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看不明白就別買 王雅媛

2009-10-27  上海證券報






⊙ 王雅媛 ○編輯 陳劍立 第一百零六屆廣州秋交會的一期已經閉幕。在各行業中,機電產品成交134.5億美元,占全部產品訂單的86.4%,比上屆增加20%。其中家用電器依舊是 成交主力,涉及53億元,占比重34%。而主要成交商品中,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和上屆相比均增長了50%以上。香港上市公司有不少是做電視機的,如 TCL多媒體科技(1070.HK)、創維數碼(00751.HK),它們都是近日被熱炒的對象。而做洗衣機的,港股中則有海爾電器(1169.HK)。 那麼剩下來的便是電冰箱。香港股市中誰有做電冰箱?我想起了曾經停牌4年多,今年才複牌的海信科龍(00921.HK)。

  根據內地9月 份的數據,前15個電冰箱主要品牌合計占97.63%的市場份額。佔有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海爾、西門子和美菱,合計占總銷量的48.06%,而海爾高居 品牌榜首,佔有率為23.09%;西門子為14.55%;美菱為10.42%。而香港上市的海信系電冰箱(海信/容聲)合計占了13.17%。在排行榜頭 十位中,國產品牌占據6席,市場份額合計為59.19%;境外品牌占據4席,瓜分了27.82%的市場份額。從近幾年的趨勢去看,國產品牌逐漸在吞噬境外 公司的市場份額。

  海信科龍2009年上半年業績,盈利達1億5千萬元人民幣,每股賺0.15元。如果以上半年業績去計,現價的海信科龍 市盈率只是8倍左右,明顯低於其他內地家電股。但是奇怪便奇怪在,早前集團公告1月至9月三季的業績預告,卻預料三季只是賺介乎1億6千萬至1億8千萬元 人民幣。即使以最多的1億8千萬元人民幣來計,集團第三季都只是賺3千萬,明確少于上半年。

  2009年第三季內地的家電消費應該是非常 不錯,為何海信科龍賺得那麼少?我想只有等到集團公告第三季度報告才知道。亦因為這一點,雖然近日海信科龍的股價一直創新高,但我卻沒有買入。不過近日朋 友便提供了另一個有趣的買入原因,現在的海信科龍仍是一間負債大過資產的公司,即是負資產公司,因此很多大規模的長線基金是不可以投資的。如果日後重組及 注資完成,海信科龍便有機會不再負資產,屆時那些基金便可以出來買貨。

  所以我們應該在重組及注資前先入市,來等待長線基金把股價買高。不過我自己還是認為,看完10月27日第三季報告再決定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1

明白獎勵機制 大行報告不宜盡信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4900

(原載於東周刊15/3)

大行報告,散戶追逐,視為必勝貼士。好短炒,追逐無妨,人多跟飛,每多自我實現 -如某大行二三線股分析員,尤好在股價受制阻力時,出報告勁調升目標價,撻爆阻力。好追破頂之徒,一湧而上,股價直飛雲霄。來回幾次得手,人人視之為股海 明燈,奔走相告大名,下次出報告,信徒更多,威力更大,自我實現力更高。

 睇報告難尋股皇 

若作戰time-frame,以年來計,欲識股皇於草莽微時,看大行報告,則絕對勞而少功。「唔係嘛?大行精英,飽讀詩書,見多識廣,佢哋都會搵唔到未來股皇?」 無意看輕同行,而全因賣方分析員(sell-side analyst)的「獎勵機制」作崇。

何謂「獎勵機制」?股神拍檔芒格(Charlie T. Munger),曾撰文解釋:聯邦快遞(FedEx)的 一段往事,是了解獎勵機制的最佳案例。速遞業成功與否,簡單不過:快而準,交遞妥貼。知易行難,要員工三更半夜,將貨物搬來運去無停手,「啋你都嘥氣!」 或放慢手腳,或粗心大意,不一而足。管理層扭盡六壬,軟硬兼施,卻發現不論好言相勸,抑或惡言相向,總有某一環節中棍,好似唔遲唔安樂。

後來有一管理層靈機一觸,作出一項小改變:裝運工不以工時支薪,而是以班次計人工。政策一出,成班人脫胎換骨,真正成為聯邦「快」遞。何解?以往不論效率如何,總之搬足一個鐘,就收一個鐘錢,話之你遲飛早飛,與我何干?最好加班,呃埋OT雙工錢,更是妙不可言。但以班次計工資,最緊要快手搞掂,人工袋袋平安,又可早啲番屋企。「獎勵機制」的小小改變,將「揼波鐘」的誘因消除,快而準則有賞,自然事半功倍,變革水到渠成。

