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降準降息的空間全面打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73

(本文作者為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2月4日晚,央行網站發布降準公告,稱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且同時對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可見,本次央行降準采取的是全面與定向相結合的方式,而此次央行時隔三年多再次啟動準備金工具,在筆者看來有如下五個原因:

一是應對中國經濟的弱勢開局。毫無疑問,近期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數據不容樂觀,1月官方與匯豐PMI指數均跌破50%榮枯分界線,且官方PMI降至49.8%,為是時隔28個月該指數首次降至50%以下。此外,更多高頻數據的疲軟亦驗證了這種悲觀態勢,如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同比降8%,創下歷史最大跌幅等;1月匯豐服務業PMI創下6月新低;1月房地產銷售比去年11、12月有所下滑,房地產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等等。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需要更加積極。

二是今年通縮風險加劇已是不爭的事實。伴隨著越來越多的高頻食品價格數據出爐,筆者預計,1月CPI回落至0。8%是大概率事件,而PPI通縮將接近4%。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與需求疲軟,1月PPI或將保持35個月負增長記錄,且降幅有望進一步擴大。通脹下行,增加了貨幣政策寬松的必要性與空間。

三是近期股市的回調。早前出於對金融穩定的擔憂,筆者對央行降準預期曾一度推遲,而後伴隨著通脹預期的下調,以及監管層對於筆者預計降準或將在本月通脹數據公布前後出臺。此時降準雖略早於預期,但卻更見緊迫性。可以看到,股市方面,近期伴隨著對於融資融券業務的檢查,對傘形基金信托的規範,早前瘋狂炒作的行為已有所收斂。相反,A股市場反轉下行,且1月證監會核準了兩批共44家企業新股發行,恐對A股有繼續下行壓力,這是降準亦是保持金融穩定的需求。

四是節前應對流動性緊缺的需求。一般而言,臨近春節資金面往往出現緊張局勢,自1月22日重啟逆回購操作以來,央行持續加大投放量,實現連續第二周凈投放,但規模並不太多。此外,央行今日也公布,去年11-12月,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已向大型商業銀行和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累計投放基礎貨幣3750億元,可見,為確保流動性穩定,當前央行已采取了多種方式應對,因此此時全面與定向降準同時並舉並不令人意外。

五是近一個階段非美元國家紛紛采取寬松貨幣政策以應對美元走強。相對而言,人民幣則呈現出兌美元貶值,對其他貨幣升值的態勢。截至2月4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1318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1個基點。而盡管中間價連跌兩日,但人民幣貶值勢頭卻仍然強勁,人民幣即期匯率較中間價折讓幅度已逼近2%的下限。伴隨著人民幣貶值,外匯占款同樣減少不少,12月新增外匯占款下降近1200億元,為去年8月以來再度出現負增長,這也使得此時采取降準,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十分必要。

總之,央行此次降準雖早於預期,但符合經濟基本面與保持流動性穩定的要求。而從長期來看,準備金率較長時間處於20%的高位,不僅明顯高於國際上其他國家,也可能超出最佳理論水平。因此,此時順勢調整即是適應宏觀面的基本要求,也是未來貨幣政策放松數量控制,從數量工具轉向價格工具的需要。

從這個角度而言,筆者認為,今年進一步的降準降的空間已經全面打開,全年四五次降準,三次降息也只是維持貨幣政策的中性。未來財政政策還需要加碼,使全年的增長可以實現7%左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