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控水務會議紀要:15年指引利潤至少增加30%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29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31 17:51 編輯

北控水務會議紀要:15年指引利潤至少增加30%

參與管理層:CFO  COO
會議時間:2015年3月30日
申萬宏源:黃哲,葉戎,杜威記錄

15年指引:新水量為300萬噸,水環境投資>35億元(+60%YoY),營收增幅將超過40%-45%;利潤增加30%-40%。
基於:(1)有200+萬噸的水投運,產生新的收入(2)2015年會直接收購TOT項目(3)2014年未按全年收入記的計入15年(4)BOT去年占新項目的70%,今年如果同比例的話,建造收入會增加25%-30%,可以達到30億以上。

資本計劃總投資76-80億元,動用資本金45-48億元。按新項目投資資金中一半要動用資本金來算,即(1)新增TOT&BOT 合共動用20億+(2)水環境治理BT動用15億+(3)光伏動用7億。

新項目如何融資    現有現金及等價物>60億+部分債務融資+收益類融資。公司在探尋新的收益類公司的融資方式;盡量不發股票,避免稀釋股東權益。

Q&A
Q1 應收賬款中大於1年的部分是否能回款?收益類公司能解決多少融資需求?
應收賬款的回款風險不大。收益類公司尚在嘗試,主要想開拓新的融資渠道。剛起步規模不一定大,如果只有5億美金也可以,但這個渠道成本低,可以<5%。收益類公司可以是美元、人民幣、港元計價,貨幣不確定。

Q2 其他經營收入為什麽下降?
去年有4000萬回撥。BT利息收入,政府的利息收入有延遲,2015希望到期就能收回。

Q3 300萬噸新項目會分布在哪些區域?
新的項目沒有地域的傾向性,但在東部會多一些,浙江今年會布局。原來我們在中心城市布局多,現在要在包括小城鎮全面布局。會選擇風險可控,有政府補貼的小城市進入,並以最低成本的技術來開發。工業汙水的第三方治理我們還在研究。

Q4 2015年新項目中多少是汙水,多少供水?
汙水項目占60%-70%;其余為供水。

Q5 在收入40%-45%的增長中,汙水和自來水各增長多少?
汙水收入增長50%左右,自來水供應收入增長30%-40%。

Q6 去年賣掉了11個汙水處理廠,原因是什麽?收入中其他經營收入1億HKD是否全部來自此項出售?
賣掉水廠的盈利為200萬,原因是這些水廠整體的收費、利潤和初期水質都有問題。今年還會有類似的出售。比如標準水務的36個水廠當中有陜西2-3個效益不好,可能會將其出售。總體來講,標準水務的利潤率不錯。買方有當地政府也有其他第三方。

Q7 光伏的投入是否會在明年繼續增加,未來是否會更多地投資新能源項目?
光伏的14億投資在15年完成7億,16年完成7億,不會再有新能源的項目。

Q8 遞延所得稅增加的原因?
(1) 並購多(2)14年起調了BOT的毛利(3)BT轉BOT的規模為3.75億(建造收入)。

Q9 如果工業汙水投入上升,膜的要求會高,公司是否有這方面技術儲備?
現在有一個膜公司,未來可能進行收購。

Q10 公司15年的毛利率的指引?
現在行業好,投標價格有競爭,但不代表毛利會下降。

Q11 2015年的融資成本是多少?
維持在6%以下,現在香港利率在升,大陸在降,對我們來說這兩部分會抵消,融資成本可以維持在去年4.6%的水平。

Q12 利息收入是否有部分政府沒有及時支付,政府還款是否有障礙?
是有部分延遲,不過政府的利息我們一定能拿到。

Q13 水費收入增加低於1H2014指引的70%,原因是什麽?
2014年汙水水費收入上升52%,供水上升112%,整體上升了61%。沒有達到70%水費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1)與標準水務並表日期有差異,現在還有兩個項目沒有並表。(2)標準水務有些項目不是從1月1日開始並表。

