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能否降低風險?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4/05/blog-post.html
一直以來,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分散投資能有效降低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並以此做為投資決策準則之一,對此我表示懷疑。假設有投資者對10個公司的未來經營狀況了然於胸,又假設這10個公司的綜合實力一樣高,再假設目前市場對於這10個公司的定價完全一致,這個時候投資者應該選擇幾個公司來投資呢?我想應該平均投資於這10個公司身上,顯然這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可事實未必如此,主要是因為當投資者以為分散投資便能降低風險的時候,他便容易產生懈怠的情緒,疏於對投資對象進行徹底的調查了解,從而大幅提高失誤率。從統計角度來看,分散投資有助於降低風險,但投資者的心理變化卻又提高了風險,兩者起互相抵消的作用,結果就是分散投資無法有效降低風險。
從另一個角度 - 投資者競爭力 - 來說明分散投資無法有效降低風險。首先假設分散投資能夠有效降低風險,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可以肯定絕大多數投資者會採取這種措施,因為在任何投資領域,除了風險就是收益,降低風險變相提高了總收益。事實上要做到充分分散投資並不難,其中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投資於指數本身(例如投資指數基金)。既然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希望這樣做,而且能夠輕易辦到,那麼這些這麼去做的投資者還有什麼過人的競爭優勢?沒有過人的競爭優勢又如何取得過人的總收益?既然總收益沒有因此而顯著提高,那麼怎麼能說風險被有效降低了呢?(別忘了除了風險就是收益,它們的邏輯關係是當一方減少另一方就相應提高)。
反對者不以為然的主要理由是從自身的投資經驗來看,例如最近那一次(或幾次)投資虧損了,幸好所投入不多,因此損失也不嚴重,僅僅據此來認為分散投資有助於降低風險。對此,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從此不再進行投資,那麼你就是對的。還有一種情況下,你是對的,那就是你無論如何都不會親自徹底研究投資對象。很顯然對於習慣於胡亂投資一通的人來說,分散投資有好處。
深信分散投資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的人幾乎不可能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教訓,可以預期每一次失誤之後他們頭腦裡只會想:幸好沒投資太多,或者早知道應該少投一些。諸如此類的念頭能減少未來的失誤嗎?他們通常不會去想其它導致失誤的更重要的原因,例如對投資對象是否已經徹底調查了解,還是只靠垂手可得的公開資料,或者小道消息來決定投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