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陸股破地表成交量紀錄 台股為何漲不動?

2015-04-27  TCW
 
 

 

近期陸股的行情越演越熱烈。今年以來大漲約三成的上證指數,隨著中國人民銀行無預警降準一%,四月二十日,交易爆出天量,滬、深兩市成交達到人民幣一兆八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九兆元),創全球交易所有史以來單日成交最高金額。

「大戶,最近買什麼股票?講一檔可以賺的。」「買跟大陸有關的就可以,買了,丟著不要管,自己就會漲。」回話的人是姓陳的股市大戶,他曾經出手小賣華碩股票,就讓股價連跌三檔。

每天在股市總要殺幾回合的陳大戶,從去年第四季開始,陸續把資金布局在中國概念股,不是買中國、香港的股票,就是在台灣買陸股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所以,今年台股漲了二.四%,他手中的股票漲幅至少三成,獲利幾乎是台股的十倍。

「你要賺三成還是要賺二.四四%?再笨的也會選擇賺三成,」陳大戶說。今年來,中國和韓國股市都創新高,深圳A股、B股今年以來漲幅約三成,韓國漲幅接近九%,台灣只有二.四四%。從股票周轉率來看,台股也不如日本、韓國,周轉率減少,代表股市的活力也跟著下降。

投資人講究的是投資報酬率,錢會往能賺錢的地方跑。這些大戶原本是在股市「興風作浪」的一群,單月股票進出金額超過億元,甚至還有百億元的紀錄,少了他們,股市很難有所作為。

「現在價格(指大盤加權指數)九千六百點,成交量一千二、一千三百億元左右,和歷年相比,都算是相對不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對近期台股表現流露肯定態度,但也提出自己的預言:短期內,成交量來到一千四到一千五百億元的盛況,難以出現。只是這樣的成績單跟其他國家相比,實在無法孤芳自賞,台股在交易的誘因上還是輸人很多。

原因一:陸股更好賺導致資金外流,台股、台股基金縮水

錢太難賺、政策太亂、抽稅太猛,三大因素成了台股奄奄一息的主因。

曾銘宗分析,一來是因為投資人可以交易的標的更多元,以基金、權證來說,單日成交量分別約三、四十億元,兩者加起來七、八十億元,或多或少瓜分掉股市的成交量;第二,恐怕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國際化趨勢下,資金外流。

但他沒說的是,股市一旦欠缺資金活水,很難舞動起來。從二○一一年開始,台灣的金融帳出現淨流出,且連續十八季都呈現此景,金額達一千六百八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兆三千億元)。這些錢不是被拿去投資海外房地產,就是去買股票、基金。錢一旦流出,就會排擠到在國內投資的金額,更令人擔憂的是短期內不容易回來。

資金外流的速度有多快?根據統計,從二○一二年到二○一四年期間,券商複委託(透過國內券商下單買賣海外股票、債券及基金等有價證券後,國內券商再向國外券商下單)金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二○一二年約四千二百六十億元,隔年躍升至五千七百億元左右,去年又激增至七千九百六十億元,每年成長幅度皆超過三成。

投信投顧公會數據顯示,二○一三年台股基金每月規模皆超過二千四百八十億元,顛峰時期甚至曾超過二千七百億元,但此後就逐漸下滑,去年十月份更一度降到二千三百零一億元的新低紀錄。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減少近二%。

這些原本應該留在台灣購買台股、台股基金或是房地產的錢,正持續的流出中,也是台股單日成交量從兩千億元,腰斬到只剩下一千億元的關鍵。「大陸股市上週每日成交金額約在人民幣一兆五千億(約合新台幣七兆五千億元)上下,台灣股市每天最高成交金額也就新台幣一千兩百億元左右,換算一下,大陸股市一天成交的金額,是台灣三個月的量,」富蘭德林證券公司董事長劉芳榮說。

而台股基金規模縮水,代表三大法人之一、本土投信進出股市的資金動能下滑。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感嘆,以去年全年度的情況而論,台股基金績效打敗大盤的多達三分之二,但整體規模卻縮小三分之一。「新客戶沒進來、舊客戶解套的或獲利了結後,就抽走資金。」

