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跌得正常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6/a.html
巴黎:
昨天A股大跌6.4%,一週計跌13%。
還記得筆者數星期前出了一版文,談及A股要狂跌一次。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5/a.html?showComment=1434705357750
其實這些"預測"可說毫無技巧可言,因為很多股票己是一百幾十倍市盈率,要下跌是普通常識,只是有分析師仍說6000點不是夢,那就真的連普通常識也缺乏了。
當然筆者不會說6千點不會到,問題是到了又如何?6千點可能只是一個更高的跳臺讓股民跌得更快更重,死得更慘而已,因此幾多點對個人財富增值根本毫不重要。
..............................
早排有Blog友email我,希望我談一些對指標例如ROCI,FCF......等等的看法。
若能了解這個題目引申背後的問題,其實既對初哥,更對老手甚至乎筆者自己都有幫助。
筆者可以很清楚、直接地說,因為邏輯上平均股票價格的回報,長期來說是不可能高於資產負債表中的投資回報率,因此任何一個以"價格指標",例如PB,PB,Enterprise Yield, FCF, ....等排列市場股票的方法,週而復始地選擇最便宜的頭幾拾支而來的組合,己經可以非常肯定長期能跑勝大市,至於用那個指標就在於個人的偏好和信心。
市場亦早己有大棚人做了很多以不同的"價格"指標投資法的Backtest ,分別只是超出大市多少%或多小年會出現多少次負回報年而已,而單以"質量"指標買股亦己被證明平均會跑輸大市。
那為何市場仍有9成人輸錢,甚至包括那些做Backtest的學者自己呢?
其實遊戲困難之處並非在分析和統計技術上的知識,而是任何一種上述的指標,必定也有失效的時候(長期仍然成功),因此勝負的分別就只是決定在能否於失利時控制情緒,繼續使用。
做一個10年、20年的Backtest 去證明個人的發現並不是一件困難事情,能夠勇於克服人性弱點、始終如一卻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