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二大致命風險:人類可能因此滅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16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與全球挑戰基金會(the Global Challenges Foundation)的研究團隊近日發布首份科學評估人類未來風險的報告。這份報告最吸引《獨立報》、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之處是,它列舉了最有可能毀滅人類文明的十二大風險。

報告認為,列舉這十二種風險與其說是為了進行科學評估,不如說是要呼籲人們面對挑戰、變危機為機遇。這項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它有助於解決危機、開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提到的十二種風險之中鮮有外生風險。也就是說,多數風險並非不可控,大部分都是人類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

華爾街見聞根據以上報告所述十二大風險做了如下整理,並盡量按可能性高低排列。報告認為,其中氣候極端變化、核戰、生態系統崩潰、全球流行性疾病和全球系統崩潰屬於當前風險,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納米技術和未知風險屬於新興風險,全球管理不善是全球政策風險,行星撞地球和超級火山爆發都是外生風險。

1、人工智能 可能性:0-10%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目前最熱議的人類滅絕威脅,執筆報告的研究者認為,人類也許無法輕易控制極端的人工智能,可能它們會利用自身智慧最大限度攫取資源。但誰也不知道是否真正存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占領世界、繼而使人類文明滅絕的風險。所以研究者只給了可能性的大致範圍。

2、未知風險 可能性:0.1%

201502 12terrifyingways 2

這一類別囊括了所有人類未知的風險,以及所有看似荒謬的事件,比如人類向外星文明發出信號,招致對方的致命打擊。報告呼籲廣泛研究未知的風險,警惕其毀滅人類的可能性。

3、納米技術 可能性:0.01%

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將精密制造擴展到原子級別,但報告認為,它也可能用於制造恐怖的新式武器。報告特別提到,它可能有助於造核彈。

4、合成生物學 可能性:0.01%

合成生物學

報告擔心,別有用心的人會制造足以毀滅全人類的病菌。報告警告,目前相關監管和自我管理還在萌芽階段,可能跟不上合成生物學研發的速度。

5、氣候極端變化 可能性:0.01%

氣候變化

這是報告認為最可控的因素,報告作者認為,全球合作行動可能制止這類變化,避免環境災難。報告警告,氣候變化對最貧窮國家的影響最大。而且,饑荒會使大量災民喪生,也會掀起移民高潮,導致全球局勢大震蕩。

6、核戰 可能性:0.005%

核戰

俄羅斯和美國的核戰是20世紀末最大的人類滅亡威脅。這種威脅現在可能已經減少,但核武擴散仍帶來足以引發核武沖突,它將產生“核冬天”,即大規模核戰使大量煙和煤煙進入地球大氣層,使天氣變得非常寒冷。無論核彈會殺死多少人,這樣的嚴冬都可能摧毀人類文明。

7、全球流行性疾病 可能性:0.0001%

埃博拉,流行病,流感

致命流行性疾病具有埃博拉疫病那樣的不可治愈性、流感那樣的傳染性、艾滋病那樣的長期潛伏期和狂犬病那樣的殺傷力。報告稱,有理由懷疑,和通常預期相比,更有可能爆發有重大影響的全球性流行病。報告認為,全球醫療系統的響應能力是避免這種災難的關鍵。這種風險最大的威脅在於是不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傳染病。

8、行星撞地球 可能性:0.00013%

行星,地球

報告預計,直徑5公里以上的行星如果撞擊地球就會毀掉荷蘭全國面積那麽大的區域。這類事件可能每20年發生一次。直徑至少5公里的行星每2000萬年撞擊地球一次,即使這類行星不能在撞擊後立即消滅全人類,也會產生大量塵埃進入大氣層,影響天氣、食品供應、使政局不穩,最終導致人類文明走到終點。

9、超級火山爆發  可能性:0.00003%

火山爆發

一次超級火山爆發就會將數千立方公里的物質送入大氣層,產生“火山冬天”。它類似以上核戰和行星撞地球對天氣的影響。地球歷史上曾有過巨大地質變化造成生物滅絕的先例。以今天的技術力量,人類還無法避免火山冬天的巨大破壞。

10、全球系統崩潰 可能性:未知

201502 12terrifyingways 10

這是經濟和/或社會系統崩潰,包括國家動亂、維系文明的法律秩序徹底被破壞。因為有太多的未知情況,所以報告無法推測可能性。

11、全球管理不善 可能性:未知

201502 12terrifyingways 11

這類風險所指的全球事務管理不善會造成極大破壞,它足以成為人類文明崩潰的主因。腐敗無能的全球獨裁統治就是一例。報告認為,這種可能性無法估計。

12、生態系統崩潰 可能性:未知

201502 12terrifyingways 12

全球生態系統全面崩潰,再也無法維持數十億人生存。這是報告認為最複雜的風險之一。因為涉及許多未知的後果,報告也無法估計可能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