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虛擬助手:O2O的終極“殺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4/151958.shtml

在蘋果發布會的前一天,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推出了應用在手機上的機器人秘書“度秘”——秘書化搜索功能,它可以幫你完成諸如訂外賣,買電影票和規劃線路等任務。與剛宣布內測的Facebook M的“AI+人工”不同,技術屬性濃重的百度選擇了“純AI”的拓展路徑。

而談及“純AI”,當然無法忽視老牌AI助手Siri,自從四年之前以iPhone4S內置應用的身份問世,Siri就在人們的調戲之中持續著不溫不火的狀態。在我看來,除了語音技術的有待完善,無論Siri如何“進化”,與“實現”——或者說“服務”層面的割裂才是Siri最大的瓶頸。從這個意義上,無論是Facebook的M還是百度的度秘,在人機關系上都稱得上是更進一步。

嗯,在這樣一個“信息”與“服務”愈加難分彼此的移動時代,以Siri為代表的單純的“信息解決工具”似乎如一個呆萌書生般百無一用——羅永浩不久前還調侃Siri最擅長的只是幫你上鬧鐘。人們總想來點實際的。於是忽如一夜春風來,無論是初創公司Magic,還是Facebook、百度等巨頭,都將觸手伸向新的領域:在線助理——或者說私人秘書、個人管家、虛擬助手……隨便你怎麽叫,這並不重要。

某種意義上,虛擬助手可謂語音助手從“信息”向“服務”蛻變最現實的路徑之一,初生即引發關註,多少是因為虛擬助手像極了《Her》里薩曼莎的最原始版本。而哪怕在最現實的層面——譬如近在眼前的O2O戰場,當大量高頻或低頻的APP拼命擠入你的手機屏幕,虛擬助手至少是另一種更高效的選擇,可以幫你省去挑選和下單時間。

所以,即便不考慮百度對於未來人工智能的長遠布局,僅從O2O角度,其加入虛擬助手戰場也再正常不過。而如果你承認,現在以紅包漫天飛舞為主導的O2O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那麽同樣處於初級階段的度秘(秘書化搜索),或許將成為百度O2O的最大“殺招”。

路徑的選擇

淺析虛擬助手的路徑實現,基本可被歸為三類:純人工;AI+人工;純AI。通常而言,由於原本擁有的巨大用戶量,巨頭公司更多偏向於純AI,而初創團隊——無論是Magic還是國內一大批“複制者”們,則更多偏向於人類客服的強勢介入,可以想象,一旦用戶量激增,或許將遭遇瓶頸。

作為先行者,有必要簡單提及兩家創業公司:Magic和Operator。Magic以短信作為與用戶溝通渠道,而Operator則由用戶發送服務需求,他們分配給到不同客服——但與Magic不同,Operator的人類客服采用眾包形式,以合作商的客服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直覺上人類客服比機器更懂人類需求,在現階段“更有人味兒”,但當用戶數激增,無論客服人員還是管理投入,資產將“重”得可怕。

下面聊聊Facebook的M服務。M基於Facebook Messenger開發,你向M發送文字(現階段只能是文字),它能幫你完成購物,送禮品,訂餐廳等標準化或個性化服務。而作為“AI+人工”的典型代表,當你向它提出需求後,系統的回答會先由Facebook雇傭的人類“培訓師”過目,決定是否還需要做更具體的工作。譬如,當你通過M預約駕照考試,人類培訓師就會給機動車管理處打電話確認信息,再將信息反饋給用戶——有趣的是,你並不知道剛剛幫助你的是機器還是你的同類。

毫無疑問,M將幫助Facebook完成線上到線下服務的閉環,甚至直接讓它成為實物和電商入口。但問題來了,要知道Facebook用戶數量已超過7億,M需要一支無比龐大的團隊。預計一段時間之後,人類培訓師的數量會達到數千名。

此外,在不少專業人士眼中,M屢遭詬病的一點是:只通過文字而非語音圖片等進行溝通。你知道,用文字表述複雜問題可並不容易。誠如一位國外評論者所言:“然而,基於文字的會話對於這類應用來說是一個重大錯誤,即使文字更有助於 Facebook 進行數據分析……無論用戶需求是什麽,用文字來描述過程中每個問題將是不切實際的。”

技術控的野心

與Magic“Uber for Everying”的產品定位不同,百度為度秘打造的定位是:專業、實用、功能強大,為用戶提供秘書化搜索服務的機器人助理。這也意味著,相較於Magic等人工服務,至少在現階段百度更偏向於提供標準化服務。

盡管路徑不同,但可以肯定,虛擬助手要實現純AI需要海量數據以及數據挖掘和算法推薦能力,無論是前端的自然語言分析還是後端輸出,都需要一定技術積累。而若將話題具體到O2O(核心技術是推薦,而推薦又以搜索為核心),百度推出度秘則很有可能是為了打造一個超級入口。

不久前,李彥宏曾公開評論如今O2O戰場的低階:“今天O2O仍是技術含量相對匱乏的一個市場,大都是‘我砸錢’‘我發紅包’,非常同質化。而事實上無論是互聯網公司的自身發展,還是互聯網公司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合作,技術才是更加長久的競爭力。”

那麽說到技術,既然是“秘書化搜索”,潛臺詞就是,它至少得像個人。事實上,度秘的關鍵性技術都和機器如何“擬人”相關,譬如實現基於上下文的對話式搜索——讓人與機器進行更多輪的交談,不必像我們都曾調戲過的Siri那般沒有邏輯,最終淪為玩物。

此外,度秘的服務提供方應該來自自營、合作,甚至開放其他非百度系的商戶加入,你可以想象,若它足夠優秀到可以嵌入更多用戶的生活流程之中,甚至產生“陪伴感”,那麽理論上百度就能通過一個入口打通各個O2O產品——甚至讓你沒有太多選擇余地。另一方面,你也知道,在“類Magic”領域,面對海量用戶需求,一些小公司也缺少實力強勁的供應商。

當然了,虛擬助手若想成為O2O的終極“殺招”,可謂前路漫漫,至少對於百度而言,未來如何解決更多長尾用戶的個性需求,也許是增進其黏性的關鍵。

人機交互的黎明

最後,我想談談人機交互。

凱文凱利大叔曾說,在未來,人類90%的決定將由機器作出。但“機器”具體指的是什麽?是你手機上一屏又一屏爭先恐後地大喊“快點打開我啊!”的APP麽?我覺得不是。我個人一直認為:APP只是機器為人類服務的階段性產物。

嗯,點亮屏幕;在各屏幕間尋找要用的APP;輸入文字(比如你想吃什麽);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或服務中選擇其一——這一切雖然談不上無法忍受,卻也堪稱低效,絕不是未來的樣子。

在我看來,信息的由分散走向聚合可謂貫穿整個信息簡史:PC時代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天然成為了信息與服務的聚合器,我相信移動時代APP的割裂終將被新的技術和博弈打破。而這件事由百度等搜索巨頭完成,也是非常符合邏輯。

從這個意義上,初生的虛擬助手確實能讓你窺探到未來的影子。而關於未來人機交互的樣態,自然不能免俗地說到《Her》——在我看來,未來的移動終端更應該像薩曼莎那樣的“統一體”,她(他)或許有可以設定的外表,幫你完成一切所需,而O2O的古老概念已然消失,因為一切都隱匿在她(他)的微笑之中。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北辰,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