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30525大汗西征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25/%E8%AA%AA%E5%8F%B2130525%E5%A4%A7%E6%B1%97%E8%A5%BF%E5%BE%81/

說史130525

大汗西征 —– 1219第一次蒙古西征

掌門執筆

 

資料出自《蒙古史》作者 (法) 格魯塞

A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 帖木真”

大汗約於1167年出生蒙古 孛兒只斤 氏族,父 也速該 為貴族,適逢作戰時殺死一名塔塔兒人首領 帖木真兀格,因替長子取名 帖木真。***

不久,蒙古為金及塔塔兒聯軍擊敗,父親被塔塔兒人毒殺。 母親 河額侖 為族人所棄,挈子女流落草原。

帖木真在氏族鬥争中長大,某次為鄰族突襲,棄妻逃生,九個月後戰勝該族,奪回妻子,殺參予突襲者三百人。 其妻當即誕下長子 拙赤***,故此拙赤的血統日後常遭質疑。

 

帖木真有領導才能,被推選為本族領袖,稱 成吉思汗,意指 有力,不屈,不可動搖。 當時蒙古並不強大,他的領袖地位亦未鞏固。

他的前半生全都投入族內及族間鬥争,是一位天才策略家,*** 擅長遠交近攻,能委身事大,認強作父,當然最終能夠將乾爹(王罕)及拜把兄弟(安答 扎木合)鏟除。  他對待敵人可以相當寬容,更可以十分辣手,滅塔塔兒時便將全族男子盡誅。

他用了很長時間掃平敵手,统一各部。

1206大功告成,於 斡難河 上游召開 “大會”(庫里臺),立九尾白尾纛,尊為大汗。*** 大汗整軍經武,建立制度,向外擴張。

 

B侵略西夏及金

西夏,吐番種 唐兀人所建國家(1032-1227),定都 中興府(寧夏),漢化很深。 與遼宋鼎足,三分天下。

西夏是大汗攻擊的第一個定居國家,由於尚未掌握攻城的工程技術***,他的猛烈進攻未能取得決定性戰果,只能變成掠奪性戰爭。

大汗於三征西夏,均未能攻佔首府,但仍迫使其臣服,獻駱駝。

 

1211大汗侵金,受阻長城。幸金人內亂方殷,契丹首領 耶律留哥 叛投蒙古。1213攻佔宣德府,並於長城下擊敗金將 完顏綱。 重鎮大同府守將 忽沙虎 棄守,回京弒君另立。 古北口要隘契丹部將開門迎敵,名將 哲別*** 又攻取居庸關,蒙古鐵騎遂長驅直進,圍京城。 城固難下,大汗與金人議和,收重貢退兵。

金主 完顏珣 於兵退後立即出走,渡河遷都開封府。 金軍心大亂,契丹將領紛紛投降蒙古,1214大汗回師佔領北京。 (註:契丹前此為金所滅,又與蒙古種系相近,故投降者多。)

大汗在京得契丹人 耶律楚材,立為首席謀臣。*** 時軍事會議上諸將建議盡殺河北漢人,使農田荒廢,還原為草原狀態,如此有利蒙古鐵騎進出。***** 此議為耶律楚材所諫阻,其諫詞云:「老細,你咁做會唔見好多銀。」

大汗回到蒙古,遣大將 木華黎*** 經略華北。 金人據河頑抗,竟然無比堅韌,木華黎費盡氣力轉戰各地,數年積勞而卒。忽必烈就在那時候跟隨木華黎出身。

(註:) 蒙古人遲至1233才徹底滅金,時大汗己亡故。

1218遣哲別平定東突厥斯坦,時當地穆斯林飽受壓迫,哲別解放他們,宣佈宗教自由,因而大受歡迎。 伊斯蘭世界無法想像两年後大西征時蒙古人的所作所為…..

 

西征前的小插曲:次子 察合台*** 質疑拙赤血統,二人毆鬥。 察合台揚言寧服三子 窩闊台*** 亦不服拙赤。 窩闊台為人寬宏大量,眾人皆服,拙赤自卑出身,亦不與三弟爭。

 

C第一次西征—– 聲震天下的凶殘屠殺

花刺子模 為新近崛興於阿富汗的軍事強國,信奉伊斯蘭教。 始創蘇丹 摩訶末 與大汗同時代人。

1219大汗發兵15-20萬,携四子親征花刺子模。 出征前徵兵西夏,西夏人拒之,且出言不遜,大汗隱忍不發,自誓必滅其國。

蒙古行軍神速,花軍集結不及,兵力雖多而分散各處,只能採取守勢。 又花國多用突厥佣兵,每喜臨陣逃脫,蒙古軍進程順利。

蒙古人一路對意圖抵抗的城市居民實施有系统屠殺,****又殺了若干伊斯蘭長老。 此等行為被說成宗教迫害,那是誤會,其實蒙古人不理解宗教戰爭,他們信奉薩滿巫,為原始多神教,無武力傳教想法。 他們對一切宗教都抱有迷信性質的敬仰心。

 

以下為首次西征事件簿:

(一)1220攻名城 撒馬耳罕,突厥守兵願降,大汗偽允之,出其不意地將降兵盡殺,理由是他們背叛舊主。 由於該城的教士沒有作出抵抗,大汗赦之。

(二) 圍攻 烏爾犍赤 半年,作戰艱苦。其間拙赤表現平庸,察合台斥責他,二人又争吵。 大汗命二人皆聽從窩闊台指揮,窩闊台和婉地使二人服從軍紀,確立了繼承人的形像。

1221春城破,居民除工匠外一概被屠殺,工匠被發送蒙古。 這是典型的蒙古手法。***

(三)同年四子 拖雷***破大城 馬魯,居民除四百工匠外概被戮。 拖雷據坐金交椅,在平原上監視這場屠殺。 某城曾擊退蒙古軍並射殺大汗女婿,拖雷破城,除工匠外盡殺居民,毀壞全城。屠殺由寡婦監督。

(四)圍攻 八米俺 城時察合台之子,大汗愛孫被射殺。 傳說大汗不戴頭盔親自參予攻城,城在猛攻下失陷。 大汗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牲畜盡屠,花木全摧,此城從此荒廢,永不恢復。 屠城及於牲畜花木,可謂極致。***

 

(五)巴魯安敗戰

花國亡,英勇的王子 札闌丁*** 逃入興都庫什山,重建一軍,下山挑戰,殺蒙古軍千人。 蒙古將領 失吉忽都忽 率師往攻,雙方於 巴魯安 激戰两天。

第三天清晨,失帥命騎兵在從馬之上放置毡做假人,扮作援兵己至,施行突襲。  但為札帥臨機識破,蒙古軍大敗,損失慘重,是為西征首次重大敗戰。

大汗聞悉敗戰,神情表現得堅強而自制,顧左右曰:失仔慣於常勝,從未受過劣運的考驗,此後應該比較謹慎。

 

(六)壯烈之單騎渡河

大汗親率大軍前往追剿,札帥兵寡不敢正面交鋒,引兵向印度退走。 大汗在印度河前追及之,札帥凭着個人勇氣背水死戰,一度擊退大汗自將的蒙古中軍。

札帥最終不敵,他寧死不屈,竟然披甲躍馬入河,在亂箭交射下(一說大汗感其英勇,下令止射。)渡河生還。 大汗滿心歎賞,命諸子以札帥為榜樣,但仍不放過被俘的札帥諸子。(其實札帥的殘酷度亦相當,巴魯安之戰的蒙古俘虜全被鐵釘貫耳殘殺。) 大汗又下令屠殺支援札帥的山區居民,這場屠殺歷時七日。

1222一次西征收科。 大汗留阿富汗两年才回到蒙古,其間召見 長春真人 邱處機,禮待之。

 

(七)哲別和速不台西進

戰争進程中蘇丹摩訶末往西逃走,哲別和 速不台**** 領命追擊,直至裡海。

聞知蘇丹已死於島中,二人相議更改行程,繼續西進高加索,演變成偵察性行軍。

此次行軍盡顯二人將材,以及蒙古策略性殺人的本色。 他們在異地沒有一定的行為準繩,就地給養,順應情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

他們應遜尼派之請求,滅什葉派城市 忽木,盡殺居民。

沿途諸城抵抗者屠殺,及時投降輸款者得免。

他們抵達黑海北岸欽察人***的草原,欽察人原先與周邊部族結成連盟進行抵抗。 蒙古人狡猾地分給欽察人部分戰利品,使他們遵守中立,等到擊敗周邊部族,便回師擊潰欽察人,奪回戰利品。 此乃「假途滅虢」之計。

羅斯諸侯應欽察人之邀將兵八萬自 聶伯河 前來參戰。 蒙古兵少,佯作退走,等到羅斯騎兵疲倦,師疲陣散之際,再回頭挑戰,大敗羅斯軍。時為1222年。

他們不作久留,以刼掠克里米亞 速答黑 城熱那亞人金庫為滿足,返回亞洲。

二人詳盡地記下沿途地勢民情,軍事習風,二次西征時大派用場。 事實上十四年後出征的參謀總長正是名將速不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87

說史130531傑弗遜與開國英賢(三) 費城制憲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31/%E8%AA%AA%E5%8F%B2130531%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E4%B8%89-%E8%B2%BB%E5%9F%8E%E5%88%B6%E6%86%B2/

說史130531

傑弗遜與開國英賢(三) 費城制憲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二)

允文允武的 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與「費城制憲」

「費城制憲」

獨立戰爭結束後,十三州之間在戰時一度被擱置的矛盾又重新浮現,建立一個「有實權的中央政府」以調解各州的衝突,似乎已是刻不容緩了。

在1786年9月召開的「修補聯邦政府缺陷委員會議 」Meeting of Commissioners to Remedy Defect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一般以其召開地點稱「安納波利斯會議」Annapolis Convention)上,紐約州代表 漢密爾頓 與維珍尼亞州代表 麥迪遜James Madison(後來成了美國的第四任總統)成功說服與會代表,通過建議十三州各派代表舉行會議,對既有的《邦聯條例》作出修訂,並由漢密爾頓撰寫會議結論。

