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緊急發布11條"風險警告"!哪些股票不能買? 來源:人民日報 在業內看來,由於短期市場漲幅過大,應註意調整風險。 未來的市場可能會出現大幅震蕩的走勢為主,操作難度也比較大。如果是追中字頭的股票,那恐怕是高處不勝寒,如果去買題材股、概念股又面臨著高估值的風險,投資者這個時段的操作難度加大。 證監會提示風險“潮來潮往理性對待”,滬指跳水跌2%,成交破萬億,中小盤股多下跌。今天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弱深強,震蕩回落。“央企大兼並”的傳言未能核實加上“石化雙雄”否認合並,對炒作人氣形成一定打擊。證監會重申風險後,大盤遭遇拋壓一度下挫,滬指跌逾2%,成交再破萬億元。盤面上,銀行股逆勢回升,多家“中字頭”個股逆勢飄紅,中小盤股普遍下跌。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發布11條“風險警示詞條”,提醒投資者: 1、股市潮來潮往,投資還須謹慎。 2、理性看待牛市,穩健價值投資。 3、多一分謹慎,少一分風險;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損失。 4、牢記“買者自負”原則,理性管理個人財富。 5、保障基本生活,切勿冒險投資。 6、做足功課再炒股,明明白白做股東。 7、股市存波動,配資有風險。 8、“小道消息”不可信,“概念炒作”危害大。 9、抵制“暴利”誘惑,防範“非法證券活動”。 10、非法發行不可信,投資常理不可違。 11、自覺遠離非法證券活動,切實保護自身利益。 此外,證監會重申,投資者踴躍入市,說明大家對中國證券市場充滿信心,希望通過投資股市分享改革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成果,但不少新投資者只看到炒股賺錢的可能,忽視了炒股賠錢的風險,對股市漲跌缺乏經驗和感受,對股市風險缺少足夠的認識和警惕。為此,提醒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要做足功課、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機構觀點 近期A股市場繼續任性上漲,昨天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聯袂漲停帶動下,中字頭個股集體飆升,對於後期走勢及投資策略,一些機構發表了最新觀點。 海通證券:短期趨勢未變 投資開始悠著走 海通證券認為,長期看牛途還很長,宏觀政策繼續積極,短期趨勢未變,但市場熱度已大幅上升、股市政策微變,投資從大膽跑到悠著走。新興產業將成為是本輪長牛主角,如互聯網先進制造、新能源、軍工、生物醫藥等行業。價值股是配角,政策催化時階段性表現。主題看好大上海、長江經濟帶。 華泰證券:市場揚帆前行 可關註“價值窪地” 華泰證券認為,無風險利率不斷下降,主板合理價值將繼續得到提升,年底滬指可到5000點。市場揚帆前行,恐高者可以關註“價值窪地”,如前期漲幅較少、估值水平較低且具備明顯業績催化的家電、食品飲料、汽車等消費行業。 民生證券:以守為攻 布局銀行股 民生證券認為,當前牛市太快。短期角度看,市場階段性主題將是快牛轉變慢牛。快牛過快將直接導致市場調整風險積聚,慢牛才符合經濟與股市的長期利益。在震蕩中換擋的牛市里,下車再上車,成本過高;不勤收割,浮盈轉瞬即逝。在這樣的市場中,布局銀行股是以守為攻的配置機會。 興業證券:“瘋牛”行情風險點可能在5月中下旬 興業證券認為,上升趨勢仍舊延續,但政策微調已開始,增量資金相對增量籌碼的優勢有所削弱,導致波動加大。短期的最優策略仍是順勢而為,尋找補漲窪地,“瘋牛”行情的風險點可能在5月中下旬。 首席看市 談到中國制造2025,一方面是技術,比如說北鬥的技術,還有一塊是4G的技術,這兩個行業的趨勢是怎麽樣?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認為,北鬥和4G領域今年都有產業催化劑。 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大家知道,實際上今年對於整個通訊行業或者說對於4G來講,是一個很明顯的行業周期的大年,因為基本上從3G那一波到4G,今年三大運營商是計劃總建設基站數860萬個基站,跟去年是基本上持平的,確實去年是將近80萬,然後在總的資本開支這一塊是4千億左右,三大運營商,這個肯定是全球最大的4G網絡。 北鬥實際上最近有個很大的催化劑,就說跟隨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像高鐵一樣,像中國的高鐵、飛機一樣走出去,能夠在我們整個對外的競爭過程中發揮一席之地,那實際上我們知道北鬥現在主要是亞太區,那它覆蓋的國家剛好就是一帶一路的這些國家,實際上我覺得北鬥會未來成為中國技術出口,包括對外在一帶一路這一塊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優勢。 具體到公司里面,在提到與通訊領域相關的關健詞,比如互聯網+,然後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智能制造,包括之前講到互聯網金融、移動醫療這些全部在里面,但是假如說通訊行業的互聯網+,應用層面通訊行業的互聯網+等,投資者該如何布局,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表示,看好在線教育、 智能醫療、車聯網等領域。 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我覺得從開始來講肯定是一個工具性的,因為通訊是一個,我們講技術手段也好,或者說一個底層的技術也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上次我也來談到TMT行業的大融合,實際上將來是互聯網+的所有行業的融合,那實際上這種深度融合帶來的就說,比如說當信息技術行業疊加的這種教育行業,我們見到了這種在線教育;當它疊加醫療,我們看到智能醫療,當它疊加了車,我們看到車聯網,實際上我覺得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生產要素,也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工具了,它跟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我們講整個互聯網的下沈或者說信息技術手段的下沈,已經融合到我們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對,所以我覺得未來可能大部分公司都很難再去劃分清楚,說你到底是一個純粹的通訊公司,還是說你是一個車輛的公司,還是說你是一個在線教育公司,我們看到我們行業非常多的公司都在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