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兵的集結號----超級手機的顛覆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f8b.html

手機業是紅海嗎?如果是,餐飲業算什麽海?古老的死海?里面怎的會爬出一個麥當勞來,而且幾十年繁盛不衰,市值從一點點持續增長到千億美金;零售業是紅海嗎?怎麽又出了一個沃爾瑪,要是不分家,他家後裔幾個加起來是任何一個世界首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所謂商業紅海,是那些充分競爭的市場,每一個現存的市場,原則上都是紅海,尤其是那些人類社會古已有之的行業與市場,就更加貼切紅海的定義,可是恰恰在這些最傳統的行業與產業里,巨牛的公司層出不窮, 餐飲、零售、食品飲料、品牌服飾、鞋業,這些和山嶽一樣古老的產業,不論經濟是個什麽狀態,基本上,每年都能有牛股奔騰,可稱其為紅海不紅,當然,不是每一個成熟的行業都能這樣,鋼鐵、有色、石油、汽車之類就不行,古老而又能孕育倩影閃閃的行業,僅限於普羅大眾都需要的消費型產業,必須是B2C的,快消品性質。

 

在B2C類的快速消費型產業里,競爭態勢紅海與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能否出新,這個新,就像一滴神秘的藥水點在紅海里,那一片就紅立即消失,或透明無色,或蔚藍一片,麥當勞的特許連鎖經營,沃爾瑪在平價體系中無限度追求商品的最佳性價比,就是這種神秘藥水,紅海變藍海,就在有穿透力的商業模式落地之時。

 

 智能手機產業,已經逐漸從受眾有限的高科技產業變成了一個人人都需要的快速消費品產業了,從某一時刻起,這一產業屬性悄然無聲的演變了,所謂量變到質變,現在人們的儲物櫃里,隨便一翻就能找出好幾代手機的“遺骸”,短短幾年,更新速率之快,令人乍舌。

功能在不斷提升,價格相對不斷下降,智能手機行業,在遵從摩爾定律的基礎上,由於其數量的持續擴大,更新頻率的不斷加快,逐漸具備了快消品的一些特性,但是和食品、飲料這些傳統快消品的屬性仍有差別,傳統快消品的升華,只有商業模式和產品性能等兩個維度,比如綠山咖啡(NASDQ: GMCR)的咖啡制作方法的變革,Monster Beverage(NASDQ:MNST沒有比它更牛的股票了)的能量型飲料等,都是商業模式和產品性能兩個維度上的升華,手機成為快消品之後,多出一個平臺模式的維度,也就是說,手機產業具有商業模式、產品性能、平臺效應三個可升華的面,說手機行業已經是完全的紅海,那只是在產品性能這一個面上的狹隘視角,商業模式和平臺效應這兩個維度上,基本上還是一片靜靜的藍色港灣呢。

 

智能手機的老大,蘋果公司之所以如此成功,真正的富可敵國,正是因為它在產品性能上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同時它開創性的挖掘了智能手機的第三維度,APP的推出,讓智能手機在成為一款酷炫科技產品的同時,也成為打開一個華美新世界的必經之路,IPHONE 集多種領先元素於一身,從2007年第一款面世至今已升級到第六代,橫掃世界的同時,競爭的硝煙也從未停止,相對於IPHONE的封閉獨立,開放的安卓體系從無到有到絕對數量上超過IPHONE ,已成趨勢,獨領風騷近十年的蘋果,如今還在十年前的既定方針之路上奔馳,高速發展的智能手機產業,唯一不變的核心元素就是變,相比之下,那個引無數人景仰的IPHONE,其實正在老去。

 

首先,智能手機是電子產品,是電腦的小型化和移動化,長期看它一定符合摩爾定律,中短期可能有破局,那是技術顯著升級並有能力維護一定時期的壟斷才可以,顯然,過去8年的蘋果公司是做到了,但是當這種技術壁壘被競爭者打破,產品性能和功能上不再保持特有,不再明顯領先的時候,靠品牌溢價是絕對不可抗衡摩爾定律的,蘋果國手機一代比一代貴的情況,很可能在今後某個時點會出現轉折,而且這個轉折一定是被動的,否則就要面對銷量下滑的威脅,對於智能手機硬件技術的把控,蘋果絕對第一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了。

其次,蘋果是賦予手機產業平臺維度的創新者,並用封閉性保護APP體系的生殺大權和安全性,但是平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顯然已經大大改觀了,為什麽消費者非要去交錢下載一個APP然後開始某種應用呢,為什麽那些流行的、需求量大的應用不能直接呈現呢?這些年,對入駐APP的開發者而言,蘋果單方面意願的管理態度惹人詬病,其做法是審批規則自控且不公開,它可以單方面下架產品,一般不公布原因,只通過郵件簡單告知。

這種做法有一點好處,就是可控,內容、方式和利益可控,但有多點壞處,一是開發者利益被限制甚至挾持,弱化了市場選擇競爭的能力,二是和未來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潮流不符,下載那麽多APP存儲起來幹什麽?直接去雲端打開應用就可以了麽 ,有什麽可管控的!實際上,目前蘋果APP模式 最根本的問題是有違互聯網自由公平和共享的精神 ;