1787年在位於費城的 賓夕凡尼亞州議會獨立廳Independence Hall,「制憲會議」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正式召開。 漢密爾頓對促成是次「制憲會議」居功至偉,按理本應是紐約州代表的必然之選。 然而,「恃才傲物」往往都是不世奇才的通病,漢密爾頓在紐約州議會內的人緣相當不佳。 他岳丈幾經周折,賣盡面子,方才讓漢密爾頓得以在三名代表中敬陪末席。 漢密爾頓與另外兩名代表的想法格格不入,私下的人際關係也非常惡劣。 結果,「制憲會議」開不了幾天,另外兩名代表已忍無可忍,憤然決定丟下漢密爾頓,逕自返回紐約,臨行前更特別聲明,漢密爾頓不能代表紐約州投票。

 

曾與漢密爾頓聯手,促成此次「制憲會議」的維珍尼亞代表麥迪遜,很自然成為會議的焦點人物。 在會議上,維珍尼亞州長 蘭道夫Edmund.J.Randolph提出麥迪遜早己擬定好的「大州方案」Large-State Plan*** (又稱「維珍尼亞方案」Virginia Plan或「倫道夫方案」Randolph Plan),主張成立兩院制立法機關,議席按各州人口或納稅額的比例分配,下院由公民直選,上院則由下院選舉產生。 行政機構亦由議會選出,其功能僅為確保立法機關的決議得以忠實執行。此方案亦包括建立一個擁有一定否決權的司法機構。

「維珍尼亞方案」無疑有讓大州「欺壓」小州之嫌,作為「小州」之一的新澤西州代表 柏德遜William Paterson針鋒相對,提出「小州方案」Small State Plan***(又稱「新澤西方案」New Jersey Plan或「栢德遜方案」Paterson Plan)。該方案主張按照原「邦聯條例」的原則,各州在議會內應擁有均等的議席;並認為經修訂後的《邦聯條例》和協定應為全國最高法律,建議增加行政機構的權力,讓聯邦行政部門有權通過武力手段,強迫各州服從國會通過的法律。 另外,亦建議設立最高法院,作為全國性事務(如訂立條約等)的最終上訴部門。一切都突顯各州的平等原則。 此方案當然立即遭到以維珍尼亞為代表的各大州的反對。兩派方案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

漢密爾頓雖然只是一名沒有投票權的代表,但他還有「發言權」!他覺得這兩個方案都不能建立一個真正「有為」的政府,1787年6月18日他在會上滔滔不絕地發言超過五小時,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史稱「漢密爾頓方案」Hamilton’s Plan。***

方案同樣倡議兩院制,人民院由人民直選,任期三年,元老院則由人民選出的「終身制代表」(可視為「民選貴族」)互選產生。 全國行政首長由各州指派的「選舉人」選出,如「任職期間行為良好」,當為終身職。 行政首長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有絕對否決權。 各州州長人選由國會建議,再經行政首長任命。 國會及該州州長對州議會通過的議案均有絕對否決權。

在其他與會代表看來,這根本就是把英國的體制照搬過來,只是把「國王和總督」換成「行政首長和州長」而已 (備註:「總督」和「州長」的英語同樣都是Governor),是以此方案又稱為「英國方案」British Plan。

漢密爾頓的方案甫提出,即引起會場的一陣騷動,然而很快就回歸平靜,甚至連一些像樣的討論亦不曾引發。 這個要求各州徹底放棄主權的「準君主制」模型,實在太違背「常識」了。

他的前度盟友麥迪遜,這時也清楚漢密爾頓雖然與自己一樣,想建設一個「有力的中央政府」,但漢密爾頓心中的「中央政府」,也實在是太「有力」了! 麥迪遜事後這樣憶述當時的情況:「紐約來的紳士,風度翩翩……發言委實是精彩絕倫,在響徹會場的如雷掌聲中,卻聽不到一絲的共鳴!」

 

在「大州」和「小州」的爭論中,康涅狄格州代表 謝爾曼Roger Sherman(他是唯一同時有份簽署美國建國四大文件──《大陸盟約》Continental Association、《獨立宣言》、《邦聯條例》及《美國憲法》的人。 傑弗遜曾稱讚他「一生未嘗說過一句蠢話!」Never said a foolish thing in his life !)提出了妥協的方案,史稱「康涅狄格妥協」Connecticut Compromise****(也稱「1787偉大妥協」Great Compromise of 1787或「謝爾曼妥協」Sherman’s Compromise)。

這個方案的主要精神,是以不同構成比例的上下議院,平衡大州與小州的利益。**** 下院按每州人口比例分配議席數目,上院則保持各州擁有均等的議席。而且,還以「五分之三」的方式解決了「奴隸代表權」的問題。(據說因這個「五分之三」太過邪惡,以至特拉華州代表 迪堅遜John Dickinson在會議上對此大力抨擊。 曾為該州最大奴隸主的他,更於會議後憤然解放了自己所有的奴隸。)此議案經過多番的激辯和修訂(其中包括富蘭克林幾條重要的修訂,增加了「大州」的權益),其基本原則終於獲得各州與會代表的接納,寫入後來的《憲法》之內。

 

「制憲會議」結束後,漢密爾頓與麥迪遜、傑伊John Jay等人,以古羅馬執政官普布利烏斯Publius Valerius Publicola為筆名,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系列對《憲法》的評論和解釋文章,其中三分之二的文章出自漢密爾頓手筆。 這些文章中的精彩篇章,後來被合輯成《聯邦黨人文集》***(又稱《聯邦論》)Federalist Papers,被認為是美國史上,僅次於《獨立宣言》和《憲法》,重要性排行第三的政治文獻。

 

《憲法》草案總算是協調出來了,然而,讓草案得到各州議會的接納,才是關鍵。雖然當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爾州通過《憲法》草案時,接受《憲法》的州已達九個,按照《憲法》第七條的規定,原則上《憲法》己經生效。 然而,以當時的北美政局,若沒有「南維珍,北紐約」兩個實力最強的州支持,《憲法》即使「生效」也沒有多大意義。

由於紐約州在「制憲會議」內並無投票代表,故在《憲法》於各州表決通過的階段,紐約州議會對《憲法》草案表現得並不熱衷。 雖然《憲法》所建設的「新國家」並非漢密爾頓的理想國度,但至少也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漢密爾頓儘管心高氣傲,終究知所輕重。 他降低姿態,努力游說一眾紐約的菁英賢達,加上麥迪遜在維珍尼亞通過草案後,即親赴紐約襄助,1788年7月23日,《憲法》終於在紐約州獲得通過。(僅以53%「低空掠過」!)漢密爾頓忍辱負重,捨小就大,對《憲法》得以在紐約州通過,實在功不可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29

說史130528傑弗遜與開國英賢(二) 漢密爾頓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28/%E8%AA%AA%E5%8F%B2130528%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E4%BA%8C-%E6%BC%A2%E5%AF%86%E7%88%BE%E9%A0%93/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二)

允文允武的 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從傑弗遜留下的書信、文章來看,他一生中只服膺兩個人。 一個是「富蘭克林」博士,另一個「華盛頓將軍」。 二人一文一武,套用某電影的說法,一個是「裏子」,一個是「表子」;一個隱藏深邃的睿智,一個展現無限的魅力。 在二人之中,傑弗遜似乎選擇了「博士」作為他的楷模。

在「開國英賢」之中,沒有躍馬沙場經驗的為數極少。 傑弗遜是個全面的天才,若要挑出「弱項」,大概就是他在整場獨立戰爭中並無赫赫戰功。無獨有偶,富蘭克林也沒有帶過兵。

若果說傑弗遜是富蘭克林的學生,那麼 漢密爾頓 大概就是華盛頓的「義子」了。 漢密爾頓可說是傑弗遜一生的宿敵,他們每一方面的政治見解,似乎都是如此的南轅北轍:

a漢密爾頓主張建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強調聯邦應高於各州,他成立了「聯邦黨」; 傑弗遜主張政府的權力要盡可能地限制至最小,並認為「聯邦」不能淩駕於州,他成立了「民主共和黨」。

b漢密爾頓重視工業的發展,希望把新生的美國建成一個先進的工商業大國,這種主張代表了北方工業州的利益;傑弗遜則是「重農主義者」,希望在新大陸遼闊的大地上,建立自給自足的農業國家,他的觀點得到南方農業州的支持。

c漢密爾頓認為應該建立「國家銀行」,讓政府管理財政和金融秩序;傑弗遜則認同自由市場經濟,反對國家以重關稅或補貼干預經濟,對發行「國債」亦有所保留。

d漢密爾頓是保守主義者,外交上是親英派;傑弗遜是古典自由主義者,外交上是親法派。

e漢密爾頓認為《憲法》應「寬鬆」解釋,《憲法》的「含糊」之處產生的「剩餘權力」,應歸於中央政府;傑弗遜認為《憲法》應按字面作「最狹窄」的理解,政府只能行使《憲法》明文賦予的權力。*** 為了體現作為主權者的人民的意志,傑弗遜甚至主張《憲法》作為政府與人民訂立的「契約」,應該「經常地」修改……

他們二人思想的差異,正正反映出新生美國內部兩種對立的意識形態。****

(編按: 好史識.)