大行日耗千金,養住班賣方分析員,免費派貼士,當然不是善心爆棚,普渡股海迷途散戶,早日得成正果,而是相信「貼士 造就成交」。故仔越多,成交越多,佣金自然越多。好公司,真股皇,一買就長揸一世,有入無出,無佣金番,強烈推介,想倒自己米乎?此外,市值太低、成交稀 疏者,對己無益,少寫為妙。市值大,消息多,股價剒,公睇好有理、婆睇淡有理,有大量衍生工具的股票,最受大行歡迎。了解「獎勵機制」,你就會明白,自己 操作,緣何好在二三線股堆中尋寶-四野無人,跟進者稀,找出長期錯價股票的機會,遠高於大股。

二三線易尋寶

一旦明白「獎勵機制」,看世事,會通透很多。例如內銀股管理層,真正老闆係阿爺,借錢給地方起廉租房,利微,隨時本不歸,但唔借要捱鞭,就算萬一出事,到時應已退休,與我何干?匯豐(5)收購H.I.,宏利(945)收購John Hancock,前人風光收購,後人咬牙供股,是為前例。政治借貸,輸就write-down幾成,贏就息差一釐,內銀股估值唔低,真係有鬼。

同一道理,自己新開基金,先行舉家重注認購,遠勝萬言說詞。 

(客戶持有匯豐相關衍生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68

王育琨:摩托羅拉諾基亞衰敗因沒把員工搞明白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9&id=5820

 近日,由《卓越管理》雜誌舉辦的中國企業卓越管理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智及仁守,和而不同。著名管理專家和併購專家,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中國企業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微博)參加年會並做了主題演講。

  王育琨說道,張瑞敏曾經問過一個問題,以前摩托羅拉做手機第一,摩托羅拉了不得,垮了,諾基亞了不得了,現在又開始等待著被人收購了,怎麼著這個大企業就這麼一個俗命,一大就垮,怎麼解決?

  對於這個問題,王育琨認為:「關鍵問題是沒有把員工搞明白,沒有讓員工知道該怎麼做,還有體制上怎麼保證他怎麼做,沒有這套東西,所以張瑞敏這麼多年 來一直探索一個事情,他認為企業是個金字塔正三角的結構,是個官僚體制的結構,這個結構要推翻,改成倒三角,員工在上面跟客戶相連接,其他都是支持員工 的。把海爾集團打碎了,形成2300個自主經濟體,讓他們人單合一,讓員工激發員工的夢想,解放他的思維,然後釋放他的潛能,讓他們想像力,直接跟客戶顯 現的和潛在的需求連接,人單合一,採取這樣一種方式把我的公司做起來。」

  以下為王育琨演講實錄:

  王育琨:智及仁守,和而不同,幾年前我跟李總一起做論壇的時候,我說的話,他說企業家聽得懂,我來給你做翻譯,我今天要給李勇做一下翻譯,用我的話, 就是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空空空,把所有中國哲學都涵蓋了,所以我剛才聽李肅講非常深刻,他讓我明白為什麼西方懦弱了,因為西方6Σ的理解是用儒家這 一套方法來的,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搞得特別負面,打小報告或者公開的批判,這是西方懦弱的根本,東方在興起。

2012中國興起一片大好為什麼?因為一個老農民,一個老和尚,他把自己做人做事的這種最基本的原點給說得明明白白,如果我們中國企業,我們每個企業家, 每個企業人,真能夠把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空空空,這兩句話琢磨明白了,那麼我感覺到中國企業就好做了,這兩句話裡面,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有明顯 的邏輯,我們給中央總書記說這個話,給員工說這個話,給任何人都可以說這個話,有明顯的邏輯,做了這個有這個,同時這個話後邊我發現,還有看不見的邏輯, 隱性力量,神秘力量,這個正是我們要下大工夫挖出來的東西,沒有那麼複雜,農民沒什麼文化,但是接地氣,一個正規的書籍,另外一個載體,就是我們木匠、鐵 匠、農民、工人、藝術家,還有我們在座的企業家,你們幾個往前走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們對人生的體悟就是及其有價值,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我說這個理 念,我要結合你們自己的體悟,或者結合跟企業家的交流過程中,我感覺到這個問題。

