,也非常坚持。“当时资源都在线上,作为专门卖花果茶的网站,爱这茶语太垂直化了,受众群体也非常细分,因此必须做一些精准的线下终端。”
  聂巍决定先用两个季度的时间投入地做电子商务,通过这两个季度的销售数据了解基本的情况,为线下拓展做准备。“主要是分析我们的受众群体特征,根据二次购买率判断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还有消费者的地域分布等情况。从这两个季度的数据积累来看,无论是受众群体特征的数据,还是产品吸引力,都比我们预期的更为乐观。”
  与单纯地做电子商务相比,做线下渠道投入的成本会很高,聂巍认为,做线下渠道对于一个不懂行的人来说风险很大。“怎样找到最精准的终端渠道去做这个事情,又要控制风险,包括终端的销售情况,这个终端对于你的资金链会有多大的压力,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聂巍想到的第一条路首先被堵死。“我最先想到的是进精品超市,比如Ole、BHG,甚至屈臣氏、万宁、丝芙兰等,从用户特征来分析,这些终端无疑是和爱这茶语的受众群体非常匹配的。但是如果这样做,就需要非常强的资金支撑来对应销售商品的压力和回款时间等问题。一不小心,资金链就有断掉的风险。进店费等成本非常高,而且每个店都要把货放进去,可能货就全都押进去了,按3个月的账期算,那时100万美元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而相比之下在高端商场开自营店或代理加盟却好得多,爱这茶语蓝色港湾旗舰店现在已经开始营业,而且目前北京、广州、辽宁、江西等数个省市的代理商自己要求加盟也成功开店,爱这茶语借助他们的渠道进入各个地方。”聂巍说。
      聂巍认为,当线上的电子商务做到一定程度时,做线下门店对于线上网站的发展非常有益。“如果不是很大的B2C网站,用户的信任度是有限的,这时有一个实体店或者商场专柜,信任度会高很多。有线下店的话,做活动效果也会好很多。专柜开起来之后,用户购买转化率会增长30%以上;同时有助于强化品牌,有可能产生二次购买。目前,爱这茶语的销售线上和线下各占一半,近期我们放在线下的精力会更多一些,因为线上已经非常稳定,运转很正常。”
  到目前为止,虽然承受着很大的经营压力,但聂巍很乐观,因为爱这茶语的用户接受度和销售额一直都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他计划逐步在北京再开3~5家旗舰性质的自营店,选址目标集中在高端商场,比如新光天地、世贸天街、大悦城等,与SPA会所等养生休闲机构的沟通合作也在进行中。“到2011年,我们还是把主要重心放在北京,重点做一些线下的事情。”
  辩证的SNS营销策略
  随着经营盘子越来越大,问题就不断涌现。“不断开线下店,不断地投入广告做营销推广,你会发现投入的钱不断地砸进去。现在最大的压力在于资金,怎样卖得更多,怎样获得更多的资金。”聂巍说,“就营销推广方面,快消品做推广的套路相对同质化,进终端、砸广告。但这样做,对于爱这茶语来说是死路一条。百分之三四十的成功率,对于我们这样的快消品新手来说,还不如不做。因此,在制定推广策略的时候,我们确定必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做营销推广。”
  从网站上的销售数据来看,爱这茶语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女性,占到七成以上。这与其女性养颜花果茶的定位是深度契合的。但是聂巍也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最初设想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爱这茶语的销量会比较大,但是数据显示,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销量也很大;在爱这茶语的消费者中,占最大比例的并非设想中的白领女性,而是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经过分析,聂巍认为白领女性在公司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不多,相对而言,公务员工作之余的交流更多一些,这种口口相传就相当于线下的SNS营销。
  “SNS营销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叫SNS营销。开发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很高的—不管采用何种传播方式,广告、传单、活动等成本都很高,但是让你的会员去发展自己的朋友,成本就会很低。”
  爱这茶语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SNS营销方式:如果消费者购买了爱这茶语的茶叶,可以输入两个朋友的联系方式,爱这茶语会免费给这两个人赠送一份试用装,同时提供写卡片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这是很开心的事情,而对于商家来说,你会发现你的2000个用户突然变成了4000个,甚至6000个。当微博非常火的时候,我们也在想怎么利用微博进行SNS营销,后来发现在品牌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发展粉丝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开始和微博达人沟通,让他们给微博上的朋友发爱这茶语的礼物,只要转发这条微博达到一定的次数,就可以免费得到购物券或者礼物。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出了很多体验装。作为食品,爱这茶语必须让用户深度体验,营销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与时下流行的观点不同,聂巍认为SNS营销并不仅仅限于SNS网站,而是人际关系网之间的营销过程,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其实所谓的SNS传播,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目前,我们整个的营销思路都是围绕SNS走。作为商家,要做的就是给用户一个动力,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主动传播。任何一个厂商都可以做SNS营销,不一定都要砸好几亿去做,那样做没有太大的可复制性,更何况投入太大。现在很多SNS营销其实都流于表面。现在的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去扩大SNS营销的影响力,每周我们都会开会研究下一周怎么做。”
  今年,聂巍对于爱这茶语的销售额并没有过高的预期。“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额也就在20万左右。我对于明年爱这茶语的销售额预期要高一些,希望能够做到800万以上。至于品牌建设,爱这茶语如今在花果茶市场上已经可以说是第一品牌了,因此除了将影响力做上去之外,在美誉度方面也要加强。也就是说,我们要狠抓产品质量,严把质量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