 

 

1776年傑佛遜擔任維吉尼亞州代表議會Virginia House of Delegates議員。他於三年間起草了126條法案,廢除了長子繼承權、保障宗教自由、並建立了現代化的司法體系。1779至1781年間他擔任維吉尼亞州州長。在議員及州長的任期內,他還大力推動母校 “威廉與瑪麗學院”的學術改革,唯他對改革的成效並不滿意。戰爭期間,維州兩度為英軍所蹂躪,其中一次更幾乎俘虜了傑弗遜。民眾對傑弗遜主導的州政府無力抵禦外侮大為不滿,怨氣一度沸騰,直到1781華盛頓與法國盟軍將英軍與黑森傭兵合圍於維州的約克鎮Yorktown,獲得決定性勝利,民情始行平復。

也許由於不擅軍事,自1776起草了《獨立宣言》後,一直到1783獨立戰爭竟功為止,傑弗遜的光芒似乎暗淡了不少。 然而這「八年抗戰」,對於後來被稱為美國 “金融之父”的漢密爾頓來說,卻是嶄露頭角的舞台。

既然題目是《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在講傑弗遜的故事之餘,似乎也該先介紹一下漢密爾頓。他與傑弗遜「宿命之相遇」以前,究竟做過些什麼?

 

 

漢密爾頓出生於英屬西印度群島,是一個沒落貴族的私生子,十歲時,其父拋妻棄子,兩年後,漢媽媽亦因病去世。 痛失雙親的漢密爾頓在一家小店當會計學徒。工餘閱讀英語、拉丁語和希臘語書籍,對經濟和商業知識尤其有興趣。這時一件小事改變了漢密爾頓的一生。

一場特大的颶風吹襲群島,漢密爾頓將一篇有關風災的報道文章投稿到《皇家丹麥美國公報》,大獲好評。一些親友認為不應就此埋沒了他的天份,決定合資讓他去接受良好的教育。 漢密爾頓刻苦向學,加上天資聰穎,幾經周折,終於成功考入紐約(當時已是北美第一大城市)的英皇學院Kings College(即今天的哥倫比亞大學)。在學期間,他以基層人民的利益立論,發表了不少政論時評,名噪一時。

 

1774漢密爾頓作了一次公開反抗英國暴虐統治的講演。 1774到1775年間,他寫了三本「愛國主義」小冊子,抨擊英國對大陸的無理盤剝,支持大陸議會對英國採取強硬態度。 他更參加了校內的「民兵團」,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起操練,準備隨時報效「國家」。

1776獨立戰爭爆發了, 年僅弱冠的漢密爾頓毅然投筆從戎。1776年8月,他參加了長島戰役,10月又參加了白平原戰役,掩護民兵的撤退。在軍旅之中,他遇上了亦師亦父的華盛頓。

1777華盛頓擢升漢密爾頓為陸軍中校,並任命他為自己的侍從副官,得以進入大陸軍參謀部。這是漢密爾頓一生的轉捩點。參謀部菁英雲集,漢密爾頓在這裏有機結識到各州各地的紳商名流。1780他迎娶了紐約最顯赫的望族舒勒將軍的千金伊莉莎白小姐,得以躋身上流社會。

在四年的副官生涯中,漢密爾頓曾不止一次向華盛頓請求自領一軍,唯華盛頓用心良苦,始終不允,堅持讓他留在自己身邊,以便耳提面命,言傳身教。1781年4月,他再次向華盛頓要求兵權遭拒,負氣離開參謀部。同年7月,華盛頓見時機成熟,終於同意讓他自領一營步兵。10月在與英軍的終極決戰「約克鎮會戰」中,漢密爾頓如猛虎出柙,身先士卒,領兵攻陷了一個英軍要塞,終於獨當一面地獲得戰功。

與軍功相比,更重要的似乎是,允文允武的漢密爾頓在其戎馬生涯中,時刻不忘思索「國家」的未來。在難苦軍旅生涯以至戰後的協調重建過程中,漢密爾頓深深感受到邦聯政府軟弱無力的窘境。他認定「新生的國家」要富強,諸州必須建立一個堅固的同盟和一個強而有力的「大政府」。這就是漢密爾頓的「聯邦主義」。

 

1783在美國使團富蘭克林、傑伊John Jay和阿當斯John Adams的努力下,英國終於簽署了《巴黎和約》,承認美國獨立。戰爭正式結束,當此偃武修文之時,傑弗遜又重新登上歷史舞台了。1783至1784年,傑弗遜擔任國會議員。他提出了一條法案,國會根據他的提案,採納了貨幣的十進位制。如此,稍具諷刺意味地讓本來並不主張「中央財政權」的傑弗遜,意外得到了「美元之父」的名銜。

美國得以在獨立戰爭中獲勝,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法國的支持。獨立後,法國當然也是美國最大的盟友。1784傑弗遜被派出使這個最重要的盟國,次年眾望所歸地接替富蘭克林成為美國駐法大使。一直到1789法國大革命前後,他才得以返國。傑弗遜駐法五年,雖然為新生美國爭取到不少國家的承認,在外交上貢獻良多,但卻讓他再一次消失在美國大陸的歷史舞台之上,更重要的是,他錯過了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費城制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49

說史130604傑弗遜與開國英賢(四) 雙龍會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04/%E8%AA%AA%E5%8F%B2130604%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E5%9B%9B-%E9%9B%99%E9%BE%8D%E6%9C%83/

說史130604

傑弗遜與開國英賢(四) 雙龍會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三)—– 兩雄的宿命相遇

書接上回。

上回講到《憲法》草案,在麥迪遜和漢密爾頓的努力下,終於在「南維珍,北紐約」兩大重要州份得以通過,《憲法》「正式」生效了。

正當「制憲會議」在費城進行得如火如荼,漢密爾頓在獨立廳內大談他的「聯邦主義」之際,傑弗遜卻正在大西洋彼岸的巴黎,為剛剛誕生的美國爭取國際的認同。 與此同時,另一個開國元勳 阿當斯John Adams,當時也正擔任駐英大使,同樣無法參與「制憲」。 傑阿二人雖然政見不同,但亦樂見「制憲」成事,故不約而同在大洋彼岸致函到會場,為與會者打氣。 阿當斯後來成了傑弗遜另一重要對手,另一方面卻也讓同是聯邦黨的漢密爾頓吃盡苦頭。

 

1789年2月,按照剛生效的《合眾國憲法》,己經「歸園田居」的華盛頓眾望所歸,獲得全數69張的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總統,(他是美國史上唯一的「全票總統」!)阿當斯得34票,當選副總統。4月30日,華盛頓正式宣誓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

華盛頓上任後,第一要務就是組織一個得力的內閣。 這個美國史上的第一屆內閣,除副總統外,只有四名閣員。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即政府的「首席律師」,是唯一不叫做Secretary的閣員)是曾在「制憲會議」中提出「大州方案」的蘭道夫Edmund.J.Randolph;戰爭部長Secretary of War是諾克斯將軍Henry Knox。

財政部長Secretary of Treasury一職可能是當時「最重要」的職位。 因為獨立戰爭之後,國庫空空如也,戰爭更導致債台高築,對外對內信用瀕臨崩潰。 加上建國伊始,無論一切的軟硬件建設均需要「錢」。 華盛頓當然知道漢密爾頓在財政面的才幹,也知道他「報國」的熱忱。 不過,漢密爾頓實在太年青了,華盛頓怕他手段會過度激進,故屬意一個較老練的理財高手。 他心目中的首選,是在1781至1784年擔任聯邦財政總監的Superintendent of Finance的 莫里斯Robert Morris。可惜,莫里斯希望專注州務(他在1789至1795擔任賓夕凡尼亞州長),拒絕了華盛頓的邀請,反而推薦了理念與自己相近的漢密爾頓。 既然老成持重的莫里斯也「走馬薦漢密」,華盛頓於是下定決心,讓活力充沛的漢密爾頓擔當「計相」,放手一搏。

早於獨立戰爭之前,華盛頓與傑弗遜一起在維珍尼亞議會供職之時,已對傑弗遜過人識見和華美文采印象深刻。 加上傑弗遜富於外交經驗,這個掌管國璽和一切對外事務的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一職,傑弗遜實在是不二之選。 傑弗遜奉召從法國回來。1789年9月,闊別家鄉五年的傑弗遜,甫踏上北美的土地,即接獲國務卿的任命狀,唯傑弗遜以「另有要務」為由,結果到1790年2月才正式上任。

 

這一項在傑弗遜眼中,比「國務卿」的工作還要重要的「要務」,就是「權利法案」。***

早於1787年「制憲會議」期間,傑弗遜在致「制憲會議」的「打氣信」中,雖稱讚「制憲」乃「差奪造化之功」Demi-gods的盛事,唯對《憲法》中沒有訂立任何保障人權的條款,表示遺憾和質疑。 《憲法》草案送呈各州議會表決之時,這種質疑的聲音同樣不絕於耳。 支持《憲法》草案的聯邦主義者,為令草案得以通過,遂向美國人民保證,將會在第一屆國會會期時,以修正案形式在《憲法》中加入「權利法案」。 傑弗遜回國後,立即與同志們奔走呼籲,要求在《憲法》中增加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陪審制度等人權條款,以保證《獨立宣言》中強調每個人都生而擁有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之權」。

在這段期間,曾與漢密爾頓並肩作戰的麥迪遜,因理念分歧而與漢密爾頓漸行漸遠,卻與傑弗遜越走越近。 於是,與傑弗遜同樣出身於維珍尼亞的他,就成了傑弗遜最可靠和得力的伙伴。

「維珍雙雄」的努力獲得了回報。 第一屆國會召開之時,大多數議員認同應在《憲法》中加入保障人權的「權利法案」。 「權利法案」由麥迪遜負責起草,他以當年傑弗遜操刀的《維珍尼亞權利法案》為基礎,草擬了《憲法》的第一批修正案。