各種應用的直接呈現,無疑是未來的發展潮流,是不可變更的趨勢,一個應用的使用權不應該被拿來創造價值,而是這個應用本身才是,它的流行和廣泛使用就是市場的肯定,就會為開發者帶來巨大的財富,而不需要像蘋果這樣一個經紀人角色,來給各種應用做裁判和劃分。

 

最後,在商業模式方面,今日的蘋果已經定格,叠代的IPHONE,價格一代高過一代,相同硬件思維向別的領域延伸,手表,可穿戴,汽車等等,APP雖是蘋果生態的重要組成,但卻是個更高的門檻,因為被賦予了利潤變現的重大責任,根本無法產生跨界協成的中樞作用,這種已經持續了近十年的模式,整體產品線都具有極高商業溢價的模式,一定不再代表未來了,因為移動互聯的最根本意義就是要讓地球上每一個人都進來,沒有一點死角,為此,谷歌氣球,FACEBOOK無人機在努力,有了像陽光和空氣一樣的網絡之後,人們怎麽能被一個進入移動互聯網的門票阻止腳步呢,新業態,手機的低價乃至免費絕對是大趨勢,一個明確的,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所以,從商業模式,產品性能,平臺功能三大維度上來衡量,蘋果這個曾經的巨人偉人,已經是廉頗老去無疑,甚至已經是阻礙行業發展的掣肘了,當然,如今它還很能“飯也”,甚至無視,有人已經站在了他這個巨人的肩上了。

 

面對未來,手機業還是一片蔚藍的大海,現在只是局部海峽地區出現紅海,誰先駛出這塊促狹之地,誰就把控未來的藍色海洋。

2013年,我在《樂視如何打移動這張牌》一文中,就肯定它一定會進入這個市場的,如今終於兌現了,已經面世的樂視手機,不是手機產業里新兵蛋子的作品,而完全是一幫極富行業經驗和積累的老兵的產出,有人吹響了集結號,並提出三個一定:

一定要做出與眾不同的奢侈產品和極致用戶體驗;

一定要是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

一定要打造新模式,創造更高的用戶價值並能夠推動行業進步;

於是,來自國際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商諸如聯想、魅族、小米、SONY、NOKIA、華為、中興的行業老兵,聚集在一起,站在所有這些老東家的肩膀上,尋找新起點,今日面世的樂視手機敢於以打擂的形式邀請友商共同挑戰世界最高水準,不是沒有充分的調查和底氣的,擂臺金額是百萬人民幣,也絕不是意氣用事,中國企業去挑戰美國的行業巨人,應該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當然挑戰是要有底牌的,像堂吉訶德那樣只憑勇氣是遠遠不夠的,在我看來,樂視超級手機的三個一定正好應對上文分析過的三個維度,而且都有突破,今後就看執行力了,只要執行力到位,必定是率先駛出局促紅海海峽地帶的那一個。

 

一定要做出與眾不同的奢侈產品和極致用戶體驗,對應本文手機產業三維體系中的產品性能,這一點首先是好的硬件做基礎,硬件既然以百萬金的形式擺擂,又是集成了行業老兵的作品,不疑!主要看UI ,給力的話就可以達成目標,而樂視UI是基於安卓系統的,本身已經有很長的市場實踐,不會有基礎使用上的問題,需要關註的是創新與改進能否提升體驗,而這一點由用戶互動眾籌的模式來保證,不斷改觀也是置信不疑的。

 

一定要是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這一點對應三維中的平臺效應;樂視超級手機顯然是要沖破蘋果的APP霸權主義壁壘的,因為這是趨勢,這是雲計算業態發展浪潮的必然,樂視自己有強大的,超過亞馬遜公司的雲計算平臺布局實力,還和微軟合作,早就為全球化做足了準備,為其移動生態全面激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是樂視網競爭實力最強,也是遭遇整個外界最為忽視之處,因為這一塊技術元素和把控未來的含義都很高,一般未能深耕者要完全理解是有難度的,就我個人的理解,這部分的的重要性和領先性,如果把它量化到估值中去,其未來當量足以占去現在樂視網股票一半的市值,甚至還要高一些;這是作為高科技企業的最核心部分。

