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首富變遷史看透中國經濟結構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vhu5.html

縱觀這十多年的首富變遷,房地產、IT、家電和能源等,是絕大多數中國富豪的發家之地,占比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改革開放的體制紅利,加入WTO,國際化,城市化,工業化,股票市場爆發等等都為財富創造提供了源動力。

前些時候,還沒有把首富的位置坐穩的馬雲就被漢能控股集團的主席李河君擠下了寶座。馬雲的淘寶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河君的漢能相信很多刷朋友圈的朋友是聽都沒聽說過。首富的位置像是被一個神秘莫測的忍者奪去了。

誰是中國的首富,不僅中國人關心,全世界都關心。馬雲和李河君在財富之巔的這場巔峰對決被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社等全球著名財經媒體廣泛關註。而在1999719日,英國人胡潤排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和國際接軌的財富排行榜的時候,全世界對此幾乎是興趣寥寥。你知道中國第一份國際水準的財富排行榜上的首富是誰嗎?絕大多數人可能答不上來。是那時剛從牢里出來的劉曉慶。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中國首富這14年來的征程。

1999電影明星劉曉慶;

2000中信集團榮毅仁家族;

2001希望集團劉永好家族;

2002中信泰富榮智健家族;

2003網易丁磊;

2004-2005國美黃光裕;

2006玖龍紙業張茵;

2007碧桂園楊惠妍;

2008國美黃光裕;

2009比亞迪王傳福;

2010宗慶後家族;

2011三一重工梁穩根;

2012哇哈哈宗慶後;

2013大連萬達王健林;

2014騰訊控股馬化騰。

過去這十四年中國首富幾乎是一年一換,這和美國的情況可謂是天差地別。蓋茨和巴菲特兩大富豪10好幾年雄踞財富榜首位的盛況在中國幾乎不可能被複制。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讓我們來看一看首富變遷的脈絡。

1999年到2002年:利用體制創造財富的時代

所謂的改革紅利被離體制走得近的人大量俘獲,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榮氏家族是舉世聞名的紅色資本家,靠整合體制內的資源打造出自己的財富航母自不必說,劉永好家族的新希望集團又是怎麽回事呢?中國為了加入WTO,把農業作為了讓步犧牲的領域,直接給農民的農業補貼被視為禁區。

因此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國家的支農資金絕大部分流入了化肥商、農藥商、農膜商、種子商、配方施肥、生物技術專家的手中。在農村工業化的過程中,涉農企業一方面更多占有鄉村資源獲取資源資本化的制度收益,另一方面更多套取政府支農資金。這就是劉氏希望集團得以迅速累計財富的不為人知的重要源泉--所謂的政策紅利,他們的業務結構可以良好的俘獲這些農業領域的政策紅利。

20032005年:利用和國際接軌和城市化進程創富的時代

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體現在投資層面,國際化和城市化速度顯著加快。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得以在中國被複制,因為國際化的開放城市怎能沒有互聯網?許多人在美國的中國IT精英(如張朝陽者)看到了這一股潮流,紛紛回國創業,中國的IT業迅速崛起,最後由丁磊代表這一行業登頂財富巔峰。從2002120.95美元到70美元,丁磊的網易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成為了納斯達克的傳奇。

中國的互聯網泡沫不但複制的是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就連上市的地方都是美國的納斯達克。城里人除了要用互聯網之外,還有就是要改變消費結構。農村人在河里洗衣服,做飯的時候直接到田里摘菜,做飯燒的是草和竈,好幾家人看一個彩電,可一旦被城市化了就不行了,於是各種超市和家電賣場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而在這些超市和家電賣場里,國美的黃光裕是最具戰略眼光和最懂資本運作的,短短幾年運用資金杠桿,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黃光裕的登頂可以說是中國國際化和城市化造就的,要感謝那數以億計的鳥槍換炮,由農民變成現代市民的國人。

2006-2008年年間:是利用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創富的時代

2006-2008年年間,是中國股市最火的一個時期,各路資本大鱷展現神乎其神的財計,買殼上市,註入資產,剝離資產,股市就像橡皮泥,在他們手里想怎麽捏就怎麽捏,股票里的財富似乎可以就這樣無限上漲。2007年,A股氣勢如虹,沖破6000點,許多股票一年就翻了幾十倍,那一年碧桂園的楊惠妍以1300億元成為中國首富。

中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監管機制嚴重欠缺,監管水平比起美國更是低了不知多少倍,給了不少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大鱷以暴富的機會,再加上普通股民和不少企業家對西方資本市場傳過來的的金融工程技術缺乏了解,結果都被那些長袖善舞的資本大鱷玩弄於手掌之間。這個時期首富的更叠就和A股的走勢一樣,頻率高,壽命短。

2009--至今:乘著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東風和消費群體中產化大潮創富的時代

2009年是中國汽車銷售增長最快的一年,增速高達51%,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這意味著中國的消費結構正在加速中產化,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將成為中國消費經濟的脊柱。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的數據,到202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將占到整個中國家庭總數的40%,幾乎和美國相當。

從數據來看,2008年那四萬億之後,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占比呈現出了井噴似增長。汽車,智能手機,熟諳互聯網科技成了中國中產階級的標配。汽車業的王傳福和智能手機互聯網領域的騰訊馬化騰的登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事件。當然國務院的那四萬億也使得本來要破滅的房地產泡沫煥發了第二春,沒有這第二春主要為建築業制造各種重機械的三一重工梁穩根和商業地產之王的大連萬達王健林就很難有機會登頂。

不知大家註意到沒有,在最近兩年的財富榜上,IT行業的翹楚越來越多,前50位的IT富豪的財富已經連續兩年增長40%以上。更為耀眼的是,IT行業是新上榜富豪最大的一個來源地。隨著中產階級和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崛起,IT行業的創富能力會越來越強。中國正在走向美國似的知識經濟時代。

縱觀這十多年的首富變遷,房地產、IT、家電和能源等,是絕大多數中國富豪的發家之地,占比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改革開放的體制紅利,加入WTO,國際化,城市化,工業化,股票市場爆發等等都為財富創造提供了源動力。如今體制紅利釋放的差不多了,WTO和國際化造就的世界工廠也開始衰弱並轉向內需了,城市化和工業化也隨著債務危機風險的增加而放慢腳步,股票市場由於宏觀經濟形勢的惡化還難以徹底突破熊市的禁錮,那麽要問的問題是下一波的財富大潮將從哪里發動?

中產階級和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不可阻擋,IT行業在中國將迎來井噴似的發展,知識經濟將取代世界工廠和世界工地的定位。未來的首富將越來越多的來自於知識經濟,這似乎是無可置疑的。以前做首富你要做體制的紅人,未來做首富,你要成為科技產業巨子,這體現了中國經濟產業升級,消費結構升級的巨變。

一個不得不提的事情就是中國IT富豪的企業相當大一部分的註冊地不是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這樣旳離岸金融中心,中國財富的核心正在加速離岸金融化,這到底是福還是禍呢?目前答案還不能輕易給出,有待觀察。

一部首富變遷史可以看透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和未來態勢,絕不僅僅是茶余飯後的談資那麽簡單,這一點,聰明的你,把握到了嗎?

來源:錦麟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