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的投資體系兼長期招募投資人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30441548
前言

網絡是一個極具擴散影響力的工具,它能夠最大效率的把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我想嘗試一下,除了在實際生活的朋友圈之外,能否通過網絡上的影響力吸引一批對基於低估值策略為基石的投資法感興趣的投資人?將來能夠一起幹一些事情。下面,就先通過敘述我的學習經歷、投資體系以及衍生的三個系統還有目前的實證賬面投資收益率、投資案例等,以期讓您對我有充分的瞭解。最後,列出我目前的想法和計劃。

我是工科生,來自民間,曾經在私募基金擔任過研究員的工作,投資的一整套體系全部來自於自我的學習和探索,要找到長期的合作夥伴,由於目前並沒有經過第三方審計的業績報告出來,所以我只能開誠布公的把自己的投資理念、賬戶實證、決策過程、知識體系、過往的部分研究成果等,一一展現出來,我覺得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找到和你的理念共振、同樣誠實可靠的投資人。

不斷進化中的投資體系:

我個人的投資體系的利潤來源從大的方向講有兩點:

1、市場中經常發生的大量的群體性認知偏向:這些根植於上億年的原始動物性精神是無法在短暫的文明史中被進化掉的,由此導致的低估(安全邊際)或者高估(反身性趨勢)即市場錯誤估價皆來源於此;

2、公司本身的內在價值的增長:通過以定量分析為基礎、定性分析為核心的研究法估算標的價值,從而測算安全邊際以及是否高估。其中,定性分析需要大量的綜合性知識,需要自己同時能夠克服大量的人類認知偏向,需要強大的格柵思維模型網絡進行辨證。

所以,我的投資體系根本上便是建立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之上展開來的。如何買、如何賣取決於1;買什麼不買什麼取決於2。由此,體系的核心工作便是(1)識別由於認知偏向所致的市場無效率即錯誤估價;(2)估算標的的內在價值的大約數。


為此,所需要做的工作是綜合性的,我自己的探索大多也是建立在前輩們的基礎上漸次展開的,比如對於人類認知偏向模型的建立、格柵思維模型的建立、能力圈的不斷擴展、優秀標的的不斷積累、低估值策略法的實證等等,在評估市場、評估宏觀經濟、評估微觀基本面的時候,這些模型以及經驗都在不斷的演練,幫助我決策,另外,就是天生的一些品質比如:耐性、獨立思考、逆向思維、敢於挑戰權威等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也是決定性的。綜上,便形成了一個投資人的「護城河」。

投資和財富皆為研究的副產品,當研究做到一定程度,利潤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部分積累的知識模型展示:
(忽略)
下面就逐漸的展示我如何運用以上的體系、積累的模型,進行投資決策,以及最後三個系統的實證實踐階段性的成果:

關於目前市場的評估:

在此,很多人的體系僵化(比如價值投資就是長期持股)或者多變(價值成長分得很清楚,一會價值一會成長,其實本質上只是追隨短期內市場情緒的波動、喜好的變化),其實是對1沒有深刻的認知。而我會根據一個市場的不同時期或者不同的市場的無效率的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就像巴菲特在合夥人時期以及後期的伯克希爾時期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以及當時的市場環境所用的策略不同一樣。

比如:現階段(特指2008-2013年以來的市場情況),不同的市場會因為制度、歷史等原因形成一定時間階段內的思維慣性從而導致市場部分的無效率,這是由社會認同傾向、抗改變傾向、制度設計出的激勵機制等幾種力量共同作用的合力結果。例如:A股由於歷史上「莊股思維」的延續,二十年來中小股票的估值從來沒有回歸過正常的水平,相比於很多長期業績優異現在已經成為藍籌的公司,一直處於溢價交易狀態;而香港市場由於吃過大量中小「仙股」的虧以及確實存在大量「榨汁機式」的中小型上市公司,誘發慣性思維以及簡單聯想傾向,致使很多優秀的中小股票的估值跌至了同樣可笑的低估位置,而大市值標的由於流動性、穩定性較好,相比於中小股票處於溢價的交易狀態。所以,根據這兩個市場環境的現狀,相應的投資策略便會不同。

目前A股可以買到優質穩健的依然代表中國經濟基石的藍籌股品種,隨著QFII、RQFII、保險資金、社保資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介入,目前以散戶和公募基金為主的資金結構將會得到徹底的改變,同時大部分的藍籌股都已經基本完成上市,未來的IPO供給主力來源於中小板和創業板,另外加上做空機制和退市制度的完善,A股未來幾年的估值體系會向國際化靠攏。而香港可以買到估值便宜的優質小盤股,如果挑選到優秀的小公司,在其長大後,還可以享受大市值溢價。所以,我的體系決定了我目前的主要配置便是A股的低估值藍籌以及港股的低估值小票。

