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非往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bf.html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雙城記》

 

     我對非洲沒有什麽印象,引發興趣是有一次朋友會所開幕,他介紹了同學給我認識。此兄在西非耕耘十幾年,尼日利亞政商兩面都熟悉。正好橡膠業內有公司找他整合西非橡膠,他就很好奇的問我。

     而我對西非也懵懵懂懂,就打電話給業內的老大哥,曾在西非有公司,探索過多年。電話里講了半小時,我興趣大增,後來特地去青島拜訪他。

     老大哥直搖頭,說:海濱,西非可不是好地方。就描述當年的亂。

     他深夜到尼日利亞,辦事處叫了當地軍人來接他,一路上大燈照著四野,急速前進。軍人隔一會兒就朝天放槍,咚咚的警告可能存在的劫匪:我們有槍。某天去內陸工廠,八個軍人護行,路上被幾十個劫匪包圍了。軍人說:我們是軍人。劫匪一看,好,給你面子,槍就不沒收了,錢都拿走了。

    後來說起橡膠等等。

    西非是重要產膠地,尼日利亞因為連年戰亂已經荒廢了,從原來的十幾萬噸量減少到了幾萬噸量,且品質不好。目前有個中國人的膠廠在那里,會所這個朋友知道他,品質也是一般。加納是小地方,幾萬噸的量。科特迪瓦和喀麥隆是主產國。科特迪瓦有大於40萬噸的量,喀麥隆可能是十來萬噸。整個非洲有65萬噸膠產能。但科特迪瓦被法國人壟斷,談生意要去巴黎。喀麥隆有中化國際的一家廠,另有兩家廠。中化國際經營喀麥隆很成功,還有幾萬公頃膠林。

    加納的量在慢慢遞增,但也是法國人和印度人控制。

    尼日利亞這個地方這些年發現了石油,成為經濟支柱,反而導致橡膠業不受重視。石油也引發戰亂,博科聖地在四國交界處控制很大地盤,為原油利益內戰。其經濟實力在數字上已經超越南非,得益於能源收入。中國給於了大量經濟援助,基礎建設方面,不管是修路、電力還是通訊,都大力支持。華為開拓市場得以與整個中國政府的戰略。

    科特迪瓦原屬法國殖民地,前些年還發生了內戰,法國軍隊出面擺平,屬於法屬利益區。法國這些年的海外利益區不多,北非有一點,科特迪瓦算很重要的,柬埔寨也算有點影子。科特迪瓦出產可可、橡膠,可可是第一大出產國,連其軍隊支出都依賴可可。

    加納和尼日利亞也產可可,但加納有三四成可可走私到科特迪瓦,也算一大特色。就類似橡膠在東南亞的現象,原來許多越南膠、柬埔寨膠都在馬來西亞加工,所以當複合膠標準擡高,大馬的橡膠產量就突然暴跌。其實和當地減產沒關系,實際上早就沒有那麽多膠產了。

    話說,加納是西非最溫和的地方。談到這點,老大哥對亞非拉的所謂民主革命深惡痛絕。他知道我的價值觀,一直給我開導,說這些國家的民主都是扯淡,搞得民不聊生。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實際上我們倆如果追根溯源,都是自由民主派。他深入到全球做生意後,漸漸改變了觀點,遠在國內妖魔化公知之前,就曾對我說這些。

     我們是有觀點分歧的。對於我來說,我對世界的看法,可以這樣說吧,我每年讀幾十本書,有時候上百本,看幾千萬文字,寫幾百萬字。涉獵範圍非常廣,從宗教、哲學、行為心理學、人文、政治、技術、物理學、經濟學、歷史、建築、家具、情色到色情。我走了不少國家,去過幾百個城市,住過十幾個城市。同時,我實踐著商業和金融交易。

    所以,我無法從兩分法去去接受非此即彼的世界觀。當然我也說服不了老大哥,他是這個行業少有的博學者,去過的國家只比我多,不比我少,在各國深入政商微觀,比我還要觸及本質。

    不過我同意這一點,那就是民主成為拜物教,也是不恰當的。

    我有一天和公司的政治經濟學家談及人類世界的結構,本質上是一個叢林社會。強力者要選擇哪一種政體,不外乎攻心、尋租、利益分配、小團體外利益博弈。無論是民主體系,還是威權體系,都必須解決權力合法性問題。這個世界上的權力合法性來自於兩種,一是宗教背書的血統傳承,另一個是選舉下的法統傳承。

    血統傳承要人們有一種信仰,君權神授,因而可以合法傳承,屁民服命;另一種是人們有另一種信仰,相信這個權力是出自一種自由意誌,是自己選擇的,這就是法統。

    除此外,沒有成功的其他選擇方式。

    古羅馬從帝國轉向共和,再從共和轉向君權神授。在共和時期,整個國家的主體階層,其實也只有15%左右的自由民和元老院統治這個帝國,國家強盛,但也沒有持續。根據氣象歷史學派的研究,後來的氣候變化,改變了古羅馬農民的收入,無法支撐整個羅馬的繼續擴張和政體穩定。這個我沒有求證,就不去描述了,反正羅馬共和瓦解,演變為獨裁,執政官有土著宗教的背書,兼任大祭司,但不是一種君權神授的概念,傳承出現問題,亂了很多年,奧古斯都統一了羅馬,與另外3個凱撒組成執政團隊,並希望20年後穩定傳承給下一個團隊,結果在20年後就崩潰了,軍隊控制了國家。但軍人集團沒有合法性,也沒有治理國家能力,所以依靠暴力統治是無法持久的。亂世持續幾十年,直到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獲得宗教背書,強行推行基督教,慢慢扼殺了原屬地宗教,才獲得了另一段時間的穩定,奠定了現代歐洲的基礎。