除了外在的誘因大,還加上國內不斷丟出課稅的政策,一把刀隨時要砍向投資人,等於是把投資人從市場上推出,加快資金出走的意願。一拉一扯間,讓原本活力減弱的台股,更沒有了生氣。「近年來投資台股的不確定性增加,是投資人對台股踟躕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林弘立認為。

原因二:國內猛課稅、費獲利少五成,投資台股像「頭殼壞去」

攸關股市的政策中,證所稅、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納入股息所得、可扣抵稅率減半、富人稅率最高提高至四五%陸續上路,引發「一頭牛扒好幾層皮」、打壓內資投資台股意願等爭議,從未間斷。

「我在香港,領一塊半股息,就是一塊半;在台灣,對不起,可能剩不到七毛錢,獲利少了五成。」一位上市櫃銀行董事長感慨萬千:「這樣不會影響市場?其實大家都會算的,投資台灣的人,像是『頭殼壞去』。」

以台灣為例,某投資人以每股一百二十元買進台積電股票兩張,並決定參與除息,每股配得四.五元股息,加上可扣抵稅率一一.二九%,共可獲得九千五百零八元的股息所得淨額。換言之,他投入二十四萬元成本,在不考慮股價漲跌,股息殖利率四.○八%。

但若加上扣掉健保補充費,及股息納入所得,實際入袋的金額僅八千零六十六元。但同樣情況,在香港扣掉證交稅,可以實拿八千七百六十元,獲利等於少了八%。如果沒有可扣抵稅率,報酬率會少了快兩成。

原因三:政策改來改去證所稅版本亂,大戶條款決策空轉

除了交易成本沉重,更令這位董事長對台股卻步的是政策一變再變,令人無所適從,證所稅是最明顯例子。

「政府要課資本利得就課啊,卻可以宣布要課稅後,突然又說下個會期再處理,我可能本來都已經為了這個版本準備好了,結果政府搞東搞西,搞完了,(政策)又不見了。」他批評:「我沒有看到一個國家像台灣這樣,連中國也不會這樣,(政策方面)講什麼就是什麼,不會隨便亂改。如果政府連言而有信都做不到,誰敢投資?」

的確,證所稅的決策過程,如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新版本,一任部長,一種想法。林弘立說,證券交易稅、費過高,加上政策的不穩定,確實讓投資人對台股的收益率疑慮重重。

原因四:缺乏利多題材只能靠蘋果,第二季台股難有表現

除了反覆多變的政策,缺乏利多題材,也是台股欲振乏力的原因之一,盤面上的題材,往往除了蘋果(Apple)發表新產品,相關供應鏈隨之受惠外,其餘皆乏善可陳。

香港資產管理業者、CGM-Capital Global總經理歐宏杰指出,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台股在蘋果族群的帶動下,確實有所表現。反觀今年,除了Apple Watch外,並沒有太令人驚豔的新品出現。

「台積電法說已經宣布第二季業績下修,主要來自手機與PC庫存所致,第二季少了大型權值股的帶動,台股很難有表現,」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說。

「我們後有追兵啊,如果(台灣)還不趕快上來,錢就會一直流出去!」曾銘宗表示,其他亞洲國家的市場,飛快的進步,特別是中國,即便市場透明度相對低,前幾年也沒有起色,但去年底就大漲。

中國藉由跟其他國家的股市對接,譬如滬港通,或接下來的深港通、星港通,藉此把一個個市場炒高,吸引全世界的鈔票都湧進中國,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的「吸鈔機」。表面上這是個能賺錢的地方,背後最主要的目的是中國想要掌握全球的金融市場。如果台灣沒有想到與人民幣對接的方式,長久下去,台股勢必會被邊緣化。

至於東南亞地區,像是菲律賓、印尼這些國人可能覺得看不上的國家,同樣也蓬勃發展,以菲律賓來說,經濟成長率可望在七%以上,印尼股市也有不錯的漲幅。

曾銘宗雖然擔憂台股活力不足,但在稅制未改變前,以及政府態度不一致情況下,很難提出讓投資人「回頭」的誘因。「六月份股票的漲跌幅放寬到一○%,但成交量沒有,再多的政策都沒用,」一位壽險業者投資長說。