關於具體標的的評估,我個人大致總結了以下指標:

1、最好有3-5年以上的持續經營記錄可供考察:也就是經歷過至少一輪完整的經濟週期波動,只有全面的瞭解其在波峰波谷的經營表現才能深知此企業的經營哲學,例如是在波峰還是波谷積極擴張之後所面臨的經營結果具有天壤之差別;

2、10年以上的內在價值增長率:這是最重要的經營指標,雖簡單但常被人忽略。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內在價值評估標準,例如銀行股我最看重的是淨資產的增長;保險公司(在保費大幅度增長週期中)則以合理精算假設下的內含價值的增長為參照指標;以輕資產為代表的格力電器等我最看重則是淨利潤的增長;而還未盈利的電商,則以營業收入的增長作為參考指標等;互聯網企業未來可變現的流量;

3、長期的ROE水平:這裡面也涉及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每個行業甚至每家企業都有著不同的評估體系。比如保險公司,處於目前的中國經濟發展階段以及基於現在的會計準則,ROE基本失真,因為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相當於其他金融企業的淨資產,而保險公司的利潤由於前期費用的攤銷是被低估的;比如格力電器等類似的類金融企業,雖然其長期的財務槓桿保持較高水準,但並非財務風險很高,而是非常聰明且可持續的漂亮的資本運作的結果,雖利潤率低,但周轉率高,所以長期維持高ROE的概率也很高;比如中國白酒目前的普遍高ROE,用國際的橫向比較來看也屬於較高水準,特別是淨利潤率的集體高企,這就要注意未來均值回歸力量的介入了(此為2012年的評述,詳見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323730102eb);

4、行業屬性:是否需要不斷的巨大資本開支?還是「一本萬利」的優秀模式?技術更新、商業模式變更是否緩慢?是否存在商業生態系統之外的競爭性力量介入?

5、市場容量:是否擁有永續的需求存在?瓶頸以及天花板的大致位置在哪裡?

6、財務報表背後:不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本質上財務報表就是一家企業經營行為的真實描述,三張表的解讀,可以看出管理層是否誠實、經營哲學是否保守還是激進;

7、商業模式:長期看是否具備「護城河模型」的特點;

8、股權結構:是否管理層持股、股東結構;

9、公司治理結構:體制精良、已成系統且運行順暢;

10、管理水準: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便是公開言論以及長期財務數據背後透漏出的經營哲學,長期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符合商業常識,比如研發開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便顯出出一家公司會計處理是保守還是激進等等;

11、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長階段:任何優秀的商業系統都會經歷野蠻增長期、優質穩健增長期、受制於「大數定律」下的規模瓶頸,而我的體系最希望捕獲的便是已經被「野蠻成長期」證實了的可持續優秀基因下的穩健成長期。(選擇公司的的什麼階段,我同樣運用了格柵思維進行辨證:http://xueqiu.com/5545011370/21926836

最終,從這些變量中找出驅動其內在價值成長或者毀壞股東權益的因素來,並且判斷這些因素在未來是否可持續。所以,體系的工作也是持續的。

最終的工作就是不斷的積累優秀的上市公司,跟蹤和估算(毛估估)標的的內在價值。而合適的價格是需要耐心等待以及運氣的垂青的,而如何做到不斷的去提前積累和評估這些標的物,只有依靠持續的研究興趣來推進,這樣才能確保合適的價格出現的時候,你能夠做到足夠的瞭解而敢於買進。而一家專業持續的投資機構是必須做到這樣的研究實力的,這也是為什麼你需要專業的投資機構為你打理資產的原因,擁有本職工作的你是不可能有這些時間來進行背後大量的研究工作的。

識別泡沫而不是去預測:

伯納德.巴魯克曾經說過:「作為一個研究人類行為的學生,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投機客應該能夠預測到人們會把手中的錢投向何方。」其實也就是尋找索羅斯所講的反身性趨勢,例如05-07年「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金融地產的大牛市;10-14年民間高利率以及貨幣緊縮環境之下「泛消費和偽成長能夠穿越週期」的自強化邏輯之下的大牛市;白酒行業本身具備反身性的趨勢在裡面,白酒本身同時具備消費和金融屬性,價格的上漲促進了購買慾望,增加的購買力進一步促進了價格的上漲,從而形成反饋環,不斷循環往復,直至金融屬性被過分的強調,趨勢發展到極致,拐點出現。

