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經濟“7 萬億”的遐想與現實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77

中國經濟“7 萬億”的遐想與現實
作者:徐高

【摘要: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政府將在2015 年加快推進總投資額超過7 萬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7 萬億”的數字讓人聯想到2008 年的“4 萬億”刺激,帶來不小遐想空間。但現實是,這次的“7 萬億”投資其實是正常工作的延續,而並非“4 萬億”那樣的額外刺激。二者所對應的貨幣政策也有巨大差異。而當前正在進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也給 “7 萬億”留下了與 “4 萬億”截然不同的融資環境。所以,所謂的“7 萬億”基建投資不可與之前的“4 萬億”刺激政策相提並論。】

近日,有媒體報道說為了穩定經濟增長,我國政府將在2015 年加快推進總投資額超過7 萬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報道中還稱,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這些領域。

“7 萬億”這個數字給人不小遐想空間。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08、09 兩年政府為抵禦次貸危機沖擊而出臺的“4 萬億”政策刺激,因而容易被解讀為又一輪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出臺。

不過,盡管看起來有些類似,這次的“7 萬億”與上次的“4 萬億”刺激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既非宏觀政策的陡然轉向,也很難立竿見影地改善宏觀經濟。

首先,這次的“7 萬億”投資其實是正常工作的延續,而並非“4 萬億”那樣的額外刺激。發改委已對7 萬億的傳聞做了回應,稱這個數字是媒體自行推算,並非是政府要將投資計劃增加7 萬億。事實上,每年我國都會在政府主導下進行大量基礎設施投資。2014 年前11 個月的基建投資總額就已達到了9.8 萬億元,比2013 年同期增長了接近20%。以此增速推算,2015 年全年基建投資總量大致應該在13 萬億左右。媒體報道的7 萬億項目應當是在這13 萬億之中。這與幾年之前的“4 萬億”刺激有本質不同。當時的“4 萬億”可是政府在原有計劃之外,新增的支出安排,標誌著宏觀政策快速轉向大幅刺激。而隨著“4 萬億”刺激給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在過去幾年逐步顯現,政府再進行一次“4 萬億”這樣強刺激的概率微乎其微。

其次,雖然聽起來同是“X 萬億”,“7 萬億”與“4 萬億”所對應的貨幣政策有巨大差異。“4 萬億”政策中,真正的大規模刺激來自貨幣政策。2009年新增信貸9.6 萬億元,幾乎是2008 年信貸增量的兩倍。信貸投放的這一年度峰值在2014 年才有望被打破。而進入2015 年,貨幣政策雖然大概率會延續2014 年逐步放松的趨勢,但寬松程度將遠不及“4 萬億”時期。畢竟,就算是2014 年11 月超市場預期的降息,人民銀行也將其解讀為“中性”的政策措施。“中性”一詞精確地體現了當前的貨幣政策基調,相比2009 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定調,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最後,當前正在進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也給這次的“7 萬億”留下了與之前“4 萬億”截然不同的融資環境。過去幾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
基建投資主要的融資來源。隨著融資平臺債務問題的浮現,政府已經開始對其進行改革。按照2014年國務院43號文的精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功能將被剝離,其融資責任由地方政府債、項目專項債、PPP債等方式來承接。不過,財政赤字是否能夠放得足夠大,從而給地方政府債發行留出足夠空間,還存不小變數。項目債和PPP債如何操作、市場接受度怎樣,也還需摸索。因此,在改革過程中,基建投資的融資來源或多或少會受到負面影響,從而拖累“7萬億”投資項目的進度。

所以,2015年所謂“7萬億”投資不可與2008年出臺的“4萬億”刺激政策相提並論。今年的“7萬億”並不意味著當前宏觀政策的重大轉變,而只是去年開始的托底經濟增長“微刺激”政策的延續。而貨幣政策和融資環境的差異,也會讓今年“7萬億”基建投資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指望國內經濟增長在2015年企穩,還得寄希望於房地產投資的複蘇。(來自光大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