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Random Tags
2448
庭不
點還
厚三
及巨
雖解
拼搶
及匯
楚的
到玩
山園
墨籍
小池
號要
新單
寧當
阿棠
樹葉
垃圾股
封真
泡入
飛樽
申斯
嫂搞
鐵本
低俗
董代
三岔
一相
安慶
冠蓋
傑俊
健留
盧浮
鴻峰
用緊
網家
咬牙
賀王
詠為
巿長
拒賣
矮瓜
贏買
擁千
11K
又熱
之父
幣盛
協欠
圈還在,朋友去哪兒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9/149029.html
i黑馬:近日,中國青年報通過問卷網對2503名網友針對微信朋友圈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對70%以上的人來說,微信朋友圈與現實社交圈非常吻合或基本吻合,但許多朋友圈已變味成新聞圈、養生圈、代購圈、自拍圈……
在受訪者的黑名單中,50%以上的是領導、親友等熟人,市民紛紛反映,在朋友圈里已經很難找到朋友的感覺。63.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經常使用微信朋友圈,28.9%的受訪者偶爾使用。其中,90後所占比例為17.9%,80後為49.1%,70後及其他為33.0%。
文/向守軍 問卷網 創始人
編輯/卞小草
現象:九成人沒事兒就刷
如今,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經常或偶爾使用朋友圈的受訪者高達92.3%,而這其中,和孟蕾一樣的80後最多,占49.1%。
“工作後,和許多老同學都不太聯系了,同事之間也很少聊個人事情,而朋友圈中卻能看到他們最近的動態。”孟蕾說,其實她對別人的生活、想法不是很感興趣,可手機平時就拿在手上,沒事兒刷下朋友圈似乎就成了一種強迫癥,看到有新消息的紅點,手就不自覺地點了進去。
關聯:七成吻合現實交際圈
在孟蕾的微信通訊錄里,108位聯系人中有105位顯示為真實姓名。孟蕾說,這些人就是她生活中認識的人,除了閨蜜、同學、同事,還有領導和親戚,備註上真名比較好識別。
微信朋友圈就是現實中的朋友圈嗎?對於這個問題,63.4%的受訪者表示兩圈基本吻合,12.9%的人表示非常吻合,也就是說,有超過76%與使用者生活交際圈吻合。
而對於使用理由,有66.8%的人是為了與朋友互動,51.7%的人是和朋友分享有趣經歷,想要通過朋友圈再交新朋友的人僅占21.2%。
“我有不少純網友,但一般都是微博、qq上認識的。微信能發語音,傳照片也比qq方便,我工作時跟領導、同事也用微信,久而久之,微信通訊錄里都是生活中認識的人了。”孟蕾解釋說。
雖然朋友圈中基本都是現實中認識的人,但時間久了孟蕾卻發現,朋友圈沒有帶給她和現實交際中相仿的情感交流與互動,反而讓她感到有些落寞。“朋友圈中每天有那麽多的信息刷屏,慢慢地大家都是刷刷、看看就算了,懶得評論,懶得多問,最多點個贊。”孟蕾有些失落地說,有時她發一張出門旅遊的自拍時,還會得到幾個贊,可當她工作遇到低谷,在朋友圈里傾訴心事,希望有人能開導自己時,幾天過去了卻只收到了兩條消息。“一條來自我爸,一條來自我媽。”孟蕾苦笑著說。
變味:五種圈讓人刷不下去
“朋友圈里的人,我都認識,但又感覺不再是我所熟悉的那些人,而是政治家、哲學家、養生專家、做生意的以及美圖秀秀代言人……”38歲的李佳吐槽說。