相比較而言,經歷過這幾年的實踐之後,基本面本身的反身性具備可分析性,而估值與股價的反身性則較難以把握,基本屬於隨機波動,也就是賭運氣的成分更大些:例如05-07年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的金融地產的估值提升,放到08-13年的時間段,雖然人民幣依舊升值,但是金融地產的估值卻一降再降。同樣,對於消費和成長穿越週期的邏輯同樣是可以被證偽的,我的均值回歸模型中就有相關的研究。所以,之後我便對之前的體系進行了微調,也就是徹底奉行「極簡主義」原則,把主要的工作用在企業分析上,未來這一部分可能只作為識別泡沫的工具而非去預測。

三個系統的實證:

下面對於我自己探索並且實驗的三個系統分別進行展示和闡釋,而三個系統的內核都是基於以上的簡易的投資體系衍生而來的:

系統一:擁有著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遇到短期的但是並不影響核心競爭優勢的經營挫折從而被市場忽視或者整體市場短期內對於某類優質資產產生偏見形成的機會,在市場形成對於標的一致性的「反身性趨勢」預期時賣出;

系統二:優秀的公司+優秀的行業+合理的價格=集中+長期持有;

系統三:低估值策略法:評估公司質地的權重較前兩個系統降低,更為注重資產負債表的考察以及靜態極其便宜的估值的把握(最好低於清算公允價值甚至淨現金頭寸),達到評估的估值中樞即賣出,如果有更加便宜的標的,則換股。持續不斷的重複尋找復合系統的標的,直至整個市場都難以找到便宜的股票,則空倉等待。


至此,以上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的評估體系。

而從08年9月進入市場以來,本人從以上體系分別衍生出三個系統來進行實證實驗,也渴望最終能夠探索出一條最適合自我性格和資金屬性的增值之路。

三個系統的實證實驗:


系統一的實踐:


賬面收益率:
2008年-9%;
2009年250%;
2010年-13%;
2011年1%;
2012年33%;
2013年-10%;
目前,截止2014年7月25日,系統一的賬面淨值已經創下歷史新高,08年至今累計賬面收益率達235%。

主要操作:08年9月-12月完成建倉至今一直保持滿倉操作,中間的操作也是基於估值差:09年18倍PE的興業銀行的部分倉位換取依然被市場唾棄的民生銀行和格力電器、11年格力電器倉位換取中國平安、12年底部分民生銀行換取了中國建築,13年融資買入中國平安,在錢荒的時候再度買入興業銀行。其他就再無操作。後期由於加了槓桿,所以波動率加大。由於低估值策略法是根據市場的錯誤定價來進行選擇標的物的,由於近幾年A股的主要的低估發生在指數相關的股票,所以收益率的體現上便表現出和指數較強的相關性。

下面依然重點分析的是買入持有標的的邏輯:

投資案例:格力電器

摘要:市場一直對格力電器存在歧視性偏見:1、十幾年來不間斷的天花板論;2、簡單的把其看做是單純的製造加工業,而忽略了消費零售屬性。另外,2005年開始的行業集中度的趨勢,尤其是08年的金融危機加速了這一趨勢的主要的投資邏輯,市場直到2011年之後才被廣泛的認知。於是市場忽略以及偏見的形成了格力一直以來的極低估值,這邊是系統一的機會。05-08-14年其PE幾乎都停留在10倍PE左右的水平,而淨利潤從2005年的5億增長至現在的100億,是滬深兩市增長最為迅速的標的之一。而投資格力電器的利潤來源便是提前於市場發現了格力本身質地的優秀以及起始於2005年的行業集中度提升帶來的利潤率提升的重要邏輯。以下研究報告完成於2011年,但是邏輯其實在2008年9月投資的時候已經基本形成: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1952039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2063145