你比如說去年年初,我跟一位企業家做了交流,我問他海底撈的創始人張總,張總別人看你的海底撈的管理,很多人學不會,那麼你自己看,海底撈有沒有短板,他 想了一會兒說,我不是擔心我們公司哪個板短,哪個長,我是擔心我這個公司有沒有點,怎麼理解?張總,這個點是什麼呢?你們說是什麼呢?黨總說了,這個點就 是我的員工心不在工作上,他不知道為什麼活,我說不對,我去海底撈一看每個員工都服務勁頭特別高,王老師,你不是專家,我是專家,我一進去二百多個人,最 多二個人到位了,你員工心不在工作了,在座的企業家有沒有這個問題。他說有這個問題,並且員工不知道為什麼活,他個人的生命價值,跟工作的價值沒有結合在 一起,是兩張皮,你們認為這個說法怎麼樣,認同不認同,認同怎麼沒有掌聲,但是我們這個說法給另外一個企業家發過去,這個企業家是好利來的羅紅,他說,我 們能不能一起坐坐,我說我給你發短信,就是想跟你一起坐坐,我一看羅紅一臉的官司,他說這個有問題,並不是反映了中國企業家對一個問題認識的實質。

他給我這麼說,他說王老師,這個相當於輸液瓶跟身體的關係,如果輸液瓶他要跟身體保持一定的高度,如果低呢?你們說會怎麼樣?輸液瓶倒流,會死人。放到輸 液上你們都懂,但是放到做企業上,你們認為可有可無,如果這個輸液瓶比身體低人要死,當企業家,當老闆,你不是員工的資源,員工在那想事幹事,你在那整天 玩賭博、高爾夫呢,你的層次比他低,這個不只是物質上的授權,還包括思維上、意識上的資源。羅紅說,我始終認為,做企業家,現在好多中國企業家不想企業的 事了,開始做愚公了,這樣企業沒有出路的,企業家你就要像太陽那樣,燃燒自己,形成太陽系,那麼你企業家,你如果不是燃燒自己,老是想著自己的齷齪事,你 想讓員工想著工作可能嗎?第三個企業家是去年年底12月21號,張瑞敏邀請我去青島,跟他做一次交流,張瑞敏說了一套理論,說王老師,你的理論我一直在關 注,他說,他第一個話題就是,以前摩托羅拉做手機第一,摩托羅拉了不得,垮了,諾基亞了不得了,現在又開始等待著被人收購了,怎麼著這個大企業就這麼一個 俗命,一大就垮,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其實,張瑞敏想到的話題,他說我就想,關鍵問題是沒有把員工搞明白,沒有讓員工知道該怎麼做,還有體制上怎麼保證他怎麼做,沒有這套東西,所以張瑞敏 這麼多年來一直探索一個事情,他認為企業是個金字塔正三角的結構,是個官僚體制的結構,這個結構要推翻,改成倒三角,員工在上面跟客戶相連接,其他都是支 持員工的,我把海爾集團打碎了,形成2300個自主經濟體,我讓他們人單合一,讓員工激發員工的夢想,解放他的思維,然後釋放他的潛能,讓他們想像力,直 接跟客戶顯現的和潛在的需求連接,人單合一,採取這樣一種方式把我的公司做起來,我現在正在往前走,正在探索,我曾經去過辦公室有五百平的,六百平的,他 在解決一個員工的問題,不僅要有一個意識,一種關愛,還要有一種體制,並且人單合一,這個引起了國際的關注,好多國際哈佛的商學院,還有意大利的日本商學 院都去研究他的案例,但是我給他講,這個我感覺收穫很大,我最近的研究就是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還有空空空,是在說一個做人做事的一個原點,有一個出 發點,你做企業家,員工做任何一個事總有一個出發點。

  這個要有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就是作為人和為正確,不是判斷對,是個問句,他說你這個人只有分分鐘的保證自己,你要把自己是董事長,是專家一些帽子統統 扔到太平洋裡面去,你就是作為一個人,不是說我在上一剎那,我問了這個問題,我得到了一個答案,我這一剎那就過來了,過來說不行,這一剎那我繼續再問,此 時此地,此物,此心,作為人,這個原點,我們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這句話,你琢磨琢磨,你說給你的客戶聽他明白,說給合作商聽他明白,你每天都在說,那 麼員工哪天一件事的時候,就有一個出發點,並且這個出發點空空很重要,這個原點說,我還可以再拉一個大師過來,這個大師也是當今數一數二的,喬布斯,實際 上他也是這個原點,初學者心態是件了不起的心態,喬布斯在說,我所有所有創造,所有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就是放下成功,永遠當個新手,我每一剎那都是一個 新手,所以我蘋果能夠時時刻刻分分鐘的保證自己創造出一個非常好的東西來,並且喬布斯,你們看了喬布斯傳,我是這麼解讀的,喬布斯17歲皈依佛門,18歲 上大學,19歲退學,他要從美國西方世界極端物質化的世界他要逃離,他要尋訪神靈的蹤跡,他去了看到印度教,七個月他感到非常灰心,難道我這個人今天是我 的最後一天,我會像印度教的大師,享受民眾的供養,就在悟自己的空性,那個跟一般人的生活,一點沒有關係,自古以來有多少人這樣的人,難道那是我的歸宿 嗎?不是,就在那一剎那,電燈,愛迪生發明電燈,但是他發明了電燈,就是這麼一個奇妙的發明,奇妙的存在,就改變了印度一些人的生活,就改變了地球人的生 活,那麼我喬布斯今天就要死了,我要創造出這樣的奇妙的問題,我說到這個地方,張瑞敏加了一句話,你說得很對,他在說這個話的時候,他首先改變的是他自 己,他就是放下成功,分分鐘都是新手,永遠是個新手,敬天愛人,