共有10條修正案獲得國會的認可,發送至各州進行表決通過。 這第一至第十條修正案,後世統稱為《權利法案》。*****

其中第一條尤為重要:

「國會不得制定任何法律,**** 以確立國教或禁止宗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申訴的權利。」

這一條「憲法第一修正案」後來經過聯邦法院眾多判例的補充、完善和引申,成了保障一切言論的「護身符」,任何涉及言論、新聞、出版等訴訟,必然會祭出此一法寶,讓美國的媒體得以「惡」冠全世界的同業。 它甚至被認為是「美式自由」的最高象徵。***

 

「第十修正案」也非常重要,它表明《權利法案》中列出的,僅僅是人民所擁有,最值得珍視,最重要的權利,而絕非人民所享有的全部權利。 此之所謂「剩餘權力」原則***:

「憲法並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或人民保留。」

 

在「維珍雙傑」傑弗遜與麥迪遜為《權利法案》費心奔走努力之時,1789年9月參議院通過了漢密爾頓財政部長的任命。年僅34歲的漢密爾頓,正式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

在這裏也許可以先岔開一筆,說一下政制史。

在我們較為熟知的中國歷史傳統中,早於元前三至二世紀的秦漢時期,就開始了中央集權政體,並建立了極為有效的管理及賦稅徵收管道。 故此,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財政」問題並非中央政府的首務。 在古代中國,「宰相」的職責原則上就是什麼也要管,同時又什麼也不用管。而負責財政相關工作的「治粟內史」或「少府」,只是九卿之一。

不過,在西歐的封建主義體制中,由於中央政府對各地諸侯的羈糜相當薄弱,各地領主是否上貢「足夠」的賦稅,對維持中央政府的營運非常關鍵。 而事實上,「國王陛下」的財政往往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財政就自然成為政府的首務。 在中古西歐的諸王國中,首相最重要的工作,通常就是「整靚盤數」。

在現代議會政治鼻祖的英國,長久以來,「內閣之首」的正式頭銜從來都是「首席財政大臣」The 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 「首相」Prime Minister之名,其實一直到了1905年,才正式出現在官方文書之中。 時至今日,大不列顛首相(現任者為金馬倫閣下David Cameron, The Rt Hon)仍會必然兼領「第一財政大臣」。至於被一般華文媒體「誤譯」為「財政大臣」或「財相」的那一位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現任者為歐思邦閣下George Osborne, The Rt Hon),按字面其實應譯為「庫務大臣」或「國庫監督」(Exchequer就是國庫嘛!),他同時也會必然兼領「第二財政大臣」Second Lord of the Treasury。 作為「首席財政大臣」的首相,一個人搞財政還不夠,還是加一個「第二財政大臣」輔助,可見「財政大臣」的地位是多麼重要。這可說是中古「重財」的歷史痕跡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96

說史130602拔都西征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02/%E8%AA%AA%E5%8F%B2130602%E6%8B%94%E9%83%BD%E8%A5%BF%E5%BE%81/

說史130602
拔都西征—– 蒙古第二次西征1236
掌門執筆

資料出自《蒙古史》作者 (法) 格魯塞

(八)滅西夏
1226大汗扶傷病之軀親佂西夏,1227死於軍中。 遺命秘不發喪,斬草除根,盡滅西夏人,他成功了。
大汗遺體運回蒙古,歸葬於草原,沿途將所有遇見的人殺死以防葬地洩露,又不營陵墓,任青草長於墳上,後人無從辨識其準確位置。
長子拙赤先大汗半年卒。

D大汗 窩闊台
按蒙古慣例,大汗死後由幼子拖雷攝政。 1229春拖雷於 客魯漣河 召開大會。許多人歸心於他,然而他聽信耶律楚材諫言,宣佈大汗臨終指定窩闊台繼位。 窩氏謙辭四十天才就位,儀式由察合台引導,拖雷獻酒盞,在場者一概脫帽,將腰帶解下放置肩上以表服從,行九跪之禮,奉上 合汗(即大汗)尊號。

新大汗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氏進言: “天下于馬上得之,不能於馬上冶之。”,說服他採用中國式行政等級原則。 大汗開府 哈剌和林 (和林城)。

蘇丹札闌丁復國,1230大汗命 搠兒馬罕 將兵3萬前往征討,札帥敗亡。

1232大汗與拖雷為欲徹底擊破金人,採行大規模戰略進攻,大汗自將北師,拖雷將南師,以騎兵3萬假道宋境,施行腹背夾攻,此乃成吉思汗臨終所訂策略。由於得到南宋的配合,策略被完美執行。
同年拖雷卒,死時才39歲。

1233速不台破開封,欲屠城。 耶律向大汗進言 “咁做即係倒自己米啫” 阻止之。1234金哀宗 元顏守緒 自殺,金亡。****
宋人不自量力,妄想與蒙古争奪河南地。 蒙古分兵三路攻宋,刼掠成都及襄陽而歸。

E二次西征 —– 大名傳千古,鐵騎震西歐。*****
1236大汗下令西征,以拙赤長子 拔都*** 為名義上的統帥,速不台 為參謀長及事實上的軍事總指揮。 大汗長子 貴由***,察合台長子 拜答兒 及拖雷長子 蒙哥*** 均有參與,史稱 “長子西征”。

是次西征的目標為俄羅斯,大軍沿14年前哲速二將所經路線進行,一路辣手殺掠不在話下。
蒙古軍勢如破竹,當者披靡。 1237滅欽察,進攻羅斯諸公侯國,陷莫斯科。 1238圍 弗拉基米爾***,破城,盡殺大公家族及居民。 1239拔都征服欽察草原全境,兵進烏黑蘭,各路大軍合圍 基輔***。1240破城,拔都饒恕守城勇將性命。
1241進波蘭,擊破條頓聯軍於 瓦爾施泰特。

同年大軍進匈牙利,名將 速不台 大敗匈牙利軍於 莫希之南。*****
是役為雙方主力會戰,速不台展現神妙用兵術。 他先誘敵至漷寧河對岸,使諸王自上流虛張聲勢渡河,上流水淺馬可涉渡,中又有橋。 速帥則乘敵不備,自下流水深處結筏潛渡,繞出敵後,相約夾擊匈軍。 不料速帥未渡而諸王爭功先涉河挑戰,拔都軍爭橋,為敵所乘,險遭敗績。 既渡,見敵眾,欲邀速帥急來會合。 速帥堅持策略,終獲成功。
慶功宴上,拔都怪責速帥來遲,速帥責之曰:仲好講,你班友咁樣咁樣…..拔都慚愧,承認戰功應歸速帥。 此處可見速帥之威望及拔都之平庸。

1241冬渡多瑙河,兵鋒直指西歐,從威尼斯 可以遙望蒙古鐵騎耀武揚威。 歐陸震驚,不知所措。
歲末大汗駕崩,1242大軍遂撤離,歐洲幸而免禍。***

是次西征蒙古軍隊在匈牙利和羅斯的殘暴行為堪稱恐怖。 由於其行動全然違反歐洲封建社會的戰爭習俗,***故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匈牙利只被短暫佔領,羅斯本土淪為蒙古藩屬,南羅斯草原則被長期佔領。 最大得益者為拙赤一系,建立欽察汗國,其汗居金帳,遂行统治,四方來朝,史稱「金帳汗國」。*****

諸王中以 蒙哥 表現最為突出,因其卓著戰功及領袖魅力而聲譽鵲起。

種下禍根之尾聲插曲:
拔都 與 貴由 在飲宴上爭席次,貴由自恃大汗長子,聯同察合台長孫 不里***,出言侮辱拔都是 “帶弓箭的婦人”,二人並且擅自離開軍隊返回蒙古。 拔都將他們的行為向大汗報告。 大汗聞而大怒,拒見貴由且欲以軍法治之,後為左右勸止。 大汗勒令貴由親向拔都致歉,可能是貴由言不由衷,拔都懷恨不釋,種下蒙古分裂的禍根。

大汗於此事不久後去世。 四年後召開大會,雖在速不台的敦促下,欽察汗拔都仍託病不出席。 自此欽察汗國遠據異域,脫離中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98

說史130606基督的勝利(二) 改宗抑或殉教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06/%E8%AA%AA%E5%8F%B2130606%E5%9F%BA%E7%9D%A3%E7%9A%84%E5%8B%9D%E5%88%A9%E4%BA%8C-%E6%94%B9%E5%AE%97%E6%8A%91%E6%88%96%E6%AE%89%E6%95%99/

說史130606
基督的勝利(二) 改宗,抑或殉教?
蕭律師執筆

謝維勒皇帝Severus ( AD222-235在位)
謝維勒治國後期,從原本的寬容政策改走鎮壓路線,他判定基督教徒的「結社」為反社會活動,延續了 奧古斯都嚴禁秘密結社的國策。 然而他的行動只限於封鎖各地的教會,而且不知何時又讓人重新開放了。

德丘斯皇帝Decius ( 249-251)的「非基督教徒身份證明書Libellus」
基督教會向來標榜殉教者,然而根據教會的記錄,在五賢君時代一百多年間,只列出12名殉教者,因為那時鎮壓的對象只及於神職人員。

第一個將鎮壓範圍擴及一般信徒的是 德丘斯皇帝。 公元250年德丘斯下令發行「非基督教徒身份證明書」,對象是全體羅馬公民權所有人。*** 他表示,為要防禦北方蠻族與東方波斯,僅憑前線官兵是不夠的,需要全國國民作後援。 基督教長期抹黑帝國是邪惡墮落的國度,很易變成內部的敵對勢力。
德丘斯命每個城鄉成立特別委員會,召集民眾,令其在委員面前參拜羅馬神像,焚燒香料,發誓自己不是基督教徒。 事前事後無須查証,當場發放證書。***

