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降準點評彙總】 金融之王
來源: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6260405
【市場人士降準點評匯總】
今兒真是熱鬧啊。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普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並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措施。自周四(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新聞稿稱,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以下為市場人士評論:
國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董德誌:
釋放資金總量估算:普降0.5個點:截止2014年12月底,全部存款規模大概在110萬億,普降0.5個點大概釋放資金5,500億元;對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多降低0.5個點:截止12月底,全部城市商業銀行存款規模為11.8萬億,全部農村商業銀行存款規模為8.8萬已元。按照全部口徑計算,合計1,000億元;對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4個百分點:農發行合計存款規模為3,800億元,釋放資金約150億元;合計釋放資金6,650億元(考慮到合規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此數量為上限)。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我認為全年可能降息一次;即便是不考慮流動性,準備金率也需要下調,預計全年降準三次左右,定向政策也會被更多地、大規模地使用。
央行這兩年做得很好,貨幣供應量一直維持在目標以下,可以說央行在調控量上面已經做得很好了。但目前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已經不能單純靠降息來解決,因為降息會縮窄銀行的利差,就不足以讓銀行補充資本,從這個意義上說,降息的空間有限。只有加大量的供應。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閆敏:
目前整個宏觀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去年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為近年來較低,房地產投資逐級下行,由於產能過剩,制造業投資也難以企穩。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目前生產和投資的資金面還是比較緊的,此次降準的目的使流動的資金更加充裕。
降準將使更多的資金流入到經濟領域,但上次降息後很多資金流入到股市和資本市場,並非降準降息要達到的目的。目前小微企業是真正決定市場活力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最重要作用的經濟主體,但小微企業等到的資金支持並不是非常充裕。因此此次降準采取普降加之定向降準的方式,更加體現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
從全球市場來看,年初以來瑞士、挪威、新加坡等9國采取了降息,歐央行推出萬億QE,顯示各國貨幣政策“再寬松”加碼,中國降準只是一種跟隨;1月PMI延續回落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使貨幣政策有放松的必要;外匯占款流入延續放緩需要降準來增加基礎貨幣投放,相比MLF和逆回購,政策信號更加清晰;降準對於提高貨幣乘數也有幫助,拉動信貸擴張、亦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壓低銀行間市場利率。當然對實體經濟而言,銀行風險偏好回升程度需要觀察,這一時點選擇降準也增加離岸市場人民幣貶值壓力。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
此次央行降準明確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頗受關註。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這一是為更加突出其政策性銀行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是為響應中央一號文件,支持農業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
應該說央行此舉是順應了市場對降準的預期,原本是糾結在時間結點上,到底是春節前還是兩會前。此次靴子落地也說明央行做了正確的選擇。因為從各方原因看降準是必然的,其原因包括目前物價水平較低,同時國際上諸多國家都在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大環境下也逼迫中國必須順應這種潮流。
此外,昨日公布的去年四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也顯示大規模資金外流,外匯占款減少,也為減準提供了條件,更重要的是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央行通過此舉可以有效釋放可貸資金量,釋放流動性,同時對引導資金成本下行的市場預期發出明確信號。
交通銀行資管高級研究員陳鵠飛:
與1月12號周報預期“貨幣政策結構性放松的概率顯著增大”相一致,自1月16號以來,央行相繼實施500億再貸款、加量續作MLF、國庫定存招標、重啟7天及28天逆回購的相機操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基於“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多目標協同平衡,以及“去杠桿、寬信貸”的平衡調整壓力,預計一季度央行仍將密集啟動包括公開市場逆回購、SLO及SLF流動性借貸便利、招標利率下調、不對稱降息在內的更加及時,精準、有力、有效的政策放松調控。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今年以來,市場總體上處於調整格局,以消化相對H股過高的價格和此前我們認為的10一15%的總體高估,這一過程迄今尚未完成。本次降準大體上在市場預期之內,可能改變市場調整的路徑,但不會改變市場仍然處於調整狀態的大格局。我們建議逢高減倉,等待基本面改善的明確信號和市場對高估狀態更充分的消化,並建議在AH股之間尋求套利機會。
中金策略王漢鋒:
對市場的影響正面。 重申2015年“股債雙牛”的觀點。重點建議關註低估值藍籌,利率敏感板塊。
民生宏觀:
降準不會只出現一次。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依舊寬松,降準降息PSL將輪番上陣。經濟增長動力不強,資產價格受益於貨幣寬松,股債雙牛有望延續。
廣發-銀行業-降準點評:
對於銀行而言,降準釋放的資金可投入高於存放央行利率的領域(如貸款、債券、同業),且準備金率下調可提升銀行的杠桿,從而利於銀行業績。結合超儲率及杠桿水平,股份制銀行最為受益;從緩解存款壓力角度最有利於招行、中信、光大;
從過往降準後的大盤表現看,漲跌各半。此次降準市場期待已久,預計可對銀行板塊形成一定刺激但幅度有限。
經濟學家滕泰:
降息、降準是在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面臨通縮風險的背景下所應該采取的必要舉措。中國20%的法定存準率,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只能放貸80元,是造成錢荒錢貴的主要原因。預計今年還有3次以上降準、2次以上降息。
財經評論員梁海明點評:
人民銀行此次降準,這對股市有短期的刺激作用,短暫利好銀行股、地產股和周期股等相關股份和整個大盤,但因未來經濟數據或仍不太樂觀,股市因此持續大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上投摩根:
央行降準如期而至A股向上趨勢仍在。上投摩根安全戰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盧揚表示,央行降準將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利好整體市場,並有助於維持春節前後A股市場的強勢。藍籌股估值仍有望繼續修複,相關受益的行業包括房地產,以及保險等行業。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
彰顯穩增長反通縮決心。政策符合預期,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僅定向政策出手,而且總量政策在近期將出臺;釋放流動性6000-7000億,將明顯緩解市場流動性;總量放松疊加定向放松顯示穩增長與調結構並重的政策導向;今年還將繼續降息2次,每次25個基點。
海通證券:
降準大幕拉開,寬松可期。對於2015年銀行業利潤增長有正面貢獻,預計全行業凈利潤貢獻2個百分點左右,最利好興業、平安。
同時預期,降準大幕拉開,寬松可期,認為在外匯占款系統性下降的背景下,準備金率有繼續下降空間,預計全年仍有兩次下調。同時認為不排除央行今年會有其他的系統性方式更加長期得投放基礎貨幣。
**相關背景**
--中國央行去年宣布,自11月22日(周六)起,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中國央行2014年兩次實施定向降準,而上次全面調整準備金率,是在2012年5月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