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星、韓出口也衰退 為何台灣最慘?



2015-08-03  TCW

面對台灣出口衰退的事實,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強調,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滯緩,需求降溫,不僅台灣,亞洲鄰近國家都呈現負成長,「顯然各國出口表現都不好」。言下之意,似乎是「反正大環境不佳,台灣也沒有特別爛」。

新加坡靠服務業撐腰出口衰退雖嚴重,卻考慮升息

確實,單看出口成長的數據,新加坡衰退的幅度比台灣高出將近八成六,日本也比台灣高,只有香港勉強維持正成長。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自我安慰,不用太大驚小怪呢?

錯!「別人下雨,雨過之後會天青,我們下雨,下到一個程度會土石流,」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策略分析師顏承暉說。

他指出,新加坡雖然衰退比台灣嚴重,但政府不僅沒有打算採取任何相應政策,反倒考慮升息,就是因為其經濟主要是靠金融服務支撐,人均GDP高達五萬三千六百美元,等於平均每人每年可以賺新台幣近一百七十萬元,相較台灣每人每年僅新台幣七十一萬元,體質可以說是強健了一倍有餘。

在觀光產業上,新加坡政府也費盡心思。一年一度的F1賽車,因為要付出龐大的授權金,幾乎所有國家舉辦都虧錢。只有新加坡,把F1當成國家級派對慶典,在賽季開始前,就重新規畫整個城市的交通動線,商店配合推出時尚秀、名車展、街頭藝術、F1牛排等,短短一週就能吸引十五萬觀光客,創造新台幣二十多億元的觀光收入。所以,新加坡根本不用擔心出口衰退問題。

韓國有文創產業賺錢光是一部韓劇,四個月賺九百億

而經濟結構與台灣接近的韓國,理論上比台灣更會受到紅色供應鏈衝擊,其代表性企業三星,直接面臨中國品牌手機的競爭,上下游重疊性比台灣更高。但長期觀察亞洲各國出口趨勢、瑞銀中國香港消費研究部分析師梁裕昌認為,台灣與香港很類似,相較於韓國,「台灣的產業都太單一化,不夠多元。」

梁裕昌指出,韓國輸出到全世界的不是只有三星、LG等電子品牌,還包含韓星、韓劇等文化創意產業。光是一部《來自星星的你》,就能在短短四個月內創造高達新台幣九百億元的經濟效益。

然而要做到這一步,不是兩年、三年的功夫,早在十五年前,韓國政府就開始有計畫培養相關產業人才。「他們做了很多賠錢的事,才換來今天的成果,」梁裕昌觀察。

「別人是有劍、有盾牌、有盔甲,可以攻可以守,我們三十年來就只磨利了(電子業)一把劍,」顏承暉說。劍磨得再鋒利,也擋不了四面八方來的攻擊,更何況,我們的競爭對手,正在砸大錢打造機關槍與大炮,準備改寫整個戰局。

台灣慘遭紅色供應鏈屠殺最重要出口業,與中國重點扶植重疊

五月十九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頒布《中國製造2025》文件。在該項政策中,中國政府針對十大重點領域,推動五項重大工程,要從製造大國轉型成製造強國。這意味著,未來十年內,台灣當前所倚賴的重要出口產業,將被中國的紅色供應鏈全面取代!

事實上,這場屠殺早已開始。根據財政部統計處的數據,台灣有高達六成出口產品,與中國重點扶植產業完全重疊。首當其衝的,正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電子業。「紅色供應鏈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只是這兩年(台灣)掉得更快,」顏承暉說。

過去台灣的電子零組件產品,因為技術能力高、品質相對好,華碩、宏碁、宏達電等台系品牌,以及鴻海、廣達等代工大廠都會回台購買,拉升台灣的出口產值。但自二○○八年以來,此一比重已經從三四%左右下降到二六%。

相較之下,台商在中國本地的採購比率卻逐年攀升。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台商在中國本地採購的原料零件、半成品及機械設備比率,已從二○○八年的約五五%,拉升到近七三%。這意味著,中國製造能力,早已大幅提升到與台灣接近的水準。

中國還在加碼!不只電子業,石化業催生另一個台塑

「過去中國廠商是因為做不出來才會跟你台灣買零組件,」顏承暉說。如果今天連台商都不跟自己人買了,還能出口到哪裡去?

更可怕的是,中國還在不斷加碼!由政府主導的清華紫光集團,正在積極整併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預計未來五年內投入人民幣三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目標要幹掉台積電、聯發科,成為全球前三名的半導體與IC設計公司。

「不要以為『紅色供應鏈』的衝擊只會出現在電子業,它是無孔不入的,任何產品都有被取代的危機!」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警告。

在紅色競爭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出口占比近七%的石化產品,同樣也是中國重點扶植產業之一。一旦中國的產能與品質提升,不只會大幅減少對台灣進口依賴,更可能出現另一個台塑,成為台灣的強勁對手。

面對台灣出口衰退的事實,政府絕對不能有一絲鄉愿態度,認為「反正其他國家也很差」,或是繼續沿用過去的思維,想辦法用稅務優惠、貨幣寬鬆等工具,去刺激出口短期回升,像吸鴉片一樣換取短暫安慰。

政府應該做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重新解構,從教育著手,培養多元產業人才,將過去重壓在電子業的資源,重新分配到其他地方,改變整體經濟結構,否則,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強勢崛起,台灣將出現一連串恐怖的骨牌效應。

【延伸閱讀】台灣人均GDP低,對抗衰退最沒力——5國人均GDP、出口成長比較

■台灣出口成長(%):-7.1人均GDP(美元):22,464

■新加坡出口成長(%):-13.2人均GDP(美元):53,604

■香港出口成長(%):+0.80人均GDP(美元):42,437

■日本出口成長(%):-7.81人均GDP(美元):33,223

■韓國出口成長(%):-5.12人均GDP(美元):28,338

註:人均GDP為2015年預估值,出口成長率計算時間為2015年1月到6月資料來源: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IMF

整理:林俊劭

【延伸閱讀】台灣6成出口,陷入慘烈「紅色競爭」——台灣出口產業占比與中國扶持重點

■電子產品:31.9%目標幹掉台積電、聯發科未來5年預計投入1,500億元打造清華紫光集團

■石油化學產品:6.9%催生中國版台塑5年內產能提升到億噸級,自給率要超過8成

■機械品:6.7%打造中國工業4.05年內國際化指數要從7.62%提升到50%

■精密儀器、鐘表、樂器:6.7%

■資通信產品:4.2%

■車輛、航空與船舶相關運輸設備:3.7%

■電機產品:3.2%

■基本金屬與製品:9.2%

■塑膠橡膠與製品:7.7%

■礦產品:6.5%

■紡織品:3.7%

■其他:9.6%

資料來源: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財政部統計處、中國國務院網站

整理: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