股市,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公司籌資能力,不是單純的只能用公平正義看待,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又能讓市場健全發展,才是政府高度該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政策反反覆覆,讓股民不敢放心投資—證所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政策變化

證所稅到底要不要扣?變化內容》

●2012/3 召開「財政健全小組」討論證所稅

●2012/5 劉憶如不接受國民黨團的版本,閃電請辭財長

●2012/7 立院三讀通過隔年復徵證所稅,採「設算所得」與「核實課徵」雙軌制,設算者在大盤8,500 點以上才須課稅*一改,此版本對股市衝擊小,僅影響1萬多人

●2013/6 台股8,500點證所稅課徵門檻取消。僅保留「大戶條款」、出售IPO股票10張以上、未上市櫃股票者須核實課徵*二改,該版本通過後,台股動能一定會回升

●2014/12 原規畫將大戶條款的課稅門檻由10億放寬至50億元,最後大戶條款延至2018年上路*三改,既然延後,大戶條款的課稅門檻也不必調高

補充保費賺多少才要繳?變化內容》

●2012/1 二代健保恐延至隔年才能上路

●2012/2 不到一個月,衛生署(現為衛福部)改口表示,二代健保當年度開辦,課徵補充保費的股利所得門檻為2,000元*一改,已做好實施二代健保的所有準備

●2012/9 存款利息課徵門檻提高,其他項目不比照辦理;現金股利課補充保費,股票股利不徵*二改,且戰且走,先求穩定再說

●2012/10 課徵保費的股利所得門檻調高到5,000元*三改,補充保費不會有課不到的問題

●2015/2 不排除從現行針對六類對象課徵,調整為家戶總所得徵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62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311.html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一財網 谷東 2015-09-09 22:35:00

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

連續三個交易日累積20%的上漲,令金瑞科技(600390.SH)暫時脫離了定增破發的窘境。而相較定增價最高折價幅度已逾60%的富瑞特裝(300228.SZ),更是憑借近兩日連續漲停將折價幅度縮小至51.83%。

盡管截至9月9日收盤,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但隨著近期富瑞特裝等個股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定增投資者的賬面虧損開始逐漸減少。

金融板塊浮虧大

Wind資訊統計顯示,芭田股份(002170.SZ)最新收盤價仍較其定增發行價存在65.05%的折價,而萬順股份(300057.SZ)的折價幅度也超過富瑞特裝,達55.14%,盡管兩只個股在近三個交易日同樣也都有逾20%的上漲。而上述82只個股中,29只折價幅度仍在30%以上,其中10只超過40%。

按實際募資金額與最新折價幅度來計算,參與定增投資者合計約233.33億元的賬面虧損中,僅金融板塊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浮虧金額就占了三分之一。

平安銀行(000001.SZ)是令參與定增投資者浮虧最多的一家。今年5月份,平安銀行完成了百億定增募資,當時定增價格為16.70元,而9月9日收盤價已跌至11.10元,折價33.53%。按此計算,參與平安銀行此次定增的投資者賬面浮虧已達33.53億元。除控股股東外,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此次買入定增股份最多的一家,目前其浮虧應接近5億元。

國金證券(600109.SH)也處於定增破發狀態,且折價幅度逾45%,因而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也合計出現20.16億元浮虧。另外再加上南京銀行(601009.SH)的19.57億元,並將安信證券借殼的國投安信(600061.SH)的11.62億元浮虧計算在內,就已達84.88億元。

實際上,金融板塊等之所以浮虧金額大,是因為其本身定增募資金額就非常大。而在股價彈性更好的中小創板塊中,也有些相對浮虧金額不容小覷。富瑞特裝就是一例。

富瑞特裝是出現定增破發的創業板個股中,定增投資者浮虧金額最大的一只。截至9月9日仍有4.14億元浮虧。而其實際募資金額即定增投資者認購金額合計僅為7.99億元。

另外在中小企業板個股中,處於停牌狀態的雛鷹農牧(002377.SZ)和林州重機(002535.SZ),仍令定增投資者有逾4億元浮虧;而漢鐘精機(002158.SZ)、海特高新(002023.SZ)也均還有逾3億元浮虧。

反彈能否持續?

