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淩晨消息,窩窩團(已改名為窩窩商城)周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提交了招股書文件,擬通過IPO交易募集最多4000萬美元資金。這次,窩窩團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股票代碼為“WOWO” 。這是窩窩第二次提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窩窩團2014年前9個月凈營收為2064.2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為2763.3萬美元;毛利潤為1512.6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為2289.4萬美元;凈虧損為3244.7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凈虧損為2112.1萬美元。
在凈虧損和凈營收相當的情況下,窩窩選擇此時上市顯然並不能講一個好故事,創業數次的徐茂棟,這次的上市更像是在融資無望的情況下,要圓了自己的上市夢。
徐茂棟的上市夢
徐茂棟是誰?他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也是一個天使投資人。他從1994年開始,連續創辦了山東齊魯超市、凱威點告、百分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創辦了窩窩團。
他讀書時就有了“做個企業主”的夢想,並自學了工商管理條例。在畢業後看到機會的徐茂棟,在家鄉山東創辦了齊魯超市,認為“沃爾瑪的模式才是超市未來真正的業態”,一個人陪十幾個供應商喝酒,“喝完酒成了哥們兒,賣完了再把帳結給他們”。曾經,齊魯超市在山東很多品類做到第一,一個月就把濰坊百貨站的渠道截斷了。徐茂棟狼性十足。
齊魯超市不僅沒有做到“全國最大”,甚至還沒有出山東地界,就被一間間掉,“全國最大民營超市”壯誌未酬。徐茂棟的事後反思是:沃爾瑪的商業模式看似容易複制,但在中國新的區域很難做起來。
1999年他創立了凱威點告,選擇可以向其收費的企業客戶,做B2B短信。那個時候,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四大門戶剛在電信運營商的支持下玩起了B2C的短信業務。他對上市的渴望在這時顯露無疑——他以為這是一門比超市快得多的生意。
7年以後,徐茂棟於2006年3月將凱威點告賣給了當時正在全國擴張的分眾傳媒,同時自己也進入分眾,任分眾無線CEO和分眾傳媒執行副總裁。
2008年315事件後,徐創立了現在由澳洲電訊控股的百分通聯。2011年他忽然放棄投資人的身份,以43歲的“高齡”殺入團購行業,同時,徐茂棟把自己在百分通聯的股份減持到3%,套現約10億人民幣,向團購生意輸血1億美金。
“徐茂棟善於觀察市場,但看到機會後他只懂得使用一種方式——三年股份、快速收攏、很兇悍地執行,做到一定的規模,然後去上市。”一位熟悉徐的投資人曾這麽說。
團購玩家的分道揚鑣
團購自2009年興起,短短5年多的時間內,經歷了從膨脹發展到市場衰弱、洗牌、沈寂的過程。
隨著團購市場的格局變化及團購本身的模式缺陷,活下來的團購玩家開始逐漸擺脫團購始祖Groupon的模式,向不同的方向進行轉型。
作為市場老大的美團,已先後切入電影票、外賣、酒店等垂直市場,不再只依賴團購,而是要做一個O2O平臺,從團購衍伸出優惠、外賣、旅遊等各類業務。創始人王興認為,O2O里面信息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用戶完成交易。
大眾點評張濤在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眾點評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並非依靠交易,而是積累大量商戶和用戶之後,通過推廣的方式獲得收入。去年,大眾點評推出了移動廣告平臺,啟動移動流量的變現,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糯米網2013年8月宣布接受百度1.6億元的戰略投資,2014年1月,百度全資收購糯米股份,糯米網改名為百度糯米,並與百度業務進行整合,作為百度O2O戰略中的一個入口。
曾數次嘗試IPO未果的拉手網,在2014年10月被三胞集團收購,根據收購方三胞此前透露的規劃,拉手將收縮團購業務,與三胞集團的銷售業務進行整合——成為三胞集團旗下零售業務的線上銷售渠道。
窩窩團在2011年大規模擴張,從交易額的角度看一度成為行業領頭者,從2012年後開始由團購模式向商城模式轉型,2014年5月,徐茂棟透露,窩窩團原股東團隊向窩窩團再次註入5000萬美元資金,約合3.1億人民幣,其中徐茂棟投資占比50%以上,以推進窩窩團向生活服務領域縱深發展。
窩窩要講一個什麽故事?
團購的出現,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將線下折扣放到線上售賣的方式,通過技術手段將商戶和用戶的交易流程變得更加信息化,並以此形成一種服務用戶的非平臺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團購網站以這種流量的帶入,實現在商戶與用戶間連接的價值。
但隨著生活服務的飛速發展,團購原有的這種非平臺模式,因為僅僅滿足的是商戶淺層次的拉新需求,也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無法對商戶和用戶形成深度黏性,這必然催生出平臺模式。
近日,團購鼻祖Groupon宣布轉型電子商務平臺,向亞馬遜看齊,Groupon CEO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想要把Groupon打造成一個交易市場,為用戶提供與亞馬遜類似的購物體驗。
“窩窩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團購網站,現在團購業務只占我們整個收入的一小部分。”窩窩團自2012年1月改名窩窩商城,創始人徐茂棟在前幾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窩窩商城目前主要定位生活服務電商平臺,從之前主要給商戶提供網上專賣店,升級到窩窩專賣店+商家自有移動店鋪客戶端,形成網上直銷、會員運營、廣告、促銷多種服務的電商服務平臺,團購只占一小部分比例。
看來,窩窩是想要講述一個由團購平臺成功轉型為電商平臺的故事。
轉型為電商平臺後,窩窩將自主經營權交還給商家,幫助商家完成互聯網化的工作,想要建立“服務業的天貓”。但問題是,大多數生活服務商家缺乏運營的能力和經驗,要想建起“服務業的天貓”這個生態系統,平臺方除了提供工具,更要提供服務。但問題是,本地生活服務顯然不同於標準化的電商產品,更多的需要垂直領域的縱深,這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努力。
不管怎樣,這次招股書遞交讓沈寂許久的徐茂棟又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作為創業者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徐茂棟,還在不停的忙碌和追趕,追趕這個時代,追趕他自己。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