  還有一個縱坐標就是客戶出發,一整套的策略安排,這個做得最好的是蘋果,我發現了這個問題,一定會觸動你,我要專注,那麼我要把這個想法,植入到你的心裡面去,他是打造一個非常大的場地來營銷,這是他的縱軸做得最好的。

  橫軸做得最好的稻盛和夫,他是從員工出發的,那麼稻盛和夫說,我的公司為了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豐收,根本不是為了利潤,不是為了技術,他說一個企 業什麼東西是重要的呢?難道是資本嗎?難道是技術嗎?難道是體制嗎?都不是。稻盛和夫說是人,我的員工有沒有明白,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把他淺顯跟深 藏的潛能都能夠釋放出來,這是最終的,所以稻盛和夫橫軸做的最好,他的縱軸做得也不弱,稻盛和夫請什麼呢?他用他的稻盛哲學,是他一個一個衝破了不可能的 事,垂直攀登的故事,講一個故事,用這種東西來傳播它的品牌,結果地球人,中國人,我們全買他的產品。

  我們去日本,我們就做日航,因為稻盛和夫接管日航,中國人是這種心理,歐美人也是這種心理,以他的稻盛哲學為載體,行成一個場域,教育地球人,我說從 邏輯上來講,縱軸喬布斯,橫軸稻盛和夫,說到海爾,這個人單合一太奇妙了,這是縱軸,從客戶出發,這是橫軸從員工出發,當從客戶出發,中間有一條線,這個 線你可以叫員工效能曲線,可以叫人單合一,叫任何東西都行,就是客戶跟員工分分鐘有個交集,那個連接,就是它的創造的本原,原原本本的一個本原,你這個本 原,我當時就說了不得,這個那麼我今天看,我在海爾,我感覺到海爾,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張首席開始就說,這些大企業都在倒,我們能不能做一個與時 俱進的企業,什麼叫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就是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有沒有一種做企業的方式,能夠適應這種互聯網時代,他說確實是互聯網時代輝煌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打破了以前所有的教條,以前都在學,從量變到質變,我會創造出來,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我給你們創造,互聯網說這個等式錯了,什麼是 創造,創造就是我這一剎那,給喬布斯連上了,跟奧巴馬聯繫上了,這個點出來了,創新就出來了。

在實體企業中,同樣一個東西,連接就是創造,連接就是互聯網時代一個最核心的名詞,連接就是你的場域,連接就是縱橫坐標,我是做企業的,我感覺到有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空空空,你分分鐘從零出發,進入一種創造的一種狀態,你要教會你的員工,你要讓他明白,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的一 個淺顯的邏輯,你還要教他明白,你的員工都是人精,80後、90後,全部都是人精,每個人都明白,你要做的不是給他派出一大批的間諜,他的能量總是在這個 層面,也是在這個層面上震動,一定要把他調到高一點的能量,這個能量就是有愛心,然後平和,願意跟人去連接,有這種融通、共融力,所以稻盛和夫講,蘋果也 好,還有我們的海爾,我認為他們這個坐標,做的都是非常出彩。

在中國還有一家公司,做得非常好,華為,他這個縱軸不用說了,他一整套市場的安排,他都能把運營商的工作現場當成了他的實驗室,研發的現場,能夠給運營商 提出一個總體的解決方案,他的橫軸做得比稻盛和夫還要好。你們知道嗎?華為的橫軸從員工出發,任正非的股份不到1%。其他的股份歸華為員工行為,歸員工持 有,你今天要走,作為老總李勇你今天要走,李勇德尊望重,在華為奮鬥十年了,李總能拿走6000萬,你一走就不能再持有華為的股份,他的分工只能分給華為 的這批人持有,你走把現金兌給你,你的股份該轉給新的員工,從員工出發,最大限度的激發,我對橫軸的界定是,你要尊重他,你要信任他,你要解放人,你要成 就人,華為在這個維度上做的,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但是我感覺到做得真好,還有我們好多小公司,我是在說,真正的東方的興起,西方的衰弱,就在這個點上, 我們一定要把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空空空,這個涉及到一個做人做事原點的東西,真正把他搞明白,你要搞懂,他的淺顯的邏輯,你要做好事怎麼樣,還要神 秘的責任,你想,你就跟這個群體,不只是你的公司團隊,還有跟你的協作商還有社會就連接上了,所以李總提出的很好,我給出的課題就是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 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2

