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什麼大生意,讓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暌違十年後,再度踏上德國?四月十六日,德國柏林,施振榮一下飛機就不停奔波,參觀當地新創公司,他說,要在物聯網時代,搭起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橋梁。 施振榮未說出口的另一座橋梁,則是搭在他的長子施宣輝,與宏碁經營權接班大位之間。 去年剛上任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的施宣輝,在柏林物聯網高峰會中擔任講者,介紹宏碁「自建雲」(BYOC,電腦變身雲端伺服器的應用服務)在物聯網的應用。活動當天,現場氣氛活潑,不過,忙進忙出的他,臉上卻沒有太多笑容。 在外界眼裡,他就是施振榮的兒子,他很少對媒體單獨發言,每一次公開露面,總是言必稱「施先生說」,傳述父親的理念。除了董事長黃少華、執行長陳俊聖擔起宏碁改造的重任,施宣輝的名字,也將與宏碁轉型之路緊緊相扣。 老爸首次定位:他以後一定是宏碁大股東 施振榮父子此次帶台灣物聯網新創公司遠赴柏林,一方面協助新創業者與國際接軌;一方面,也因為,距宏碁改造年限只剩一年半,施宣輝在集團內孤掌難鳴,真的很需要盟友。 「他以後一定是大股東,會是一個很有附加價值的董事。」《商業周刊》一路貼身採訪施振榮父子,從台北到柏林的旅途,施振榮也首次公開向外界定義兒子的職掌。 在柏林,施振榮對宏碁轉型成功的指標訂下定義。他說,未來一年半內,自建雲事業群獲利要占全集團一○%;三到五年內,要貢獻出全集團超過一半的獲利。達到這個標準,宏碁轉型才叫成功。這個左右成敗關鍵的事業群總經理,就是施宣輝。 而且,未來施家在宏碁的持股,也將傳承給施宣輝。亦即行使最大股東權利的所有權人,將是施宣輝。無論從經營權或所有權來看,不管接不接執行長大位,施宣輝在宏碁集團的重要性確認無疑。 六十二年次的施宣輝,年輕時不愛念書,喜歡玩車,也有點愛花錢,但他曾為了當飛行員減肥成功,這番毅力至今仍讓施振榮佩服。隨著年紀漸長,施宣輝身上的公子氣息漸漸消失,作風越趨低調,就連親和力的展現都有些刻意。他的每一次公開發言,都像事先擬好了答案。對比施振榮總是笑口常開、侃侃而談,連施太太都覺得大兒子太嚴肅。 尚未立下戰功進駐三年,新事業還在燒錢 那是因為,他肩上的壓力非常巨大。在科技業二代接班梯隊中,大老闆多會早早安排兒子進入集團累積戰功。然而,攤開施宣輝手上的成績單,卻是一個仍在燒錢的事業群,以及一次失敗的創業經驗。 「我只能說,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談到過去創業經驗,施宣輝只是一句話簡短帶過。那是他第一次體會,實驗室與商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研究所畢業後,施宣輝在台灣成立智輝公司,開發出一套掌握數十項專利的獨家影片分析技術,要靠技術授權來賺錢。不過,一年半就認賠殺出。「起步的時間點太早了。」郭宗杰是施宣輝在南加大的指導教授,他稱讚施宣輝學有所用,但可惜沒有打開市場。 一位當時智輝主管私下表示,施宣輝很努力的四處拜訪潛在客戶,比如第四台業者,甚至透過施家人脈主動出擊,但卻沒有斬獲,就連宏碁也不埋單。他形容,戰場從實驗室變成商場,工程師背景的施宣輝沒有業務經驗,顯得無力可施。 陸續待過揚智、神盾兩家宏碁轉投資公司,二○一一年,宏碁砸三億二千萬美元購併雲端公司iGware,施宣輝才正式進入宏碁雲端事業群上班。雖然一步步走入集團,但,施宣輝就像一個在邊疆守衛的親王,負責的都是燒錢的新事業,碰不到宏碁權力核心。 一直以來,施振榮強調傳賢不傳子,沒有刻意安排施宣輝在賺錢的部門累積歷練。但二○一四年,這個邊疆親王,突然成為整個新事業群的總經理。 原來,二○一三年施振榮回到宏碁救火,對於傳承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才讓施宣輝也順勢登上關鍵地位。 「歐洲很多百年企業都有很強的傳承價值觀,我退休十年,創業初衷都消失掉了……,現在Jason(陳俊聖)有很強的使命感,但是再來呢?再來呢?」施振榮說。 幾度孤單戰鬥缺實務經驗,叫不動老員工 「施先生見多識廣,怎麼把自己的兒子放在這危險的位置上?」一位宏碁合作夥伴至今仍感不解。雖然施振榮強調這是陳俊聖的決定,但,大老闆的兒子,沒有戰功,卻成為集團新事業的救世主,很多人都質疑他取得權力的正當性。 這項大膽人事案,不但讓自己的尊賢佳話備受質疑,也讓施宣輝面對艱難挑戰。 