折價幅度最大的芭田股份在一個漲停板之後,9月9日最終收盤漲幅僅為4.91%,而隨著近日監管層再度連發利好護盤,富瑞特裝已連續兩個漲停。定增投資者僅有3000萬浮虧的芭田股份漲幅並不如富瑞特裝。

大額浮虧或更增加了股價反彈力度。而在參與富瑞特裝的投資者中,不僅包括了多家機構,認購金額最大的還有一位自然人股東毛文灝。

連續下跌後,市場已經出現短期企穩跡象,但在弱市中,大盤反彈高度會很有限,因此現在參與定增破發股反彈套利的風險仍存,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為。

而另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也認為,市場處於不同階段,定增板塊的走勢會有很大區別。對於定增破發個股,投資機會肯定會有,只不過更可能出現在接近股份解禁期的時候。尤其在弱市中,提前推升股價的意義不大。

對於頗受關註的券商板塊,已大幅折價的國金證券,在本周三個交易日內累積漲幅不足10%。

而同樣有著再融資需求的其他上市券商,有些更是早已開始下調其融資計劃。如東吳證券(601555.SH)在8月份就已將擬定增募資額由75億元下調至60億元,擬增發價格也由原來計劃的每股23.50元大幅下調至15.83元。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48

半數中證金定增股破發40% 無礙國家隊浮盈17.59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770.html

半數中證金定增股破發40% 無礙國家隊浮盈17.59億

一財網 荊麗娟 2016-01-22 10:35:00

雖然中證金參與定增的4只股票有半數已大幅破發,但在定增金額的分配差異導致中證金在上述4只股票的定增中仍浮盈17.59億元

截至2016年1月21日收盤,大盤從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高點震蕩下挫至2880.48點,前後7個月上證綜指(000300.SH)累計下跌了2297.71點,跌幅高達44.37%。而A股總市值也從76.26萬億縮水至45.70萬億。

如此巨幅的下跌,讓投資者叫苦不叠。以中國證券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證金)為代表的國家隊曾經是2015年三季度救市的主力軍,從二級市場托盤,到一級市場定增,甚至授權基金公司共同維穩,多層面切入砸重金持續投入護盤維穩。

然而,救市需要真金白眼,護盤也有成本代價,近7個月的震蕩行情中,國家隊的盈虧一直是市場反複揣測的焦點。

由於中證金在二級市場的最新持股情況尚未明晰,而在一級市場的參與的定增因為存在限售期的強制鎖倉,反而對測算中證金的盈虧更具參考價值。

在2015年三季度救市期間,三愛富(600636.SH)、中新藥業(600329.SH)、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鐵建(601186.SH)定增報告書相繼爆出中證金現身股東席位。

三愛富定增報告書顯示,公司定增的新股於7月6日完成登記,而新股登記完成後中證金成為其第八大股東,持有公司股份580萬股;中新藥業的定增報告書中表明,截至7月10日中證金持有其3034萬股,位居第四大股東;中國中鐵定增報告書顯示,截至7月14日,中證金賬戶持有中國中鐵7.7億股,躍居第二大股東;中國鐵建的定增報告書稱,截至7月15日,中證金持有公司5.4億股,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雖然三季報顯示,中證金的席位被劃轉至基金管理公司“一對多”賬戶中,但從定增周期看,四只股票均屬於一年期定增,解禁期集中在2016年7月份。仍然處於限售期,目前不存在減持可能。

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記者發現,以2015年1月21日收盤價為參考標準,三愛富(600636.SH)、中新藥業(600329.SH)的定增價和最新股價已出現破發現象,且破發比例分別高達50.22%、40.74%。

三愛富(600636.SH)和中新藥業(600329.SH)的股價與當初的定增價相比尚有50%套牢空間需要彌補。唯有上述兩家公司的股價在僅剩的半年限售期內實現翻倍,中證金才有望在解禁日來臨前解套。當然,如果在限售期間公司實施存在高送轉的情況,則要另當別論。