李佳所吐槽的朋友圈中幾大“家”,正代表著幾種正在變味的朋友圈。雖然對於70%以上受訪者來說,朋友圈就是現實交際圈,但以李佳為代表的一些市民漸漸發現,這些朋友正在變得陌生,他們每天轉發刷屏的內容,讓朋友圈變成了其它圈,如新聞信息圈(36.8%)、心靈雞湯圈(35.5%)、修生養性圈(34.3%)、廣告代購圈(20.7%)、瘋狂自拍圈(18.5%)……
這些變味圈,讓李佳有些刷不下去:“都是你轉我、我轉你的,不細看就直接轉,刷得滿屏都是,看朋友圈就像看一本全是摘抄的三流雜誌。”而能體現出朋友真實動態的原創內容,如日常趣事和生活感悟,則越來越少,偶爾有人發一兩條,很快便會被各種“不轉不是中國人”“30歲之前必須知道的10件事”……給淹沒。
“網上已經流傳開一句話:‘天下謠言千千萬,朋友圈里占一半。’”李佳說,這也正是最讓他感覺刷不下去的原因,朋友圈畢竟不是正規媒體,大家都在轉發,被瘋狂轉發的新聞,有很多隔天就會被證明是謠言。
“還有養生的,我自己就是醫生,有些食物相克、某物致癌的所謂小貼士,純瞎掰的就不說了,就算理論上對,也得吃個幾十年才能真有影響。”李佳告訴記者,自己的朋友大多是30多歲的人,每天發一些謹小慎微的養生知識,吃也不能痛快,喝也不能痛快,未免顯得老氣橫秋、嘮嘮叨叨,讓圈中沒有了活力。
除了各種轉發消息,鋪天蓋地的代購信息也讓部分市民心煩。“可能有些人確實要代購東西,但總刷這些消息,會讓人感覺沒人情味。”今年42歲的常虹說,她打開自己的朋友圈,指著其中一個人說,那是她的老同學,連著往下看此人發的50多條信息,都是代購名牌皮包、化妝品等,還讓其幫忙轉發。“20多年的老同學,本來挺讓人惦記、懷念的,可看她成天刷屏的內容,我根本感覺不到她是我同學,只覺得她非常陌生。”常虹說。
黑名單:半數以上非陌生人
當朋友圈被各種變味的消息刷屏時,人們是否會選擇一些不太熟的朋友,將其屏蔽掉呢?此次問卷網調查結果發現,42.6%的受訪者會屏蔽朋友圈的好友。
但有趣的是,進了黑名單的人中,只有44%是陌生人,而一半以上的是熟人,主要有領導(27.%)、普通同學同事(18%)和父母親人(11%)等。而受訪者之所以把這些人拉進黑名單,除了不想看別人發的無聊信息外,還有不想讓領導幹涉私生活(28.2%)、想保留隱私(24.8%)、不想讓父母嘮叨(11.1%)等“不想讓別人看自己”的理由。
對於領導高居熟人黑名單的榜首,在某國企工作的市民張燁並不意外,因為他和很多同事就已經拉黑了單位的幾位領導。“其實我們大部分領導人還不錯,但是有時候工作壓力大,對單位吐個槽,讓他們看見也不好,而且一些我私人生活的內容,讓領導天天看,也覺得怪別扭的。”張燁說。
“有些事,其實陌生人怎麽看都沒事兒,反而越是親近的人,越怕他們看見。我家在四川,一個人來這麽遠的地方上學,生活中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偶爾會抱怨一下,過不久就好了,但在親人眼里,那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兒。有一次我吃壞了肚子,發了條‘讓你饞,嘿嘿’的消息自嘲,結果我媽當晚就很著急地把電話打過來了。”正在長春某大學讀書的雯雯說,她拉黑的對象主要是父母和親戚,除了怕被長輩們一個勁兒地追問學習、戀愛的事情外,也怕自己偶爾發的負能量信息使他們過多的擔憂。
這一切,當然不是微信的錯,社交媒體大潮席卷每一個人,在這個大潮中,每個人怎麽用好各種工具則是各顯神通。
本文作者:向守軍 問卷網 創始人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