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隻應數恆大(3333),該公司於七月八日宣布回購股份,股價由3.04元一直漲至該公司七月三十一日停止回購之時最高曾見5.5元,升幅80.9%。恆大的回購手法極之不高明,往往於每天的尾市不問價地搶高數十格,極之「暴力」,結果給了某些人可剩之機,尾市先沽,次日低價回補,情況足足維持了三周之久,踏入八月份之後暫時不見該公司進行回購,股價亦因此曾經低見4.21元。
第二隻則為輝山乳業(6863),該公司自七月七日開始宣布回購,而且是公司及大股東輪流出手,結果該公司的股價由1.43元起步,升至上周五曾經高見2.9元,升幅1.02倍,由於該公司似乎仍在回購中,暫時無法估計其股價「頂」在何處,只是相對之下其手法較為高明,慢慢地級級上,「吸」乾散戶多年來手上的「蟹」貨。
至於第三隻會否是藍鼎(582)呢?不妨留意了!
話說當日藍鼎的股價長期走弱,結果走上了供股之路,原以為大股東會藉著供股而補貨,誰料到供股結果出來之後大股東並沒有包銷不足額供股的股份,持股量因此降至32.39%,較之去年初完成供股之後的持股量56.87%大幅減少了43%,新股出籠當日其股價曾經由0.345元挾上0.44元,本以為可能是大股東於市場增持所致,可是隨後未見該公司有任何公布,結果股價徐徐向下,直至近期股價曾經低見0.176元才見大股東開始出手了,於上周四及周五分別以平均價0.19元及0.24元增持了1億股及3億股,持股量則由32.39%增至34.34%,大股東會否繼續於市場增持,令其持股量慢慢增加至超越50%呢?然則藍鼎的股價如再次跌至0.2元水平之時不妨加以留意了。
至於另一隻控股股東已經連續五日增持股份的則是博華太平洋(1076),自上周一開始,其控股股東以平均價0.1565元買入了10,900萬股、0.1554元買入了1,000萬股、以0.1569元買入了800萬股、以0.171元買入了1,380萬股及以0.1797元買入了1,650萬股,而其股價亦由上周一的0.155元升至周五的0.178元,下周其控股股東會否繼續增持呢?不妨又留意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公司或股東回購、增持股份的消息一般要遲數日才公布,近日的藍鼎及博華太平洋則是即日公布,港交所(388)似乎提高了公司訊息的披露效率,這一點值得一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