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9 08:42 編輯 中概股估值鴻溝——互聯網行業投資機會 作者:王學恒 被低估的中概股 無論是相對於納斯達克指數還是國內的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中概股指數都處於低估值的區間。近期的搜房網、聚美優品、樂逗遊戲、500彩票、久邦數碼、迅雷等,近6個月股價均一直走低。 從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趨勢看,中國概念股的估值泡沫與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影響了近期大部分上市公司股價的大幅度下跌。中概股的走低,可能是早晚都要發生的,僅僅是觸發點是什麽時候的問題。 估值低的三大原因——做空、退市、投資邏輯 中概股能被惡意做空,並且讓作惡者得逞。關鍵原因在於美國資本市場的交易制度不同於A股。美國具有做空機制,在做多做空都能盈利的市場上,空頭們常常借力打力,刻意營造市場恐慌情緒,讓投資者和市場來幫自己砸盤。由於多數投資者的知識缺陷、信息缺陷,市場很容易出現跟風的羊群效應。 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年保持100-300家新公司IPO,但同時也有大約100-300家公司退市。納斯達克每年有大約300-500家新公司IPO,但同時也有大約300-500家公司退市。相反,我們看到A股的退市公司渺渺無幾。特別是從2008年到2013年,每年的退市公司數量都在個位數,只有2014年才到11家。如此低的退市率,讓A股的投資風險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也改變投資人的投資邏輯,只要公司不退市,總有能夠回本或者獲取超額收益機會。 投資邏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理念的差異、認知的差異、發展的差異、監管的差異、信息獲取的不同五方面。例如美國人追捧的科技是那種可以改變世界的科技,中國人看重科技更多是相對於傳統行業而言的。 兩地上市或私有化出走估值鴻溝 對於中概股公司而言,至少有四種策略面對低估值:一是繼續留在美國堅守陣地,反擊美國資本市場上各類做空機構;二是引入知名戰略投資者;三是選擇兩地上市,企業除了在美國上市外,還可以再選擇在A股或H股上市;四是選擇私有化退市之後,重新在A股上市。 投資機會 光啟科學(00439.HK):飛在臨近空間的特斯拉,新一代空間信息平臺; 暢捷通(1588.HK):目標成為中國的salesforce; 航美傳媒(AMCN),傳統業務扭虧,中國鐵路WIFI第一股; 智美集團(1661.HK):體育產業O2O,賽事運營優質標的; 彩生活(1778.HK):社區O2O,從物業管理向服務平臺轉型; 神州租車(0699.HK):看好高品質專車業務的拓展以及租車行業的未來前景; 天鴿互動(1980.HK):在線秀場商業模式清晰,泛娛樂多元化布局可期; 現代傳播(0072.HK):高品質內容與精英人群定位,註重移動應用布局; 太平洋網絡(0543.HK):低估值互聯網媒體,打造多領域O2O平臺; 藍港互動(8267.HK):電影發行的O2O創新,整合影片制作宣發全產業鏈; 慧聰網(2280.HK)低估值帶來投資機遇; 網龍(0777.HK)轉型中的教育公司; 上海複旦(1385.HK):金融支付芯片獲得認可,推進國產化; 中國創新支付(8083.HK):聯手騰訊發展預付卡業務; 諾亞財富(NOAH.N):資產管理增速顯著,互聯網金融開始收獲。 (作者供職於國信證券,公眾號:王學恒的TMT投資觀察 微信號 w193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