基督教徒為此大感動搖,分裂成兩派。*** 一派認為應當堅持信仰至死:另一派則認為可順應政府要求領取證書,但乃暗中堅持信仰,當能得到上帝的寬恕。 後者佔優勢, 因此出現大量棄宗改教現象,但仍有1,000多名拒絕改宗的殉教者。*** 神職人員認定自己站在引導信徒的立場上,不能棄宗改教,因此在官方召見前紛紛逃亡。
一年後,蠻族大舉入侵,鎮壓政策擱置。 不久,連皇帝本人也在作戰中陣亡了。

瓦雷力亞努斯皇帝Valerian ( 253-260)
瓦雷力亞努斯於253即帝位,又恢復了鎮壓政策,但這時已非皇帝的個人想法,而是羅馬人對基督教徒(很多本身也是羅馬公民)經已忍無可忍。 他們責備教徒在國難當前逃避公民義務;但教徒卻認為,基督的教義不允許他們承擔帝國的政務。***
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對立,不是宗教間的抗爭,而是不同文明引發的對立。

257瓦雷力亞努斯公佈了一項法令: 禁止基督教的一切儀式祭典和信徒集會。*** 這項法令針對的仍是神職人員,不是一般信徒。 違反法令者,政府得在未經控訴情形下逕行逮捕,判處流放及死刑。
有些高層神職人員因而受難,首都羅馬城的主教殉教;迦太基主教 逃亡藏匿,但在得知總督將追究教會人員後出來自首,最後遭判處死刑。

翌年,瓦雷力亞努斯追加一度法令,引進沒收資產概念,作為處分教徒人身的政策。 這度法令還把對象擴大到平信徒,尤其富有的信徒。 帝國終於瞭解,阻斷教會的資金來源,有助於抑止教徒人口成長。***

然而瓦雷力亞努斯的鎮壓基行動還是不得不中斷,這時波斯王 夏普爾Shapsur侵犯邊境。 260年帝國陷入了空前危難:皇帝成為波斯王的俘虜,日耳曼蠻族又大舉入侵!
基督教徒又享有45年的平穩日子,其間上台下台的皇帝就有六人,不過多數採取寬容政策。 基督教徒依舊為羅馬社會帶來問題,但政府已無暇處理。

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us ( 284-305)的「絕對君主政治」
284年帝國皇位傳至戴克里先。 他深知穩定的政治至為重要,而政治穩定,就是皇帝地位的穩定。 官兵不能再認為皇帝與自己同樣是公民;要轉而認同他是高不可攀的至尊。 「元首政治」由是轉向「絕對君主政治」。***

絕對君主體制背後必須有 “絕對神明”作後盾以維護權威。 但希臘諸神權力分散,就算主神宙斯也無法行使絕對權力。 反之,猶太教與基督教由於只有一神,所以有絕對權威。****
戴克里先認為樹立絕對君權要先把桀敖不馴的基督教消除。 這就是羅馬史上首次持續、堅決、有組織地鎮壓基督教政策的肇始。*****

戴克里先「大鎮壓」—– 第一道敕令
成為「大鎮壓」政策源頭的第一道敕令,發佈於303年初,是戴克里先在位的第十九年。 鎮壓政策非常有系統:
1.所有教堂從地基起徹底破壞;***
2.嚴禁基督徒集會,包括彌撒、洗禮、婚禮、葬禮;
3.聖經及一切有關書籍、彌撒所用器具、十字架、基督像等,皆予以沒收銷毁;
4.基督教徒屬於上層社會者,以往於訊問時享有免拷問等特權,如今全數剝奪;
5.承認為基督教徒者,喪失在法庭上自保的權利;***
6.教會資產被沒收後付諸拍賣,拍賣所得分配給地方自治體或與基督教無關的職業公會;
7.所有承認為基督教徒者,一律逐出公職之外。
皇帝派出軍隊監督執行以上規定,這等同向基督教宣戰!

其他地方不得而知,但在皇帝直接管治下的東方(當時帝國由「四帝」分區管治),基督教徒做出激烈的抵抗。*** 在東區首都 尼可美狄亞,一名教徒撕毀敕令,一邊繞著廣場跑步,一邊大喊基督將會獲勝。 他立遭逮捕處死,成為第一個殉教者。 之後,宮內發生了兩次火災,第二次甚至就在皇帝寢室的附近,至於是否惡意縱火就不得而知了。 經過嚴密的調查,發現宮內竟有許多基督徒,於是高階者皆被處死刑。

基督徒掀起了暴動,範圍擴及叙利亞。 戴克里先的鎮壓毫不手軟,很快就消弭了暴動的擴散,軍方完全站在皇帝的一邊。*** 他不久就公佈了第二道敕令,那是給各「縣」長官的指令。

第二、第三道敕令
第二道敕令的掃蕩對象是作為教會中樞的主教、祭司、助祭司等神職人員。各縣長官必須把這些人逮捕入獄。
不久,戴克里先又打落水狗般發佈第三道敕令,規定關在牢裡的神職人員必須舉行給羅馬諸神的祭獻儀式。 接受這項規定的立即釋放,不接受的處死。結果只有4人被處死。***

第四道敕令
303年底,他再頒佈第四道敕令。 這道敕令最是不近人情! 往昔 圖拉真Trajan皇帝訂定的政策,不接受匿名密告。 如今只要傳聞某人是基督徒,該人就會遭當局追緝歸案逼供,並且要行祭獻儀式,拒絕者處死或強制勞動。

不過遭「大迫害」處死的人其實不多;據基督教會留下的記載,309年解除禁令時的社會情况如下:
1.大批教徒脫離牢獄與強制勞動生活回到家中。
2.神職人員被釋放,回到往年職場。
3.棄教者痛改前非,祈求重新被社區接納。
如果這些記載屬實,足以顯示:(一)被處死的人占總體少數,大多數(包括神職人員)只被送往牢獄或強制勞動;(二)許多人改宗棄教。

教會為 “棄教者回歸”製訂程序,包括在冬天穿著粗衣,跪在人前苦苦哀求等一連串艱辛嚴苛的贖罪行為。 不過也有許多人覺得根本不該原諒棄教的人。是否允許棄教者回歸,成了教會內部鷹派和鴿派的對立界線。***

資料來資:惡名昭彰的皇帝(作者:塩野七生;譯者:譚士晃)
賢君的世紀(作者:塩野七生;譯者:林韓菁)
迷途帝國(作者:塩野七生;譯者:鄭維欣)
基督的勝利(作者:塩野七生;譯者:鄭維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40

說史130608傑弗遜與開國英賢(五) 國債與定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08/%E8%AA%AA%E5%8F%B2130608%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E4%BA%94-%E5%9C%8B%E5%82%B5%E8%88%87%E5%AE%9A%E9%83%BD/

說史130608
傑弗遜與開國英賢(五) 國債與定都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三)──兩雄的宿命相遇

總之,年青進取的漢密爾頓當上了「財政部長」,實在是不得了! 其時戰爭部長諾克斯少將,軍人習氣,「略輸文采」;總檢察長蘭道夫,老成慎言,「稍遜風騷」;加上初期傑弗遜還在忙「權利法案」的事,是以漢密爾頓在內閣中隱然有「首輔」意味。

1790年1月,漢密爾頓應參議院的要求,提交了一份有關「充分支持公共信用」的計劃書至眾議院。 面對獨立戰爭後國家留下來的一盤「爛賬」,漢密爾頓提議用充滿「聯邦主義」意味的「中央信用」方式解決。*** 首先,外債由新成立的聯邦政府發行債券償還。 至於在戰時價格已跌至谷低的國內債券,亦主張以「票面值」償還。 各州在戰時的州債亦由聯邦政府承擔。 償付上述債務的錢,則以稅收抵押融資,出賣西部土地,以及發聯邦債券以募集。
這份報告背後的理念,可溯源自「聯邦主義」宗師 潘因Thomas Paine的名句:「每一筆國家債務都是這個國家的黏合劑!」 “A national debt is a national bond !” (終於明白何以「債券」會叫做「Bond」了!)***

漢密爾頓的昔日盟友麥迪遜,領導在眾議院中佔多數的「州權派」和「自由派」議員,對這份「劫貧濟富」的報告,作出強烈反對。***
因為戰時所發行的債券,其實大多數已被金融投機者賤價收購。 若現在由聯邦政府以關稅收入按「票面值」贖回,豈不是用民脂民膏再一次肥了那一幫貪婪的大鱷,對那些安份的「愛國人民」造成「二次傷害」? 這對當年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以真金白銀「共赴國難」一手買入債券,卻因在戰時青黃不接,而讓投機取巧者有機可乘的「愛國民眾」,實在極不公平。 況且從宏觀角度來看,報告提議押上各州人民的「身家性命」,發新債以填舊債。 這種負債經營方式,麥迪遜根本不能接受。

在麥迪遜的帶領下,反對漢密爾頓方案的聲音一浪高於一浪。 媒體上的指責越演越烈,甚至有評論指罵漢密爾頓是「東部的雜種Bastard投機者」(漢密爾頓本身是「私生子」),這顯然已是毫無理性的人身攻擊了。

在漢密爾頓看來,若方案無法通過,固然不利於建立「強大的國家」。 然而,更重要的是若國家的信用無法建立,將錯失當下發展商貿和經濟的機遇,從此美國將自絕於急速成長的歐洲市場,而被永久孤立。 面對眾議院的阻撓,漢密爾頓己作好最壞打算,若方案最終不獲通過,他將辭任財長一職。

