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它們有罪 但投資它們很賺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13

SFU-Las-Vegas2

你是否以為,一只自2002年起平均每年跑贏標普500指數兩個點的共同基金動輒吸金數十億美元?

然而,USA Mutuals Barrier Fund的資產規模只有2.92億美元。

因為其投資組合涉及的四大行業為許多投資者所厭惡:酒、煙草、博彩和國防。在過去十年中,該基金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8.3%,標普500指數的同期平均回報率為7.9%。Vanguard FTSE Social Index Fund同期平均回報率僅7.2%,這只基金選的都是“社會責任型”股票。

新的研究表明,涉及“煙草、酒精、博彩和炸彈”的“原罪”公司股價可能在短期承壓,卻能讓“原罪投資者”(Sin-Vestors)在更長的周期里獲得超額回報。該研究還顯示,投資者應該投資自己最為厭惡的行業或公司。

實際上,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介紹過這篇瑞信和倫敦商學院上周聯合發布的報告

你在1900年向美國主要行業投入的1美元在2010年平均價值達到38,255美元,期間年化回報率約10%。

當然,有的行業做的更好:例如食品行業當初的1美元就等於2010年的70萬美元。化學和電子設備行業的回報也與此接近。

比這些更高的就只有煙草行業了。1900年投入煙草公司的1美元在2010年就值630萬美元了,是所有行業平均回報率的165倍。

報告作者之一、倫敦商學院教授Paul Marsh表示:

似乎當人們厭惡這類股票時,他們就會回避。但他們壓抑了股價卻不未能摧毀這些行業。所以那些並無同樣顧慮的投資者得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入。

對此,USA Mutuals Barrier Fund基金經理Gerald Sullivan並不感到意外。據《華爾街日報》,Sullivan曾表示:

也許喜歡“社會責任型”股票的投資者會對自己的選擇感覺良好,因此他們從中獲得的價值並非一定來自戰勝市場本身。

“原罪股”充斥著“負能量”,使得吸引投資者變成“一場持續的戰鬥”,Sullivan如是說。USA Mutuals Barrier Fund之前叫“惡習基金”(Vice Fund),去年才更換的名字。

二十年前,Burton Morgan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這位來自俄亥俄州的企業家管理著一家名叫Morgan SinShares的私募。後來為了公開發行,又更名為FunShares。

FunShares前高管Robert Pincus表示,負責推廣FunShares的公司把Morgan口中的“酒、煙草和博彩股”改成了“有周期性傾向的非耐用消費品”(consumer nondurables that tend to be cyclical)。他還表示,FunShares從來沒有募集到超過1000萬美元的資金。2003年,Morgan過世後,該基金也隨之關張。

2007年11月,FocusShares ISE 原罪指數基金 (FocusShares ISE SINdex Fund)成立。該ETF持有煙草、酒和博彩股,其資產規模在2008年中達到了約1000萬美元的巔峰。據FocusShares前總裁Erik Liik介紹,該ETF成為金融危機早期的犧牲品,於2008年10月倒閉。

不過,期權交易所國際證券交易所(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Exchange,ISE)仍然保留著“原罪指數”(SINdex),盡管眼下並沒有基金追蹤該指數。

據ISE估算,SINdex自1998年12月31日(假設當時就存在的話,實際上當時並沒有這一指數)以來的平均年化回報率約為16.1%,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僅5.2%。

如果你能夠在1998年末投入一萬美元購買該指數ETF,如今你能得到11.08萬美元,而標普500指數只能給你2.27萬美元。即便從2007年算起,它的平均年化回報率也比標普500指數高1.1%。

“原罪股”並不“抗衰退”,而且原罪股數量有限不足以平滑整個市場的波動。SINdex持有的公司僅29家,USA Mutuals Barrier Fund為46家。一旦某個“原罪行業”表現糟糕,整個資產組合都會受到拖累。由於博彩股遭到重創,Barrier Fund去年回報率僅0.8%,2008年更是虧損41.6%。該基金的年化托管費為1.47%,因此投資成本遠高於追蹤更加廣泛市場的指數基金。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投資“原罪股”中獲得經驗與教訓。要想“原罪股”持續產生超額回報率,必須有投資者厭惡它們,否則就沒有機會低位買入以攫取其持續性價值。

過去幾年中,基金經理已經把所謂的“另類”或者“smart beta”策略用濫了:買高股息率、低波動(價格)、盈利能力強和估值較低等特征的股票。

在過去,這些策略能夠幫助投資者在長周期里跑贏市場。但是未來還會這樣嗎?

Marsh教授表示:

你不得不擔心,所取得的部分成就靠的是不是運氣,不會持續;或者一旦成了眾人追捧的大眾策略,它們就會一敗塗地。

不過他也表示,鑒於(部分投資者)對“原罪股”的厭惡是如此地發自本能,這一策略似乎又能持續跑贏市場。

因此,當你決定加入“另類”策略的大軍之時,不妨先問上一問,憑什麽如此眾所周知的策略還能持續產生超額收益?

也許,在感到投資它們是“有罪的”之前,你應該再等一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