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功夫熊們保健按摩不同,看中醫的O2O模式要靠賣藥掙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9/151739.shtml

看中醫的服務模式和目前已有的上門推拿產品相差不大。用戶通過看中醫的微信服務號進行一次簡單的問答進行體質檢測,然後選擇出診醫師和服務項目,預約好時間地點後,醫師即上門到家,經過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之後確定病癥,最後進行針對性的理療。目前看中醫提供的診療服務包括個人診療中的五項:推拿、火罐、針灸、刮痧、艾灸,和定制療程中的中醫減肥和亞健康調理等。

乍看之下看中醫和目前已有的上門推拿產品差別不大,但看中醫創始人羅峰強調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他們宣傳說能夠達到中醫理療效果,但他從來不敢叫中醫出診。我們不叫按摩師上門為你做中醫服務,我們叫中醫出診。人就是中醫,做的事叫出診。這是最大的區別。”

羅峰強調的“中醫”和“出診”即是橫亙在功夫熊、點到等推拿產品延伸服務的一條紅線。“中醫保健是60年代國家為了讓勞保殘障人士有口飯吃,讓社區保健能同時落地,所以從醫療、衛計委的醫療證里摳出一個牌照,叫社會保健牌照,但對他的從業人員和從業技能有嚴格的限定,就一句話不許破皮。”這個限定的影響就是,目前街邊店里或者功夫熊、點到的按摩師里大部分人只能為人做“不破皮”的推拿,而想要做針灸等更深的中醫療法就必須有國家衛計委頒發的行醫資質。

所以羅峰認為看中醫和已有的這些推拿產品並不在一個市場里競爭。功夫熊、點到等推拿產品面對的是更為大眾化的保健市場,看中醫則是更為專業、門檻更高的中醫醫療市場。出身中醫名家的羅峰在創辦看中醫伊始就收購了北京地區的聖仁濟方中醫門診,目前看中醫在北京地區接近300名具有行醫資質的中醫都掛靠在這個醫療機構下面。

“2014年北京市中醫理療市場大概才四五十億,但是保健市場七八十億。所以是誰把中醫理療的蛋糕切走了,不是西醫,是保健按摩把他們的蛋糕切走了。”相較於當前中國西醫醫療資源的緊缺狀況所產生的諸多醫患矛盾,中醫的一個困境是“醫患無關系”。“2014年註冊的北京中醫是19000人。但是衛計委能掛上名的才4000多人。所以還有15000名中醫隱沒於市。醫院養不起這些人,所以他們就賣房子,賣保險,賣安利什麽的。經常有這種中介聊著聊著說,我原來也是學中醫的。”羅峰介紹說。

看中醫要做的即是把中醫資源和有中醫理療需求的人連接起來。當醫患建立了聯系,看中醫的盈利模式就在其中產生——賣藥。根據2014年北京市藥監局發布的數據,2014年北京人吃了220億的中藥。“北京中藥市場每年遞增10%,藥價漲5%,到現在絕對過300億了。” 因為看中醫的醫師擁有處方權,可以為患者開藥、制藥再送到患者手中。這個每年300億的中藥市場也就成了看中醫真正瞄準的獵物。

當然,披著O2O的外殼,在服務上就必須有一個標準化的服務流程。中醫自有流派,患者的身體癥狀也各有不同,所以看中醫把服務標準化主要體現在診前、診後兩個部分。首先看中醫的醫師資格審核要過三關:資質審核、理論實踐考核和外形氣質。“我們會在後臺打分,顏值都算,就是穿著打扮氣質,因為這有上門業務。”羅峰說。

通過考核篩選確定了醫師的執業水平之後,看中醫在出診的服務流程上也做了一系列標準化流程:醫師都用統一的出診箱,診療前先點一炷促進患者更快進入醫療狀態的藥香。望聞問切之後由患者選擇五項服務中的一項開始做理療。最後醫生會為患者填寫病例並針對性做出醫囑或者開藥。

目前看中醫的診療服務處於最後測試階段,有50名醫生在線提供服務,日均有80的訂單量。此前看中醫獲得了“頂尖學員”孵化器的800萬天使輪融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田牧,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3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