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走死路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ab7.html
布商朋友小C,專做胚布生意十多年,由於利潤越來越薄,去年增加了色布經營項目。沒多久,他發覺色布利潤也較薄。於是乎,他試做內銷服裝起來,註冊個服裝商標,說是打造品牌,制作好服裝,批發給零售商或二批商,搞了大半年,未見成效。昨天,他來我這小坐,聊到服裝生意。
“服裝的水很深啊!”小C感慨萬分地說。
那當然啦!胚布或色布只是服裝的原材料,而服裝是終端消費品,兩者意義完全不同。服裝具有美觀、時尚、運動、休閑、定制、功能、個性、藝術、等等含義,簡單而言,如今服裝越來越像是消費藝術品了。
這十多年來,縱觀我周圍布料生產商及經銷商朋友或熟人,凡是涉足服裝業的,不是被淘汰出局,就是茍延殘喘的,無一成功。再看看國內許許多多的品牌服裝企業,也都大幅滑坡或倒閉。這絕非偶然,一定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服裝洗牌異常殘酷!
搞自主品牌服裝,看似門檻很低,資金投放不大,利潤可觀,但真做起來根本就不是這回事。你沿襲那些失敗者以前的套路,沒有一丁點屬於自己的特色,沒有創意,沒有自主設計,沒有服裝經營人才,只是模仿著做別人都在做的事情,這樣能夠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嗎?
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挑剔,即便對於那些大品牌,也照樣會毫不猶豫地背離而去,更不用說對你這類雜牌貨了呢。
我並非一概反對或不贊成做布料的朋友去搞服裝,而是提醒:搞服裝先從做服裝訂單或服裝銷售入手為宜,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地創出自己的品牌。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不然,用做布料生意的經驗和方法去經營自主品牌服裝,必敗無疑!不信?你試試看!
選擇項目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好好思忖並提醒自己:“我想知道我會死在哪里,我就永遠不到那里去。(芒格語錄)”避免走死路。
“我再好好想想!”小C若有所思地說。
附一:本人2011年8月31日的小文:
先知死,後求活
朋友Q是專門經營印染助劑的,昨天來坐,說到,對於芒格常用的美國農夫諺語——“我想知道我會死在哪里,我就永遠不去那里”——覺得不太理解。
芒格的思維強大無比,思想博大精深!芒格在許多場合下借用這句話,說明它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
我就Q的具體情況為例,試作解釋。
浙北沿海的紹興和蕭山是全國乃至全球印染規模最大的地區,大都以規模取勝,現在,隨著環境保護措施力度日益加強,節能減排指標日趨收緊,水電氣價格提高,原材料持續上漲,勞工緊缺促使工資大增,等等,總之,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當局又不斷嚴厲地限制行業規模,逼迫淘汰落後產能,已有不少企業歇業或關閉。這個地區的印染規模勢必大大壓縮,而印染助劑的興衰與印染行業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在這種大趨勢下,你若還是像以前那樣,一味地去做量大價低的產品,仍然想以量來競爭獲利,那顯然是犯方向性錯誤了,豈不是去找死?
“那怎麽弄呢?”Q問。
“知道了怎麽會死,那就反過來可找活路了。”我說,“緊緊圍繞‘有機、生態、環保、低碳、功能’這些主題來做文章!根據這些發展趨勢來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量身定做,不求多而求精。改變策略,轉變增長方式。你越早改變,就越有活路!”
“噢——先知死,後求活,好像有點明白了!”朋友Q瞇起雙眼、微微搖晃著腦袋、若有所思地說。
附二:本人2011年9月24日小文:
要死的地方要不去
朋友Q在上海有一家小型印染助劑廠,當下須要搬遷,目前兩處可遷:一處是在本地,條件不錯,且可長租,只是面積偏大,租金浪費;另一處是在外地他朋友的廠里,隔出一塊,租金劃算,但只能租2年。
Q考慮到今後還將擴產,遂想選租第一處,省得再搬遷。
他問我如何看。
助劑化工廠放在上海能否長久治安?成本又會怎樣?
生產印染助劑無需精密設備,設備搬動不會影響產品質量,所以先租第二處,以後再尋更合適之處,不行嗎?
最關鍵的是,要死的地方不要去,盡管它眼下讓你很舒服。
“哦——”朋友Q瞇起兩眼,若有所思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