投資案例:興業銀行

關於興業銀行的兩次極端的錯誤定價分別發生於08年底金融危機以及13年中的「錢荒」,都是市場粗暴的簡單聯想傾向引發所致:
1、由於受簡單聯想傾向的影響,市場簡單的把美國「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類比於國內的經濟狀況,使得07年的泡沫矯枉過正。
2、由於興業銀行的房地產相關貸款佔比很高,市場解讀其為半個地產股,預期房價大跌使其壞賬飆升,最終致使興業在08年底的PE降至5倍,PB降至1倍左右,為當時銀行股中估值最低的。
我的邏輯便是:美國金融危機的本源為槓桿過高,危機的發生便是去槓桿化的過程。而中國居民的首付房貸為3成,是美國5%的6倍,更別說中國銀行基本無衍生品業務。而興業的順勢而為、務實靈活的經營風格,也使得其在08年已經掉轉了船頭,主動下調房地產相關貸款的佔比。
同樣,在13年的「錢荒」階段,市場同樣簡單的把同業間的拆借利率飆漲理解為「同業之王」興業銀行的極大利空,而沒有注意到同業的風險幾乎不在興業而在於對手盤,而13年中報以及年報的數據再次證偽了市場的粗暴邏輯。而此時,興業再次成為最為低估的A股銀行股的標的,最低時達到了0.8倍13年的淨資產的水平,甚至低於08年的時候。

投資案例:中國平安

投資中國平安可謂一波三折:
1、2008年的時候遇到金融危機之下的富通事件;
2、在恢復元氣之後,遇到保險業近十年的最低潮,2012年新業務價值幾乎負增長(經過會計調整正增長,未調整則為-5%左右);
3、匯豐的退出,大小非的解禁,短期內員工持股的釋放對於股價的供求關係的影響;
所以,中國平安是完全符合系統一所捕獲的優秀機會,從1988年4200萬成立至今實現3300億的內含價值,可以說是一隻持續性的高速增長的金融集團。而以上遇到的困難,只是暫時性的,並沒有影響到平安核心的東西。從其內含價值早已遠遠超過2007年的頂峰就可以看到這一點。負債端依然強悍,投資端的各個變量也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從以下我寫的深度研究報告,就可以很通徹的對以上邏輯進行理解:
中國平安投資端「去股市化」:http://xueqiu.com/5545011370/28734511
平安改良壽險負債端:http://xueqiu.com/5545011370/29341511

對於平安的投資能力,通過以下的兩篇編制的文章,也會有清晰地瞭解,富通也是經歷過審慎決定的,屬於一次性的虧損,平安也算是從中吸取了些許投資方面的教訓,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過往平安的成功投資案例:
中國平安投資之痛——富通:http://xueqiu.com/5545011370/28643049
中國平安保險資金運用研究:http://xueqiu.com/5545011370/29678388

同時,投資平安還有一個核心的邏輯,那就是可以槓桿投資「護城河」效應更強的工農建:
銀行研究系列之工農建民興招綜合比較:http://xueqiu.com/5545011370/29585656
通過以上我的嚴謹的分析,可以看到與市場直覺反應不同,工農建擁有著更強大的護城河,而過去股份制銀行得以快速的增長,表面上可以說「積極的創新」,而本質上則是利用大行的「保守」在一些市場的夾縫中,利用高槓桿進行擴張,這兩年的降槓桿週期中,工農建體現出了經濟下行階段更好的穩健性。這也是我比較推崇的信璞選擇大行的原因所在。而我則將思考更近了一步:也就是選擇了能夠槓桿買入工農建,並且這個槓桿是低成本的、長期持續的、源源不斷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說中國平安是未來低估值藍籌股中成長性最好的一隻。

投資案例:中國建築

主要投資邏輯在這篇深度的研究報告中已經體現:http://xueqiu.com/5545011370/29399254

投資案例:福耀玻璃

關於福耀玻璃的投資,其客戶幾乎涵蓋中高低端所有的車型,所以可以間接的全面分享汽車成為中國家庭必備的耐用消費品這一趨勢的「類指數型基金」,而不必去理會哪家車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市場犯了和對待格力電器一樣的錯誤,也就是忽略了其消費屬性,簡單的將其看做加工製造業。而很明顯的,格力和福耀已經成為世界級的製造中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在中國,而福耀玻璃隨著全球化佈局的日間展開,成為世界第一的概率也在加大。通過收購逐漸形成的規模效應正在沿著全球化的趨勢展開。

未來賣出的變量:延續以上關於市場的評估中,藍籌股未來具備稀缺性,上證50為藍籌板塊中估值最低的,而裡面估值最低、成長性最佳的兩隻代表性股票——中國平安和中國建築未來會成為大的資金主要博弈的對象,當市場一致性的選擇極度喜歡此類資產,甚至打上了有可能的「中國版漂亮50」標籤的時候,賣出的時刻也就到了。


系統二的實踐:

賬面收益率:
2011年21.7%;
2012年44.5%;
2013年2.2%;