學投資﹐明白投資 一隻牛的投資日記

http://feigan.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22.html

於順境中想要做什麼﹐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來就容易得多。但是情況若相反﹐則困難重重。

一般人迷於順勢﹐為什麼會股票的價格會變動﹐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價值從何來]的道理﹐每天追著潮流﹐但是往往落在潮流之後﹐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要分毫不差的順勢而達到目標﹐更是難上加難。順勢者眾﹐成功者少。順勢者眾﹐是因為人性使然。

外在環境有阻礙時﹐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使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突破。

學投資﹐明白投資﹐就是要打破環境的困難﹐追求[價值從何處來﹐價格往何處去]的道理。

不明白價值之前﹐看到牛/熊市﹐很容易陷於雜亂和妄想。

方向與立場一定要正確﹐這是開啟投資智慧門之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6

賭錢先明白機會率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05.html
原來很多人過大海, 連最基本的機會率都不了解, 聽了解釋後還是不明白, 難怪賭場永遠都很旺場, 很多人更會拿一生積蓄奉獻給它。

早前, 止凡跟朋友談起到新加坡金沙賭場賭了兩手的經歷, 很幸運地買中高賠率的注, 贏了千多元之後立即走人。朋友就說她的個人經驗, 話當年澳門金沙還未安裝怪裝置之前, 一直都在輸錢, 之後安裝了, 客人就不可能再贏錢了, 她相信現在的新加坡金沙應該還未有安裝好出古惑的怪裝置,所以會比較容易買中。她認為我應該繼續買, 贏多一點才走人。

這番話令我聽得一頭霧水, 我就反問什麼怪裝置, 她說是機關之類, 安裝了之後, 賭場要開什麼就開什麼。我就不知道有否這類裝置, 不過我認為賭場在機會率上根本就一定贏, 不需要靠這些裝置。我買中的是擲骰子的3,4,6點, 1賠30, 我問她知否出現3,4,6有多少個可能, 3粒骰總共又有多少個可能, 她開始跟不上我的說話。

3,4,6有6個可能, 3粒骰有216個可能, 即3,4,6這個組合平均每36次先會出現一次, 但買中只是1賠30, 在賠率上不可能贏賭場, 即不停買3,4,6的話, 平均會輸35次才贏一次30賠的, 贏也不夠輸了的本金。

她不明白, 我再簡單一點問她知不知道圍骰賠多少, 她說應該很多, 但不記得了。我說應該1賠180或200, 她立即說一定不只這個數字, 我就再解釋一次圍骰每216次才出現一次, 賠率不可能高於216, 賭場的賠率一定要贏定你的。

當然她到尾都不明白, 繼續說她的經驗, 什麼組合比較容易中, 什麼比較難買中, 什麼買中了很和味之類。我就提議她日後有任何賠率不明白的話可以問我, 我會教她如何計算, 讓她可以多點明白賭場如何必贏。

原來很多人真的以為可以靠運氣同經驗去贏賭場錢的, 我認為賭錢前, 如果連基本的機會率都不明白的話, 最好還是收心養性好好剩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2

有些問題越來越不明白了。 天問

http://xueqiu.com/9893775231/22197924
1.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裡有一個前題,即普通投資者與公司實際控制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這個一致在現實中,有多少幾率存在?市場中大量公司都是被大股東或管理層所控制,普通股東並不能影響其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即使有1億淨現金,但市值不足5千萬的比比皆是。管理層既不分紅也不回購,他們可以說留著現金進一步擴大再生產(就算是真的)。你可以等它10年20年來實現價值,但最終它一定是死亡(這是所有企業的必然結果,除了在死亡之前被別人收購者以外)。這個過程中,市值也許上上下下,曾經也到過若干億,但如果你一直沒拋,在這個企業的整個生命週期,你的回報最終是零!

