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MF中國部原主任:世界市場波動原因並非中國匯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721.html

IMF中國部原主任:世界市場波動原因並非中國匯改

第一財經日報 宋易康 2015-08-27 00:02:00

許多人只看到中國經濟下滑,中國政府一些刺激經濟的政策失效,就認為中國決策者沒有能力應對中國經濟下滑,想借匯率改革讓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這種判斷過於武斷。客觀地講,人民幣匯率下跌符合市場化預期。

繼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之後,近日全球市場繼續震蕩。本輪全球市場震蕩究竟因誰而起,解決之道又是什麽?針對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日報》8月26日專訪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原主任埃斯瓦爾·S.普拉薩德。

第一財經日報:國際市場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匯率改革引發了本次全球市場震蕩,你認同嗎?你認為“震源”在哪兒?

普拉薩德:指責中國匯率政策對全球市場造成了很大波動是不客觀的。我認為造成本次市場震蕩的“兇手”是人們的恐懼心理。

引發恐懼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全球市場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匯率下跌不是中國政府誠心匯改,而是經濟下滑時不顧一切的表現。許多人只看到中國經濟下滑,中國政府一些刺激經濟的政策失效,就認為中國決策者沒有能力應對中國經濟下滑,想借匯率改革讓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這種判斷過於武斷。客觀地講,人民幣匯率下跌符合市場化預期。

日報:會不會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後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下滑?你對這種觀點怎麽看?

普拉薩德: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是造成全球市場波動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要分兩方面看。一是人們對於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準備,所以這個因素很難再產生更多的混亂。二是市場不確定美聯儲何時會加息。不確定性不利於市場信心,同時加深人們的恐懼。或許是這個月,或許是下個月。所以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雖然確信美聯儲會加息,但是不確定性這個因素加劇了市場的恐懼。

恐懼與不確定性相結合十分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局面。

日報:你認為目前全球市場的波動稱得上金融危機嗎?

普拉薩德:我認為目前市場的震蕩還稱不上金融危機,無法和1997年或2008年相提並論。

除了美國以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洲和日本經濟不穩定,新興市場國家則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但是目前的經濟局勢與金融危機時相比差異迥然。新興經濟體沒有那麽多外債,卻擁有更多外匯儲備。匯率也更加靈活。所以我認為我們會預見未來市場有很多波動,但是不會引發金融危機。

我認為新興市場國家中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國家更加脆弱。相反東南亞國家倒是比較健康,如菲律賓。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整個區域也會受到更多牽連。

日報:國際上會出現央行聯手緩解全球經濟波動的行為嗎?

普拉薩德:我認為各國的通病是央行都被要求做太多事情。回顧每一次全球經濟危機中遇到的問題,根源很多並不是央行而是其他政策出問題。

中國財政政策被更多人期待,不能只依靠貨幣政策,靠利率、匯率等來調節經濟。而其他國家則有不同的情況。例如需要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歐洲和日本,它們的經濟需要更多結構調整,只依靠貨幣政策是非常糟糕的策略。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采用了十分激進的貨幣政策,而財政政策同樣齊頭並進。二者的結合十分重要。目前日本經濟過度依賴貨幣政策。當我們談到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經濟結構調整這三個方面時,我們看到日本出臺了許多的貨幣政策、很少的財政政策,經濟結構調整更是少得可憐。這種組合不是緩解經濟震蕩的好方法。

所以我認為把全球的央行聯合起來,並不是化解經濟動蕩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各個國家根據本國情況協調應對,而不是都通過央行來解決問題。

日報:有觀點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經濟陷入危機,美聯儲在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而此次,美國經濟比較健康,不願牽頭,中國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普拉薩德:我們要認識到,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中美聯儲的舉動不是想拯救全世界,而是想先救自己。如果中國想在化解全球經濟動蕩中更有擔當,首先要獨善其身。如果中國能在未來出臺更好的政策,升級經濟結構,升級金融市場,這些都是中國未來很好的改革方向。如果中國經濟震蕩,對中國、世界都沒有好處。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