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爭議最多的出家人」,這個稱號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當之無愧。日前少林寺要花新台幣一億元在澳洲建分寺,該開發計畫包括寺廟、酒店 今年五十歲的釋永信,俗名劉應成,他十六歲時即在少林寺出家,拜當時方丈「行正」為師。一九九九年,三十四歲的釋永信,成為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最年輕的方丈。事實上釋永信也是中國第一個取得企管碩士學位(MBA)的和尚,他接管寺務後,即有計畫的推廣少林寺品牌,包括成立少林武僧團、河南少林寺影視公司、少林實業公司,還和電視台合作舉辦《功夫之星》海選。 「探索」頻道在一部紀錄片中,曾把釋永信稱為「少林寺執行長」,但他本人並不認同,他認為只是在維護該寺無形資產。二○○二年四月,一名日本商標事務所負責人,送給釋永信一份文件,裡面提到少林、少林寺、少林拳等名稱,在日本已搶先被人先註冊。少林僧人在國外表演時,也曾碰到少林之名先被註冊,因此須外國人同意才能表演等事,這些都讓釋永信意識到少林被以假亂真的危險,因此他打起一連串侵權官司,逐一收回少林相關的品牌商標。如今少林寺註冊的商標至少有四十項,這些都是釋永信任內「功績」。 此外,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市,其旅遊收入占當地政府收入三分之一,雙方在二○一三年底就曾因門票收入拆帳問題鬧上法庭。當地官員指責釋永信「出家人要這麼多錢幹麼?」但在釋永信看來,官方將少林寺圈入風景區,斷了千年來香客自由進出布施之路,導致少林寺只能仰賴票價分成收入,並開發商業模式自力更生,皆是不得已之舉。 釋永信曾說少林寺商業化,「既弘揚佛教,又解決我們生存問題,何樂而不為?」但這也因此讓他飽受抨擊,輿論曾指他在海外有三億美元存款、包養情婦有私生子,釋永信辯解是:提供賞金給能提供證據者。最後謠言不攻自破。曾說自己功過「留待後人評說,」的釋永信,對這些輿論抨擊,其實正是他選擇這條商業化之路無可避免的代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