2.     企業的價值是企業未來淨現金流的折現。邏輯上應該是這樣的,但因未來的不確定性,實際應用中,都是假定企業是永續的,所以取企業未來5-10年的假定數據來進行分析。但企業真是永續的嗎?也許可以通過分析柯達和通用汽車的企業價值,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兩家企業曾經都是非常偉大的企業,但最終價值都歸零。如果在他們死亡之前5年,有人對他們進行估值分析,價值會是多少呢?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吧!10年之前呢?我們能在他們死亡之前10年分析說,他們的價值為零嗎?(如果有分紅,這些分紅就是他們的全部價值)。事實上,除了被收購這種中途一次性體現一種價值外,其它所有企業,不管是優秀還是平庸,最終結局都是柯達或通用汽車同樣的結局。

3.      死亡了的企業,在它們死亡之前,也許一直都有巨大的社會價值,但這不是股東價值,更不是對小股東的價值。對小股東的真正回報,是分紅。因此,我們可以說,股票的價值是其分紅的現金流折現價值嗎?對於沒有被收購的公司,它們的價值不就是如此嗎?如果真這麼考慮,現在幾乎所有股價都在天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28

股民高聲唱: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得快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9qs7.html

- 在廣州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昨天,香港《信報》的專欄作家畢老林發表了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我要跟大家分享。我讀這篇文章時,耳邊迴旋著崔健的歌聲:"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得快。喔..."

文中,畢老林講了這幾年世界資本市場的一個反常現象,債券投資者把息率拋到了一邊,只管追逐債券價格的升值,而股民卻把股價拋到了一邊,只管追逐現金分紅。結果呢?在歐美和香港, 現在股票的分紅息率已經跟銀行存款的利率和國債回報率相若, 甚至略高。

過去三四十年,投資者買入債券,都是為了固定收益(fixedincome)和由此產生的投資回報(yield),很少有人持有債券是為了博取資本升值(capitalappreciation)。過去,如果某人跟你說,他在息率1.5%的水平上買入了美國十年期國債,你也許會說:你瘋了嗎?

即使今天,購買回報率只有1.5%的十年期美國國債,也顯得很愚蠢。可是,有誰會料到,一年前購買30年期美國國債的人竟然在12個月內賺了22%的回報率!雖然一年前這種長期國債的息率只有3.7%,但是12個月後,這些"傻瓜"投資者竟然大賺其錢,利息加債券增值高達22%,當然絕大部分回報率來自債券價格的上升。

短炒國債賺價格上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投資者對這種轉變未必能一下子適應過來。所以,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同樣,全球股票投資者也在改變長期以來重價不重息的習慣,結果高息股受到愈來愈多的追捧。

 

張化橋評論:

1977年5月,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了一篇超長的文章,指出,股票也是債券,只是比債券更危險,更波動,更不確定。看來他真有點道理。


讀完《信報》的文章,我很害怕。我想,國內股民可千萬不能染上外國股民目前的小資毛病。如果我的同胞們都像歐美和香港的股民們一樣,要求股票的分紅息率略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和國債回報率,那不亂套了嗎?我簡直不敢往下想!如果A股的息率要達到3-4%,那就意味著很多公司會因為現金分紅(失血過多)而導致資金鏈斷裂。或者它們可以維持現有的,超低的分紅水平,但眼睜睜地看著股價再跌一半。那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股市還有什麼特色呢?

我們堅決不能崇洋媚外!打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78

花一分鐘先去清楚明白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353
人大都是糊塗一陣子,明白一陣子,沒有誰能一輩子明白,也沒有誰會一輩子糊塗,當然精神病患者另當別論。
聰明人無非明白的時候多,糊塗的時候少罷了,即便稱讚一個人絕頂聰明,也難免會有「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時候,更不待說一般人。

那麼,人在何時明白,何時糊塗,皆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譬如貪婪之人,見錢財就會犯糊塗,膽大妄為,伸出手去,不計後果;好色之徒,一遇美女嬌娃,就難以自製,慾火中燒,明知道人家是美人計,是圈套,也硬往裡鑽。

人在倒霉時最明白

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親如兄弟。而一旦到了秦瓊賣馬,關羽走麥城的時候,就會有人坐視不管,看你笑話,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於是這就明白了誰是患難朋友,誰是無恥小人,誰是忠言逆耳,誰是巧言令色;明白了以後朋友該怎樣交,道路該怎樣走,錢財該怎樣花。

人在大病後最明白

大病一場後,人才會明白只有身體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身體是1,其他都是O,沒有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所以,平時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場大病就都看輕、看透、看開了。

一個人如果實在是被那些名韁利鎖困擾得執迷不悟,誰說也不聽,那就不妨讓他到醫院重症室去躺幾天,身上插滿管子,他就什麼都想明白了。出了院他可能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人在臨終時最明白

即將被迫飲下毒酒的李煜想明白了,「不幸生在帝王家」;不久於人世的陸放翁想通了,「死去方知萬事空」;彌留之際的范成大明白了,「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一日被連降十九級的年羹堯想明白了,「人生貴適宜」;白綾繫脖的和珅想明白了,「百年原是夢,卅載枉勞神,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站在昆明湖前的王國維也想明白了,「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人在下台後最明白