施宣輝以「每天都在戰鬥」來形容自己現在的生活。一位宏碁高階主管說,走馬上任後,有大半年時間,施宣輝受到無比的挫折打擊。光是人事問題就搞不定,施宣輝希望從其他部門輪調,但資深員工對於燒錢的事業指派任務,態度是能閃則閃。施宣輝雖在總經理之位,但缺乏實戰經驗,根本叫不動不服他的老員工。 「他其實很照顧屬下。」一位剛從新事業群離職的資深工程師印象很深,遞出辭呈後,施宣輝找他長談一個鐘頭,除了談工作,也關心他的職涯發展。這位工程師嘆了一口氣說,新事業部門很難評估工作績效,施宣輝講話分量不如其他賺錢的單位來得重,基層員工在他底下做事,只能說有心無力。 在董事會,施宣輝要面對殷殷期盼的長輩;在經營會議,他要面對比自己年長,且更有戰功的專業經理人。看到兒子站在這麼困難的位置,施振榮難道不心疼?「他受到很多打擊,我當然會關切,但如果他有企圖心,這些磨練本來就要這樣,」施振榮坦白說道。 敏感接班問題本人避談,老爸表示樂觀 兒子的困難,施振榮不是不知道,但,做為台灣企業「傳賢不傳子」代表人物,他也有難處,不能全然偏袒兒子,比如自建雲事業群缺人,他就反對向外大舉徵才。「PC那邊在縮編,要兼顧集團和諧,」他說。於公,他不會每次都站在施宣輝這邊。 不過,於私,施振榮搶救少主的行動倒很多。每當媒體問他為施宣輝打幾分,他總給出九十九分高分。他還找好幾個信賴的人來輔佐,如通信總經理沙舟、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總經理王定愷,都是業界的戰將,擅長業務、行銷,正好補足施宣輝弱點。 除此之外,他自己也努力幫兒子加持。施振榮雖然卸下董座身分,但仍然身兼宏碁自建雲計畫的首席建構師。短線上,他跟黃少華都幫忙牽了不少生意;長線上,施振榮更親自出馬,替整個事業群的未來方向定調。這一次到柏林,施振榮也抓緊時間,替自建雲尋找汽車領域的合作機會。 每週二早晨,施振榮與施宣輝開會討論自建雲發展進度。「宣輝的意見開始超過施先生了。」旁觀幕僚形容,雖然距離集團領導人之姿,施宣輝還有一段距離,但,「重點不是他什麼時候才會準備好,而是,時間到的時候,誰是最適合的人?」 施宣輝拒絕回答所有關於接班的問題。而施振榮則樂觀的說:「若有意願、有能力,還要有成熟的客觀條件。我也不能阻止。」 替兒子披上了戰袍,施振榮能幫的,都幫了。接下來,施宣輝必須拿出具體的經營成績單,證明自己有意願也有能力,否則,將永遠只是替父親傳道的「科技大老闆之子」。 【延伸閱讀】科技業第2代,都在做什麼? ●集團任職 ˙林恩平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之子現職:大立光執行長 ˙林宇軒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長子現職:任職雲端運算應用服務研發中心 ˙施宣輝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長子現職: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 ˙郭守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之子現職:三創董事長 ˙鄭平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之子現職:台達電執行長 ●自行創業 ˙李晏榕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之女現職:自行開業執業律師,今年宣布參選立委 ˙林宇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現職:創立交友網站愛魅奇 ˙施宣麟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次子現職:智林運動行銷公司董事長 ˙簡民一大眾電腦集團董事長簡明仁長子現職:KKBOX董事長 ●國外定居 ˙張孝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之女現況:在美就業定居 ˙曹之昊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之子現況:在美國創立遊戲公司Muse Games ˙蔡其軒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之子現況:在香港巴克萊證券上班 整理:朱致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