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行業:行業地位再次提升,須重視未來政策執行力度 作者:李博 ![]() 國務院近日下發《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強調對中藥材資源的保護和中藥材產業的發展:4 月 27 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工信部、中醫藥局、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等12 個部門推出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了七項任務和三大指標。文件指出:到2020 年,中藥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要達到基本完善,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要得到有效緩解,實現常用中藥材生產的穩步發展和中藥材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另外,要初步建成中藥材現代生產流通體系,穩定市場價格,提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水平。 隨後不久,國務院又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重點部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業,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緊接著在 5月 7 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 年)》。文件中提到加強中醫診療設備、中醫健身產品、中藥、保健食品研發,重點研發中醫健康識別系統、智能中醫體檢系統、經絡健康辨識儀等中醫健康辨識、幹預設備;探索發展用於中醫診療的便攜式健康數據采集設備,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 政策執行力度是關鍵:雖然上述兩文件都提到了 2020 年的發展目標,但具體發展措施較為籠統,沒有提及相應支撐體系的建立以及清晰明確的實施方案。我們認為,兩項文件的印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醫藥產業的行業地位,但具體的利好程度則取決於未來政策的執行力度。 傳統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尤其是中藥標準化,利於行業龍頭:無論是在之前刊印的“中醫藥發展‘十二五’規劃”還是近日公布的上述兩項發展規劃,文件中都包含了中醫藥行業發展標準化的問題。而“標準化”的提法顯然意味著,無論現代中藥還是傳統中藥,質量的提高才是產業發展的方向。例如:龍頭企業進行的指紋圖譜分析、成分分析等研究使得中醫藥的發展更加趨於標準化。我們認為,在資金層面、技術層面以及市場方面取得優勢地位的公司將在未來贏得更多發展機遇。 投資者可重點關註行業龍頭:我們認為投資者可以重點留意的中藥龍頭企業包括:1)港股市場:同仁堂科技(1666 HK)、中國中藥(570 HK)、神威藥業(2877 HK)、同仁堂國藥(8138 HK)以及朗生醫藥(503 HK), 2)A 股市場:天士力(600535 CH)、康美藥業(600518 CH)、片仔癀(600436 CH)以及康緣藥業(600557 CH)。我們可以註意到,上述港股公司的估值(2015 年平均市盈率:20.5x)較上述A 股公司的估值(2015 年平均市盈率:33.1x)更為吸引。 (來自交銀國際)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