人一下台,立刻樹倒猢猻散,以前家裡門庭若市,熙熙攘攘,現在變得門可羅雀,車馬稀少;以前鞍前馬後的部下嘍囉,再見面立刻變得陌同路人,滿面桃花變成冷若冰霜。

這才明白,敢情以前人家對我畢恭畢敬,原來對的是我頭頂的那個官帽;人家對我吹吹拍拍,原來對的是我手中的權勢。

做官是一陣子,做人才是一輩子,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時頤指氣使,牛皮哄哄,實在可笑。

人在退休後最明白

回想以前在位時,同事之間為名利地位,為雞蟲得失,為評職稱、陞官銜,爭得不亦樂乎,臉紅脖子粗,甚至爾虞我詐,以鄰為壑,實在沒意思。

退休後才想明白,那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論級別高低,官職大小,退休時都趕齊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人在入獄後最明白

明白什麼呢?明白法律真不是嚇人的,誰犯了法都難逃法網;明白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監獄牢飯不要錢卻不好吃;明白「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7

SENSE隨筆130910你不是我,你怎會明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10/sense%E9%9A%A8%E7%AD%86130910%E4%BD%A0%E4%B8%8D%E6%98%AF%E6%88%91%EF%BC%8C%E4%BD%A0%E6%80%8E%E6%9C%83%E6%98%8E%E7%99%BD%EF%BC%9F/

SENSE隨筆130910
你不是我,你怎會明白?:《哲學探索》下篇
執筆人:蟬

〈楔子〉
飽歷情海滄桑的SoChun終於遇上心目中的女神,深深愛上她而不能自抑,遂向她表白…..
女神卻加婉拒,並謂之曰:「你真係好好,但我同你之間好似欠缺一種 feel,對唔住。」 SoChun不明所以,便追問道:「女神啊!妳可否告訴我所欠缺者何feel呢?」 女神答道:「唉,我唔知點同你講,反正欠缺了一種感覺,你唔係我,你唔會明架啦。**」

〈隱私語言〉
Def. 隱私語言 private language是指一種描繪或表達個人心理狀態和活動,而且只有使用者才能了解的語言。*** 它有兩種特性:
1.任何人不能用「日常語言」去解讀這種符號,因為它不能轉譯成日常語言的概念;****
2.別人不能用經驗和觀察的方法來理解這些符號的意義,因為它指涉的是別人無法觀察的內在感覺。****

究竟女神是玩弄著SoChun,還是真的 “有口難言”呢? 維根斯坦認為應該是後者,他進一步派sense,認為隱私語言根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女神壓根兒沒法描述她內心的那種feel。

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將“自我”的唯心論觀點帶到哲學發展的中心。隱私語言紮根於自我觀念,認為思維的主體是「自我」,是不可觀察的。語言只是思維的外衣,所以語言的本質應該是自我思維的,是隱私的。****

在上例中,女神指出的是:心理現象是主觀的,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知道。
維氏卻辯稱主觀並不代表隱私。*** 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主觀的,但同時也是共同的***,人們可以確定個人感覺到的現象和他人的觀察是相一致的,那怕任何人均無法描述出自身的感覺。

維氏著名的例子*****:每個人都沒法描述出自身對「綠色」的感覺,因此也就沒法保証每個人對「綠色」的感覺是相同的。*** 但是基於存在著外部校正,例如 “嫩草是綠色的” ,人們可以確定個人感覺到的現象和他人的觀察是相一致的。即大家都確認甚麽顏色是「綠色」,就算骨子裡大家對「綠色」的感覺不盡相同。

〈經典案例〉
維氏以著名的「疼痛」例子去證明隱私語言是不可能存在的。

疼痛是個人感受,那是別人不可能感受得到的,人們甚至不可能確定別人是確實還是假裝感到疼痛。 既然欠缺公共語言來描述疼痛的個人感受,便有理由相信存在著一種隱私語言去表達出疼痛等隱私狀態。
維氏指出這種說法是錯誤而且無意義的。

運用疼痛這詞的前提是承認疼痛是每個正常人可感覺的。
當兩人買了同一支股票而輸同樣多的錢,日常語言會說“他們兩人感到同樣的痛苦。”這裡“同樣”的運用並不是心理科學嚴格的、精確的意義,而是日常語言的用法。 如果要嚴格地指出兩人感受的痛苦是不同而不能互相了解,情況便好像指著一張桌子說“這桌子和昨天的桌子不一樣。”這是錯誤地運用語言。

另一方面,若疼痛的 “隱私性”意味著只有主體才知道是否真的感受到疼痛,則別人無法質疑他是否真的感到疼痛。“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疼痛”這隱私性的解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不能被懷疑,亦不能被別人所知道。**** 所以,女神只是虛恍一招便將SoChun耍得頭暈眼花。