在這關鍵時刻,卻發生了充滿戲劇性的一幕。 拯救漢密爾頓和他的方案的人,竟然是漢密爾頓的宿敵──傑弗遜。 1790年4月某日,心事重重的漢密爾頓從位於紐約百老匯大街的總統官邸步出,剛好遇到履新僅兩個月的國務卿傑弗遜。
他當然知道,傑弗遜與自己的政治見解委實是南轅北轍。 然而,在寒暄幾句之後,還是忍不住向這位同僚大吐苦水,期望會有奇蹟出現:「尊敬的國務卿先生,我草擬的法案,在國會辯論了四次,還是毫無寸進。 我倆一閣為臣,同枯共榮,無非都是為國為民而已。 若果,我只是假設而己,閣下看是否可以稍稍運用一下國務卿的巨大影響力……畢竟我們內閣提出第一個重大議案就被否決,總不是一件好事吧。」

傑弗遜淡然一笑:「財長先生,在合眾國內,每一個人都知道,我連對《憲法》都不滿意,何況是你的國債法案呢? 就我詳細研讀所得,《憲法》之內,似乎並沒有任何明文,甚至是一點點的暗示,授權聯邦政府承擔獨立戰爭時期的所有債務……」
正當漢密爾頓快要徹底望之際,傑弗遜「奸笑」了一下:「對了!我明晚約了好朋友麥迪遜議員一起吃飯。 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一起來呀!我想他該不會介意吧。」
漢密爾頓喜出望外,即時答應唯恐不及。 他很清楚「維珍雙傑」的想法,機會來了。

時美利堅合眾國剛剛誕生,首都所在還沒有定論。 各州都非常清楚,對一個國家,尤其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來說,「永久首都」意味著的巨大政治影響力。當然,還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為此,當時有好幾個州,都提出了「永久首都」應建在本州的理據。 不過,縱觀當時形勢,真能有力一爭者,亦不過「南維珍,北紐約」,其他如麻薩諸塞及賓夕凡尼亞等,不過陪襯而已。

就經濟實力而言,紐約市在當時已是「北美第一大城」,其內外交通亦非常便利。況且,紐約當時已是「臨時首都」,可謂佔了主場之利。更重要的是,正如今天各地爭辦奧運一樣,紐約為爭首都之位,己投入鉅資改善基建,整頓市容。「聯邦永久首都」之位,紐約可謂志在必得。

論繁榮,維珍尼亞當然難與紐約較量。 不過,維珍尼亞擁有的,卻是巨大的無形政治資產。 維珍尼亞是獨立戰爭的主要戰場,出力最多,流的血也最多。 況且,維珍尼亞人才濟濟,除了「維珍雙傑」外,還有「國父」華盛頓將軍。 在私,這幾位土生土長的維珍尼亞人,當然希望合眾國的首都,能夠建立在維珍尼亞州內;在公,傑弗遜認為合眾國的政治,必須遠離那些「金融寡頭」的影響。把首都建於南方,始能讓廣大「自耕農」有發聲的機會。

身為紐約人的漢密爾頓非常清楚,傑弗遜是要與他談「交易」。 只是一頓晚飯的工夫,「把合眾國的首都,由『行在』紐約正式遷到南方」就成了定案。 不過為了讓漢密爾頓的「叛徒」形象,不至於太過惡劣,「維珍雙傑」同意在馬利蘭州南部及維珍尼亞北部各劃出一塊土地,成立「首都特別行政區」,後來此區域以國父華盛頓命名,就是今天的美國首都華盛頓了。*** (該處距離華盛頓的「維農山莊」僅數十哩,車馬半日可達。)

幾天之後,美國國會順利通過漢密爾頓起草的《公共信用報告》,華盛頓總統立刻簽署成為法律。 今天成了美國以至世界重要金融支柱的「美國國庫債券」,*** 就這樣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這是傑弗遜與漢密爾頓的初次交鋒,卻促成了合眾國建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妥協」! 為日後的「議會妥協」和「枱底交易」,豎立了不朽的典範。*** 「政治」畢竟還是需要「妥協」,需要「交易」吧!
到底這筆交易誰比較賺呢? 從後來歷史的發展看來,漢密爾頓雖然把首都之位拱手相讓,但卻為美國得以蛻變成今天的金融帝國,邁出重要一步。 須知金錢萬惡,腐蝕人心,資本家的「歷史使命」,就是把「工農階級」驅逐出歷史舞台。資本主義稱霸世界自此成為「天命所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即使讓首都搬到南方,也不能阻止金權流毒聯邦。 金錢從來都會「不翼而飛」,跨越重洋,遍及世界,尚且毫無難度,況復區區十三州耶? 這樣看來,是漢密爾頓贏了。

不過,就當時的政局看來,固然也有同伴認同這是「偉大的妥協」,但漢密爾頓這一次赤裸裸的「賣州行為」,令他與紐約以至麻薩諸塞等州的「聯邦主義」戰友們,關係進一步惡化。 他們中不少人認為漢密爾頓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埋下了後來「聯邦黨」內鬨的伏線。 至於成功把首都爭取過來的傑弗遜,雖然讓漢密爾頓得意一時,但心中暗揣,只要之後和麥迪遜牢牢把握議會,不再讓這小子再越雷池半步,則「禍害」還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蓋上了。 傑弗遜當時也許預想不到,漢密爾頓的雄心壯志竟是如此之大,他心目中想要建立的「聯邦」竟是如此之強;而金錢腐蝕人心的速度,也竟是如此之快……

究竟漢密爾頓心中尚有何鴻圖大計?傑弗遜與麥迪遜又將如何應對?漢傑二人的爭逐到底又會發展到何等的局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43

說史130614傑弗遜傳(7)威士忌之亂上篇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4/%E8%AA%AA%E5%8F%B2130614%E5%A8%81%E5%A3%AB%E5%BF%8C%E4%B9%8B%E4%BA%82%E4%B8%8A%E7%AF%87/

說史130614
傑弗遜傳(7) 威士忌之亂上篇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四)—–「美利堅第一銀行」的建立與「威士忌之亂」

國家財源緊絀的問題沒有解決,漢密爾頓希望開徵新稅種以增加收入。
他當然知道,任何增加稅收的法案,必然會引來反對聲音。他選擇了「威士忌」作為開刀對象,其實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一來「烈酒」屬於「奢侈品」,對其徵稅,影響的層面不至於太過廣泛。 而且,這項政策還有一群「鐵杆支持者」。
當時美國的人口中,道德傾向較為保守的「清教徒」為數不少。清教徒對酒精飲品本來就抱持負面態度,部份派別甚至主張應該徹底禁酒。 對於造成酗酒的「罪魁禍首」,如威尼忌等烈酒,就更是深惡痛絕。 故此,以「罪惡稅」之名將矛頭指向「威士忌」,易於在保守輿論中站於道德高地。***
(備註:傑弗遜、麥迪遜和漢密爾頓三人名義上均是「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教徒,不過前二人一般都被認為是「自然神論者」Deist;而漢密爾頓年青時似乎也不太虔誠,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可能在政治上壓力太大,故好像越見虔誠。)

《國產稅法案》1791年3月在國會通過,規定對以小麥釀製的蒸餾酒類徵收消費稅,又稱《威尼忌稅法案》The Whiskey Excise Act。這是第一項由聯邦政府對國內產品徵稅的稅種。

不過,法案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一眾西南部農民的處境。 其時西部不少地區還處於半自然經濟狀態,現金不足,貨幣經濟不發達,邊境地區甚至會以威士忌作為交易媒介。 這些地方的人民也許有不少威士忌,卻沒有現金去納稅。 威士忌要納稅,這與「明搶」沒有分別。 在賓凡尼亞西部,情況更為特殊。因為該處地理所限,為高山所阻,交通不便。若將農作物直接運往銷售點,成本過高。故必須走「高增值」路線,先將農產品釀製成烈酒,再運銷至東部城市地區,始足維持生計。 法案對威士尼徵稅25%,無疑斷人生路,時人怒斥此法案為「血淋淋地生拔鵝絨」!

以傑弗遜為首的「自由派」,和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派」,其意識形態的衝突自建國前已經出現。 《銀行法案》和《國產稅法案》的論爭,令這兩個派別更顯得壁壘分明。 1792年,以漢密爾頓、阿當斯和第一任聯邦首席大法官 傑伊John Jay等人為首,「聯邦黨」Federal Party(今「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的前身***)成立了,並以創立於1789年的《合眾國公報》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作為文宣利器。 為了與「聯邦黨」對抗,傑弗遜與麥迪遜等人成立了「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 Republican Party(今「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的前身***),並在1791年創刊的《國民公報》National Gazette建立輿論陣地。

關於「民主共和」之名,在這裏也不妨稍加說明。 在傑弗遜身處的年代,整個世界的政治思潮較今天要保守得多。 在當時,「民主」Democracy差不多是「民粹」Populism和「暴民政治」Ochlocracy的同義詞。***(今天「佯裝」不是!)所以,「共和」Republic,也即「選擇性的菁英民主」,***已是當時社會接受的極限—無腦唔識字學咩人參政啫,咁無sense邊有資格玩「民主」呀?
故此,傑弗遜等人就算真的是「一心傾慕德先生」,也萬萬不敢獨舉「民主」大纛。將「民主」與「共和」並舉,已是相當「前衛」,相當「激進」了,而當時一般亦會簡稱為「共和黨」。(請小心勿與後來的「共和黨」混淆。)

一直到了後來的第八任總統,人稱「老山核桃」Old Hickory的 傑克遜Andrew Jackson,生於草根,出於行旅,為人不拘小節。 不識之無的他當上「流氓天子」後,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黨名改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一脈傳承至今。
反過來看,其實「聯邦黨」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他們的黨員中,其實有不少骨子裏都是「君主主義」Monarchism者,只是此等「極端」的論調也不便太過張揚,遂退一步以「聯邦黨」為名而已。

