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7 10:54 編輯 大類資產:2014年,那些“反常識”的資產表現 作者:王涵 2014年最後一個月A股的表現,讓其成為全球各類資產年度排名的翹楚,這讓A股股民/大媽們之外的投資者大跌眼鏡。但實際上,2014讓人意外的地方不僅如此,我們在此推出興業宏觀《大類資產配置—資產表現那點事兒》系列的第七期,回顧2014年那些與我們直覺感受不一致的資產表現(報告全文下載見左下角鏈接)。 2014年全球大類資產:Flight to quality,價值的回歸。 盡管在2014年,我們聽到了太多關於“經濟緩慢複蘇、流動性依然寬松”的論調,但當我們回顧跟蹤的400多種全球大類資產表現時,發現主線是對高質量、穩定(價值)資產的追捧。具體來說:
![]() 美股:先導指標暗示的風險。 從基本面來說,美國是本輪複蘇中全球“矮子中的高個”,這也導致了過去幾年無論是哪個國家央行的寬松,從資金流向來說都利好美股。然而,值得註意的是,一些先導性的指標開始出現拐頭的跡象,例如歷史上通常領先於美股的美國高收益債市場已經出現築頂跡象;而VIX從2014年中期開始的緩慢攀升,也非常類似於2006/2007之交的情況。總體來說,經歷了數年的持續上漲之後,美股市場本身所積累的風險正在上升,市場的分歧也在加大,這些並非是美股下跌的充分條件,但其前景的不確定性上升應該是比較確定的。 ![]() 中國:美元走強一定導致A股跌? 如果我們關註2006-2013年美元指數和A股走勢來說,的確存在一種負相關關系,於是美元走強則A股跌,就成了所謂的“經驗”。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將時間往前推,觀察1993-2005年的情況,則美元與A股則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那個階段“美元與A股同漲同跌”是常態。同樣的情況在2014年再次出現。個人傾向於認為,這兩個不同的階段,美元(或者說美聯儲政策)對A股的影響機制不同。對此可能的一種解釋: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未來標普震蕩、美元走強,A股怎麽辦?簡單來說,個人並不認為上述假設情景會持續存在,畢竟美股當前需要基本面來消化估值,如果基本面疲弱導致美股走跌,則對其基本面、貨幣政策的預期都將出現改變,換而言之“美股下跌,美元也會有頂”。當然,階段性出現上述情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無論是從外部還是內部因素(詳見12月25日的微信《賣在底部不是我的錯—無奈的新常態》)來說,階段性觀察到A股波動加大將是比較確定的。(興業宏觀) ![]() |