有意思的是,在雖然中證金參與定增的4只股票有半數已大幅破發,但在定增金額上,中證金在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鐵建(601186.SH)的資金投入遠高出三愛富(600636.SH)和中新藥業(600329.SH),因此,以目前最新股價估算,中證金在上述4只股票的定增中仍浮盈17.59億元。

表:中證金參與定增的4只股票

定向增發情況

證券簡稱

中國鐵建

中國中鐵

三愛富

中新藥業

證券代碼

601186.SH

601390.SH

600636.SH

600329.SH

發行日期

2015/7/10

2015/7/6

2015/6/8

2015/6/19

發行價格

8.00

7.77

23.08

28.28

增發日收盤價

19.17

11.73

24.40

29.18

最新收盤價

10.83

8.59

11.49

16.76

自發行價漲跌幅(% 後複權)

35.38

10.55

-50.22

-40.74

持股數量(股)

544,717,018

773,696,588

5,801,454

30,337,366

盈虧金額(元)

1,541,549,160.94

634,431,202.16

-67,238,851.86

-349,486,456.32

發行對象

機構投資者

大股東,機構投資者

大股東,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

認購方式

現金

現金

現金

現金

限售股解禁時間

2016/7/18

2016/7/15

2016/7/15

2016/7/11

市盈率PE(TTM)

12.30

17.53

-45.62

29.56

市凈率PB(LF)

1.37

1.56

1.71

3.40

上市時間

2008-03-10

2007-12-03

1993-03-16

2001-06-06

申萬一級行業

建築裝飾

建築裝飾

化工

醫藥生物

數據來源:wind資訊(2016年1月21日)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編輯:艾經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23

市場評論|數據疲軟疊加重磅利空,A股破位下行或難免

隨著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了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再疊加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000063.SZ)激活拒絕令的消息,A股指數震蕩回落,盤中券商、銀行等金融板塊一度拉升護盤,但明顯無力對抗市場整體的趨勢,滬深兩市股指跌幅均超過1.4%,創業板指數更是大跌近3%。市場下跌趨勢已成,上證指數再創年內新低就在眼前。

盡管近來筆者一直在提醒股指可能出現破位下行的風險,不過上周二上證指數的大幅反彈還是一度使人產生了美好的預期,但市場的走勢很快就教育了我們,任何脫離成交量和基本面的幻想都要不得,市場永遠是那麽的冷靜、冷酷,它容不得一絲幻想。

從主要指數的K線組合來看,繼上證50指數疊創年內低點之後,滬深300指數周二也創出年內新低,上證指數距離2月9日的年內低點3062.74點僅有4個點的距離,預計周三創出年內新低將很難避免。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盡管距離年內低點尚有一定距離,但像創業板指數一天跌3%的走勢如果持續出現的話,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雖然上證指數再創年內新低很難避免了,但是由於3000點這一重要整數位也近在咫尺,所以股指實際下跌的空間還是相對有限的,但是個股的跌幅就不好說了。一些此前的強勢股在大幅上漲之後補跌的力度將非常驚人,周一集體漲停的海南板塊中周二出現了跌停的個股就是例證,所以對於投資者而言控制倉位規避到4月底這一段時間的風險還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今年前幾個月辛苦賺來的盈利回吐起來將是非常迅猛的。

而從周二市場個股或板塊的情況來看,個股漲跌家數之比已達到1:7,兩市所有板塊全部下跌,這樣極端的數據充分說明市場預期目前趨於一致。這樣過於一致的預期一方面會放大市場的漲跌幅,另一方面則也可能成為逢低吸納的良機,合理控制倉位、精選個股則是其中不二法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98

市場評論|貿易風波再起A股破位概率大增,量能制約反彈空間

在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之前傳出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的消息,剛有所緩和的中美貿易形勢又驟然趨緊,A股市場周四再度大跌,形勢剛有所緩和的破位警報被再度拉響,這一次,藍籌股還能挽狂瀾於既倒嗎?