《合眾國公報》的內容以闡釋「聯邦主義的必要性」為主,著力「唱好」國家強大的好處。 有時並會報道聯邦政府的最新動向,方便「東北的貪婪投機者」予以跟進。 偶然也有以開國元勳,尤其是華盛頓為題的「肉麻」個人崇拜文章,內容算是夠豐富了。
至於《國民公報》的內容則較為一致—- 全力抨擊漢密爾頓提出的每一個財政法案。 尤其是在《銀行法案》通過後,傑弗遜有感漢密爾頓的行動,將使政府的權力逐步擴張,最終必會成為吞噬一切的「利維坦」。 漢密爾頓非常危險,他已經成為「自由之敵」。 傑弗遜在《國民公報》上發表了大量反對漢密爾頓的文章,並一再揭穿「聯邦主義者復辟君主制的陰謀」。 銳利的筆鋒、華美的美采、精闢的見解,強大的sense,奠定了傑弗遜在「民主共和黨」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傑弗遜的評論大多數是就事論事,鮮有惡毒的人身攻擊,只是他的某些「暴民」黨友,就未必有這般客氣了。

《國產稅法案》通過了,但西南部農民卻作出強力的抵制,賓夕凡尼亞境內發生了數宗「見報」的抗稅事件。 典型的案發經過是,農民假扮婦人或印第安人串連十數人,突襲收稅官的驛館,把他拖出來脫個精光,然後在他身上「塗滿瀝青和羽毛」Tarring and Feathering。 這是一個中世紀歐洲常見,用以羞辱中央派員(主要就是稅吏)的私刑,在獨立戰爭爆發前後,已有不少英國官員身受其害。是以Tarring and Feathering一度被認為是「愛國者」的標誌。看來,抗稅者已把聯邦政府與前英政府視為「一丘之貉」了!

在建制之內,傑弗遜憂心如焚。 之前說過,財政部長可是獨當一面的「準首相」,位高權重,財政事務由他全權負責。 而且,華盛頓也似乎相當認同漢密爾頓的「聯邦主義」,傑弗遜與蘭道夫在內閣之中根本沒有置喙的餘地。這樣就唯有靠麥迪遜在議會內發功了。只不過,「建國」至今,議會已經歷了兩次改選,此時「聯邦黨」在議會內已控制大局。傑弗遜唯有孤注一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0

說史130615基督的勝利(三)君士坦丁大帝 和 尼西亞公會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5/%E8%AA%AA%E5%8F%B2130615%E5%9F%BA%E7%9D%A3%E7%9A%84%E5%8B%9D%E5%88%A9%EF%BC%88%E4%B8%89%EF%BC%89%E5%90%9B%E5%A3%AB%E5%9D%A6%E4%B8%81%E5%A4%A7%E5%B8%9D-%E5%92%8C-%E5%B0%BC%E8%A5%BF%E4%BA%9E%E5%85%AC/

說史130615
基督的勝利(三)君士坦丁大帝 和 尼西亞公會議
蕭律師執筆

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 ( 306-337)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創設了「四頭政治」體系,即由四名正、副皇帝在東、西方分擔國境內各重要防線任務。 隨後戴克里先和 馬克西米安Maximian 東、西正帝同時退位。
306年在不列顛指揮北方防衛戰的西正帝駕崩,五萬名精銳官兵擁立其子 君士坦丁為帝。 東正帝 伽雷留斯Chlorus採取妥協政策, 封他為西副帝。

312年君士坦丁在羅馬北郊 米爾維亞橋Milvian Bridge與 西正帝「篡位者」馬克森提斯Maxentius决戰,後者敗亡。 元老院決議將他升為西正帝。
(編按:古代基督教史將「臨橋之戰」大書特書,宣稱決戰前夕天空出現十字架異象,君士坦丁乃將 “十字架” 綉在軍旗上面,因而大捷。 這個傳說反映的是軍隊中基督教徒勢力已大,***藉著重要時刻討價還價,成功争取到政治籌碼。)

在東方,副帝 馬克西米努斯也被正帝 利齊鈕斯Licinius擊敗。

米蘭敕令 Milan Decree
313年被列為歷史上重要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君士坦丁和利齊鈕斯共同簽署了「米蘭敕令」,羅馬帝國正式承認基督教。****
米蘭敕令宣佈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發還已沒收的教會財產。 但敕令語帶含糊,毫不乾脆,並且附上「不違背國法」的條件限制。

敕令簽署後不久,東西二帝隨即火併,東帝敗亡,從此帝國只餘一帝,開展了君士坦丁時代。***

羅馬人的「寬容」觀念,是強者不將生活方式硬塞給弱者,認同弱者可以有自己的一套。 迫害基督教徒的行為屬於偶發事件,進行時又不徹底,原因也出於這種思想上面。 唯一徹底進行的是戴克里先的鎮壓政策,然而真正嚴格執行也只有三年。 羅馬是多神教民族,多神教是一種互認宗教信仰的生活方式。*** 鎮壓基督教其實違反了羅馬人的「寬容」觀念,不符合其行事風格。

這項歷史上第一次認同基督教的敕令內容,恐怕連基督徒也不十分滿意,因為敕令立足於羅馬的「信仰自由」觀念,與一神的原則違背。***
從敕令字面上可以清晰看到,君士坦丁並未表示要改信基督教,也沒有給予特別優待,將其置於其他宗教之上。*** 儘管如此,米蘭敕令仍被認定為劃時代的重大事件,因為敕令發佈後,羅馬人連綿千年的宗教觀念終止了。

君士坦丁在公佈米蘭敕令不久後,又推出了第二套基督教相關政策,就是把皇帝的私人資產捐贈給基督教會。 基督教會豈只感激,簡直是永誌不忘,這就足以解釋為何君士坦丁獲得「大帝」的稱號。 ***
米蘭敕令並非將基督教立為國教。 况且,現任皇帝的財產由歷任皇帝繼承下來,並非可以隨意運用。 君士坦丁違反了羅馬皇帝身為公共人物應有行為準則。 問題是,他已是實質上的最高權位者,一旦玩起兩面手法,羅馬公民已沒有力量與氣魄出面指責。

君士坦丁捐贈狀 Donatio Constanini
教會曾經宣稱擁有一份叫《君士坦丁捐贈狀》的文獻,在漫長的中世紀裡束縛著歐洲君王的行動。 根據這篇文獻,君士坦丁在遷都到「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已將整個西歐捐贈給羅馬教宗。*** 天主教會高舉這塊金牌,號稱西歐土地皆歸教會所有,王侯們只是受委託管治而已,教會隨時有權將之收回。

1440年義大利的 羅倫佐瓦拉 發現文獻並非成於君士坦丁在世的四世紀,而是十、十一世紀時,由基督教會內部偽造出來的膺品。*** 這份文獻目前仍保存在巴黎國立圖書館中。

神職人員政策
君士坦丁還有一項影響深遠的政策, 就是由皇帝強力支援神職人員階層獨立。*** 具體內容是認許神職人員有權不從事國家、地方政體、軍務等職務。 這政策大受基督教歡迎,因為在那個時代,公職人員必須參加官方典禮,當中包括對希臘諸神的祭典。 如今他們不用参與這些祭典,自然歡天喜地。

但這政策卻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那就是社會的中間階層,尤其是知識水準較高的人,開始設法擠進基督教會。*** 不少人為了掙一口飯吃而改信基督教,因為成了神職人員,便可免除納稅的義務,生活費用完全由教會負責。
至於神職人員禁止結婚的規矩,要到中世紀以後才有。 耶穌的十二門徒多半有家室,初期連主教也大多有妻室。

約瑟庇斯主教在其著作《基督教教會史》中也認為「為利益入教的人比為信仰入教者眾」,當時社會實況也就如此。 不過教會也因這種世俗現象而有所得,即神職人員的水準因此大為提升,以往甚至主教與祭司也多由社會低層人仕擔任。 這現象又使得教會獲得驅使語言的才能,成為一項有力的武器。 教會獲得君士坦丁這個難得的後援,正逐漸滲透進帝國的中樞。

尼西亞公會議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集眾主教於小亞細亞邊緣的 尼西亞召開公會。 ***
君士坦丁召集此會議,源於七、八年前 阿里烏斯派Arianism與 阿塔那修斯派Athanasium的教理論爭。
無論在歷史上或教會史上,尼西亞公會都是一件大事,因為在此會議中決定的基督教形式,一直延伸到現代。

一神教的目的,在指引人類生活的方式,所以「教理」為何,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教理解釋因人而異,如果放任差異而不進行釐清統一, 宗教組織就會分殊瓦解。召集主教舉行公會議,目的就在於調整解釋的差異,避免組織崩潰。

三位一體?
事情的開端,在於埃及的亞歷山大祭司 阿里烏斯主張 神與其子耶穌 不同位的說法。**** 阿里烏斯認為,神是構成存在的最高心理物理要素,為不可知的存在。 耶穌基督並非如此,因此既不與人同位,也不與神同位。 出生,成長,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不是神。*** 他從這個角度嚴格地界定「一神」。
可是教會向來主張「三位一體」理論。**** 即神與神子耶穌及聖靈同位,因此屬於一體。 從教會角度看,阿里烏斯的說法屬於「異端」邪說。

阿里烏斯終被逐出他所屬的教區。 可是他在流浪過程中,陸續獲得群眾的支持。巴勒斯坦主要都市 凱利亞主教約瑟庇斯,就是其中一人。 這人日後著有《基督教教會史》和《君士坦丁的生涯》等史書。 不過,最為大力支持的是另一名同名,對信徒有強烈影響力的 尼可美亞約瑟庇斯主教。 帝國東方的基督教勢力因此分裂成兩個派系。

