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已成創業板資金第二戰場 作者:李少君 我們在4月1日提示過資金南下港股市場對創業板可能帶來沖擊,並建議在風格轉換期布局地產和金融等低估值滯漲藍籌板塊。 從市場表現看,在動蕩中以非銀、銀行、地產、機械為代表的滯漲藍籌成為大盤突破4000點的最重要力量。最近兩個交易日A股與港股波動性明顯擴大,表明風格轉換初期資金博弈力量相當,創業板未見大頂,但短期調整已經不可避免。 ![]() 動蕩期,我們建議二季度上半程繼續布局地產和金融兩大低估值周期板塊,以及地產複蘇鏈條中的建築、家電等相關板塊,下半程重點關註消費藍籌;對優質成長小票有耐心,逢低謹慎加倉;港股策略上註意投資邏輯從消滅A/H溢價到創業板資金偏好的轉變。 面對港股崛起下的市場,我們試圖回答四個問題: 1港股為什麽會崛起 第一,港股是全球股市估值窪地。3月中旬,恒指PE約11倍,同期上證17+,道指、標普為16+,歐洲股市15+,日本股市19+。 第二,從歷史數據看,港股和A股有很強聯動性,從整個大中華地區看,港股滯漲嚴重,與A股背離到達歷史高點。 第三,外部美經濟複蘇曲折,聯儲加息推遲;內部央行寬松路漫長,居民資產重配加速入市。 2港股為什麽選擇現在崛起 第一,港股行情崛起的重要催化劑是3月27日證監會宣布允許公募基金直接投資港股,3月30日周一恒指跳空高開,拉開港股反攻序幕。 第二,到3月27日,A/H股溢價接近36%,達歷史頂部。 第三,3月底開始,市場風格出現切換勢頭,創業板波動性放大,港股有潛力成為創業板資金第二戰場。 3港股崛起為什麽對創業板沖擊更大 第一,創業板更瘋狂,兩年半上漲330%,PE突破90,個股神話雷區多,證監會此前已經敲山震虎,市場避險情緒驟升。 第二,港股高科技板塊年初至今上漲34%,電訊板塊上漲21%,而同期A股計算機行業上漲110%,對於TMT有天然偏好的創業板資金而言,港股這片處女地機遇遍地。 第三,公募基金倉位從年初至今調整巨大,大盤股比重從30%降至18%歷史低位,小市值組合比重上調至40%,因此大盤藍籌繼續減倉空間不大,中小市值成為動蕩期首當其沖減持對象。 4A股和港股分別如何操作 策略操作上,我們建議布局低估值滯漲藍籌,同時把握港股此輪翻身機會。 從A股操作看,震蕩期建議整體倉位不宜過高;風格上,建議布局今年以來滯漲的低估值藍籌,包括非銀、銀行、建築、地產、機械,優質成長性小票受系統性風險拖累短期震蕩加劇,加倉需謹慎;主題上,尋找滯漲低估值藍籌與國企改革、價格改革、穩增長政策主題的交集。 從港股操作看,在港股通額度搶手的環境下,可以通過投資港股基金抓住此輪機遇,港股/H股ETF與分級基金均已經出現較大程度溢價,但溢價短期下降風險較小,建議選擇溢價相對較低的基金,同時警惕沽空指數基金做多港股策略對於高溢價基金的沖擊。 標的選擇上,建議本階段以消滅A/H股高溢價標的為主線,同時兼顧布局創業板資金偏好的科技板中小票,第二階段可將重點放在掘金港股成長小票,由於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從消滅溢價到挖掘成長性小票的切換可能快於預期,進入4月以來的幾個交易日已經使A股溢價從136%降至120%,因此,要提前開始布局創業板資金的第二戰場。(民生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