Q14去除一次性其他收益,可持續利潤增長有多少?
今年的一次性收益就是負7500萬收購產生的負商譽,將來不排除有很多並購,因此這項不應該歸為一次性損益,每年都有相似的損益。

Q15 2015行業里有很多PPP的機會,公司在水環境治理上有先發優勢,對PPP未來計劃是怎樣的?公司原來指引:在5年內達到市場份額的10-12%,是否改變?
PPP有很多機會,主要都是捆綁的大項目,政府希望有公司能一攬子解決很多問題-綜合治理。現在已經有洛陽的PPP協議,佛山也在進行——是綜合水廠,水環境治理等的項目。今年會做更多此類的項目。
按我們之前預測如果汙水市場規模為1.5億噸,那麽我們的目標是在2018年達到4000萬噸的數量。我們的目標是基於處理量上的,而這個市場份額的目標是建立在處理量上的。目前來看,市場增速比我們的預測要快,因此我們曾經承諾的10-12%的市場份額目標不一定能完成(4000萬噸不一定占到10%)。

Q16為什麽市場增速如此快?
(1) 國家重視水質,例如原來北京有40多個水廠,提高標準,多了再生水廠,要求達到4類水體的標準(1級A尚未達到4類水體標準),增加了處理量;(2)對工業汙水更重視,這部分我們原來沒有算在內。

Q17 BT項目是否有延遲、不付款情況?政府是否還會繼續支持BT模式?
北京的水廠一些有2-3個月的延遲,但政府會付款。BT政府不一定完全不支持,BT收入可能維持同樣水平。

Q18 新增的35億水環境治理項目將分布在哪些地域?
現在有河南洛陽,廣東佛山,北京,四川成都(少量),浙江還在談。

Q19 政府汙水供水項目存量要多久釋放完畢?
現在汙水項目55%在政府手里,供水有70%在政府手里。需要時間來釋放。

Q20 提標改造:如一B到一A需要多久?水價提升有多少?母公司水務資產註入的時間表?
水質的提標改造只有政府要求情況下才實施。我們今年落實的有5個項目。多久改造沒有統計,國家改造比之前更快些。
從一B到一A水價:我們同政府簽訂合同,但不是規定水價,而是約定一個水價計算方法,投完之後才能算出來。IRR>10%.
水務資產註入時間表沒有定。

Q21 PPP資產多,範圍廣,政府有股權參與,PPP的IRR同普通水廠相比高/低?
PPP很複雜,不確定性強。政府把一些短期沒有收益的項目推到PPP上來,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風險。我們只有在PPP的收益穩定,並可以計算時再進入。

Q22 現在水項目主要是投標還是協商?
主要是投標。合作招商的形式也有,不過是少數。

Q23 2014年做了4家的提標改造,水價提升了多少?
我們只簽計價標準的合同,不簽具體水價。

Q24 提標改造後IRR是否會上升?1B的水價多少?
1B/1A並沒有統一的水價。水價不完全由水質決定,而是根據處理成本和工藝決定。有可能1B/1A的水價類似,參考性不強。根據13年的數據,1B提升至1A後水價上升約為30-40%。

Q25 工業汙水的發展方向是否是園區?
工業汙水我們廠房、園區都投資。工業汙水的變化很大。工業園區風險比較大(如果一個園區的工廠倒閉我們就沒生意),對小型園區我們以服務和技術支持為主。如果工業園區的IRR不高,一定不會投資。

Q26 未來是否會註重汙泥處理方面的發展?
汙泥的市場不大,主要是來自汙水廠的汙泥,不是我們的重點。現在我們的300個水廠,有十幾個自己處理汙泥,大多數拿到磚瓦,水泥廠焚燒處理。

Q27 2018年達不到10-12%市場份額的原因是什麽?
我們當初給這個指引是依照1.5萬噸汙水處理市場規模來算的,我們的發展目標是一個量-4000萬噸。現在看來市場增速比我們預計更快,因此我們可能來不及做這麽多項目。
(源自申萬宏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