君士坦丁召集兩派人物前往尼西亞,試圖消弭因教理解釋不同而產生的對立局面。據說當日在尼西亞聚集的主教多達三百人,而由帝國西方前來的則不到十位。 由此可見東、西方的基督教力差距有多大。 眾主教辯論一番後,無法作出最終結論。 最後不知是否君士坦丁運用皇帝的權勢,重新確認了「三位一體」論的地位。*** 那也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若把基督教正統觀點「三位一體」論駁回,那就有如一場大地震,將會使基督教大動搖。 皇帝當時重視的,是基督教會組織的統一。

不過阿里烏斯與兩名支持他的神職人員拒絕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君士坦丁將這三人驅逐到遠離東方的萊茵河濱,不過幾年後又取消了這項處分。 由是觀之,當時的教會也並非全面支持三位一體論。 再後來,教會又發生了許多變化,尤其阿里烏斯派日後在北方異族間傳教成功, 使得兩派之間的爭執持續了好幾個世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2

說史130616傑弗遜傳(8) 威士忌之亂下篇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6/%E8%AA%AA%E5%8F%B2130616%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8-%E5%A8%81%E5%A3%AB%E5%BF%8C%E4%B9%8B%E4%BA%82%E4%B8%8B%E7%AF%87/

說史130616
傑弗遜傳(8) 威士忌之亂下篇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四)—–「美利堅第一銀行」的建立與「威士忌之亂」

1793年2月13日,華盛頓以132張選舉人票,再度全票當選總統,所有閣員獲得留任。
兩個月後,在傑弗遜策劃下,共和黨以手上掌握的「黑材料」,在議會內向漢密爾頓發起彈劾草案。 共和黨指控漢密爾頓對外國貸款事宜處理失當,並要他交代「私人財務混亂」的傳聞。 關於外國貸款的問題,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漢密爾頓從容應付,共和黨亦合作「收貨」,希望快點轉入「正場」—「私人財務狀況」。
漢密爾頓對此用了幾天的時間,撰寫了一份逾200頁的個人財務報告,並引述了多位「傳聞中債主」的證詞,表明各項「傳聞中的債務」要麼已經清還,要麼就是「從來未借過」。報告做得可謂滴水不漏,毫不意外地,對彈劾案投贊成票的僅有五人,其中一個是麥迪遜。 共和黨當然不肯就此罷休,經過幾個月的追查,同年12月,再引述「可靠情報」,指漢密爾頓及其領導下的財政部,與銀行有不法勾結,腐敗政府。 不過經幾輪的國會聽證,卻抓不到什麼有力的把柄,結果……當然就是沒有結果!

此時適逢「英法戰爭」爆發,傑弗遜親法,漢密爾頓親英,兩派政爭再起。 持續的政爭也使傑弗遜感到非常疲倦,更重要的是,他感到已無法與漢密爾頓,甚至是華盛頓繼續合作下去了。 1793年12月,在新一屆內閣任職還不足一年的傑弗遜,辭去國務卿一職,返鄉下耕田去了。

這邊廂,傑弗遜和麥迪遜在建制內最後的抗爭以失敗告終,連他們兩人也心灰意冷了。 那邊廂,漢密爾頓連扳不倒,更加躊躇滿志,也加強了他徵收「威士忌稅」的決心。
1794年5月,漢密爾頓派了執法官將指控抗稅的法庭傳票,送達賓州西部的60家釀酒商,要他們到費城聯邦法院應訊。 對於邊疆地區的農民,前往費城千里迢迢,路費不菲之餘更曠日持久,根本難以負擔。 漢密爾頓的要求,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存心挑釁。 雖然聯邦黨溫和派後來「補鑊」,修改法例允許抗稅者在當地法院受審,但雙方關係已經面臨決裂。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1794年7月,人民的怒火終於爆發了,史稱「威士忌之亂」Whiskey Rebellion***(或稱「威士忌起義」Whiskey Insurrection)。
7月16日,有三十個當地民兵得悉執法官已帶同傳票到達,即聯袂到徵稅官 尼維爾Presley Neville位於涼亭山Bower Hill的官署,要向他們討個說法。 雙方衝突,混亂中一個當地民兵中槍身亡,鬧出人命了! 翌日,曾參與獨立戰爭的地方領袖 麥法蘭少校James McFarlane,率領約600名民兵包圍涼亭山,雙方劍拔弩張。 經談判後民兵同意讓屋內的婦孺先行離開,之後尼維爾與其護從及奴隸就在屋內開槍負隅頑抗,雙方激烈交火一小時。 麥法蘭見屋中似乎舉起了白旗,下令停火,並親自趨前探看。 此時屋出飛出一發子彈,麥法蘭中槍身亡。憤怒的民兵一湧而上,把徵稅官的房舍燒燬,俘虜了對方幾名軍官(後來乘亂逃走了),並將其餘士兵解除武裝後遣散。 史稱「涼亭山之戰」Battle of Bower Hill。

群眾隨後毁壞了交通要衝 匹茲堡Pittsburgh外圍的郵政系統,圍堵當地的聯邦法院以阻止審訊。 8月12日,群眾簇擁著立於廣場中央,象徵自由和解放的「自由之竿」Liberty pole,召開全體會議。參與人數已達7,000人,其中大部分並非「威士忌稅」的徵稅對象。 有人高聲提出「佔領匹茲堡」的口號,有人已製作好代表「起義六縣」的「六條旗」,甚至有人聲言要把法國大革命的象徵— 斷頭台,引進美國。

消息傳至首都,漢密爾頓主張強硬應付,因為他重視的是「要建立一種社會規範,這比稅收的來源本身更為重要」。 失去傑弗遜制衡的漢密爾頓更加肆無忌憚,他認為根本毋須拖延,應即時調集民兵直接鎮壓。 愛民如子的華盛頓當然不忍走到這一步,於是他以總統名義發出召諭,命令抗稅者於9月1日前各返本鄉,並承諾守法納稅,則所有事情皆可既往不咎。

起義之火並沒有被總統的諭令所撲滅,反而擴展至整個賓夕凡尼亞,甚至蔓延到維珍尼亞和馬里蘭,一時間大有星火燎原之勢,參與者不計其數。 漢密爾頓再次上表請求出兵平亂。事情發展至此,華盛頓似乎亦已別無選擇,始終「穩定壓倒一切」!於是華盛頓再發出第二道諭令,將事件定性為「破壞社會和平和秩序的煽動者引起的暴亂」!決定以武力解決事情。

將領中不少人都不欲帶兵「鎮壓同胞」,願意參軍者亦不多,維珍尼亞東部甚至出現武裝抗拒徵兵事件,不少的「徵兵縣」更有人豎起了「自由之竿」。 政府判定是次動亂規模巨大,華盛頓決定親自掛帥,在馬里蘭州坎伯蘭Cumberland沙場秋點兵,檢閱 13,000人(這是獨立戰爭時的徵兵規模),並把兵符交付漢密爾頓,由「始作俑者」的他親自帶兵平亂。臨行前千叮萬囑,不可濫施兵威,務以弭兵息爭為念。

「護國平西將軍」漢密爾頓率軍直搗西賓夕凡尼亞,卻沒有遇到預期的激烈抵抗。亂兵一哄而散,根本無心戰爭。 結果整場戰爭只有4個「亂黨」及2個平民死於兵禍;政府軍則有1人戰死,12人死於疾病和意外。漢密爾頓將「亂民」驅散後,再分兵各處圍捕「叛國者」,一共拘捕了幾百人,更揮劍砍斷了當地的「自由之竿」。 華盛頓得知漢密爾頓此跋扈行徑,為防局勢再度惡化,即指派李將軍Henry Lee III(即後來「南北戰爭」中南軍主帥李將軍的父親)往前線接管兵權。 李將軍將大部分「亂黨」釋放,只押解了二十幾人回京。 經審訊後,兩個「匪酋」分別因毆打稅官並燒毀了他的房子和搶劫美國郵政,證據確鑿,「叛國」罪成,被叛絞刑。唯華盛頓以此二人是「瘋子」為由,將二人特赦。

是次「威士忌之亂」最終雖被平定,然西南部的徵稅行動始終極不順利,政府也不敢再用過強手段。 如是者拖拖拉拉,一直到1801年傑弗遜就任總統之時,方才正式廢止「威士忌稅」。

「威士忌稅」激發民變,亦出乎華盛頓等「溫和聯邦主義者」的意料。至於退隱田園的傑弗遜,得聞事態發展,則更是痛心疾首。他認為西部農民的暴力行動僅是有限度的,而且也只是官迫民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二修正案》明確保障人民擁有「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要求伸訴的權利」,以及「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人民在行使其「憲法權利」時(即「納架生講數」),受到阻撓。
事實上,人民並沒有明顯的武裝叛變行為。政府派大軍鎮壓,反而更容易激發民變。他甚至懷疑漢密爾頓根本就是存心「迫反」抗稅百姓,以便出兵立威!他諷刺道:「一場叛亂被定性、被公告於世,更被派兵鎮壓。遺憾的是,卻始終沒有被找到!」

在心繫黎民的傑弗遜看來,這次「威士忌起義」,最後沒有「同胞相殘」,「血流漂杆」純屬僥倖。這種專橫的手段,不啻是君主制的復辟!傑弗遜本人與華盛頓將軍相交多年,對華盛頓的高尚品德當然絕對信任,畢竟當年華盛頓曾義正辭嚴地痛斥那些想擁他為王的「君主主義者」。 只是時移世易,漢密爾頓的野心是如此的巨大,手段又是如此的高明,他與華盛頓的感情又是如此的親密,一旦「黃袍加身」,這可是「擁立首功」呀!在傑弗遜和他的共和黨友眼中,漢密爾頓顯然已把政府引入歧路,成為「人民之敵」了!

究竟漢密爾頓還有什麼鴻圖大計?傑弗遜又是否從此歸隱田園?聯邦共和兩黨的爭逐又將有何發展?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