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95.html
我住的小鎮很空曠,馬路上很少有車通過,結果就很多車逆行。
有天早晨,我從小區出來到前面轉彎道掉頭,觀察了前方和左右,轉了過去,不提防對面來兩輛逆行車,緊急拉到旁邊避開。晚上和妻子說起,她說是啊,今天白天散步時就看到一輛車逆行,撞進轉彎的卡車底下報銷了,死了倆人。
所以,在我們鎮上開車要加倍小心,逆行的車,隨意穿行的行人,四處橫竄的摩托車、助動車、自行車。
開出鎮區就是高速,我每天驅車來回180公里,路上二個半小時,經高速進外環,嘗試了七八次不同的路線,迷路五六次,終於找到一條目前算最順暢的路。然後觀察時間節點,根據送女兒讀書的時間做微調。有時候相差一刻鐘,一些路段就開始堵了,一天來回就拉長到3個小時。
同胞開車,腦子里基本上都沒交通規則概念,只是為了防止被交警抓,才做些規避。一沒有監督,就像花果山的猴子一樣沒規沒距,肆意妄為。一般來說,四根道,小車的快車道理論上是最快的,其實不然。因為有很多新司機喜歡躲在最左邊的快車道上,左邊是隔離帶,心理上他們感覺安全。於是這根道常常不如右邊的道通暢。另一方面,大卡車沒規矩的,也會竄到快車道來。右邊兩根是大車道,我盡量不走,因為路太差,傷車,速度也慢,且在大車堆里危險。
我是交易員的習慣,上路先規避風險,第一規避的就是大車。能遠離的盡快遠離,超車時,盡可能離開一根道抄,或者在後面閃一次燈,晚上立即關掉大光燈,以免影響其後視鏡,看不清楚我的車。另一個習慣就是在規則之內,將速度放到最大。也就是我在高速上絕對不會超過120碼。
無論是嚴重的醉駕、酒駕、超速等等,實際上我計算時間和金錢的損失,被抓住後,罰款的損失,和浪費的時間,都無法彌補超速等等帶來的一點時間。
但是不是我不違規呢?偶爾。比如有些地方的白色實線畫的不合理。我每天經過有根進入外環的道路,變道這里的虛線很短,根本不夠時間進入隔壁小車道。一旦錯過,就會在大車堆里擠很長的時間,很久之後才有新的虛線。而在大車堆里,我感覺非常不安。這根實線的危險還在於,逼迫你開車連續跨越幾個道。這種設置是非常不動腦筋的。
所以每天經過這里,我精神高度集中。
從主道變到匝道也是非常危險的,我一個月內已經碰到三次,兩次是我已經進入匝道口,旁邊突然有急速變道的車沖進來,到我車前面;另一次是一輛車幾乎錯過匝道,它橫過三根道向我車前面沖,然後又不知所措的在我車前剎車停住,導致我急剎踩到底,差十幾公分就撞上去了。
路面上不打燈並線,我打燈並線就無人讓,且故意提速向前擠我的車,這種事情比比皆是。但是我還是堅持打燈並線,為何?我不想和車擦碰追尾。
我基本上嚴格按照學車時教練的教學來做,此外還加入了在美國學到習慣,並道時不僅僅看後視鏡,還偏頭看死角,超車後回到原位時,從後視鏡看到對方的前輪才進去。
我不是很明白中國人的生死觀,也不明白同胞的規則意識,和對風險成本的衡量,我以前很不喜歡開車,現在沒有辦法,居住在遠郊,必須要開車,就觀察這個馬路上太多了。
我常看見來回亂竄的車,或許是老司機,駕車技術出色。後來我有意識的抽樣,盯住一些車輛計算,與我大致保持一根道的效率,結果是很多亂竄的車都被我甩在後面了。
何解?
當你看見旁邊一根道快,插進去,已經是人家啟動了,浪費一點;並道的時候規避車輛,浪費一點。當你這麽插得時候,很多聰明人也在插隊,於是這根道慢了。旁邊這根道又快了,於是你又轉回來,繼續浪費一點時間。
這就像做短線的人,永遠能看到快車道跳上去,然後再跳到另一個快車道,持續開車的人逐漸趕上去,把絕大多數短線者拋在後面。
大多數短線者哪里去了?
經過不停的損耗,經過無數次的風險規避,終於撞車報銷了。
www.ott.ac,over the top
淩雲之智,來自常識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