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淘寶網上不僅能買到衣服、零食,還可能是一筆債權或股權。
2015年3月,作為中國四大“壞賬銀行”之一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在淘寶網新推出的資產處置平臺上,成功競價拍賣了兩筆債權,中標者都是個人。這是信達首次通過互聯網公開處置不良資產。
這兩筆壞賬都來自浙江省的民營企業。一筆是信達從中國農業銀行收購而來的一家鋼鐵企業的不良貸款債權,另一筆壞賬則收購於興業銀行,來自一家生產清潔用品和工藝品的小工廠。它們在淘寶平臺上共引起近萬次圍觀,經過兩輪競價,分別以2005萬元和441萬元成?交。
盡管規模很小,但這是淘寶自去年11月推出資產處置平臺以來,不良資產競拍成交的首例。更大的意義在於,互聯網公司與傳統資產處置機構似乎找到了處置不良資產和違約貸款的新渠道。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不良貸款和違約情況還會繼續上升。而作為批發零售、制造業的集中地,江浙地區的大量中小微企業會首先受到沖擊。
“分行業來看,最容易出問題的還是制造業和產能過剩的鋼貿等行業,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都集中在制造業這塊,經濟周期中它們的抗風險能力也最弱。”華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林博程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首批與淘寶進行合作對接的信達浙江分公司負責人也表示,“2013年後,不良資產集中爆發,這兩年公司儲備了大量可供投資者選購的不良債權資產。”
這些新情況都對不良資產處置進度和處置周期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
一般來說,銀行發生一筆不良貸款,會采取包括催收、重組、轉讓、抵債、訴訟、核銷等多種清收處置方式。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資產保全部的一名員工對《第一財經周刊》介紹,“最好的處置方式是不讓這個資產變成不良,看能不能通過再投資、資產整合等讓它自救,實在不行再做清收核銷。”
後續則可以通過法院司法拍賣。如果沒有成交,就以物抵債到銀行名下。“我們渠道打得挺開,外圍會跟中介公司包括拍賣、投資公司合作,甚至做了自己的微信平臺。”而現在,民生也跟淘寶簽了合作協議。
2014年11月底正式上線的資產處置平臺是淘寶拍賣會的子頻道。後者與法院合作將線下的司法拍賣搬到線上,以試圖解決其公正客觀性問題。
“一年前如果跟我說債權,我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淘寶資產處置平臺資深運營潘娜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她從最開始就參與了該項目的運作。在跟壞賬銀行接觸後,她明顯感到一個變化是,債權最近幾年已成為逐漸被認可和接受的投資標的。“在給法院做司法拍賣時就有其他機構也想合作。而淘寶用戶本身也呈金字塔結構,除了普通大眾商品,還有購置房產、機動車、投資等需求。作為平臺目的就是連接買賣雙方。”
淘寶拍賣債券有自己的優勢:用戶基礎大、傳播速度快以及技術實力。跟銷售其他商品類似,淘寶提供平臺,由入駐的資產處置機構貼出廠房圖片、土地使用證書、競拍公告等展示資料。
而對於競買人,該平臺也免傭金。不過如果通過中介,還是需要繳納傳統線下拍賣行收取的3%至5%的傭金。
當然,淘寶也受到是否具有相關資質的質疑。潘娜解釋,淘寶在其中只是充當技術和平臺,不直接參與拍賣,拍賣參與方仍是擁有資質的處置機構和用戶自身。
在淘寶上線競拍的除了不良資產,還有股權、土地林權等,它們通常是作為中介的入駐方撮合借款人把自己的抵押物拿到淘寶上來處置的。比如,現在淘寶上就有一份50萬元起拍的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0萬股股權。
目前,已經有24家資產處置機構入駐淘寶,這里既包括海關、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國土資源局等政府機構,也有產權交易所、金融管理公司,以及拍賣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其他中介機構,而已入駐的銀行則有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
不過,這個還在探索中的新業務,雖然聚集了許多關註,但成交規模仍然很小。民生銀行上海分行之前上線的3個商鋪項目最終都以流拍告終。項目直接負責人宋立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這只是處置的一個渠道,更多起到一個招商推介的作用,競拍期間他會接到很多咨詢電話。
對於處置產權這種較為專業的工作,的確仍需要投資人在線下查看咨詢。“傳統的渠道還是要做,淘寶只是提供增量,多帶去一個意向用戶競拍,就可能產生溢價。”潘娜表示。即使沒有成交,她覺得這也是一個讓合作方熟悉互聯網處置模式、探索如何更好展示關鍵信息的方式。
潘娜最近在淘寶的一場網商大會上,向4000多個參會企業進行了標的物推薦和品牌介紹,“看起來,企業用戶更多需要廠房房產、機動車、土地這類資產。”
而對於信達這種“逆周期”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淘寶給它帶來了拓寬資產處置渠道,培育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新方式。眼下,它已上線公示了兩個服裝紡織相關企業的不良債權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