受到上述消息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周四開盤之後呈現震蕩走低之勢,盡管國產軟件、芯片等概念股早盤一度意欲拉升,但股指在家電、釀酒、有色等板塊持續走弱的帶動下一路走低,最後迫使這些強勢概念板塊也被迫出現回落,市場整體頹勢明顯。上證指數再度逼近年內新低,破位風險警報再度響起,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24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對於最近兩周的A股市場走勢而言,破位的風險一直存在,上周是在央行降準的刺激下當天破位即被收複,本周則是在政治局會議利好消息刺激下大漲一度遠離,但是這些政策層面的利好在沒有增量資金入市的背景下,往往維持的時間都很短,市場成交量遲遲不能從4000億元左右的地量區域突破,註定了股指短線即便反彈,空間也將非常有限,因為前期的密集成交區已經近在眼前,沒有量能的配合顯然很難突破。

既然目前市場的狀態是上不去,那麽後續更有可能的走勢就是向下尋求突破空間,“久盤必跌”本來就是一句股諺,自然有其樸素的交易原理,當市場沒有源頭活水的增量資金進入改變市場現有生態的情況下,釋放一下市場的做空動能也是一種改變市場態勢的方法,盡管這種方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會喜歡,但可能還是會來臨,投資者一定要對此做好預案、防範風險。

與此同時,隨著年報和一季報的公布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市場對於一些財報的反應也開始出現了極端情況。比如有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布了業績同比增長超過4倍的一季報,其股價周四卻迎來跌停,使得其2018年動態市盈率甚至已經不到15倍。雖然有投資者將此解釋為是因為中報預增幅度降低至1倍多,低於市場預期所致。但以散戶為主的市場預期有時候顯然並不理性,因為去年同期基數的不同使得其業績增速變化較大,但就絕對金額而言,其實變化並不大,業績改善趨勢非常明顯。而這種時候,就需要投資者有一雙發現的慧眼,沙中瀝金,他人非理性恐慌之時就是我們理性買入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09

A股破凈個股突破峰值:104只個股破凈,地產股11只,銀行股15只

周邊市場大幅震蕩、上市公司債務違約風險頻現等多重利空影響之下,A股破凈個股面積急速擴大,成為了市場悲觀情緒的縮影。

截至5月31日,兩市破凈個股達104只,同時,銀行股依然是破凈“重災區”,多家銀行已觸發股價維穩措施,銀行板塊有15只個股破凈占比過半。

同時,地產股破凈範圍持續擴大,達11只。對於地產板塊破凈股增多,一位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2016年~2017年地產是大行情,但不可避免的是A股地產公司基本面都有壓力。2018年包括地產龍頭也比不上過去幾年的經營情況,這也導致了許多地產公司市凈率甚至小於了0.9倍。”

百只個股破凈,銀行股成“重災區”

在食品、化妝品等大消費板塊的帶動下,市場繼續回暖,A股三大指數止跌回升,滬指收盤大漲1.78%,再度向3100點關口發起沖擊,收報3095.47點。

指數回暖,但破凈範圍並沒有停止擴散。據東方choice統計數據,周四收盤兩市共104只股票破凈,這一數據甚至遠遠超過了2017年7月17日的階段性下跌,後者跌停股數達527只,破凈個股19只。

今年以來,各個行業的破凈股都有持續擴散的趨勢。房地產、公共事業、采掘板塊破凈個股均大幅增加,分別達到11只、10只、9只。而交通運輸、鋼鐵、機械設備、汽車、輕工制造等板塊破凈數量緊隨其後,分別為8只、6只、6只、6只、5只。

值得註意的是,銀行股持續成為破凈“重災區”,破凈達15只,板塊占比過半。市凈率低於0.8倍的銀行股包括華夏銀行(600015.SH)、交通銀行(601328.SH)、民生銀行(600016.SH)、光大銀行(601818.SH)、浦發銀行(600000.SH)、中國銀行(601988.SH),上述銀行股市凈率分別為0.7倍、0.74倍、0.74倍、0.76倍、0.77倍、0.79倍。

而近期由於市場波動,多家破凈上市銀行股價下跌也觸發了穩定股價的措施。上海銀行(601229.SH)、江蘇銀行(600919.SH)近日發布公告稱,由於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達到實施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而上述兩家銀行均采取了大股東主動增持的方式。