加上分紅再投入,目前累計賬面收益率達79.7%。

類似巴菲特後期的投資模式(85%格雷厄姆+15%費雪):即2010年末開戶,全倉買入民生銀行,分紅再投入外,未操作過任何一筆交易,即使2012年民生銀行曾經估值上升到2倍PB,依然未賣出。未來可能主要的操作就是等待民生銀行在經歷過去年宏觀經濟的「去槓桿化」之後,重新聚焦回歸主業,再次進入穩健增長的軌道,如果恰逢A股藍籌股形成牛市,估值過高(20倍PE、3倍PB左右),才會考慮逐步清倉(也正是因為考慮到A股未來群體性效應更強,能以更高的溢價賣出,所以才沒有換至港股,當然這也是投機性的判斷,目前港股通效應已經讓換取民生H股的獲取了至少30%的套利收益,這是系統二的失誤所在)。至此,一輪完整的交易就算完成了。中間的波動都忽略不計。

發表於《證券市場週刊》的關於民生銀行的研究:
民生銀行重新聚焦:http://xueqiu.com/5545011370/29328976


系統三的實踐:

成立於2011年11月,如前所述,系統決定了當價格達到合理估值中樞就賣出或者換股,而完全捨棄考慮溢價率的問題,所以操作較前兩個系統略顯頻繁。

具體的操作在以下兩個鏈接中都有詳細的記錄:
http://blog.163.com/ahuang_1985_1027@126/blog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6809899

2012年9月將惠理集團的倉位平均至奧普集團、中國安芯以及浙江世寶;
2014年2月賣出長江實業和恆基地產,買入正通汽車、重慶銀行;
2014年6月6.8港元賣出浙江世寶,1.15港元買入天工國際、3.54港元買入重慶農商行;
2011年11月至2014年7月25日賬面收益率在90%左右,同期恆生指數上漲2.8%,跑贏恆生指數87%左右。


投資案例:浙江世寶

2012年9月買入浙江世寶的時候,成本在1.9港元左右:

操作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323730102e7

買入的理由便是便宜:買入時的市值大概在4.06億人民幣左右。當時恰逢A股發行6500萬新股,股本增加25%,按每股7.8元,融超過5億人民幣,已然超過當時的市值。發行前相對於港股市值2012年PB約0.7倍,2012年PE不到5倍;發行後PB不到0.5倍,PE大約6倍左右。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家在國外的估值大約在10倍PE左右,當然,當時也並沒有預測到A股的估值達到如此之高,更沒有想到催化劑竟然是港股通,目前來看兩個地區的市值都有錯估,A股因為是小市值「好炒」而高估,港股也因為小市值而低估。最終2014年6月18號以6.8港元賣出浙江世寶,最終此筆投資收益率在265%。為整體的低估值策略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當然,這裡面是有運氣的成分在,但是低估值的買入邏輯無錯。

投資案例:復星國際

在市場還在猶疑復星國際由「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時候,我已經提前在港股大跌的時候介入,那時候復星國際的估值依然在淨資產之下。而如今,轉型在一步一步的落實,估值也在提升,當然,是否是伯克希爾,個人認為沒必要因為股價的上升而將其神化了,地產、鋼鐵、礦產等依然佔據了復星資產的很大一部分,併購的歐洲保險資產在經濟已經顯示頹廢的地區的資產投資配置能力值得懷疑,在雪球上業寫出了當時投資復星國際的核心投資邏輯:


成本3.8港元左右,加上分紅再投入,目前賬面浮盈在180%左右。

投資案例:天工國際

關於具體的研究報告詳見:
http://xueqiu.com/5545011370/30390896
未來的天工國際也會是一筆非常出色的投資。

投資案例: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關於具體的研究報告詳見:
http://xueqiu.com/5545011370/30273100

投資案例:中國安芯
唯一虧損股票中國安芯值得總結,賬面浮虧53%,買入時估值達到了1.5倍PB以上(最初的系統執行力不行),買入價過貴,也就是陷入到了「高估自己預期成長性的能力」的陷阱裡,順應了市場「夢想物聯網」的投機思維中去。同時沒有注意到此公司管理層所具備的道德問題,2013年業績下滑,遭遇戴維斯雙殺。不過,現在的市淨率已經跌至0.7倍PB,同時幾乎沒有銀行貸款,性價比已經優良。