    人類社會沒有什麽新鮮事,古人沒有那麽笨,現代文明的所有體系都在古代史里能夠找到雛形。

    整個非洲大地被近代歐洲統治,也就是在古羅馬帝國解體,歐洲城邦王國興起,貿易和金融文明開始形成,歐洲工業輸出產能和獲得原材料的過程中,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個近代故事。

    中間的歷程是一個血粼粼的,歐洲人帶著聖經而來,走的時候帶走了黃金,留下了聖經,而黑人除了聖經,一無所有。

   但是人類有向精英文明自我矮化的習慣。非洲人以統治世界的精英文明為學習榜樣,盡管他們曾經統治過自己,也被民族自醒後的各個非洲國推翻,但是他們還是師從了歐美文明。

   歐美也願意充當師傅,並強力推行民主體系。

    這個過程是有疑問的。雖然歐美的左翼知識分子群體和自由派媒體,仍強烈的以兩分法來非黑即白的全力標榜民主體系的優越性,並妖魔化除此之外的一切政體。我們正相反,是強烈的妖魔化民主體系,並自我標榜。

    正所謂世界大同,無可厚非。

    因為在整個民主化浪潮中,尤其是蘇東集團倒閉崩盤後,極左勢力從亞非拉急速撤退幾十年,也就是民主化浪潮席卷非洲、南美、亞洲的幾十年。成果寥寥。

    我同意老大哥的說法,以視野之內所有的民主化國家論,東北亞地區的國家是成功的,東南亞是失敗的,整個非洲都是失敗的,中東是失敗的,南美部分成功,大部分失敗。

     其中多數國家,陷入了政局動蕩和貪汙腐敗,權貴富有和人民貧窮的地步。

    吊詭的悖論是韓國從樸正熙時期的獨裁、智利從皮諾切特時期的獨裁、臺灣地區從蔣經國時期的獨裁、新加坡從李光耀時期的獨裁等等經濟騰飛後,再轉向民主。新加坡正在經歷民主開放,反對黨正在崛起。

    其余的迅速開放為民主體系的,無一不成為失敗國家形態。

    不過加納是不同的。

    加納是歐美贊賞的實行民主體系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奧巴馬訪問西非都不去自己的祖國肯尼亞,而是先訪問加納。整個非洲公認加納人是最溫和的,社會穩定,經濟穩定。

     體會背後的原因,可以這樣看,7-8成是新教徒,實行英國法和習慣法,選舉政體和酋長地區自治同時存在。歷史上的淵源,當英國統治加納時,曾廢除國王和酋長制,後來發現無法順利統治,於是又承認酋長體系和習慣法。這個和當年英國人殖民印度時,保留了土邦國王體系,是一個路徑。

      這就證實了兩點,一是血統傳承的酋長地區自治,帶來了地方穩定;二是民主選舉的基礎是奠定在新教徒的宗教信仰上。

     法國勉強在科特迪瓦維系一個穩定的政體,原屬美國殖民地的利比里亞也一塌糊塗,尼日利亞更是亂七八糟。

     即使如此,加納深層次的社會結構是怎麽樣的?

     我看了不少加納民間的文字,包括一些援外中國醫生的見聞。其中一個醫生長達兩年,在西非最好醫院援助了兩年。寫下的文字,仍舊剖析了這個國家的貪腐、效率低下、黑人無信用、醫生草菅人命。也涉及民主體系的弊病,醫生為了一點點工資就突然全體罷工,把病人丟在旁邊兩周,不管死活。

     而從歐美學習回來的精英層,骨子里的卑微和傲慢基於一體,對中國醫生的建議置之不理,一個收治六百多人的科室,死亡數是一百多人。

     瞠目結舌。

     醫生很客觀,既敘述了加納人的守規矩,無論是開車、買賣等日常行為都遠超過中國人的亂七八糟;也敘述了所謂民主體系下的效率低下、貪汙腐敗、黑人無信用習慣等等。對於一個有著大量資源的國家,當地清醒的精英人士也感嘆,加納有著黃金、鉆石、可可、棉花、橡膠等豐富物產,仍舊貧窮;據說馬上發現原油,更是一個悖論,當資源越豐富,官僚就越富有,國民就越貧窮。

     但是,當你對照樸正熙、皮諾切特、李光耀的開明專制,對經濟自由化的堅持,帶來的國民富強;和對照威權體系結合國有體系的國窮民貧,甚至大饑荒,然後再對照民主體系下的不同結果,你有什麽感想呢?

     順便說一句,中國人在非洲的壞影響,實際上是一些奸商行為造成的。他們不僅僅把劣質產品賣去非洲,坑蒙拐騙,甚至連瘧疾這種非洲致命病癥的藥都賣去假藥,良心都被狗吃了。非洲人憤怒到極點,去砸華人店鋪,殺人放火,都是這種事件多了以後積攢的反撲。

    從某些意義上,中國人足夠勤奮,在這些地方可以掘金,另一方面來說,中國人也在斷送自己的形象,淪為一個邪惡民族的圖騰,比當年的白人殖民者更遭人痛恨。這些方面來說,即使中國政府付出再多援助也是挽救不了形象的崩塌的。

    未完待續......後面敘述一些西非細節。

    www.ott.ac,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