如前文所述,維氏以 “語言–遊戲” 來指出語言是一種類近性的命名遊戲:需要遵守規則的活動。 在日常語言中,遵守規則的標準是社會實踐、生活方式、或者社會成員之間的“協定”。***

而隱私語言則是一種“自己立標準,自己執行”的行為。***
舉例:女神要每天都在日記中記下自己對SoChun特殊的內心感受,每當某種感覺發生時便寫下“衰神”這隱密語言的符號。 如果她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確定每次的感覺是一樣的,否則便不能都把它叫做“衰神”。

維氏指出女神是不可能為衡量“衰神”感覺定出標準的。 當一個人的主觀感覺就是遵守規則的標準時,他永遠也不會犯錯。 這種所謂的訂立規則的標準實際上是取消了規則,取消了正確和錯誤的界線,隱私語言因此並不是一種語言。*****

奉勸SoChun還是不要妄想能得知女神芳心的秘密,乖乖地逆來順受,安於天命更為理性。

參考
1.《維根斯坦與哲學研究》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Wittgenstein and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997, Marie McGinn

2.《維特根斯坦》,趙敦華,1988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4

平安副總談互聯網金融經驗教訓:沒人真正明白互聯網金融是什麽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3/57320.html

i黑馬了解到,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顧敏近日傳出離職消息,或將離開平安加盟順豐。這位負責平安創新業務副總,是互聯網金融的親歷者。對於平安創新的經驗教訓,他總結了這樣5點。第一,是大家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圍繞一個問題,而不是圍繞一個解決方案做事情,我覺得過往我們犯的錯誤,或者是教訓,是我們認為我們找到一個解決方案,圍繞一個解決方案去嘗試把它推給客戶,這樣是絕對是不行的。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比如我不知道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麽,但是我知道有一個問題,客戶的方便性的問題,客戶的安全性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根據問題去設計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是最重要,這跟金融機構的傳統的思考方式其實是非常不一樣的,金融機構傳統的思考方式是我有這個產品設計好了,我想要給到客戶,所以這個是一個先有解決方案,也就是先有產品,後去找問題這樣的。第二,跟第一個其實是很相輔相成的,就是永遠讓客戶告訴我們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又回到客戶至上的邏輯,實際上更加重要的是在執行層面。你每天要做很多決定,當你做一個很具體的決定的時候,你的想法到底是說,我要先丟出去給客戶試一下,兩天之後再回來改,還是說我盡量改,盡量改,我假設客戶會懂這些東西,我再推出去。這里有很多執行上的東西,而且會有很多文化上的東西。如果說我假設客戶希望客戶告訴我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那麽我作為一個主管的話,就不會太在意我東西出去之後客戶不喜歡,我反而會在意為什麽這個東西推出去之後客戶不喜歡,你超過兩天都沒有把它改掉,但是如果沒有這樣徹頭徹尾的文化,你更會在乎的是,你推一個東西出去,客戶怎麽會把你罵了一塌糊塗。我們任何一家企業,他不會給你說他是以產品為中心,都會說他是以客戶為中心的,但是客戶為中心落到執行層面的話,就像我剛才說的,我要告訴我每個同事,你想好了力求完美把產品推給客戶,還是說你不要假設你能夠代表客戶,而是你要把產品推出去,並且建立一個很快速的應對機制,快速收集客戶反應,碰到問題可以調整,這樣的程序跟能力,這個我覺得是很不一樣的地方。第三個教訓就是所有的東西,其實最重要的必須要快,只要快,你錯了也沒關系,因為你錯了之後調整的快,改得快,你推一個新的產品,客戶不喜歡,你撤得快,或者客戶不喜歡這個顏色,你改得快,客戶認為這個流程不需要,你改得快,這就是所有東西的精髓。所以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你要圍繞客戶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讓客戶來告訴你做什麽事情,要從能力上,包括整個系統架構,甚至文化上都要建立一個我很快,我遇到問題馬上解決的機制,這個其實不太容易,我覺得我們花了很長時間真正認識到這些。第四,團隊跟人是絕對的,團隊跟人是推動整個事情的關鍵,如果沒有Martin(平安金融科技董事長吳世雄)他們這個團隊的話,我相信我們的萬里通可能還在某個地方摸索當中。最後,我覺得很重要的是,真的不能假設自己知道什麽是互聯網金融,到現在為止也覺得自己不明白什麽是互聯網金融,當然坦白講我個人認為,我也不認為全中國有任何一個人明白到底什麽是互聯網金融,所以可能要意識到,當自己不明白的時候,要多做一些嘗試,謙虛一點,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多看看別人在做什麽,這四五點是過去幾年,對平安,或者起碼對於我個人或者說對我們創新團隊很重要的教訓。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張睿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