PS:
1、基本上所持有以及備用的標的都有我相應的研究、模型以及研究報告,並且有一個實時更新跟蹤的股票池,當然,系統一和二同樣如此;
2、為什麼叫賬面收益率,因為對於一個投資人來講,除非他的投資生涯結束,一切皆為賬面的浮盈浮虧統計而已。真正的收益率應該結合估值和內在價值進行評估。篇幅有限,不再展開。目前的賬面收益率來看,三個系統的收益率都遠遠跑贏同期相關指數。

尋找這樣的長期投資人:

遵循簡易的投資理念,用無限的恆心去堅持它,這便是我的「極簡主義」投資策略,這是我的簽名的意義所在。因為市場是個複雜適應性系統,它的表像是複雜混沌的,大多數時候「看起來很正確」的邏輯只是一時「市場的流行理論」罷了,並不具備「可持續性」,在我看來,只有最簡潔的、最本質的東西,才是最可持續的。希望我的投資人,也遵循這樣的理念。


關於施洛斯:http://xueqiu.com/5545011370/30220662

雖然我和施洛斯的體系有些許的差別,但是我非常喜歡他運作基金的形式,複製中國版施洛斯之路是一種非常理想化的想法,但是我覺得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

希望未來:

1、我的方法必定是非常小眾的,且不以規模為激勵。所以規模即使不設立上限,也不會太大。但是需要的客戶希望都是經過充分的交流溝通的,包括認真閱讀了以上的投資體系部分的,從而能夠避免低估值需要買入時無錢,大漲估值過高後申購資金大量湧入的普遍尷尬處境;

2、如果有意合作,我可將聯繫方式私信您;

3、我個人的想法是先通過專戶管理的方式,大家通過6-12個月的賬戶管理、充分溝通,彼此建立充分的信任關係後,成為未來我成立私募基金後的第一批投資人,我希望這種信任關係能夠維繫很久,成為未來私募平穩運行的基礎,資金的穩定、投資人充分的信任可以保障我把最主要的經歷用在研究上,而不是資金的進出以及解釋我的投資行為上;

4、未來基金的運作,我希望效仿我的偶像施洛斯的做法,一是遠離陸家嘴等比較喧嘩熱鬧的地方;二是將運營的費用降到最低,不收取管理費;三是投研只有我一個人,因為在投資方面集體智慧是失效的;

5、基金未來的運營注定不會和「流行的概念」(例如A股每日因為概念的漲停榜等)以及「流行的策略」(例如最近流行的高頻交易、量化投資、金融工程等)有關聯,奉行的就是在能力圈範圍內的極簡的低估值策略法,它不會有短期內的暴力,但是卻已被長達上百年的投資歷史證明有效;

6、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較少的放到網絡上來討論,正如施洛斯所說:「我們通過艱辛的工作尋找到可以投資的股票,因此不想隨意向公眾公開,因為這對我們的投資合作夥伴是不公平的。」不過,前期在網絡上的展示,可以讓我更有效率的認識到志同道合之人,這是施洛斯時代所不具備的;

7、投資人的資金不會參與以下的交易:金融衍生品、期貨、商品、賣空等,只有極少數的天才能夠在20年以上的槓桿品種交易中活下來,更多的是波動率大、過程過癮、結果慘烈。我知道我不是那極少數的天才之一;

8、大多時候我買入的標的物是極其令人厭惡的,請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之所以形成體系、稱之為系統,就是希望它能夠不依賴「抓到幾隻牛股」而成為短期內「池塘裡的鴨子」,能夠穩健的長期的複利運行下去;

以上的想法孕育了很久,我也一直在猶豫徘徊,想法還有很多毛糙和不確定之處,也希望大家能夠多提意見,我個人非常希望能夠為那些和我理念共振、擁有投資資產但同時沒有時間打理的投資人群體服務。也希望能夠在我還年輕的時候就開啟複製施洛斯之路,甚至未來可以做到公開記錄的成績單匹敵施洛斯本人(還原管理費後50年23%左右的業績)。

最後,歡迎各位朋友轉載,如果能夠引薦貴人!不勝感激!

感興趣的可私信我:我的郵箱地址為:[email protected]


近期研究文章集合:
1、本輪牛市已於1849點啟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kwMTkxO
2、惠理集團:可長期持有的十年十倍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kwMTkxO  rd
3、中國太保:轉型帶來的投資機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kwMTkxO
4、寬鬆貨幣政策成資產估值切換催化劑
http://xueqiu.com/5545011370/31647408

致投資人的信:系統三的延展性應用:

http://xueqiu.com/5545011370/326710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