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友控股(33)第五項業務? (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654
關於搞證券行,其實以前有一位張志誠先生,他原本應得二十萬(?)佣金,但其後老闆僅給他一萬元,他憤而以四千元結婚,剩下六千元創立創立大凌集 團(211),從事做東歐貿易,後來在1980年代末把之上市,但上市不久其後東歐巨變,公司損失慘重,其後把重心轉至中國貿易及製造,但 其後又因中國1990年初中國宏觀調控,財務陷入困境,但因取得中資銀行的資助,取得融資,終於解除危機。
當時,據小弟調查及資料顯示,大凌集團約在1994年當時購入長雄證券,從事證券生意,廣開人脈, 為大凌及其朋友公司的股票打開銷路,以拯救公司的財政,雖在1997年前後為大量二三四線股集資,甚至可能有炒作自己的股票, 據以往的新聞所悉,他把自己的股票抵押融資予 正達證券(已清盤),可見他的財政不太充裕。
其後 正達清盤,他的股票被鎖住,他炒作的股票也大跌,故他亦陷入財務困境,但當時的報紙稱,大凌集團供股集資,其後以集資所得購入廣州物業,以取得資金紓解財 務問題。
1999年,為協助朋友,他資助創立山河 控股(8127,已除牌),據招股書稱,大凌以股東貸款支持,但無持有股權。不久科網興起,大凌為製造概念集資,竟建議山河控股不做強項,轉做網 業,但朋友卻不願如此做,建議在山河控股下另開一家網站公司,其後大凌以1.48億購入其中40%股權,和之有很多淵源的數字地球(109,前稱榮德控股、後稱榮豐、榮德豐,現稱金威資源)也購入5%股權。
不過,其後他們因在多項收購產生 欺騙股東問題,並且在國際融資(8006,已除牌)上市後因利益不均和夥伴鬧翻,爆出大量事件,故此引起證監會調查,於一次供股後,被停牌至今。
所以主席搞證券行,只要真是做生意是無問題,最怕接觸太多財技人士,導致錢賺不成之餘,更暴路更大 的財務困境,故希望他以史為鑑。
(3)其實在遼寧 投資業務來說,根據多項新聞綜合,他是利用他們的會計及法律專長去投資去取得利潤,但因風險太大,故不進行其後投資,並以高利潤退出。不過最後又利用更多 資金又投入一個更大的項目。
這樣項目,其實只要以 其專長其當股本投入即可,為何要投入資金?
(待 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