限於目前軟硬件還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什麽叫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可能還無法很好的讓人想象和體驗,你只需知道生態一定是有鏈式反應的,一定是有上下鏈的互補的,在應用方面,過去單個的,獨立的應用會被生態聯合起來,會產生化學反應,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件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服裝吸引了用戶,引發其購買欲,用戶點住它,所有能夠幫助你完成購買的信息一應而出,這就是所謂的所想即所得,要完成這個目的,背後的高科技儲備和應用超出一般人想象,也是雲計算巨大的計算能力做強大後盾才有可能實現的,樂視超級手機所要達到的移動互聯生態境界,當然不是目前蘋果公司分割獨立的,一個個APP單獨下載然後搖頭晃腦等著用戶去翻牌子臨幸的狀態,生態環境下,這些呆在庫房里等用戶下載的應用都會活起來,會適應生態體系的需要,從存在開始就有生命體征,這才是移動生態互聯推進各級產業發展進步的重大意義,因為所有參與者都有質的提升,從這個角度上,說蘋果霸權主義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如果各位看官看這一段感到有點雲里霧里,那說明現在被媒體用的發紫的“生態”二字根本就是一個多數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生硬概念,連互聯網大佬雷軍,周鴻祎等人,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一定要打造新模式,創造更高的用戶價值並能夠推動行業進步;這一點可以應對三維說中的商業模式,當然,移動互聯生態本身,就是新模式了,必然會推動多個行業的發展,會大大促進消費,用戶價值在這個過程中無形的被極大的提升了,因為每個用戶潛在的,瞬時的、深層的需求全部被挖掘和調動起來,對於商家,當手機背後的用戶需求被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用戶價值自然得以巨大的提升,大到手機本身,甚至很多應用本身的價格都不重要了,能把用戶吸引到移動生態互聯網前就足夠了,面對如此大的商業誘惑,手機價格不斷遞減,性能不斷提升是必然趨勢,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各種應用也將趨於低價甚至免費,尤其是那些用戶基礎巨大的,付費項目將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比如樂視不久之後將推出的超級頭盔,雖然最初僅僅實現的是和手機與HIFI耳機配套後影院大銀幕觀影的體驗,未來其深度應用的挖掘才剛剛開始,虛擬現實頭盔也是FACEBOOK最為看重並下大力氣研發的未來項目,這一技術的深度開發會將移動互聯網的多種應用推向一個新的高點,對遊戲產業的沖擊更是巨大,實景遊戲的進入感,真實感,刺激程度是現在的電子平面遊戲完全不能匹敵和想象的。

因此,看懂未來的人,在當下,要在手機紅海里出位,要率先走出這片狹隘的紅區,必須在商業模式上有尖刀效應,穿透力要足夠強。

樂視414手機發布會之後,有人在網上說:小米玩發燒(燒錢),魅族玩做工,OPPO玩HIFI, 中興玩星星(來自星星的你),華為玩國際,聯想玩機海,樂視玩BOM。

BOM ,bill of material,英文物料清單的縮寫,以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備料清單,最主要的看點是產品的成本構成,樂視推出的三款手機,同時也推出了三款機型的BOM清單,然後拿出定價與之相比,人們看到,已經給出價格的樂1和樂1Pro,實際售價是低於BOM列出的成本總價的,這已經不是薄利多銷的概念,甚至也打破了性價比的框架,因為硬件根本不賺錢,不僅如此,已經是樂視超級電視的用戶,可以拿電視內容年費抵銷手機價格,一年490的年費,其中300元可用於抵價,如果5年年費繳清,等於一部手機免費,再加上電信最高每月6G的定向免費流量,如此這般,足以說明,這完全是一個看清了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方向之人的所為,他要盡最大可能讓用戶集結,並不斷降低入場的門票費,因此,就有了業界最高硬件性能,然後低價直至免費的手機,如此商業模式,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接插向所謂的手機紅海。。。。。

這還不夠,樂視手機的頂配樂MAX,定價權都交給消費者,幹脆玩起了全民定價,並設硬件擂臺,重金孤獨求敗,一輪比價走下來,參與的用戶對配置參數的定義,性質,價格,和競爭友商 配置, 樂視配置等等搞的一一門清,完全徹底的做了一次消費者上帝,先不論樂視手機上市後消費者具體的體驗如何,僅僅這一模式,對用戶的至上的詮釋,對用戶的真誠,用石破驚天來定義不過分,顛覆性是足夠強的!

 

綜上所述,不論是產品性能,還是商業模式,乃至未來的平臺效應上,樂視超級手機都有不俗的突破點,顛覆之勢已成必然,這不僅僅是對超級電視的簡單複制,因為它需要更高的技術保障和更豐富的業態綜合支撐,超級電視是平價銷售,超級手機則是補貼銷售,是低於成本價的,任何沒有真正生態體系的企業絕不敢如此試水嘗試,沒有有效生態的支撐,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殺,所以誰再敢不知輕重的說我已生態,那就請他來超級手機門前一試身手,創造超級手機的人們來自目前幾乎所有主流一線的國際和國產手機廠商,他們很清楚老東家的死穴都在哪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

 

蘋果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門票,始終是價格不菲,早已沒有了性價比。

樂視超級手機是移動互聯生態網的入口,而且盡可能質高價廉,甚至免費。

人們將會怎樣選擇,是理性掌控錢包,還是虛榮?

移動互聯網的未來是生態的,是所想即所得的,是互聯化反的,相比從前,技術已經不再是壁壘,技術是可以去買的,只要你的市場足夠大,忠實用戶足夠多,粘性足夠強。

在產業界,大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大而居功自傲,一旦失策,大就是最大的不幸,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轉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