另外,杭州銀行(600926.SH)也是近期破凈的個股之一,或將成為第三家大股東增持的銀行。

多只地產股市凈率小於0.9倍,基本面承壓

今年地產股成為破凈個股最多的板塊之一,上述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行情不佳只是影響市凈率的因素之一,基本面下行更應有所關註。“市場下行有可能會導致個股階段性市凈率小於1倍,但現在看地產板塊,多數破凈地產股的市凈率是小於了0.9倍,這主要是基本面導致的。”

據統計,截至5月31日,有5家地產股的市凈率小於0.9倍,分別是*ST新城(000809.SZ)、北京城建(600266.SH)、世茂股份(600823.SH)、福星股份(000926.SZ)、信達地產(600657.SH)。上述地產股本周跌幅分別為-9.8%、-2.4%、-3.1%、-4.3%、-6.7%。

東北證券統計數據認為,房地產行業2017年以及2018 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及凈利潤主要結轉於2015年及2016年的銷售。2015、2016 年的銷售受益於本輪小周期房價上漲,並且土地獲取成本較低,上市房企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認為盈利能力改善的區域在2018年將持續,隨著2016、2017年獲取的高價地的入市,盈利能力將在2019年承壓。

“上市房企第一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0.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6%,增長幅度平緩。經營現金凈額則變動較大,2017年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的及經營現金凈額分別為 522.6 億元、-1376.48 億元,均處於負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12

智取大市:圓底股破位炒重估

1 : GS(14)@2016-04-13 17:00:21

宏觀形勢無大改變,美滙指數正在下試93左右嘅過去1年低位,有機會形成支持,而喺美滙指數尋獲支持並回升之前,保持短線睇好港股,蜜月期暫時唔理係長係短,炒住先,等美滙明顯轉跌為升、港股由強轉弱之際,先選擇轉軚。上一期講過圓底股特別受歡迎,近期有中海物業(2669)呈圓底兼守穩保歷加通道中軸,股價由3月中開始一路大漲小回,剛剛突破1.2元頸線,走勢靚仔兼成交增,雖然出現三連陽,但突破頸線後阻力大減,相信唔會升一棍就罷休,加上波幅甚大,單日有本事大成交配合下,升超過一成甚至兩成,相比噚日提及慢升嘅中海發展(1138)作比較,短線或許係更值得入手嘅選擇。中海物業喺3月14日出現超大陽燭,原因係中海外(688)公佈以310億元人民幣吞併中信嘅地產業務,成為轉捩點。完成交易後,中海外大有機會將今次收購嘅中信旗下2,400萬平方米地產項目,全線交予中海物業管理,呢個規模已相當於中海物業所管理建築面積嘅三成。再加上中海外不斷向中海物業繼續注入新項目,雙引擎催谷業務,預計中海物業將可由穩定增長,變為高速增長,可見將來業績肯定較舊年純利增幅20.6%為高,令股價進入重估潮。晉佳
https://www.facebook.com/advanceguy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83

狂人當選反助美股破頂

1 : GS(14)@2016-12-27 12:31:09

特朗普驚嚇陸續上演!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乃年度驚奇之首,但對財金界來說,更詫異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並不是「黑天鵝」降臨美國市場,而是在加息預期升溫下,美股不斷創新高。特朗普11月8日勝出大選,美股翌日不跌反升,因投資者不但迅速消化「狂人」當選總統消息,且憧憬他上台後大幅度減稅及力擴基建投資。「特朗普效應」下,市場風險胃納上升,全球資產大遷徙,彭博巴克萊全球總體債券指數累積跌5.4%,跌幅之巨為該指數1990年創立以來首見,而全球股市則錄得逾2萬億美元進賬。



立場反覆成隱憂

自美國大選以來,道指累積升逾8%,標普500指數累積升逾5%;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則漲破2.5厘水平,為兩年以來首次。不過,知名金融博客網站Zerohedge認為特朗普牛市並非經濟健康的訊號,並且對美國經濟構成損害;著名維權投資人伊坎(Carl Icahn)亦屢次警告美股升過頭了。特朗普以立場反覆見稱,無論是希拉莉「電郵案」,還是奧巴馬醫保計劃,特朗普當選前後皆有不同說法,市場擔心特朗普上任後會有更多改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7/198775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167

道指早段升155點 英股破頂

1 : GS(14)@2017-01-05 08:05:38

【本報綜合報道】歐洲股市進入牛市。中國及歐洲經濟數據理想,推動歐股連漲三日。追蹤歐洲股市整體行情的歐洲Stoxx600指數周二曾漲0.9%至366點,較去年2月低位漲逾20%,代表歐股技術上踏入牛市。英國股市昨日開局報喜,富時100指數周二曾漲0.9%至7205點,創歷史新高。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30分,英股升0.5%,法股升0.4%,德股則跌0.1%。另外,市場對意大利銀行憂慮紓緩,當地股市周二曾漲近2%。富時意大利銀行指數昨日曾漲約2%至半年高位。美股長假期後復市造好,道指周二早段升155點,報19917點。標普500指數升16點,報2255點;納指升40點,報5423點。


美元續升 歐元捱沽

美元兩連升,美滙指數昨日曾漲0.5%至103.33,歐元兌美元曾跌0.6%至1.039。美元兌日圓昨日曾升至118,每百日圓兌港元曾跌至6.56。另外,土耳其里拉昨日跌1.3%至每美元兌3.59里拉,為史上首次踏破3.6水平。里拉去年貶值20%。英鎊兌美元昨日曾升0.3%至1.231。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表示,英國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6.1,勝分析師預期。法國上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CPI)按年升0.8%,為2014年8月以來最高。德國上月失業人數減少1.7萬人,降幅大於市場預計的5,000人,當地失業率仍為6%。德國12月HCPI按年升1.7%,增幅大於市場預期,並為2013年以來最高。歐元區通脹回升,刺激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日曾漲5.2點子至0.233厘。10年期英債孳息率昨日曾漲8點子至1.311厘,同年期法債孳息率曾漲6點子至0.724厘。10年期美債昨日曾漲7點子至2.51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4/19885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09

台股破萬點台證交所董事長:來台上市不比新加坡、香港差!

1 : GS(14)@2017-05-13 05:34:05

在海外資金帶動下,台灣股市在當地時間周四收市衝破1萬點,創出17年新高。正在紐約進行路演的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施俊吉對《蘋果》表示,台股創出新高,反映海外投資者對台灣經濟及股市前景充滿信心;他希望可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到台灣投資及上市,「來台灣上市,不會比到新加坡、香港差」。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台灣證交所及十多間上市公司,在施俊吉帶領下走訪倫敦及紐約路演,與歐美投資者交流。一行人日前到達紐約,台股剛好創出新高,施俊吉感到相當鼓舞,「說明我們做出應有的成績,台灣股市充滿機會」,他向《蘋果》透露,今輪牛市主要由海外資金、如美國投資者所帶動,「這些來自華爾街的資金,正是股市最近蒸蒸日上的主因」。施俊吉在路演期間,向海外投資者及企業,宣傳投資台股、或到台灣上市優勢。他表示,台灣股市目前市值約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約40%由外資持有,「相比亞洲其他市場,台股是亞洲的Nasdaq(納斯達克)、高科技中心,他們很願意買台灣的股票」。他續指,去年台股平均殖利率(派息率,dividend yield)超過3%,冠絕亞洲市場,對基金投資者有很大吸引力。另一方面,證交所力邀歐美企業到台灣集資上市。施俊吉說,台灣股市特色是散戶、外資投資者比例較高,而且相當透明,「來台灣上市,不會比到新加坡、香港差」。同時,台股內不少企業業務橫跨兩岸,「都是很有品質的公司,可以享受兩岸及其他亞洲市場的好處」。不過,當被問到蔡英文政府跟中國大陸關係漸趨緊張,會否影響台灣資本市場發展時,施俊吉面露尷尬表情說,「這個可能不是我適合回答的問題,我們(訪問)到這裏好不好?」他隨後補充,兩岸資本市場交流絕對是好事,「台灣從來沒有缺席過」,但認為任何合作或交流,需要在對等情況下建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3/200201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